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08:00:00路痕

在野薑花園中談情說愛 /路痕

在野薑花園中談情說愛   /路痕

 

19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保爾約翰路德維希海塞(18301914)說:不管有了成就也好,還是有了虛榮心也好,不管是諷刺別人也好,還是我自己愛情的痛苦也好,總之,在歡樂與悲傷中,溫暖的青春光輝仍然在照耀著我。法國浪漫派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也說過:人出生兩次,第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可見愛情在人的一生中,是多麼重要有影響力和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經歷。

所以中國的第一部詩集《詩經》中收錄的傳唱愛情的詩句,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為愛情而詩,歌頌愛情,顯然並不是現代文人的創舉或特色。經歷愛情的試煉,不管是初遇後的仰慕,之後的相思,熱戀中的甜美,到仳離或分手後的悔恨。都是無法不去發抒的心情。

所以歌誦或摹寫愛情幾乎成了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主題。不管是李商隱或李清照,愛情是文學創作中不能缺失的元素,甚至成為很多詩人寫詩的動力或起始。

 

由於時代的進步,工商發達。文明的社會兩性平權的呼聲日熾且現代女性不再倚靠男人而生活,所以現代人的愛情觀和古代文人顯然已有很大的不同。最近讀野薑花,看到了兩首以愛情為主題的書寫,描寫的不是愛情的甜美,而是很實際的現實,所以想到拿來跟讀友們聊聊:

 

〈親密〉/沐沐(野薑花45)

 

願你們都是籐類

願你們都足夠勇敢

在時光的渲染中悉心地編織

彼此

不怕刮傷

 

聖瓦倫泰是祝福

也可以是無聲的咒詛

如果你們咬住名字不斷攀爬往上

 

鬆手吧

讓季節就只是季節,讓風

擁抱屬於祂自己的幸運草

有時小麥

有時薔薇

 

過度澆水

或任由枯萎

只要根部完好

故事都可以輕輕慢慢地

 

重來一遍

 

 

沐沐的這首〈親密〉是站在第三者的客觀立場來寫愛情,把相愛的關係用藤器的編織來類比。編織是一種完成實用和美的過程,互相糾結的藤蔓就像愛情的互動一樣,除了朝向一個組合完整的目標,過程中也免不了磨擦和糾纏、刮傷,最後能不能順利成型,編織成功?尚無定數。所以在作者看來,愛情就像一個可能的祝福(成功)或符咒(失敗),作者用「咬住名字不斷攀爬往上」來形容愛情的牽絆,非常生動且有趣,已經把抽象的愛情很具象地形容了出來。但如果這過程發現終究會失敗或發展不如預期,可怎麼辦?

那就「鬆手吧!讓季節就只是季節,讓風/擁抱屬於祂自己的幸運草,」讓它順其自然吧!

「有時小麥/有時薔薇」,讓人聯想起麵包和愛情的抉擇,也讓人聯想起生活、現實和玫瑰的多刺這樣以兩個名詞就簡單表達的「張力」很是高明。

最後一段,沐沐則很善意地提醒了正在經歷愛情洗煉的人們,只要不過度澆水或任其枯萎,只要根部完好,其實終究都能輕輕鬆鬆地重來一遍的,千萬不要以為當下的愛情就是一切,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這樣的想法是當局者的迷障啊!

作者對愛情的觀照和提醒,可謂苦口婆心,有別於一般歌頌愛情的詩作,所以反而引起了我的注意。有趣的是我在下一期(46)野薑花又看到另一首也是寫愛情的詩作,剛好是在形容對愛情失望,進而想灑脫地走出愛情的桎梏的詩作。但不同的是作者書寫的角度是置身其中,去摹寫經歷中和走出愛情的心境和醒悟:

 

〈走出一笑抿恩愁的步伐〉/丹雅(野薑花46)

 

1.

聽整天的廣播流行歌

最多的詞是:「你不愛我了。」

我摹擬心跳想像

貓遇到狗/貓遇到鼠

(可我不是貓不是貓呀!)

放棄金魚的笑話

徹底將深藏的你謀殺,然後

很愉快地倒一杯你要的茶

看著你伸出的手說:

「趁熱」

 

2.

──算了吧!

    不幸福還有什麼好掙扎

 

默默走完三千個圈圈的結界

像平心靜氣的雨

走到陽光出來的剎那

結束是另一個晴天

我練習你是路人

像走出動物園的獅子逛大街

草原很遠(沒有關係)

有心

一定會到!

 

3.

不要問(問就是誰是誰的

沒關係)我寫給誰

分手的答案:一定是你!

 

所以,再見;之後,我一定

大步颯爽地走出

一笑抿恩愁的步伐

 

就像詩題一般:這首詩題正是在安慰自己,對於愛情應該「一笑抿恩愁」,且「大步颯爽地走出」!可見年輕世代對於愛情觀的豁達態度。

 

第一段以聽流行歌時,老是聽到一句「你不愛我了。」來影射作者的當下心情和可能遭遇,已經不相愛的情人關係就像「貓遇到狗/貓遇到鼠」一樣?只剩一個追一個逃躲的尷尬但作者行文至此又立時省悟:(可我不是貓不是貓呀)這樣的忽然轉折,正是愛情患得患失的寫照,煞是有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能立時跳出愛情的迷局中,以第三者的視角,將之視為貓和狗或鼠之間的遊戲?這是入戲()不夠深,還是睿智?且由讀者自己去判斷,但至少這樣可以降低因愛造成的傷害。

接下來的金魚的笑話可能會對大多數的讀者造成解讀上的隔閡。但是「謀殺」以至於奉茶又提醒對方要「趁熱」(打鐵),又再次形成了懸疑和轉折,到底是作者內心的態度轉變?還是另有內情(遭逢情變)?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第二段起始就以「算了吧!/不幸福還有什麼好掙扎」起始,顯然作者已經看清,並決定放棄這段感情,把因失戀造成的陰雨,以一圈圈撞擊地面形成擊打的雨澤為(感情的)「結界」。(有三千個結界呀辛苦了。)打破這結界走出雨天到晴天底下,那麼就必須把戀人看做是路人(),讓自己像一隻被動物園釋放,自由的獅子一樣,朝向廣大自由的草原前進有心,一定會到!這是作者樂觀的心境轉換。

但是,真的只是這樣就能走出這段感情了嗎?當然沒這麼容易。

所以第三段又回到那種表面上說無所謂,又不准人家進一步關心詢問的自我調侃中:其實還是無法放下的,所以最好別問我寫給誰,也不要問「誰是誰的沒關係」(到底是誰比較不在意誰?),反正就是決定要分手了,跟誰分手已經不是重點大步走出,「一笑抿恩愁」吧!這才是將來的人生。

 

讀完了這兩首現代詩人筆下的愛情,我們發現隨著時代的進步,愛情的觀念和書寫也漸趨於理智、開放和自由。並不是現代詩人不再像從前保守社會和傳統詩人那般羞澀、專情、不渝?而是進步的社會資訊爆炸,尺度大開,有更多的社交機會和選擇,人們的觀念也大幅進步和提升,大可不必去鑽愛情的牛角尖而走不出來。

這使我想起前一個世代的情詩,他們筆下的愛情似乎比較含蓄而耽美,往往會藉物托情以表達深深的愛意,例如陳克華的這首詩:

 

井〉/陳克華

 

得知汲水是你的工作
我便是口等待的井了
聽你叮叮陶瓶的垂下
我便在水面
完整地記下你背光的臉頰
通過黑瞳的瓶頸
是你汲走了你的形影
碎在水面的
仍只是一張窄窄的天空
為等待一張完整的臉頰
我將永不枯乾

以一口井來比喻自己愛的守候和情深,為一張可人的臉頰源源泌出不斷的春水,這樣的愛情不美嗎?當然,墜入愛河的詩人都會妙筆生花,寫出動人的文字來發抒自己的渴望。但專情則需要歲月的考驗和溫暖的相守來成就,這讓我想起了詩人沙穗,沙穗一生所寫的情詩都只有一個女主角,既深情而且獨鍾一人,那就是他摯愛的妻子燕子。沙穗一生愛寫情詩,就連他的兩個女兒的名字,一個取名為「呢喃」;一個取名為「情詩」。就他一生發表的作品來看,稱他是最純情的詩人一點都不為過。他曾出版過一本詩集,書名就叫「燕姬」(他的太太)。沙穗不止是寫年輕時燕姬的美麗動人,即使兩人都已年過六十以後,他仍能常常寫情詩,把自己的情詩都奉獻給唯一深愛的妻子,彷佛他的全世界就只有燕姬兩個字。讀沙穗的情詩可以學習到:如何把愛情融入毫不相關的生活物件之中。具有強烈的戲劇性且對比鮮明。

最後,我們也來讀讀沙穗筆下的深情,為這篇閒聊做結:

 

〈玉鐲〉/沙穗(摘自詩集《燕姬》)

無法整天牽著妳
所以送妳一只玉鐲
能避邪最好 不能
翡翠的顏色也能襯托妳的玉骨冰肌

玉鐲取名:
「永遠的燕姬」
是我親手為妳戴上的
妳問 永遠是多少?
我反問妳日月多少?星辰多久?

無法整天伴著妳
所以送妳一只玉鐲
能驅魔最好 不能
淨潔的翠玉也能點綴妳的柔荑

==============================

本文刊於野薑花詩季刊第49期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