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13:57:49賈思琳=Jocelyn
家庭
這世上最難解的問題關係應該是「家庭」關係吧!有血緣的牽扯,像是無形的鉸鏈。走到哪都拴在一起。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著「家庭」。
以往回到家裡,總是嗅得出空氣裡瀰漫著一股埋藏在和諧底下的不信任、選擇性的漠視、以及硬是要佯裝出來的情感關係。以前,在這股瀰漫的氣氛裡,越是相信直覺去反應,受傷的越是自己。當你順著直覺去表達,所有人都會視你為激進或偏激。但是其實是他們的恐懼,有意或無意的刻意忽視或不承認彼此間的問題。然後,你變成了問題的核心。
有問題的是你,不是別人。
每個人帶著虛偽的面罩,指著你說你才有問題。
通常受傷的,都是沒有帶面罩的人。
我以前都是那樣想的。久了之後,好像被催眠似的。原來我是家庭裡的問題根
源。然後開始自卑,用他們的價值觀套在我身上。他們認為學藝術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醫生很了不起,有上商業週刊很了不起。
後來覺得學藝術有了不起,有上雜誌的比較了不起。那是一種成就,一種肯定。他們認為的肯定。
以往在外,我的信心來自於不服氣。也許就是這樣的氛圍,家庭對我完全沒有期待。唯一的期待大概只有「什麼時候結婚?」、「你什麼時候才有收入?」之類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低調個性的使然,在外面有什麼表現我也從來不會說。我的父母也從來不會拿這個去炫耀,典型的傳統家長。有人稱讚我時,他們總會說:「哪有!她在家裏很糟,多麼不聽話.....」之類的。不管怎樣,把自己列為次人一等的行為,很早以前就鑄下。那像是一種催眠,根深柢固的植入在細胞裡。
因此,我很容易相信別人對我的負面評價多過於正面的。當然我的心理也逐漸的相信,我不值得被愛。然後,開始囤積很多仇恨和憤怒。我用睥睨一切的態度,回應給我的大家庭。
大家庭的聚餐,每次總是帶給我壓力。我百般不情願去參加,但是我的父親卻又是喜歡聚集親朋好友。這次,我坐在餐桌邊,看著兄姐們逗弄著小孩們,或聽著長輩們又稱讚我的弟妹們誰上雜誌讓他們多有面子。突然那麼一霎那,習慣於悲傷的反應的我,一切都空了。到底「嫉妒」從哪裡來?它的根源到底是什麼?我發現我的「嫉妒」並不像我所理解的想法那樣,我以為我追隨的是他們的成就,但是其實不是。我真的想要做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嗎?
我靜下心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其實,那不是我要的生活。
那過往那些不服氣的心情從何而來?
我只是要求他們的認可。認可什麼?一點點愛。
一種被愛的感覺。
因為你是他們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的孩子。所以你值得被愛、被關懷。
我沒有事蹟供他們宣揚,因此我沒什麼好被討論。
當然,偶爾會有人問我在幹麼。但是常常話還沒講完,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轉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滿尷尬的,其實。
表面上看來他們很意氣風發,可是他們脆弱的靈魂卻在我沉默的片刻常常像我求援。
我的位置像是科幻電影般的,突然被推出了螢幕。
你看著他們的對話,然後知道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他們其實用他人的成就來凸顯自己的價值,源自於自己對於自己匱乏的恐懼。
然後我換了一個螢幕,看著諄諄教誨他人的臉孔。一個對他人一針見血的人。
在轉到另一個頻道,一座沒有梯子的高塔,有人在上頭探望。
然後在換到另一個頻道,我看到我看著螢幕外的我,面對面的互看著。背景從斑斕的顏色轉成了白色。一片白。
今早讀了一篇克里昂的寓言,他說你可以選擇與頻率相當的人一起揚昇,或者留在這裡幫助他人。
我回頭看看原本的螢幕,熱鬧的大家庭。每個人的背後卻是疲憊的靈魂。我當然無法展現我的戲劇天賦賦予我洞悉的能力。因為這不足以成為證據去展示能力。然而,我才知道,物質世界所給予的試煉永遠也強不過精神上得考驗。
一剎那之間,在餐桌上沉默的片刻,囤積已久的憤怒,一點一點的融化了。
從此之後,我不需要再靠博取家庭的關注眼神來肯定自己。
我也不需要被他人評價動搖意志。我不需要靠著成名與否來換得一點點大家庭裡發聲的位置。
「家庭」也不過是一個不能說出口的學習群組而已。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著「家庭」。
以往回到家裡,總是嗅得出空氣裡瀰漫著一股埋藏在和諧底下的不信任、選擇性的漠視、以及硬是要佯裝出來的情感關係。以前,在這股瀰漫的氣氛裡,越是相信直覺去反應,受傷的越是自己。當你順著直覺去表達,所有人都會視你為激進或偏激。但是其實是他們的恐懼,有意或無意的刻意忽視或不承認彼此間的問題。然後,你變成了問題的核心。
有問題的是你,不是別人。
每個人帶著虛偽的面罩,指著你說你才有問題。
通常受傷的,都是沒有帶面罩的人。
我以前都是那樣想的。久了之後,好像被催眠似的。原來我是家庭裡的問題根
源。然後開始自卑,用他們的價值觀套在我身上。他們認為學藝術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醫生很了不起,有上商業週刊很了不起。
後來覺得學藝術有了不起,有上雜誌的比較了不起。那是一種成就,一種肯定。他們認為的肯定。
以往在外,我的信心來自於不服氣。也許就是這樣的氛圍,家庭對我完全沒有期待。唯一的期待大概只有「什麼時候結婚?」、「你什麼時候才有收入?」之類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低調個性的使然,在外面有什麼表現我也從來不會說。我的父母也從來不會拿這個去炫耀,典型的傳統家長。有人稱讚我時,他們總會說:「哪有!她在家裏很糟,多麼不聽話.....」之類的。不管怎樣,把自己列為次人一等的行為,很早以前就鑄下。那像是一種催眠,根深柢固的植入在細胞裡。
因此,我很容易相信別人對我的負面評價多過於正面的。當然我的心理也逐漸的相信,我不值得被愛。然後,開始囤積很多仇恨和憤怒。我用睥睨一切的態度,回應給我的大家庭。
大家庭的聚餐,每次總是帶給我壓力。我百般不情願去參加,但是我的父親卻又是喜歡聚集親朋好友。這次,我坐在餐桌邊,看著兄姐們逗弄著小孩們,或聽著長輩們又稱讚我的弟妹們誰上雜誌讓他們多有面子。突然那麼一霎那,習慣於悲傷的反應的我,一切都空了。到底「嫉妒」從哪裡來?它的根源到底是什麼?我發現我的「嫉妒」並不像我所理解的想法那樣,我以為我追隨的是他們的成就,但是其實不是。我真的想要做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嗎?
我靜下心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其實,那不是我要的生活。
那過往那些不服氣的心情從何而來?
我只是要求他們的認可。認可什麼?一點點愛。
一種被愛的感覺。
因為你是他們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的孩子。所以你值得被愛、被關懷。
我沒有事蹟供他們宣揚,因此我沒什麼好被討論。
當然,偶爾會有人問我在幹麼。但是常常話還沒講完,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轉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滿尷尬的,其實。
表面上看來他們很意氣風發,可是他們脆弱的靈魂卻在我沉默的片刻常常像我求援。
我的位置像是科幻電影般的,突然被推出了螢幕。
你看著他們的對話,然後知道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他們其實用他人的成就來凸顯自己的價值,源自於自己對於自己匱乏的恐懼。
然後我換了一個螢幕,看著諄諄教誨他人的臉孔。一個對他人一針見血的人。
在轉到另一個頻道,一座沒有梯子的高塔,有人在上頭探望。
然後在換到另一個頻道,我看到我看著螢幕外的我,面對面的互看著。背景從斑斕的顏色轉成了白色。一片白。
今早讀了一篇克里昂的寓言,他說你可以選擇與頻率相當的人一起揚昇,或者留在這裡幫助他人。
我回頭看看原本的螢幕,熱鬧的大家庭。每個人的背後卻是疲憊的靈魂。我當然無法展現我的戲劇天賦賦予我洞悉的能力。因為這不足以成為證據去展示能力。然而,我才知道,物質世界所給予的試煉永遠也強不過精神上得考驗。
一剎那之間,在餐桌上沉默的片刻,囤積已久的憤怒,一點一點的融化了。
從此之後,我不需要再靠博取家庭的關注眼神來肯定自己。
我也不需要被他人評價動搖意志。我不需要靠著成名與否來換得一點點大家庭裡發聲的位置。
「家庭」也不過是一個不能說出口的學習群組而已。
上一篇:最近
下一篇:出走的念頭,又蠢蠢欲動
思慕微微
2008-05-19 04:11:42
是的,只有獨立才能自由。
天性使然,囚禁不了靈魂哩! 2008-05-22 11:13:38
你很棒,且很強。
所以你能得到「自由」。
獨立與自由,只有心靈強大的人才能擁有。
跟物質或所謂的拼經濟的關係小很多。
這是看過你的文之後的想法。
不論女性獨立或台灣獨立皆是如此。
很高興在這裡遇見,像你這樣可愛的人。
版主回應
謝謝。是的,只有獨立才能自由。
天性使然,囚禁不了靈魂哩! 2008-05-22 11:13:38
從這些文字就可以知道 Joycelyn 是如何美麗的珠寶了。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but I believe you are awesome.
(家長只是比較實際擔心孩子日後的依靠,也不能就責備他們的俗氣。俗氣是可以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