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4 03:47:53棉兒

流動的饗宴──巴黎之旅(十)博物館門竅

巴黎博物館證,對志在博物館與皇宮的遊客幾乎無可或缺,一證在手,可以在購買天數中,無數次進入巴黎超過四百家重要博物館與皇宮。

我們這趟行程是以博物館、皇宮與教堂為基底,然而我與友伴都認為連續多天參訪博物館相當疲憊,故而穿插許多教堂、廣場與近郊行程。

因此,我們首次博物館卡為四天;第一天是近郊的楓丹白露,第二天為羅浮宮,第三天為馬摩丹與羅浮宮,到了第四天,我們的問題就產生了,四天博物館卡共五十四歐元,馬摩丹為私人美術館,須自費參加,而另外三次買單館票卷總價竟只有四十歐元,也就是說,如果第四天我們不去跑單館票卷較昂貴的行程,等於浪費博物館證。

於是我們商議了極為瘋狂的行程;第一站為昨日來不及前往,而位於羅浮宮旁的印象派美術館橘園,第二站為聖母院鐘樓怪人住的鐘塔,第三站為聖母院旁的古監獄與古司法大樓,第四站則是文學家雨果、左拉、政治哲學家伏爾泰,與集政治與文學於一身之盧梭的長眠處──萬神殿。

這趟旅程甚為瘋狂,橘園基本上與另外三站位於不同的捷運線上,但看在這四者相加門票竟超過二十歐元的分上,我們認為值得努力。

橘園,同樣不准拍照,也沒有中文簡介,而最後一分英文簡介被我們前面的英國老夫妻拿走,我又只有日文可以選擇了。那是個眼光獨到的美術館,主要畫作多為印象派與立體派,印象派的主要畫家當然是莫內與雷諾瓦,後者彈鋼琴的少女即藏於此。

然而,立體派的畢卡索,再一次顛覆我對美的想像。如果從中世紀以降,文學就能以各種實驗的方式,挑戰人性扭曲的描繪,為何繪畫被擬真概念的禁錮,會長達數個世紀?

畢卡索以簡單的色塊與超越比例的圖像回答我的疑問,他勾勒的世界盡是荒謬盡是扭曲,而他以坦率的心與看似雜亂卻嚴謹的筆法,潑繪出那工業革命以降疏離與荒涼的生命,以及人作為人最內在的欲求。

我突然找到一條通往由畢卡索至馬蒂斯的觀照路徑,或許那也是我通往自己生命深處的路徑吧。

相較於居高臨下的鐘樓與革命前的司法大樓和古監獄,萬神殿令人驚奇多了,大廳竟有證明地球自轉的恆動傅科擺,地下墓穴中又長眠的在書上才能讀到的文學家、政治家與哲學家。特別是雨果的墓室,原僅雨果一人居住,後來左拉和大仲馬亦遷葬於此,他們三人曾陪伴我度過苦悶的高中生涯,尤其是基督山恩仇記喚醒我對自由的美好想象,讓初嚐文學美妙滋味的我體會愛與仇恨的深硬力量,三人長眠於一室,在夜半三更,他們是否會討論文學的意義,以及三人小說中皆透顯而出的自由平等與博愛的信念?

走出萬神殿,天清日明,卻下著晶瑩剔透的冰雹,氣溫極低,我們走過一幢排隊極長的古建物,好奇詢問這是哪,門口的年輕人竟說這是巴黎最大的市民圖書館,我們甚是驚奇,一入門,有位黑西裝的年輕先生便為我們解說,這是索邦大學的圖書館,也對市民開放。

我記得前幾年曾經過索邦大學,那幾乎是巴黎最好的大學,那位先生友善引導我們爬上二樓,那是我目前為只看過最美的圖書館,玻璃彩繪,超過三百年的書櫃齊整的排著累累的書,頭上是歌德建築的拱壁,若我沒有聽錯他法文口音的解說,這所圖書館藏書兩百萬本,最早有中世紀的古卷,而這所圖書館,是從十七世紀就屬於此大學。

十七世紀至今,長達三百多年。

我開始相信大學之所以偉大,不在於計畫不在於大樓不在於經費,而是在於師生對各領域經典知識的學習反省與開創,以及一所不拘大小卻以歲月積累的圖書館。
鐘樓



從鐘樓俯瞰巴黎



小惡鬼




傅柯擺



索邦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