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薑的好處
夏天吃嫩薑助消暑.排濕.瘦身
受暖化效應影響,全球氣候變幻無常─夏天愈來愈熱
、冬天卻愈來愈冷;加上台灣地處海島,
每到夏季得遭受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夾擊,
使人常感黏膩煩躁,渾身不自在。
最快的解決方法不外乎躲進冷氣房,再猛灌冷飲、
啃冰棒圖個涼快,雖然可以立即將悶熱壓下去,
但從中醫觀點來看,反而使得熱氣不易發散,
滯留於臟腑之間,甚至必須消耗身體本身的元氣
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寒冷,不利養生。
師法傳統智慧,就能身心清涼安度酷暑。
一、消暑首重「去濕」
體內濕氣重,讓人覺得睏倦、食慾不振、手腳冰冷、
全身黏膩不舒服,惟真中醫診所連建廷醫師認為,
濕熱是夏季百病之源,因此,夏季養生應將「去濕」列為首要任務。
他將台灣人多過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濕氣太重,
並且許多人從戶外走進室內,不顧自己早已汗流浹背,
還迫不及待鑽進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加上濕邪入侵,
於是感冒、過敏、骨節痠痛隨之而來。
3個好辦法,為身體去濕!
●吃點辣的
一般人認為吃辣上火,夏天不適合吃,事實上,
愈是濕熱的地區,愈可透過吃辣促進人體排汗,
有助於逼散體內濕氣,讓人在悶熱環境中反而覺得涼爽舒適。
此外,在酷暑難耐的環境中,人們大多沒有胃口,
這時吃點辣食或加了香料的咖哩,可促進食欲、開胃下飯。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也提醒,
中醫觀點來看,辣食畢竟多屬熱性,適量食用就好。
尤其身體已有發炎症狀,例如胃潰瘍、支氣管炎、
痔瘡、高血壓患者,或體質本屬陰虛燥熱的人,應該避免吃辣。
●常吃利濕食物
許中華指出,綠豆、蓮藕、白朮、薏仁、
茯苓等中藥材,有利濕效果,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
除了刻意烹煮蓮藕湯或綠豆薏仁等甜湯之外,
他自己的做法是,將利濕食材加進日常食用的主食中,
例如洗米時加入米量十分之一的綠豆和少許薏仁,
泡軟後直接放進飯鍋煮熟食用,不但增加米飯口感,
也為身體去濕。
連建廷特別推崇吃嫩薑。他指出,嫩薑溫和,
吃了不上火,利濕效果也好,曾有病人減重多次不成功,
沮喪求診,他把脈診斷後認為是體內濕氣太重的問題,
於是要病人三餐都加嫩薑,結果只用這個方法,就順利減重10公斤。
●走進大自然
現代人經常待在密閉空調室裡,體力消耗少,
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也變差,保持運動習慣可活絡器官運作
,增強水分代謝,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許中華建議,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年齡和喜好,
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例如散步、打太極拳、
騎腳踏車等能微微流汗卻不是激烈飆汗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且長期運動的習慣。
「我個人最喜歡爬山,」許中華說,
大自然是最好的運動空間,就算再忙,
他每週都要擠出時間上山走走,配合慢、深、
吐氣多於吸氣的節奏,讓大自然的「宗氣」
透過肺臟交換進入體內,貫通心脈。
二、補氣養脾胃,頭腦不昏沉
暑熱損傷人體津液,導致脾胃功能變弱,
且耗傷元氣、損精神,氣血不足之下,人會變得昏沉、嗜睡。
登琪爾養生莊所餐飲總監張恬慈進一步解釋,
氣不足則胸悶、呼吸短促,供給腦部的血液含氧量低
,自然容易頭昏睏倦,因此,補氣則氣足,
氣足後腦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從補氣著手。
此外,由於炎熱出汗使得胃腸消化液的分泌減少
,胃腸蠕動變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腸胃病好發季節
,透過健脾藥方可以改善。
最常見的方子是四君子湯,有甘溫益氣、
健脾養胃功效,主藥材為人參、白朮、茯苓、
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體質加減。
許中華也特別提醒,為免增加腸胃負擔,
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才是夏季清爽之道。
上一篇:豆漿營養又健康 含優質蛋白
醫生開單不食藥飲至佳
觀念健康
運動循環正常
大自然調理
飲食順暢
汗流清爽
懶人常態
一動不如一靜
人性使然
晚安安
祝健康快樂 2012-08-09 23:28:43
薑確實有這些效果
不過其性辛溫
要看自己的體質變化
適可而止
物有恆常之性
身之陰陽時有所變
以有變之身
長期攝取恆常之物
會有極而生變之災
所以中醫藥聯盟.黃老師 才有叮嚀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