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暴力—An American Crime
“An American Crime”這是Tommy O'Haver 於2007年執導的一部電影,內容是根據1965年的一件美國真實虐童案件改編拍攝,由鴻孕當頭的女主角Ellen Page飾演被害者Sylvia Likens。
故事是描述Sylvia Likens的父母隨著活動式遊樂園巡迴演出工作,便將Sylvia Likens與她的妹妹Jennie託給一位有六個孩子的婦人Gertrude Baniszewski照顧並許以一星期20美元的酬庸。然而當時Gertrude Baniszewski生活壓力與健康精神狀況都出現問題,加上Paula(Gertrude Baniszewski的大女兒)與有婦之夫交往且懷孕等等狀況。Gertrude Baniszewski便對Sylvia Likens施暴,將她囚禁於地下室、用香菸燙她、要求Sylvia Likens以玻璃瓶刺入下體等等可怕的罪行來作為壓力的紓解;不僅如此,Gertrude Baniszewski的所有孩子以及一些學校學生都會來到地下室虐待Sylvia Likens,最後Gertrude Baniszewski以燒紅的鐵絲在Sylvia Likens的腹部刻下” I'm prostitute and proud of it”後隔幾天,這可憐的女孩終於在腦溢血、脫水、營養不良等等症狀下結束她16歲的一生。
這案件1960年代震驚美國,在2009年也衝擊了我。虐童案,於今依舊存在這社會,不論東、西。但是,這部電影談的卻不僅僅是虐童而已,導演也在電影中探討被虐者的無助悲哀與施虐者被忽視的社會關懷與援助。
電影中,Gertrude Baniszewski面臨壓力下他的選擇,(這使我想起好前一陣子有位母親因為產後憂鬱症拿刀刺死自己的孩子(這孩子還是嬰兒)),劇情到最後當婦人坐在法庭裡,當律師問她案發的那段時間(Sylvia Likens被虐兩個多月後致死)她的身體狀況,她說:「身體上,非常虛弱,精神跟情緒都非常混亂。如果你有很多的孩子,不停的在家裡跑來跑去,像我這樣,又吵又鬧,沒完沒了,你的精神跟情緒也會非常混亂..」這裡點出了Gertrude Baniszewski的環境負擔已經超過了她的能力,加上她長期自服安眠鎮定劑與感冒藥,精神壓力與藥劑相互交錯,導致她作出這些殘忍的行為。當然,這並不是說Gertrude Baniszewski犯下這種令人髮指的罪行是可以理解的或體諒的。而是,這裡導演點出了社會問題,甚至是現在我們也疏漏的,對於周遭的親友、鄰居甚或是陌生人,當他們需要伸出援手或是聆聽的時機,我們有沒有去作? 當我們的情緒面臨動搖、崩潰之際,我們自己會不會去尋求外在協助?還是臣服於傳統觀念,說出自己的軟弱或是看心理醫師是可恥的行為?
除此之外,導演也詮釋出,為何其他的孩子都參與的虐待,卻不覺得自己是在犯罪?在法庭上,那些孩子們表述為何要對Sylvia Likens施暴時,他們都重複的說:「我不知道。」當律師問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是虐待嗎,那些孩子們卻認為已經獲得母親的同意甚至是支持,他們不覺得這是虐待,而是母親常說的”要給他一點懲罰”,家庭教育的成果,令人害怕,我們要帶給孩子怎樣的價值觀呢?突然想起,去年在電梯遇到的父女,爸爸在電梯裡教訓他的女兒(國小3-5年級吧)說不要管別的同學閒事,那些人要帶甚麼違禁品就讓他去帶,不要去跟老師報告,這樣會沒有朋友;他的小女兒一邊流淚一邊說,他們明明就錯了,沒朋友就沒朋友。看到這一幕,我想也許很多家長也曾對孩子這麼說,當孩子慢慢不願管閒事,這社會會變成怎樣的氛圍?也常看到,家長載著孩子逆向、闖紅燈,孩子長大後會不會覺得違規也無所謂?事情雖小,卻是價值觀的建立,真的值得省思。這案件中,當Sylvia Likens被虐待時她的妹妹Jennie有去求援嗎?在Gertrude Baniszewski的威嚇下,她嚇到只能禁聲;而伸手可及的鄰居,卻也不願多管閒事。群眾的漠視、恐懼、合作促成的一件悲劇,而這悲劇豈止是簡單的”孩童被虐待”這幾個字就可以帶過,導演所描繪的是整個社會的病徵,所控訴的不是只有Gertrude Baniszewski而是所有只用眼睛跟耳朵觀看卻不願干涉的所有人,1965年當時的與2009年此時的我們所有人。
我們對明天有期待嗎?而我們又是怎麼去經營美好的明日?我們做得夠多嗎?我們做得夠好嗎?也許,在我們以為夠好的狀況下,有些人正默默的在今天消失,他們沒有明天….
上一篇:靈與肉之際,愛情的重量很微妙…
下一篇:信仰的存在----現代驅魔師
很想看,可惜的是台灣沒上映
不過可以看小說 2010-03-21 0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