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2 15:33:13Kiwii
感冒一點也不可怕
感冒病毒強!少年仔也不敵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1/22 13:00
最近天氣冷暖不定,依據門診觀察,感冒人數這一週增加了許多,大都因為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就醫,甚至連抵抗力較強的年輕人,也不敵病毒感染,高燒、全身無力,還出現口腔咽喉潰瘍、吞嚥困難,體虛而住進醫院,經治療後才緩解,醫師呼籲,流感常出現倦怠、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狀」,如有不適,應盡快就醫。(徐韻翔報導)
最近天氣冷颼颼,病毒卻四處活跳跳,依據門診觀察,最近一、兩週,許多醫療院所所收治的一般感冒人數明顯增加許多,流感患者也不少,男女老少病號通通有,許多人是邊咳邊排隊等看病。
而最近除了感冒人數增加之外,就連一般抵抗力較強的年輕人也有不少被病毒打敗,耕莘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正文表示,最近在他的門診就有3位20多歲感冒的上班族,因為病毒感染,除了高燒到40度左右、咳嗽和全身倦怠之外,還出現口腔咽喉的嚴重潰瘍,無法進食,因為體弱,病程也拖的久,只好乖乖住院打點滴,所幸經治療後,症狀逐漸獲得緩解,都已康復出院。
醫師呼籲,當自覺有感冒症狀,千萬別輕忽,尤其是鼻水和痰等分泌物增加,長期高燒、咳嗽等,合併有全身性症狀,包括全身無力、倦怠酸痛等,就要小心是類流感症狀,應該趕緊就醫,以免症狀加劇引發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
這則新聞,我是心有戚戚焉…
有坐辦公桌的朋友們一定對於流感非常地敏感!
因為只要流感一來,就會發現同辦公室裡多了好多”口罩族”!
恰巧,坐我旁邊的壯男,就是標準的流感必中族!
從十一月份到現在,已經感冒四次!
回想之前的我,也幾乎是他的翻版!甚至更嚴重!
因為我從來不辨冷熱,幾乎都是一件大外套度過一個冬天!
有時一變天,我就中標了!
所以以往每個冬天,我總是和面紙一起度過的!
然而,偏偏今年,到現在為止,感冒離我雖近在咫尺,
卻從來沒能上我的身!我想都是學了中醫之後,感冒只要一靠近
我就先服他2g科學中藥!加上平常在試吃些補氣藥,所以體質也比以前好一些的原因吧!
治感冒,在經方的世界裡,其實,只要先抓到是外感風寒,或是體虛淫邪趁虛而入,再辨症確定病邪攻擊的經絡,十有八九都能立即除去!
報導裡寫的:愈早治療當然是愈好,如果是稍微的流鼻涕,發燒,甚至骨節酸疼,肌肉酸疼,在中醫的世界裡都是立即可癒的輕症!然而,報導寫錯的是:如果你上醫院去看了醫生,我想…後果大家都知道!
我的同事今年已經去醫院報到七八次,每次診斷雖不同,但大同小異都寫著:流感併發xx症。西醫確定了病名,也確定了併發症…更開出了藥!然而…我的同事看完醫生後,必定還要痛苦個四五天…然後才見他慢慢康復!各位有看過去了醫院出來,感冒就消失了的離奇事件?
然而,我自己身上的離奇事件,前文已經提到過了…半夜嚴重傷寒…臥床發抖,神昏,極度惡寒(二件棉被裡還在發抖),發燒…這比起流鼻涕,到公司昏昏欲睡,我想要更嚴重許多的感冒了!竟能在一帖藥之後,發了大汗而立即痊癒!
這就是經方的厲害!
當然,我非醫生,所以身邊的人生了病,我也不會主動去開藥!除非朋友對我有信心,否則吃力不討好…所以我能治病的機會不多!頂多是家人而己!
但是我還是要勸告大家,一感冒,就去看中醫!如果中醫師開出的藥方,不是桂枝麻黃葛根青龍柴胡等等方藥名,而是銀翹散,桑菊飲等等涼寒降火的藥…那麼他就不是經方家!而是時方派的!
時方派認為南方無傷寒,而以”溫病條例”為宗!凡是遇到人上火,就清火,用許多苦寒涼性的藥物,卻不知道一昧的降火,跟西醫一昧的用止痛藥消炎藥,一樣都是慢性的毒藥!
而且,時方派的用藥觀念也類似西醫(畢竟是現代醫學院教出來的),有什麼症狀下什麼藥,喉嚨痛了就用消喉嚨發炎的藥,咳嗽了就開潤喉清肺的藥!也算是另一種治標不治本吧!
不過,就算去看時方派的中醫生,也比西醫好哦!至少,那些藥物都是天然的,不像西醫開的藥,都是一堆化合物!
其實,若真的是找不到經方派的醫生,自己看書開藥,都能感受到幾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是如此驚人!
=======================================================
如果你感冒了…在一感冒的初期,可以如下處理!
一、判斷有汗無汗:
<<有汗>>--雖然感覺感冒了,可是身體會流汗,而且不特別怕冷,但是怕吹風,人會選沒風的地方坐(怕冷就不用選地方了,到處都很冷)。表示是受了風邪,體表皮膚汗孔處於開放的狀態,體內的防衛軍正在跟風邪作戰,所以想把風邪往外趕!如果自己把脈,會感覺手輕輕的接觸皮膚時就感覺得到脈動(正常人的脈是要稍施壓力才按得到脈),而且跳的比較緩。這時候,就吃點桂枝湯的科中,吃個4g~6g,桂枝湯可以想像是一隊後援軍,載著糧草行走全身,讓身體的抗邪部隊有更充足的武器和糧草。他不傷身體的!吃完後,喝一碗熱粥或熱水,幫助身體發些汗,發了汗病就好了!(如果後腦後頸僵硬的話,就加單味葛根,葛根是幫助身體行水的。脖子僵硬可以想像身體的水份無力送到頸部以上,(走後背脊兩側的膀胱經)加了葛根後,它會幫助這條水管的暢通,後頸就不會僵硬了!
<特徵是會怕吹風,有流汗,脈浮緩。其它有可能肌肉酸痛,可能發燒,沒胃口!桂枝湯喝了一次應該就會病好大半,要是喝一次就特別有胃口,基本上就不需要喝第二次了>
補充1:我個人現在是只要一覺得有感冒初期症狀,稍微頭漲漲地,或是全身酸疼,或是精神不振,就吃2~3g桂枝湯。如果後頸僵,就加1g的單味葛根。一般很快地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補充2:這些藥買湯藥一帖都不到50元。買科中一罐200g才二三百元,可以吃一年吧!比起看醫生,雖然有健保,一次也要150元,而且還沒效,實在是實惠多了!
補充3:曹穎甫<經方實驗錄>有所謂藥汗病汗說,可資參考!所謂病汗,是桂枝湯証本就有汗,病人來診,醫生開了桂枝湯,說:喝了之後,再喝粥一碗,躺被窩裡,等流了汗,病就好了!病人說:醫生啊,我本來就有汗啊…殊不知,原本的汗是病汗…是因腠理不密,風邪侵入,所產生的汗…如不治它,過幾天也會好。但是喝了藥,所發的汗,病邪毒素都在汗中排出,所以稱為藥汗!一般正常人,發汗正常,如果中了風邪,本該更發汗,然而身體很努力的發汗卻只發了一點病汗,這時候吃了藥(增強抵抗軍隊的後援),再喝碗粥,蓋棉被助汗,所發的汗,即是身體本想暢快發出卻發不出的汗(藥汗)。這種說法,大家可以參考了解!
<<無汗>>--就是感覺很冷,加了衣服蓋了被,也不出汗,皮膚汗孔緊閉。這表示中了寒邪!寒邪會比風邪令人緊縮,所以出不了汗。脈也是浮在皮膚的,可是卻像繃緊的弦一樣,所以稱脈浮緊。而且跳的比正常快一點。身體很怕冷,再怎麼穿也覺得冷。感覺肢體關節酸痛。大部份的感冒都會類似這種感覺!這時候就喝麻黃湯。麻黃湯是武裝部隊,幫助身體把毛孔打開,並發汗的!趁此同時,藥方內的其它藥就把體內的寒邪從汗孔趕出去!而葛根湯就是麻黃湯加葛根。如果同時有頸項僵強,就可以用葛根湯!
麻黃湯喝了如果沒發汗,過二小時可以再服,加量,直到發汗為止。(湯藥的話只加麻黃就可,科中的話,可以比上次再加1~2g)。當然,喝了藥後最好是穿夠衣服,或躲棉被,因為預期等會要發大汗了,所以多準備兩件內衣。千萬不要在外面papa造,或待冷氣房,要不然,藥把你汗孔打開,又吹冷風,你等著生大病吧!
發完汗後就不要再喝了,千萬不要以為可以一直喝到天長地久,也不要不管有汗無汗麻黃先喝再說。中醫認為流汗傷津,是傷元氣的。所以發了大汗後,可以喝點粥補元氣,或是再改桂枝湯,或補中益氣湯,或其它補元氣的湯藥來修補身體耗損的元氣。要知道,正常的身體都已經得感冒了,現在大病初癒,更是虛弱,再不好好保護身體,寒邪更容易入侵。
誤解點1:只要汗出病就好?
發汗當用藥,其它的發汗法並不能治病。所以常有阿嬤會說,小孩感冒了,塞被裡或去泡熱水,發了汗就好。通常有一半會好,另一半卻不會好,端視身體的抵抗部隊是否夠強大。不夠強的,開了毛孔發汗,反而傷元氣,軍力更弱。所以不會好。至於有的醫生推薦的吹風機治感冒,大家可以試試,還是一句話,身體元氣本足,此法應有效。若元氣不足,當補充軍力,徒然發汗,只是耗損老本!
誤解點2:感冒多喝開水?
西醫看法…補充水份,增強新陳代謝,發燒為機體發炎,補水可降溫,補充津液。但是喝水對感冒到底有沒有幫助?who knows?
中醫看法…病人口渴,想喝水,代表病正在痊癒,然而,病人想喝一大杯,只能給半杯。原因:身體正虛弱…大部份的元氣都在跟病邪作戰,所以體功能會衰弱。運水氣化,消化食物,都要耗元氣,所以生病時人會不思飲食,不想動,都是在存元氣與病邪作戰。若是過度人為的給予食物和水,硬逼病人去消耗元氣來消化運行,不益反害!所以當病人胃口開,想喝水,都是病癒的徵兆。因為病邪已去,所以身體元氣回歸正常需求,自己會開口要水喝。所以病中,適時補充必要水份是對的,但一直灌病人喝水,是錯的!
補充1:把脈看不懂什麼是浮是緩是緊?當你生病了,找二三個正常無病的朋友,試著比一比,就知道你是緩是快,是緊是松了。
補充2:下次會講到小柴胡湯,但是先提一下,女生在經期時的感冒,不管症狀,一律用小柴胡湯!
補充3:前文提到的半夜傷寒,就是吃了6~7g的麻黃湯,大汗2次,起床後即痊癒!
下文待續!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1/22 13:00
最近天氣冷暖不定,依據門診觀察,感冒人數這一週增加了許多,大都因為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就醫,甚至連抵抗力較強的年輕人,也不敵病毒感染,高燒、全身無力,還出現口腔咽喉潰瘍、吞嚥困難,體虛而住進醫院,經治療後才緩解,醫師呼籲,流感常出現倦怠、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狀」,如有不適,應盡快就醫。(徐韻翔報導)
最近天氣冷颼颼,病毒卻四處活跳跳,依據門診觀察,最近一、兩週,許多醫療院所所收治的一般感冒人數明顯增加許多,流感患者也不少,男女老少病號通通有,許多人是邊咳邊排隊等看病。
而最近除了感冒人數增加之外,就連一般抵抗力較強的年輕人也有不少被病毒打敗,耕莘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正文表示,最近在他的門診就有3位20多歲感冒的上班族,因為病毒感染,除了高燒到40度左右、咳嗽和全身倦怠之外,還出現口腔咽喉的嚴重潰瘍,無法進食,因為體弱,病程也拖的久,只好乖乖住院打點滴,所幸經治療後,症狀逐漸獲得緩解,都已康復出院。
醫師呼籲,當自覺有感冒症狀,千萬別輕忽,尤其是鼻水和痰等分泌物增加,長期高燒、咳嗽等,合併有全身性症狀,包括全身無力、倦怠酸痛等,就要小心是類流感症狀,應該趕緊就醫,以免症狀加劇引發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
這則新聞,我是心有戚戚焉…
有坐辦公桌的朋友們一定對於流感非常地敏感!
因為只要流感一來,就會發現同辦公室裡多了好多”口罩族”!
恰巧,坐我旁邊的壯男,就是標準的流感必中族!
從十一月份到現在,已經感冒四次!
回想之前的我,也幾乎是他的翻版!甚至更嚴重!
因為我從來不辨冷熱,幾乎都是一件大外套度過一個冬天!
有時一變天,我就中標了!
所以以往每個冬天,我總是和面紙一起度過的!
然而,偏偏今年,到現在為止,感冒離我雖近在咫尺,
卻從來沒能上我的身!我想都是學了中醫之後,感冒只要一靠近
我就先服他2g科學中藥!加上平常在試吃些補氣藥,所以體質也比以前好一些的原因吧!
治感冒,在經方的世界裡,其實,只要先抓到是外感風寒,或是體虛淫邪趁虛而入,再辨症確定病邪攻擊的經絡,十有八九都能立即除去!
報導裡寫的:愈早治療當然是愈好,如果是稍微的流鼻涕,發燒,甚至骨節酸疼,肌肉酸疼,在中醫的世界裡都是立即可癒的輕症!然而,報導寫錯的是:如果你上醫院去看了醫生,我想…後果大家都知道!
我的同事今年已經去醫院報到七八次,每次診斷雖不同,但大同小異都寫著:流感併發xx症。西醫確定了病名,也確定了併發症…更開出了藥!然而…我的同事看完醫生後,必定還要痛苦個四五天…然後才見他慢慢康復!各位有看過去了醫院出來,感冒就消失了的離奇事件?
然而,我自己身上的離奇事件,前文已經提到過了…半夜嚴重傷寒…臥床發抖,神昏,極度惡寒(二件棉被裡還在發抖),發燒…這比起流鼻涕,到公司昏昏欲睡,我想要更嚴重許多的感冒了!竟能在一帖藥之後,發了大汗而立即痊癒!
這就是經方的厲害!
當然,我非醫生,所以身邊的人生了病,我也不會主動去開藥!除非朋友對我有信心,否則吃力不討好…所以我能治病的機會不多!頂多是家人而己!
但是我還是要勸告大家,一感冒,就去看中醫!如果中醫師開出的藥方,不是桂枝麻黃葛根青龍柴胡等等方藥名,而是銀翹散,桑菊飲等等涼寒降火的藥…那麼他就不是經方家!而是時方派的!
時方派認為南方無傷寒,而以”溫病條例”為宗!凡是遇到人上火,就清火,用許多苦寒涼性的藥物,卻不知道一昧的降火,跟西醫一昧的用止痛藥消炎藥,一樣都是慢性的毒藥!
而且,時方派的用藥觀念也類似西醫(畢竟是現代醫學院教出來的),有什麼症狀下什麼藥,喉嚨痛了就用消喉嚨發炎的藥,咳嗽了就開潤喉清肺的藥!也算是另一種治標不治本吧!
不過,就算去看時方派的中醫生,也比西醫好哦!至少,那些藥物都是天然的,不像西醫開的藥,都是一堆化合物!
其實,若真的是找不到經方派的醫生,自己看書開藥,都能感受到幾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是如此驚人!
=======================================================
如果你感冒了…在一感冒的初期,可以如下處理!
一、判斷有汗無汗:
<<有汗>>--雖然感覺感冒了,可是身體會流汗,而且不特別怕冷,但是怕吹風,人會選沒風的地方坐(怕冷就不用選地方了,到處都很冷)。表示是受了風邪,體表皮膚汗孔處於開放的狀態,體內的防衛軍正在跟風邪作戰,所以想把風邪往外趕!如果自己把脈,會感覺手輕輕的接觸皮膚時就感覺得到脈動(正常人的脈是要稍施壓力才按得到脈),而且跳的比較緩。這時候,就吃點桂枝湯的科中,吃個4g~6g,桂枝湯可以想像是一隊後援軍,載著糧草行走全身,讓身體的抗邪部隊有更充足的武器和糧草。他不傷身體的!吃完後,喝一碗熱粥或熱水,幫助身體發些汗,發了汗病就好了!(如果後腦後頸僵硬的話,就加單味葛根,葛根是幫助身體行水的。脖子僵硬可以想像身體的水份無力送到頸部以上,(走後背脊兩側的膀胱經)加了葛根後,它會幫助這條水管的暢通,後頸就不會僵硬了!
<特徵是會怕吹風,有流汗,脈浮緩。其它有可能肌肉酸痛,可能發燒,沒胃口!桂枝湯喝了一次應該就會病好大半,要是喝一次就特別有胃口,基本上就不需要喝第二次了>
補充1:我個人現在是只要一覺得有感冒初期症狀,稍微頭漲漲地,或是全身酸疼,或是精神不振,就吃2~3g桂枝湯。如果後頸僵,就加1g的單味葛根。一般很快地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補充2:這些藥買湯藥一帖都不到50元。買科中一罐200g才二三百元,可以吃一年吧!比起看醫生,雖然有健保,一次也要150元,而且還沒效,實在是實惠多了!
補充3:曹穎甫<經方實驗錄>有所謂藥汗病汗說,可資參考!所謂病汗,是桂枝湯証本就有汗,病人來診,醫生開了桂枝湯,說:喝了之後,再喝粥一碗,躺被窩裡,等流了汗,病就好了!病人說:醫生啊,我本來就有汗啊…殊不知,原本的汗是病汗…是因腠理不密,風邪侵入,所產生的汗…如不治它,過幾天也會好。但是喝了藥,所發的汗,病邪毒素都在汗中排出,所以稱為藥汗!一般正常人,發汗正常,如果中了風邪,本該更發汗,然而身體很努力的發汗卻只發了一點病汗,這時候吃了藥(增強抵抗軍隊的後援),再喝碗粥,蓋棉被助汗,所發的汗,即是身體本想暢快發出卻發不出的汗(藥汗)。這種說法,大家可以參考了解!
<<無汗>>--就是感覺很冷,加了衣服蓋了被,也不出汗,皮膚汗孔緊閉。這表示中了寒邪!寒邪會比風邪令人緊縮,所以出不了汗。脈也是浮在皮膚的,可是卻像繃緊的弦一樣,所以稱脈浮緊。而且跳的比正常快一點。身體很怕冷,再怎麼穿也覺得冷。感覺肢體關節酸痛。大部份的感冒都會類似這種感覺!這時候就喝麻黃湯。麻黃湯是武裝部隊,幫助身體把毛孔打開,並發汗的!趁此同時,藥方內的其它藥就把體內的寒邪從汗孔趕出去!而葛根湯就是麻黃湯加葛根。如果同時有頸項僵強,就可以用葛根湯!
麻黃湯喝了如果沒發汗,過二小時可以再服,加量,直到發汗為止。(湯藥的話只加麻黃就可,科中的話,可以比上次再加1~2g)。當然,喝了藥後最好是穿夠衣服,或躲棉被,因為預期等會要發大汗了,所以多準備兩件內衣。千萬不要在外面papa造,或待冷氣房,要不然,藥把你汗孔打開,又吹冷風,你等著生大病吧!
發完汗後就不要再喝了,千萬不要以為可以一直喝到天長地久,也不要不管有汗無汗麻黃先喝再說。中醫認為流汗傷津,是傷元氣的。所以發了大汗後,可以喝點粥補元氣,或是再改桂枝湯,或補中益氣湯,或其它補元氣的湯藥來修補身體耗損的元氣。要知道,正常的身體都已經得感冒了,現在大病初癒,更是虛弱,再不好好保護身體,寒邪更容易入侵。
誤解點1:只要汗出病就好?
發汗當用藥,其它的發汗法並不能治病。所以常有阿嬤會說,小孩感冒了,塞被裡或去泡熱水,發了汗就好。通常有一半會好,另一半卻不會好,端視身體的抵抗部隊是否夠強大。不夠強的,開了毛孔發汗,反而傷元氣,軍力更弱。所以不會好。至於有的醫生推薦的吹風機治感冒,大家可以試試,還是一句話,身體元氣本足,此法應有效。若元氣不足,當補充軍力,徒然發汗,只是耗損老本!
誤解點2:感冒多喝開水?
西醫看法…補充水份,增強新陳代謝,發燒為機體發炎,補水可降溫,補充津液。但是喝水對感冒到底有沒有幫助?who knows?
中醫看法…病人口渴,想喝水,代表病正在痊癒,然而,病人想喝一大杯,只能給半杯。原因:身體正虛弱…大部份的元氣都在跟病邪作戰,所以體功能會衰弱。運水氣化,消化食物,都要耗元氣,所以生病時人會不思飲食,不想動,都是在存元氣與病邪作戰。若是過度人為的給予食物和水,硬逼病人去消耗元氣來消化運行,不益反害!所以當病人胃口開,想喝水,都是病癒的徵兆。因為病邪已去,所以身體元氣回歸正常需求,自己會開口要水喝。所以病中,適時補充必要水份是對的,但一直灌病人喝水,是錯的!
補充1:把脈看不懂什麼是浮是緩是緊?當你生病了,找二三個正常無病的朋友,試著比一比,就知道你是緩是快,是緊是松了。
補充2:下次會講到小柴胡湯,但是先提一下,女生在經期時的感冒,不管症狀,一律用小柴胡湯!
補充3:前文提到的半夜傷寒,就是吃了6~7g的麻黃湯,大汗2次,起床後即痊癒!
下文待續!
TTL
2008-01-24 16:23:39
感冒,我都是自己服用兒科杏蘇散...
杏蘇散:
出自溫病條辨方。能輕宣涼燥,宣肺化痰,乃由參蘇飲加減變化而成,是溫宣潤肺之常用劑。方中蘇葉、前胡能解表散邪,微發其汗。杏仁、桔梗宣肺祛邪,利氣止咳。半夏、茯苓祛濕化痰。枳殼、陳皮理氣寬胸。生薑、大棗、甘草調營衛和諸藥。所適用於外感涼燥,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咽乾、苔白、脈弦等諸症。
這個方子是時方派醫家常開治感冒的方子…辨証是要辨涼燥傷肺,即是清涕,有痰,裡有溼可用,若是燥熱傷肺,那就該用別的方,不能用這個方。比方乾咳,心煩口渴…
由這個方子,可以看出時方和經方很大的不同。在藥味的使用上,有什麼症用什麼藥是時方特色,有咳,就用杏仁,桔梗止咳。有痰用半夏,茯苓去溼。他是不論病邪為何,侵入何經,將如何傳變的!
而經方派,則是先辨你的証,然後論証施治。比方有汗,他不是用止汗藥(當然,有汗不算病,而是一個証),怕風,也不是下了不怕風的藥,而是藉由有汗,怕風,確定這個病是風邪,病在衛分(也就是皮表),而且如果身體會痛,一定是肌肉酸痛,不是骨節疼痛。(因風邪傷人,會入肌肉。如果是骨節痛,那就不是風邪,用藥完全不同)
而,以上的証,就是桂枝湯症,就該用桂枝湯。病人不一定會發燒,也不一定會頭痛、咳嗽、流鼻涕。也就是說,不論有沒有流鼻涕,只要是桂枝湯証,就用桂枝湯。
聽起來好像經方比較不負責。其實,這是對病的概念不同。論難度,應該是經方比較難。看到頭痛,馬上開止痛藥,這是西醫,看到頭痛,辨了寒熱虛實,然後開了入那條經的止寒止熱又是止頭痛的藥,這是時方。看到頭痛,卻不知道該開什麼藥,還要看其它的証。一個一個比對,直到確定是病在何處何經,寒熱虛實,屬什麼湯証,再開方加減,這是經方。
簡單說:用時方的藥,他是治標…本未去,所以症狀會減輕,但是身體和病邪的對立仍在,所以好的慢。
用經方的藥,是治本。去了本,一些相關的症狀,自然立刻結束。病好的快!
ttl,你吃杏蘇散,是否有只吃一次藥,病就消失無蹤的經驗?
之所以學中醫,只為了一句話:一劑知,二劑己。當然,我們求不了二劑已。但是光是一劑知,就已經很讓人迷惑了…我們從小到大吃了這麼多的中藥西藥補品,哪一次吃藥是一吃下去,身體立刻反應,然後過半小時,病就好了?哪一次看病,醫生不是一次開三天藥,要你吃完再來?也沒見過有中醫開藥方,只開一帖的(那生意真的很難做了,一帖藥病就好了,不如分三次要你來,還能多賺點)。所以說,學經方的醫生,應該不會太有錢…因為經方的藥都很便宜,而且速效。
聽說,有某位經方派的醫生開麻黃湯,為了怕開了之後,病人回家吃了覺得好,會一直吃,吃到發汗不停而虛脫,所以會要求病人在診所喝,喝完了去旁邊床上躺著,直到發了汗,才准他回家。就是因為經方藥簡力專,不能一直喝,所以不讓病人帶回家啊!
ps:經方家若用杏蘇飲,為的就是他的治標。比如桂枝湯証,並無提到流鼻涕或有痰。一般喝了藥,流鼻涕和痰會自己好,若是還沒好,表示病邪已去,但身體相關的機能恢復得慢,於是用參蘇飲之類的藥來收功。
像麻黃湯發汗之後的虛脫,或用補中益氣湯之類的藥來補元氣是一樣道理。
但治病用時方,就會像我們一向以為的:慢慢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