《真實的人類》:每個人都是一則故事
片名:真實的人類
影片年份:2015
導演:揚.亞祖─貝彤
片長:262分鐘(加長版)
出品國:法國
發行商:公開於Youtube,完整加長版影片及相關訪談集請上https://www.youtube.com/user/HUMANthemovie2015/videos。官網則請至http://www.human-themovie.org/。
《引言》
從演員跨足成為野生動物園經營者,再搖身成為世界知名的空中攝影師,然後創立國際環保組織,如今是頗富盛名的紀錄片導演,揚.亞祖─貝彤的人生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線在牽引著他,並透過他的作品去促進大眾對環保的重視、增進對異國異人的理解、加強人類與地球萬物及自族的連結。
2003年,揚跟兩個夥伴開始了「六十億個其他人」(6 billion others,現已更名為7 billion others)計畫,透過訪談後再網路上公開[1],讓能使用網路的人去看其他人的喜怒哀樂。這個想法從何而來?有一次,揚搭乘的直升機壞了,他被迫在西非的馬利共和國等待直升機修復再上路。他等了一整天。這一天裡面,一位村民不停跟他提起自己的日常生活、對未來的盼望及生命中的恐懼。村民什麼也不求,只希望有人聆聽。揚這才意識到,雖然我們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卻對鄰人一無所知。世界如此龐大,我們卻各營其生,不管他人瓦上霜。
2015年,延續過去的訪談經驗,再搭配自己空拍的影片以及撼動人心的配樂(負責的音樂家為曾獲法國凱薩獎最佳原創配樂的阿爾芒‧阿馬爾),呈現眾生相的《真實的人類》一片就此完成。
《影評》
如前所述,《真實的人類》以訪談為主幹,受訪者除多為黎明百姓,針對不同問題去回答,以下即將這些問題簡單分類,逐一討論。
快樂
什麼是快樂?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困難,因為每個人追求的快樂都不同。我的快樂是閱讀,我太太的快樂是畫圖,我已故父親的快樂是抽菸,我母親的快樂是買到划算的商品。一個朋友被選為青商會最傑出區會長,他在台上感動落淚;另一朋友的快樂來自「我不是人在國外,就是在電腦前規劃出國旅行」;還有一朋友則是因為在便利商店買到烤地瓜,吃到回憶中的溫暖,因而覺得幸福。那異國的受訪者呢?
「田地裡的豆子跟玉米都成熟了,滿地都是稻穀,我們都興奮地看著眼前的美景。
因為失去了一條腿,所以我搭乘輪椅去環遊世界,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風貌,有了許許多多的感觸,學習到了非常多的事情,也找到了快樂。如果有一天上帝出現,說可以把腿還我,代價是要收回我獲得的這些知識。我會回答說,請祢留著那條腿吧。
我家很窮。上大學以後我開始工作,好不容易存了一千塊,買了一台摩托車,其著回家的時候覺得好風光。我把車牽進臥室後把門上鎖,聞著引擎的汽油味,真快樂。
上帝很眷顧我們。米缸裡沒有米了,我們去野外挖老鼠洞,在一個個洞裡面找到一小把一小把的米。我們把這些米帶回家煮熟吃,明天再去找。感謝上帝。」
去年三月結束烏拉圭總統任期、任內將九成的薪水都捐出去,號稱「全球最窮總統」的穆西卡則認為知足常樂。在消費型社會中,因為社會不停追求經濟成長,發明了過多的需求,使得大眾不停買不停丟,毀掉了自己的生活。「買東西付出的不是錢,而是你用來賺錢的那段生命,而消逝掉的生命無法購買。所以你浪費了自己的人生,浪費的自己的自由。」或許真是如此,但這樣的答案是否過於嚴肅?相較之下,我非常喜歡另一個人的答案。
孩子回到家,喚我媽媽。丈夫下班回家,進門以後給了我一個吻。孫子叫我奶奶,我覺得自己老了,但也很快樂。見到想念我的朋友,早上起床時從頭到腳無一不健健康康,窗外來了一場預言豐收的大雨。因為活著,所以快樂。
你呢?你的快樂又是甚麼?
戰爭
「我們人在伊拉克,一個同袍遇到汽車炸彈,我聽到他的尖叫聲,感覺到他的疼痛。我們胸腔滿是恨意與怒意。我們全副武裝往前衝,誓死追上嫌犯,以牙還牙。我們一直跑,汗流浹背,經過一片橘子地,視野忽然開闊。我看見藍天,看見辛勤耕作的老人跟小孩,於是醒了過來。我是人,不是復仇機器。人們安居樂業,我卻在製造暴力。」
相較於過往,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們很幸運,戰爭在遠方,不在近處。然而不見硝煙不代表地球和平,阿富汗戰爭、伊拉克內戰、敘利亞內戰等仍在進行,片中提起的以巴衝突也尚未平息,「我們兩個社群,都在教育下一代要在適當的時候奉獻出生命。」老師拿起武器、無辜百姓被殺,孩子說:「為了敘利亞,我什麼都不怕。如果爸爸沒死,我就會怕死,現在我不怕了,被割喉、被炸成灰又怎麼樣?我剛好可以去陪我爸爸。」從戰場退伍回來的士兵說:「這種感覺很難解釋,但我想再次體驗結束一個人生命的感覺。所以我渴望別人傷害我,或闖進我家大門,好讓我有理由再去使用那種暴力。」於是兒童懂得了憎恨與復仇,開始會區分自己與他人,「如果我殺了你的父母跟兄弟,你會原諒我嗎?不可能,我絕對不會原諒你,砍掉我的頭都不會原諒。」這是沉痛的、血淋淋的控訴,但誰人不能理解這樣的痛?或許我們永遠學不會放下,但至少我們可以藉由看見別人的傷口,明白一些甚麼。
愛
什麼是愛?一個男人說性就是愛;一個女人說愛是靈魂的本質;另一個殺死了一對母子的男人說愛是原諒,因為受害人的母親無條件原諒了他,給了他愛;另一個幾近流淚的女人說溝通是愛,「我會試著滿足你的需求,所以請你也隨時讓我開心」。愛是看到對方缺手缺腳依然和他共組家庭;愛是親力親為照顧重病的她,而且心甘情願;愛是看著枕畔的他知道對方無可取代;愛是不管法律跟道德的束縛,瘋狂地熱戀著三個她。
愛千變萬化,卻又難以定義。愛是某種執念,卻又要求你必要時候放手。愛是犧牲,卻又希望對方奉獻。愛是佔有,卻又是服從。愛是體貼,卻放不掉貪求。愛是春夏秋冬,愛是酸甜苦辣。愛無形無味,無所不在。
同性戀
對一些信奉宗教的人來說,同性戀一直是種不能接受的、有點接近疾病的東西,人跟人之間只能有男女關係,不能有男男、男女或其他選項。然而如片中受訪者所說這不是選擇題,而是「體內的某種東西」,是固定的,是不應受壓迫的,是個人的權利。可是悲劇仍不斷上演:同性戀去世後,屍體一再從宗教墓地中被挖出遊街,最後只得葬在自家院子裡;為了說服家長自己不是同志,就找了一個男生扮男友。男生藉機強暴了她,讓她染上愛滋病;「我兒子曾經自殺……」於是十月懷胎的寶貝成了「孽種」,於是被迫跟祖宗牌位下跪懺悔,於是祈求科學或神鬼「修正」這個「錯」,於是家庭破碎。這個問題是否有解決的一天?我不知道。但片中那位同志朋友說得沒錯,總是要有人站出來,不然其他母親不會知道「同性戀其實還好啦!」
結語
礙於篇幅,我們只聊了四個主題,其實《真實的人類》中提及的遠不只如此。例如在伴侶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認同一夫多妻制的女性跟一個認同一夫多妻但無法接受一妻多夫的男性(「我無法忍受妻子在另一個男人懷中睡覺,隔一個晚上又來陪我」)以及家暴的案例(其中一個家暴男被再也忍受不了的妻子殺死了)。貧窮也是大問題,我們看見一個男人借了台幣不到七千的錢去鑿了兩口井,卻找不到水源,最後因負債而自殺,留下悲傷的妻子。還有體制的不公:沒有家的粗工跟缺乏水源無法耕種的邊緣農夫進入孟買去當建築工人蓋每一層樓都有游泳池的雙子塔。我們還看見了這些受訪者的悲傷、恐懼、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對流離失所的無奈與不滿(「我現在住在加萊叢林,警察來警告我們,要我們離開,我說我能去哪裡,你告訴我能去哪我就去,他說你得回自己的國家,我說我的國家在哪?我沒有國家,那裏是屠宰場,戰場,不是國家,阿富汗現在不是國家,37個國家的人想要控制那裏,聯合國控制不了那些人,你怎麼可以把我送回去?我在那裏失去了家庭。我逃難到了巴基斯坦、伊朗、杜拜、土耳其、保加利亞、希臘,現在流亡法國,讓我住在這裡吧,我不會跟你索討任何東西,不用幫我,讓我在這裡生活就好。」)以及底層勞工最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為了讓弟妹念書去當妓女,問題是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受了教育因而找到體面工作的弟妹因姊姊的職業而決定徹底切割者大有人在)。觀眾看到了他們的努力,卻也看到了他們現在或未來的陰影。故事依然在陳述,人類依然在出生,依然在努力活下去。現況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但藉由「知道問題的存在」,藉由「凝視螢幕上的他者」,我們至少能夠改變自己,至少能將視線望向無人知悉的角落。影片的最後,有些受訪者感謝我們這些遠在天邊的觀眾,因為我們讓他們覺得被需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了貢獻,讓他們不再孤單,那怕只是一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在天涯,卻又近在咫尺。放下歧見,睜開雙眼,細心聆聽。只要有人看見、聽見、被打動,世界就會一點一滴的改變。
上一篇:《小黃狗的窩》:人與動物之間
老實說,這些問題幾乎都是由美國引發的,正如我的台所說,這些人將一切事物冠以「資源」之名,再任意掠奪。西方國家自己揮霍無度,卻要其他的國家付賬。結果造成了現今的戰爭和貧窮。
恭喜您的文章登上PChome唷!! 文章將於2016年12月18日00:00 po出 歡迎前往PChome 首頁電影約會看看喔^____^
http://www.pchom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