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8:19:25Katle and Joe

筆記:聆聽列夫席茲的舒伯特奏鳴曲No. 21, D960


康士坦丁·列夫席茲 Konstantin Lifschitz, b. 1976

列夫席茲揭示了舒伯特更多樣的面貌,既非柔弱善感,也不是飛揚狂飆如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而是探入到更深的內在:一種寧靜的存在,把一己的心情感受拿捏得衡準。一言以蔽之,像一位開悟的禪宗大師!

第一樂章:
秀麗處有一種犀利的冷靜。
不做心理和精神分析,反而顯出更為古典並人性的刻度。
在旁人柔和的表現處,他顯得纖細而精準,彷彿捏住那顆眼淚不讓它掉落。
忽然,從他的音樂詮釋想到濱口竜介《邪惡根本不存在》一片的鏡頭和畫面:人與大自然平衡併融的存在狀態。在這兒,則是人與音樂彼此穿透、相互支撐和演譯。換言之,人有多深音樂就有多深,人有多豐富音樂就有多豐富,人有多少變化音樂就有多少變化。而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交織呈現著。
有一點是明確的:從頭到尾都有一個清楚鮮明的自覺主體杵在音的中心。這主體和音樂氛圍互滲著。
強弱的變化層次豐富,但不做作。表現手法平和而多色調。
有真正清楚的、內在的實質生命感在內中演化。
沒有比這樣的演繹更療癒、更貼心,提醒著真實的生命情境。
音樂的進行似庖丁解牛,層次豁然,不費吹灰之力。每一個音都敲在我們的心坎上,多麼神奇!
結尾充滿安神作用,輕輕放下我們的淚滴和不安。

第二樂章:
十分自然地承接上個結尾的氛圍。
然後一步步把我們的心往上吊,到懸空超絕的位置。彷彿注視著一面水鏡中掉落的一滴滴大小輕重不一的清淚。
又一步步引領我們從前台到幕後,事件真正發生的地點。這裡的真實重而不沉,結實而不隱晦。有點曲折又不那麼難懂。我們一步步靠近陽光照射的地方,一切顯得更加清晰,但不刺眼。而陽光的照射只是一下子,然後我們慢慢從現場引退。同時注視著那個事件,那個還繼續在演繹的事件,還有故事發生的事件。
配合著我們的淚,一滴、兩滴、三滴⋯⋯融進故事的敘事裡,一起顛簸、變化、昇華。
像山澗裡一條平緩的潺潺小溪,帶著周遭的風景起往山下流去。然後消失在遠方,有霧浮起。

第三樂章:
輕快的開頭,好像風中繽紛的飛絮,在一陣又一陣的風中吹送。
一種加速的雀躍心情,墊著步、飛快地繞著圈迴旋,與大自然和大氣渾為一體的舞蹈;
帶著各種心情的起伏不安,來到這樣的旋律中,得到平撫和再生。而高潮竟是——休止符!
接著從出其不意的高音落下,完全毋須考慮重量的問題⋯⋯
靈魂是輕盈的、飛舞的、跳躍的、奔跑的,像坐在旋轉木馬上沈浮環繞著。
最後一段則顯出狂熱強烈的開頭,然後帶進一間秀雅的心靈密室,一個與天地匯通同參的聖龕,把所有的心情事件撫弄一遍。萬事萬物都是透明無所隱蔽的,都在陽光照耀下無所逃匿。即便是負面的情愫,即便是高揚的氣概,都和我們的存在一起生化,似最後的告誡,但又如此簡明扼要地⋯⋯以一句話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