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落深知中年悲的《校園奇案》案外案
2011年6月26日《中國時報》報導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時,引述了我說的這段話:「新聞熱潮過後,很多事不再被記得,那些當事人都到哪裡去了?我就是繼續追查這些故事的傻人。」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這麼多年來,我就是那個堅持把自己關在「時間膠囊」裡,新的事記不住,老的事又忘不掉,在無奈裡尋求回憶的後青春期男生。
我喜歡觀察小人物,卻不理會大時代;我喜歡讀書與剪報,卻不管成績與後果。我討厭政客,但政客更討厭我。在一群人當中,我總是唯一堅持要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那個笨小孩。
感謝這三位朋友對拙作的推薦,但他們都是與我同一年齡層的朋友;我真的不知現在的年輕人,讀了之後能否也會有絲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的感覺?當然,我也很清楚,這種感情是無法勉強的。
不過,我能為那些不能說話的人說點話,已經心滿意足了。
多少事,都付沉吟中(琹涵/評介)
讀管仁健的《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這本書,真是讓人處處驚奇。
彷彿我走回了過去。當年,這些都曾經是轟動一時的社會版頭條新聞,只是當時間久了,到底那個案子是怎樣了?兇手伏法了嗎?被判了重刑的,出獄以後又如何了呢?是真的洗心革面了嗎?還是又作奸犯科了呢?
又有誰知道那新聞以後的故事呢?
管仁健替我們追追追,追追追,終於追出了《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真是一本好看的書。
說它好看,並不是幸災樂禍,缺乏哀矜勿喜的同情。而是,我深信,在這麼慘痛事件的背後,有多少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它像一面鏡子,照見了人間的禍福,有時是如此的無常。
有些事情是我約略知道,卻又不夠清楚的。比如說,教我國文的是丁鏡清老師。
那時候,我十四歲,老師的兒女更小,則在國小讀書,有時候老師忙不過來,班上的男生就會以單車載放學的師弟師妹回來。男生說,「老師家有一幅照片,聽說那是老師的哥哥,叫丁鏡湖,好像死了。」原因沒有人敢問,而我們也小。
《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終於解我疑惑。
書上說,丁鏡湖是個很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在南投中學教書,是高三丙班導師。1960年6月24日凌晨一時,被學校的理化代課俞期傑老師以銼刀亂刺,後又棄之糞缸窒息而亡,俞老師精神略有失常,終於鑄成大錯,親痛仇快。最後被槍決。
我想,那時候,我的老師一定悲痛萬分吧。
我的文友蔡碧航讀台南女中時,曾受教於王培五老師,王老師是當年台灣的恐怖第一大案:澎湖案,張敏之校長的遺孀,張校長被以「匪諜」槍決之後,王老師被跟蹤被監控,帶著三子三女以教書維生,卻因為「匪妻」、「匪屬」的烙印,而備受艱難。若不是有堅定的基督信仰,是不可能忍辱負重,活得下去的。這事直到張校長殉難五十周年後才逐漸獲得平反。漫漫年月,有多少淒風苦雨啊!
等我進台南女中時,王老師可能已經轉往台北的建中教書了,後來,長大的兒女各個成材,應該是她的安慰了。她百年誕辰時,我曾經在網路上向她致敬,真是了不起的傑出女性,以寬恕弭平了仇恨。
整個來龍去脈,在《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一書中,都有詳細的敘述。
我讀台南女中時,教我們體育的賀斌老師,說的是另一個故事。那是勵行中學血案。
韓克敬以興學為名和友人集資,以極為便宜的價碼,買下了永和一帶大批的土地,後來暴漲獲利,先創辦正誼補習學校,而後是頗有規模的勵行中學。找來了同鄉學弟崔蔭入股並負責訓練優秀運動員。崔蔭認真卻也恃寵而驕,後來被解聘,私人恩怨就深了。
我的老師卻說,是韓克敬污了崔蔭投資入股的錢,屢催不肯還,在 1962年1月26日崔蔭持槍殺人,造成七死三重傷,不免殃及無辜。被捕後,自知難逃法網制裁,韓克敬已死,血債血還,據說是心情平靜,一無怨尤。
當然,我的老師和崔蔭相熟,說他人好,是被逼到走投無路,方才出此下策,雖不足取,仍不免寄以同情。
還有好多的故事,例如,十四歲的少女首仙仙自殺而死,那時候,我剛上大學,新生訓練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叫單貝貝的,家父卻總是把「單貝貝」給說成了「首仙仙」,天啊!也未免錯得離譜了。……
《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我其實很喜歡那篇後記,推展緩慢,很像看懷舊電影,卻也另有一種溫馨和可愛。
真是一本好看的書,好奇又喜歡追究的人一定會喜歡。
唉,多少事,都付沉吟中。這是我讀後最真實的感受。
管仁健 敬覆: 感謝琹涵姊的推薦,我很努力地用日記與剪報,打造了這台時光機,只為了證明青春無敵,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切的痛苦都會過去,只有美好能留下。」至於那篇後記,躊躇掙扎了很多年,這次結集才收錄進去,姑且為自己的「少年不敢輕狂」留下一點證據,等老年癡呆症發作後,再回首時還能有一點蛛絲馬跡吧!
加入人人書寫庶民史行列吧!(蔡其達/評介)
去歲,管仁健的《你不知道的台灣‧國軍故事》出版後,佳評如潮,書市反應亦不惡;而今九個月後,《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接續上市。相較於前書的肅殺味和陽剛氣,談校園自然可以輕鬆自如些,相信再掀討論熱潮是可以預期的。
管仁健在網路書寫期間,即已博粉絲熱炒,當然也引發不同意見的辯駁,反映出人們對集體記憶的增刪修訂有種不可抗拒的偏好,而從網路到書市,管大文章所聚焦的七、八○年代,還可耕耘之地仍極廣袤!
必須一說的是,自從網路時代來臨、孤狗大神降臨後,不少人變懶了,誤以為只要孤狗一下,點石立予成金,卻不思台灣在九○年代以前的正史、野史、庶民史,其實還荒蕪的很,這需要眾人一起下田播種耕耨,否則任何時代的印記不會自動跳出來。
莫以為書寫往事,僅僅具有懷舊意涵,殊不知太陽底下沒新鮮事,今被視為駭人聽聞的故事、思惟,三、四十年前即已見聞過。兩相比較,新意就此發酵。你/你可以不必全然同意管大的見解(若全然認同,大概也沒啥趣味了),但他點出的質疑,可得用心思索一下。
先行向大家力推此書,日後有空,再逐一針對所載內容,提出我個人的增刪修訂。更期眾人莫怠惰,也加入人人書寫庶民史行列吧!
管仁健 敬覆:
感謝其達兄的推薦,同為台灣文史工作者,也必能了解這條窄路是如何曲折難行。我並不是在為《台灣變色龍》或《玫瑰曈鈴眼》的編劇小組,找些有芭樂梗的社會新聞,而是希望讀者再看這些真人真事時,不小心就能發現戒嚴時代台灣中下流社會的真相。
一種來自奇特的慈悲動力(蕭瑩燈/評介)
很丟臉的,我會知道管仁健先生,是我一直到去年擔任中時電子報所舉辦的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的評審時,才知道有這號人物。我才知道台灣還有人孜孜不倦在挖掘那些蒙受來自統治集團不公不義的冤屈靈魂,長時間以來他遭到當局的騷擾與警告,依舊矢志不悔。
在決審會議裡,我們從訊息觀點的分類裡,把管仁健先生抽出來,大家無異議通過決定他是2011年部落格大獎的得主。
《你不知道的台灣‧國軍故事》與《你不知道的台灣‧校園奇案》,都是管先生長年挖掘整理的著作,我相信這是一種來自奇特的慈悲動力所產生的結晶,希望你們去讀它。
管仁健 敬覆:
蕭老師過獎了,其實跟家父那一代白色恐怖火熱期真正的受害者相比,我所受到的鷹犬騷擾,真的是九牛一毛。我的信仰也會讓我時時警惕,一旦擁有了權力,我可能會犯下比他們還得罪神的惡行。無欲則剛,這應該也是所有文史工作者的座右銘吧!
真相只有一個,就是真相
感謝管老大能收集如此珍貴的資料,大家去買書支持吧
管兄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 還有彰化中學的校長翁概事件和台北雅禮補校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