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裏難以承受的輕》
近來愛讀米蘭昆德拉的著名小說《生命裏難以承受的輕》,很早就讀過了,但老是讀不懂,原來又是緣分未到。
這次重讀的版本是遠景版,譯者為呂嘉行,這位譯者的文筆真好,我大概是因為這樣而看懂的。本想寫些什麼,但近來神志不清,還是讓作者自己現身說法比較妥當 (現在的我應該先去寫一本「報告裡難以承受的輕」) 米蘭昆德拉曾稱讚卡夫卡的小說為「對存在詩意的探索」,我想用在他自己的小說也是如此。
以下摘錄文字即取自此書,後方的數字則是頁碼。
我們永遠不曉得該怎麼辦,因為我們在這世上只活一次,我們無法將這輩子與上輩子比較,也無法在下輩子改良改良。
跟特麗莎在一起好呢,還是繼續打光棍?8
托馬士對自己說,「Einmal ist keinmal」這句德文格言的意思是凡事只發生一次的話,乾脆不要發生算了。假如我們只活一次的話,乾脆不要活算了。9
托馬士當時沒領悟到那些隱喻是危險的,是不能同那些隱喻鬧著玩的,一個隱喻就可以為一個愛情催生。11
托馬士由此得到一個結論:同一個女人做愛是一種感情,同一個女人睡覺是另一種感情,兩者不僅是不同,而且是相反。16
他的結論是,他生命中的戀愛故事所表徵的不是 “Es muss sein”(必得如此),而是 “Es konnte auch anders sein”(說不定就不如此了)。37
機緣本身是給我們的一個信息。那些必然發生的,預期會發生的,和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事情是無聲的,只有機緣才是有聲的。我們讀它的訊息就像吉普賽人讀咖啡沫在杯底留下的圖案一般。48
必然之事是沒有巧妙的公式的,全出自機緣。假如一場戀情是不能被遺忘的話,則機緣必定降臨,就像鳥兒會振翼而下降落在阿西席之法蘭西斯的肩頭一樣。49
人生的組合像音樂,當一個人被他的美感引導時,可以把一個機緣(貝多芬的音樂、火車軌下之死)轉換成一個意念,然後這個意念就成為決定這個人一生的重要因素。52
愛情不是社會生活的延伸,而是其對立面,是一種要把自己交給伴侶任他擺佈的期望。像戰犯般投降了的人是必得放下他的武器的。…戀愛就是隨時預感打擊之將至。85
過剩的生產、如排山倒海般的文字、瘋狂的產量促使文化的毀滅。那便是為什麼在你以前那個國家裡一本禁書的意義要比我們大學裡湧出的億億萬萬文字的意義要大無數倍。108
一旦他的愛情被公開了,愛情便會增加重量,變成一種負擔。121
他命中注定碰上的難題不是負擔,而是生命裡無法承受的輕。129
在人的腦子裡似乎有一塊地方是特別用來記錄每件誘人或動人的事的,我們可以稱之為「詩意的記憶」,也正因此而使我們的生命美麗起來。218
隱喻是危險的,而愛情始於隱喻。也就是說,當一個女人的第一句話進入我們詩意的記憶時,愛情便開始了。219
愛情是我們的自由,愛情是超越 “Es muss sein!”的 250
突然間他想起了柏拉圖的《對話錄》裏出了名的神話:起初人一直是陰陽同體的,直到上帝把人一分為二,因此在今天的世上這一半在到處找那一半。愛情就是嚮往找到我們失去的那一半。 252
捨棄和特權,幸福與悲傷-沒有人比雅可夫更具體了解正反兩極的交替性了,人類生存的兩極間之距離是多麼短啊。266
在「Kitsch」的國度裡,心靈的專制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
表面上是可理解的謊言,骨子裡是無法了解的真理,從裡向外流露。 267
他們站在那兒看牠,心想牠又勝利了,即使牠被判了死刑,只要牠繼續微笑,就有活下去的動力了。 305
也許我們不能愛的原因是我們渴望被愛,也就是說,我們對我們的伴侶有所求(愛情),而不是把我們自己無所求地奉獻給他,什麼要求都沒有,只求他陪伴我們。311
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的;人類的時間是呈一條直線往前奔跑的。這便是為什麼人不會快樂:快樂是渴望重複。312
悲哀意味著:我們走到了終站,快樂意味著:我們在一起。悲哀是形式,而快樂是內容。快樂塞滿了悲哀的空間。329
上一篇:歡迎收聽《地下鄉愁藍調》
下一篇:明夏
看了好幾遍,每次都是新的感受,馬諦斯就像個秘密藏在內心的人ㄧ般
馬諦斯? 請問您是指書中哪位角色呢? 這譯名讓我感到相當陌生 2009-01-11 16:55:23
我最近剛好也在讀這本書
最喜歡的一句話是P8那一句
看完很感嘆 原來有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也許只是看似微不足道
其實影響最深遠 讓我對很多是價值觀重新定義
”留心的話,沒有事情是小事”
兩人感情也就此萌發。可見有些微不足道的言行舉止,意義往往大於其他。我也很喜歡這句話呢。 2009-02-04 1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