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2 02:59:25小魚
德國春天的野鮮蔬1.--Baerlauch 熊蔥
三、四月早春,林下草本植物,點點綠意,緩慢悄悄漫延渲染在棕色的枯黃大地,
它們趕在林子裡的大小樹群還在猶豫躊躇時,在綠蔭遮天之前,迫不及待的從枯枝落葉中舒展嫩葉,汲汲爭取這嚴寒野地不可多得的春陽,
偶或許仍有零下的酷寒,或突如其來的風雪,這群綠意仍舊安穩的鋪陳大地,為春天吹起到來的號角~
圖:三、四月早春的德國森林
看到超市開始販賣一小盒一小盒的"有機熊蔥"(野韭菜)時,空氣中似乎也隱隱聞到那香濃的韭菜香味~
喜歡吃韭菜的人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計畫最近哪天開始採摘野韭菜囉!(野外就有成片的野韭菜,內行的人可是不會花那個錢買超市的---而且它還是"打某菜"--煮完縮水嚴重,只剩一點點)
其他長在德國野外的野菜,你不認識沒關係,但是你一定要認識Baerlauch(熊蔥,俗稱:野韭菜),除非你不喜歡吃韭菜。
我想居住在德國的華人一定沒有人不認識它--大夥圍著包"野韭菜餃子"的畫面,我也曾經跟朋友一起做過呢....
圖:跟朋友採野韭菜。
圖:跟朋友憶起包韭菜餃子
屬於蔥科的"熊蔥",跟大蒜、韭菜等同為親戚,具有韭菜味(筆者都不敢在上班的時候吃我的"野韭菜餃子"~~",德國同事都很敏感- -"),
我覺得大多數德國人都很介意大蒜味、韭菜味,所以會吃這個"又健康又有味道的蔥科家族"的德國人比例比起我們真的很低~(不過味道不那麼嗆的綠蔥,倒是有越來越被重視健康的德國人利用之趨勢)
所以不吃蔥韭的巫先生爸媽,看我在菜園裡種了"熊蔥",真的很傻眼~
熊蔥屬於多年生,地下具有一"比小指細"的地下塊莖,早春抽出寬狀的嫩葉,晚春開出白色如繁星的花朵,夏天果實成熟,葉子枯黃進入休眠狀態,等到來年春天再發芽,生長期歷經短短約半年的時間。
圖:熊蔥是德國森林下層,早春滿早甦醒的一群~
圖:寬大的葉子,在春天冷冷地微陽中,努力地行著光合作用~
圖:開著白色的花
圖:整片白色雪球的熊蔥花~
話說第一次帶著朋友在慕尼黑市中心的Isar河附近採熊蔥時,在人來人往的林中空地採摘,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就好像歐巴桑在公園鬼鬼祟祟做甚麼壞事一樣。
過一會兒有群人走近,本來想會被斥責甚麼的,其中一位阿伯看到我們手裡拿著湯匙,跟我們借了根湯匙,在地上挖起一株熊蔥的地下塊莖(地下塊莖通常長很深,才不會被凍死)給學員看。
喔!原來是在教導"植物辨識",讓我記憶悠悠飄回到大學時代,跟著社團學長姐,學植物辨識的無憂無慮年代~
後來,發現我們家旁邊的寧芬堡公園的森林裡面,也零星的在某些角落長了一些。
有次春天學弟來訪,公園散完步後,剛巧看到森林下的熊蔥,趕快指揮學弟:晚餐想不想吃韭菜蛋花湯?快!快!趕快拔個幾片,學姊幫你把風!
呵!怕甚麼~怕被公園的管理員看到啊~~"
膽戰心驚的拔了幾片,趕快落跑。
走著走著,遠遠迎面一位跑步的阿姨,說時遲那時快,她"咻"地~立馬彎進旁邊的樹叢裡,而且.....手裡還拿著一個塑膠袋....
我們倆會心一笑,原來不只我們對熊蔥有興趣啊^^
圖:努力採摘熊蔥的學弟
因為熊蔥可以吃的嫩葉部分,大概只能維持二、三個禮拜(依氣溫高低),長到即將開花時,葉子就嫌太老。
這種季節時間限定的野蔬,採摘一次,總是要絞盡腦汁如何來料理,並能夠品嘗許久。
做成水餃跟韭菜盒子,放在冷凍庫中,慢慢吃還能撐到夏天。或像我一個德國同事是將熊蔥切碎拌入橄欖油中保存。
除了這些,我還做過"熊蔥什錦炒飯、熊蔥義大利麵、熊蔥粥、熊蔥番茄蔬菜蛋花湯、熊蔥煎蛋、熊蔥炒魷魚",
每每想到一年只能吃這幾個禮拜,就忍不住採了一大把,然後在"熊蔥"吃到飽的料理中,來慶賀春天的到來~
圖:熊蔥什錦鮮蔬炒飯,這是春天才能品嘗到的春野味道~
圖:每次必煮的"熊蔥粥",懷念的好滋味~
圖:熊蔥炒魷魚,想起媽媽以前曾經煮過的味道~
圖:熊蔥拌炒蘆筍蝴蝶麵
圖:最簡單的熊蔥蔬菜蛋花湯~
朋友有次很擔心的跟我說:我們這樣自己在野外採,會不會採到相似的其他有毒植物?
或許是大學時代訓練出來的專業(植物辨識)、自信(不確定的野生植物絕對不會食用)跟經驗,讓我對自己很放心~
當然,來到異地,一開始也是要買些當地的"食用野菜"等書籍來做參考,充實自己未知的部分。
熊蔥寬大的葉型比較容易跟有毒的秋水仙、野生的鈴蘭搞混。
謹記住:有毒的這兩種植物可沒有韭菜味喔~
圖:草地上的秋水仙
圖:春天發嫩葉的野生鈴蘭與熊蔥神似
圖:鈴蘭的花~
不過吃進"口中"的東西,還是請大家要小心~
另外德國各邦對各種植物的保育等級不同,也要注意是否可採摘及採摘注意事項~
它們趕在林子裡的大小樹群還在猶豫躊躇時,在綠蔭遮天之前,迫不及待的從枯枝落葉中舒展嫩葉,汲汲爭取這嚴寒野地不可多得的春陽,
偶或許仍有零下的酷寒,或突如其來的風雪,這群綠意仍舊安穩的鋪陳大地,為春天吹起到來的號角~
圖:三、四月早春的德國森林
看到超市開始販賣一小盒一小盒的"有機熊蔥"(野韭菜)時,空氣中似乎也隱隱聞到那香濃的韭菜香味~
喜歡吃韭菜的人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計畫最近哪天開始採摘野韭菜囉!(野外就有成片的野韭菜,內行的人可是不會花那個錢買超市的---而且它還是"打某菜"--煮完縮水嚴重,只剩一點點)
其他長在德國野外的野菜,你不認識沒關係,但是你一定要認識Baerlauch(熊蔥,俗稱:野韭菜),除非你不喜歡吃韭菜。
我想居住在德國的華人一定沒有人不認識它--大夥圍著包"野韭菜餃子"的畫面,我也曾經跟朋友一起做過呢....
圖:跟朋友採野韭菜。
圖:跟朋友憶起包韭菜餃子
屬於蔥科的"熊蔥",跟大蒜、韭菜等同為親戚,具有韭菜味(筆者都不敢在上班的時候吃我的"野韭菜餃子"~~",德國同事都很敏感- -"),
我覺得大多數德國人都很介意大蒜味、韭菜味,所以會吃這個"又健康又有味道的蔥科家族"的德國人比例比起我們真的很低~(不過味道不那麼嗆的綠蔥,倒是有越來越被重視健康的德國人利用之趨勢)
所以不吃蔥韭的巫先生爸媽,看我在菜園裡種了"熊蔥",真的很傻眼~
熊蔥屬於多年生,地下具有一"比小指細"的地下塊莖,早春抽出寬狀的嫩葉,晚春開出白色如繁星的花朵,夏天果實成熟,葉子枯黃進入休眠狀態,等到來年春天再發芽,生長期歷經短短約半年的時間。
圖:熊蔥是德國森林下層,早春滿早甦醒的一群~
圖:寬大的葉子,在春天冷冷地微陽中,努力地行著光合作用~
圖:開著白色的花
圖:整片白色雪球的熊蔥花~
話說第一次帶著朋友在慕尼黑市中心的Isar河附近採熊蔥時,在人來人往的林中空地採摘,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就好像歐巴桑在公園鬼鬼祟祟做甚麼壞事一樣。
過一會兒有群人走近,本來想會被斥責甚麼的,其中一位阿伯看到我們手裡拿著湯匙,跟我們借了根湯匙,在地上挖起一株熊蔥的地下塊莖(地下塊莖通常長很深,才不會被凍死)給學員看。
喔!原來是在教導"植物辨識",讓我記憶悠悠飄回到大學時代,跟著社團學長姐,學植物辨識的無憂無慮年代~
後來,發現我們家旁邊的寧芬堡公園的森林裡面,也零星的在某些角落長了一些。
有次春天學弟來訪,公園散完步後,剛巧看到森林下的熊蔥,趕快指揮學弟:晚餐想不想吃韭菜蛋花湯?快!快!趕快拔個幾片,學姊幫你把風!
呵!怕甚麼~怕被公園的管理員看到啊~~"
膽戰心驚的拔了幾片,趕快落跑。
走著走著,遠遠迎面一位跑步的阿姨,說時遲那時快,她"咻"地~立馬彎進旁邊的樹叢裡,而且.....手裡還拿著一個塑膠袋....
我們倆會心一笑,原來不只我們對熊蔥有興趣啊^^
圖:努力採摘熊蔥的學弟
因為熊蔥可以吃的嫩葉部分,大概只能維持二、三個禮拜(依氣溫高低),長到即將開花時,葉子就嫌太老。
這種季節時間限定的野蔬,採摘一次,總是要絞盡腦汁如何來料理,並能夠品嘗許久。
做成水餃跟韭菜盒子,放在冷凍庫中,慢慢吃還能撐到夏天。或像我一個德國同事是將熊蔥切碎拌入橄欖油中保存。
除了這些,我還做過"熊蔥什錦炒飯、熊蔥義大利麵、熊蔥粥、熊蔥番茄蔬菜蛋花湯、熊蔥煎蛋、熊蔥炒魷魚",
每每想到一年只能吃這幾個禮拜,就忍不住採了一大把,然後在"熊蔥"吃到飽的料理中,來慶賀春天的到來~
圖:熊蔥什錦鮮蔬炒飯,這是春天才能品嘗到的春野味道~
圖:每次必煮的"熊蔥粥",懷念的好滋味~
圖:熊蔥炒魷魚,想起媽媽以前曾經煮過的味道~
圖:熊蔥拌炒蘆筍蝴蝶麵
圖:最簡單的熊蔥蔬菜蛋花湯~
朋友有次很擔心的跟我說:我們這樣自己在野外採,會不會採到相似的其他有毒植物?
或許是大學時代訓練出來的專業(植物辨識)、自信(不確定的野生植物絕對不會食用)跟經驗,讓我對自己很放心~
當然,來到異地,一開始也是要買些當地的"食用野菜"等書籍來做參考,充實自己未知的部分。
熊蔥寬大的葉型比較容易跟有毒的秋水仙、野生的鈴蘭搞混。
謹記住:有毒的這兩種植物可沒有韭菜味喔~
圖:草地上的秋水仙
圖:春天發嫩葉的野生鈴蘭與熊蔥神似
圖:鈴蘭的花~
不過吃進"口中"的東西,還是請大家要小心~
另外德國各邦對各種植物的保育等級不同,也要注意是否可採摘及採摘注意事項~
上一篇:德國秋景2015
小魚
2016-08-15 18:07:28
(回應阿端姊)
(欲哭無淚:版主"回應"的功能完全沒反應OOXX)
"野"字的意思是指野外到處長,量多到不需種在園子裡的意思,
德文原意是指:熊蔥,
"野"是我自己講的^^
熊蔥看起來是值得人工大量種植
可惜台灣想種也找不到
不知道版主是否有採到熊蔥的種子
如果可以引種到台灣
應該能成為頗受歡迎的新興蔬菜
因為這種野菜不是西餐烹飪的主要蔬菜,在台灣栽植後,還要想到銷售的問題~
而且它需要低溫栽培,馴化也是需要一段時間耶~
謝謝來訪^^ 2017-06-07 04: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