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6 17:02:11牡羊座的可人兒

建築工藝美學之神聖國葬地:巴黎和羅馬的萬神殿 Panthéon à Paris et à Rome

Photo and Text by Isabella (part of text from wiki)

巴黎「萬神殿」也譯作「先賢祠」、「萬神廟」,其法文名Panthéon源於古希臘語,原義是「眾神」。位於巴黎左岸的拉丁區,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法國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這類的建築,外型不見得相同或相似,而是因通常為供奉諸神而著稱,如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人修築的雅典帕德嫩神廟(Parthenon),義大利也有一所,即世人熟知的羅馬「萬神殿」。

1744年法王路易十五在一場重疾中向巴黎聖女 聖潔內維耶芙教堂(Sainte-Geneviève)祈禱,若能康復便要為她建座雄偉教堂,痊癒後深信之所以脫離病魔,全因巴黎聖女的庇佑,因此決定為她建造一座雄偉的神殿做為報答。教堂於1758年奠基,後來由於財政困難,直到1789年才終於完工。然而,教堂竣工的時間點,恰逢法國大革命開始,革命政權將教堂改為埋葬「偉大的法國人」之陵墓,在最終被用作先賢祠前,這建築被歸還教會、改回教堂之用兩次,直到法國第三共和國時期(1870-1940年),從安放雨果骨灰開始,才真正成為專門放置法國偉人遺體的殿堂。

萬神殿莊嚴而極具氣勢,事實上自法國大革命後,神殿的地下室便開始成為榮耀的國葬地點,當中雨果、盧梭、佐拉、大仲馬、伏爾泰、居禮夫人等國家英雄都葬於此,加上內部聳立了不少其他法國英雄的雕像及戰役紀念碑,所以神殿往往使人有肅然起敬之感。


(巴黎的「萬神殿」巴黎萬神殿正面的銘文: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re connaissante 意為「獻給偉大的先賢,祖國感念您們)


(羅馬的「萬神殿」。羅馬萬神殿最初於公元前27年由奧古斯都大帝之婿馬庫斯.阿格利帕(Marcus Agrippa)下令建造,以供奉眾神,後由公元120年的哈德連大帝翻建,但仍在正面門楣上留下阿格利帕是萬神殿的建造者」字樣)


巴黎萬神殿正面的銘文: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re connaissante 意為「獻給偉大的先賢,祖國感念您們」,三角形門楣上,代表著祖國的法蘭西女神打開雙臂,將花冠賜給對國家有功的偉人,而分列左右兩旁的偉人,指的是「自由」和「歷史」,感念為法蘭西付出非凡貢獻的先人﹙1831年,大衛·當傑斯在這塊三角門楣上創作了浮雕《在自由和歷史之間的祖國》,刻有著名的題詞:「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re connaissante(獻給偉大的人們,祖國感念您們)」,壁面上更有著大型寓意浮雕:中央台上站著代表女神,正把花冠分贈給左右的偉人﹚。柱廊上立三角形山牆(即山花,為古希臘神廟正面的頂部特徵),這裡對山花的使用,在巴黎是首見。建築的正面仿照羅馬萬神殿,由22根柱子組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台階上,柱高19,配置方式奇特。





巴黎萬神殿 ( Panthéon ) 建於 1755 年,由法國建築師蘇夫洛(Jacques Germain Soufflot) 設計,仿古羅馬風格而建,是一座獨特的建築物及紀念碑,神聖而莊嚴。整座建築以中央的巨大圓頂為核心,內部由四座翼廊左右對稱構成一個希臘正十字形,並交叉於圓頂正中央,圓頂下則放了一座富哥爾特(Foucault) 鐘,有一個大鐘擺(當日參觀時不見富哥爾特鐘),而四周牆面刻劃著皇室事跡的壁畫,佈置得相當富麗堂皇。先賢祠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早期典範,其正面仿照羅馬萬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頂為布拉曼特風格。整個建築是一個古希臘十字形,僅教堂的圓頂就高83,圓頂上並安有一個頂塔,教堂的圓頂是由里外三層半球體一層套一層而構成。內部是以白色大理石為主,利用挑高雄偉的圓柱作長廊,圓形的穹頂帶進明亮的光線。





(萬神殿內部四周翼廊牆面的貼布畫,是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夏凡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的傑作,以聖女 潔內維耶芙教堂(Sainte-Geneviève)的故事和關於法國基督與君主制起源的歷史傳說為主題作畫,總共有九面大型的貼布畫。建築內部用鑲嵌細工和繪畫描繪法國史跡,東翼柱廊山花上刻有革命後的愛國者的群像,為雕刻家PJ大衛的作品。)

貼布畫Maroufler:就是將繪製好的畫作直接貼在牆面上。




(萬神殿四處的牆角都聳立著法國各個領域上的名人和戰役紀念碑雕像。)

 

巴黎的守護神–潔內維耶芙的童年(L’enfance de Sainte Geneviève)

 




























巴黎的守護神–潔內維耶芙的奇蹟(Les Miracles de Sainte Geneviève

此幅貼布畫表現在1496年,一群人正有組織地舉行宗教儀式,祈求躲過一場即將淹沒城市的大雨,早在1130年的時候,也是藉由聖.日內維耶的聖骨,發揮其神力,將巴黎人們從一場傳染病的流行中拯救出來。


















巴黎的守護神–潔內維耶芙之死(La mort de Sainte Geneviève








(西卡創作的『國民公會』雕塑,展現了在1793年中,被議員和士兵們團團圍住的瑪麗安東尼皇后。)















(帶著超級敬畏的心情往地下室移動參觀法國眾位名人的最後安息地地下名人墓室 Le Crypte)



(名政論家 甘必大(Léon Gambetta18381882),法國共和派政治家,18791881年擔任眾議院院長,18811882年被任命為法國總理,18821231遇刺身亡,裝有其心臟的甕於1920年移入萬神殿。)


(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瑞士裔法國思想家、作家、政治理論家。)






(我的偶像 名作家 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家,超愛其著名小說『Notre Dame de Paris巴黎聖母院』又譯為『鐘樓怪人』,還有『Misérable悲慘世界』等。)

(左拉Émile Zola18401902),法國19世紀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亦是法國自由主義政治運動的重要角色。)

(亞歷山大.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其代表作為『基督山恩仇記』、『三個火槍手』又譯為三劍客;大仲馬的兒子小仲馬也是法國著名的作家,擅於寫戲劇,其名著『茶花女』聞名於全球。)


很妙的是雨果
佐拉大仲馬三位偉人同住24室,明明還有許多空間啊!?



(政治家軍人(讓‧拉那‧芒泰貝洛公爵Maréchal Jean Lannes, Duc de Montebello17691809)法國軍人和政治人物,1804519晉封為法國元帥,法國元帥(Maréchal de France)為法國的一種軍事頭銜,為國王最重要的軍事長官,他是拿破崙時代最為大膽和優秀的將領之一,也是拿破崙一世第一位死於戰場的上的元帥。)









 

 

蘇夫洛為一位很重要的建築師,他為18世紀古典復興風格的倡導人,曾受到芒薩爾(Francois Mansart)和佩羅(Claude Perrault)及歌德式教堂的影響,1738年任職里昂市的建築師。他主張反對當時流行的複雜裝飾,他的主要作品為天主醫院(Hotel-Dueu)的擴建工程(始於1741),簡潔開朗,很受到當時進步人士的讚賞。後來在1754年設計的巴黎聖潔內維耶芙教堂(Sainte-Geneviève)教堂將歌德風格的輕巧性同古典式的莊嚴,開朗感融為一體,平面為正十字形,立面為巨大的神殿式,穹窿頂因結構上不夠穩固而遭到責難,後來只好用扶垛加以穩定。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因廢除宗教而改為“先賢祠”,不幸的是當時兩側窗被牆堵住, 許多裝飾被除去,內部空間原有的明朗感被嚴重的破壞,成為現在這座有些陰暗的紀念堂。


 

(名思想家 伏爾泰Voltaire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




(名政論家 甘必大Léon Gambetta18381882),法國共和派政治家,18791881年擔任眾議院院長,18811882年被任命為法國總理,18821231遇刺身亡,裝有其心臟的甕於1920年移入萬神殿。)




(皮耶荷.高乃伊Pierre Corneille 160666~1684101西Molière莫里哀Jean Racine拉辛並稱法國古典戲劇三傑Corneille經典四部曲有『El Cid熙德,1637』、『Horace賀拉斯,1640』、『Cinne西拿,1643』和『Polyeucte波利耶克,1643』,他的劇作題材豐富,內容深刻,對當時的法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羅馬的「萬神殿」。羅馬萬神殿最初於公元前27年由奧古斯都大帝之婿馬庫斯.阿格利帕(Marcus Agrippa)下令建造,以供奉眾神,後由公元120年的哈德連大帝翻建,但仍在正面門楣上留下阿格利帕是萬神殿的建造者」字樣

 




609年拜占庭的佛卡斯大帝(Phocas)將萬神殿獻給教皇,並改稱『萬神殿聖母堂』,7世紀及17世紀,其銅頂及門廊的銅製天花板曾先後被拆去熔作他用,所幸幾經劫難,主體建築尚存且完整,尤其圓頂大廳最精采奪目值得一看的,大廳高度和屋頂直徑均約為43.5公尺,這樣的規模直到19世紀尚無人能及;其半球形穹頂天花板由縱橫排列整齊的凹陷藻井構成,中心的圓形天眼直徑約9公尺,不但是神殿的唯一光線來源,也有天光直射及下界通天的寓意。環廳的7庭禮拜堂和7個壁龕中還有許多繪畫及雕刻作品,以及包括Raffaello Sanzio拉斐爾等許多名人的棺木。 


(Vittorio Emanuele II維托里歐.艾曼紐二世1820314~1878年1月9(1861~1878)1848年,歐洲各地爆發革命,義大利半島的兩西西里王國、薩丁王國和都斯加尼均成功爭取憲法,薩丁國王查理.阿爾貝特聯同倫巴底向奧地利宣戰,然而於諾瓦拉戰役中失敗,次年,查理.阿爾貝特退位,宣佈傳位給兒子,即Vittorio Emanuele II維托里歐.艾曼紐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