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8 02:10:44JaguaR

飛 天


唐 敦煌217窟
佛國呈現在 浮世繪 中
上部是佛國琉璃界 左右下是人間的種種不幸與苦難
與平靜祥和佛國琉璃界形成鮮明的反差
下部兩處火宅是作品的中心內容
寓意人間種種的煩惱和欲望像火舌一樣吞咽著人性
祇有具備祟高佛性的人才能脫離火海進入無比高尚的佛國

法 華 經 變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要找出一個能與西方 埃及古羅馬
相提並論且始終歷久彌堅的東方顯學 應該就只有
敦煌 了
二○○○年 正好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一百周年
這樣一個歷史性的年分 不但勾勒出敦煌學與敦煌熱百年來
漫燒的輪廓軌跡 同時也預示著經過百年累積的敦煌
敦煌八百個石窟 五百萬平方公尺的壁畫
兩千尊彩塑雕像 前後營建時期橫跨千年
隋唐到元代 即西元四到十四世紀
這樣一個長時間 大範圍 廣內容的歷史遺蹟
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奇葩 也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蹟
因此一九八七年被聯合國指定為 世界文化遺產 的敦煌

敦煌 地名的由來 有多種說法 不過其中以 少數民族語
一說比較可靠 因為敦煌在漢人設郡統治以前
便是各個民族如匈奴 羌 烏孫 月氏等活動的區域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 敦煌自古便是東西文化交流的重鎮
在隋唐時代 是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都會
敦煌石窟的開鑿營建 相傳始於西元三六六年 北朝時期
禪僧樂 西行求經 經過敦煌時
忽見金光 狀有千佛
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於是在崖壁上開鑿石窟
做為修行之所 也開啟了日後長達千年的敦煌石窟藝術之端
敦煌石窟 主要是做為佛教徒宗教活動的場所
洞窟內以佛與菩薩塑像為主體
洞壁上的壁畫則主要是描述
佛經故事 闡述佛教義理
使人進洞窟如入佛國
達到潛移默化的宗教功能
自第一個石窟開鑿以來
歷經北涼 北魏 北周 隋唐 五代 宋 西夏
直到元代為止
歷代官民各方都對敦煌石窟有所建樹

十世紀一千年的積累
才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敦煌石窟藝術
古往乾坤 始終永恆 神賜大地 高山俯瞰 仰望天空 天空守地

無作無起 無生無滅 無盡離盡 自性清淨
無欲 無苦

人 若能常清靜 天地悉然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