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01:43:56Rounder

留白是留給自己的:一首詩送給無臉男

 
鄭聿的《玻璃》裡有篇名為〈從失戀到世界末日〉的散文詩,以放大局部的方式,重現一個人從失敗感情裡努力想活下來的過程,就像從MV分鏡表截出的十八個隨時間順流而下、缺氧般心理和生理各種瀕死的表演。
 
例如焦點渙散的自語:「失戀第一天。我說了很多話,別人只看到我一直說話而沒有斷句──因為他們不知道大部分的句子,都斷在我裡面。
 
以及接近中二的自我表述:「黑暗的宇宙包容著眾星,地球包容著海與大地……房間包容著我與另一個我;有個東西一直在守護我,雖然它很遙遠。
 
也有入魔似的經驗:「起承轉合的轉之時刻。身旁的某件東西,會忽然飛起來且發光,彷彿變成不是我的,而是神之物;變成我人生的一個隱喻。
 
或者將萬物當成投射自身之標的:「最壞的時候遠看像牆的裂縫;最好的時候靠近些,才發現原來是一排螞蟻不斷,往裂縫裡去。
 
太痛苦了,光是讀,都感覺心臟舊傷被月球引力喚醒般作痛了。明明怎樣都找不到關鍵部位,卻還是必須將僅剩的屍骸拼湊成一個正常人該有的模樣,真是……要一個兩歲的孩子學微積分都沒這麼難吧?
 
忽然就想起了《神隱少女》裡突圍而出的無臉男,靜靜地出現,靜靜地等待,雖然戴著詭異面具,幾乎讓人第一眼就相信必定有戲要在他身上發生,仍舊難對他產生可愛動物般的好感,頂多在他站立雨中被無視時,心生惻隱,或者看著他搞錯情勢、迷戀上小千時,不知為何,有了災難的預感。
 
大概是因為想到自己的往事吧。
 
果然,無論是為她偷盜,或雙手生出金子,都未能獲得小千的回音。無臉男終於抓了狂似地開始吞食天地,喔不,是吞食人類和青蛙,有了聲音,就可以訴說苦痛了——正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接起斷在體內的句子,把插在心裡的刺吐出來。
 
閱讀《玻璃》,大抵就是為苦手於訴說的自己,借來一點說法的過程。或者借來彩色筆為內心無處下手之空白處塗滿顏色的過程。比方說他寫的〈蘋果〉,就漂亮地展示了何謂「負能量就是正能量」:
 
即使壞了也知道每一顆
都有屬於自己的核
自己的黑暗
如蘋果的裡面
 
只要拿起來咬一口
就大放光明
 
或者我覺得充滿畫面感、竟然可以僅用(其中)五行就寫好寫滿(我自以為)愛情裡世界大戰的〈滿靶〉:
 
左線預備
記得開保險
右線預備的時候
深呼吸如月滿盈在胸口
開始射擊,就陰晴圓缺
 
一首詩一情緒,熔解、冷卻、穿過去(這倒是「從世界末日到重生」了……);一頁紙一面具,無臉男幾乎可以把整本書撕開,隨時擺在臉前做出表情。
 
但也有一種表情不假外求:在他把該吐的都吐光、隨著小千搭乘海上列車要前往遠方時……雖然還是戴著假面,卻讓人感覺有種真心浮現,接近於自我放逐的無表情,正巧是走到世界末日邊界時的表情:「所有答案都藏在一張紙裡。一天傳給一人,卻不能打開它,等到傳至最後一個──這就是我想像過的,這個世界最後一天的樣子。
 
或許,也可以拿鄭聿的〈留白〉送給他:
 
天空要下多久的雨
才有海的樣子
遠方的鳥
來來去去
 
沒人說
這一切會很容易
 
且梭巡在海上
找些什麼
又猝地收起翅膀
墜落了幾隻
 
一片空白茫茫
不知所終
 
剛開始只是想減少
如今卻真的太少
 
 
 
 
圖說:雨後的球場出現大量空位,不夠擁擠的世界,無法玩大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