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8 10:48:52Joe

又哭又唱又笑

讀《論語》的人大概都知道,孔子喜歡音樂,我曾經寫了一篇小文就是以孔子的音樂為主題—孔子,shall we singing,因寫作的需要閱讀群書,方知孔子在音樂的造詣。孔子除了彈奏樂曲,還會創作音樂,對於孔子彈奏古琴,可以出神入化的看見文王降臨,覺得難以思異,後又想起自己以前學箏,仿古琴談望顏回,人琴兩忘或人琴互融,不也有恍然顏子親臨嗎?所以針對此點端看個人體會了。


喜歡音樂當然也要唱唱歌兒,孔子也唱歌的,但是心情不好就不唱(是日哭,則不歌)。如果孔子生於今日,師生夜宴一定要找卡啦OK,也一定喜歡聽樂貞彈箏、依穎彈琵琶,我歌我自在,那麼哭呢?孔子遇到極大的傷痛會毫不掩飾的哭起來,在眾人面前哭似乎不希奇,但是沒有人說孔子是愛哭鬼、娘娘腔(那種高大魁武的身裁也很難娘娘腔),反而要陪他一掬同理之淚。我喜歡問學生「男生可不可以哭?」因為媽媽或長輩常說「男生要勇敢,不可以哭」,因此男人哭就讓人覺得此人太軟弱。我的看法是,男人可以哭,但是不隨便哭,所以孔子哭,我更尊敬他。﹝只是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孔子為何不准伯魚哭自己的母親,而且理由很奇怪。﹞
孔子的感性情懷與宰我的超極理性極不相容,不知宰我全家被殺,孔子是否也落淚?若就情理推斷,應該如是也。

有一次上哲學諮商的課,校長談起他與自己學生(愛徒)的衝突,他以老師之尊向學生低頭以化解衝突,他是神情黯然的,有一句話閃進我腦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老師提過有位哲學家(忘了他的名字)在受盡他人攻擊的時後,他的老師以老邁之齡,不辭千里跑來支持自己的學生,我向一位同學說『吾愛真理,吾更愛吾師。』只有這句話老師才存在。我曾經看過兩位哲學人語到傷懷處眼角泛起淚光,一位是黎校長,一位是傅佩榮老師。有次我在課堂上講到921,回憶起一篇有位媽媽寫的文章:眼見自己的孩子死在自己的懷裡,我語調哽咽,小哭幾秒,事隔多年,每憶起此文還是讓我傷痛到落淚。學生說「老師不要哭」(要人家不哭千萬不要說這句),由此,師生情誼更進一步。

笑與哭原本是人的真情顯露,孔學之教並不是要把人弄到僵化不堪,而是要人活出真正的生命情調,認識自我、凡事勿過度,應是很好的註腳。

上一篇:與爾同銷萬古愁

下一篇:慢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