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無法封神即下地獄
《漂白》:無法封神即下地獄
文:火神紀
這部劇的尺度,讓我驚訝,我大天朝的網劇盡度,竟然已經這麼生猛了。開局即是王炸,說的就是它。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這是一種說法;片頭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是另一種說法。
這部劇是根據陳枰原著同名小說改編,然後又有《南方都市報》前記者王猛在公眾號發文訴劇集抄襲其2012年的報道;小說作者陳枰又聲明瞭其創作過程,否認抄襲;愛奇藝則劇集《漂白》製片方回應稱,該劇改編自陳枰的同名小說,擁有完整版權鏈……多方多人多觀點在繼續發酵,目前來看並沒有結論出來,但是一時間話題度拉滿。
電視劇改編自小說,小說又參考了新聞報道,而新聞報道源自真實案件,且經過記者深度調查後有多處獨家內容。這成了一個很複雜的法律問題,好在,我們只是影迷和觀眾,只對我們看到的劇集感興趣,至於法律方面的東西,還是讓專業的法律從業人員去辨別吧,最終的結論是什麼,對於我們看劇的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區別。
就目前看到的資料來總結,這部劇確實是有真實案件的,並且這個真實案件在2012年就由南都做過專題的報道,並且在2022年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原著的小說。所以,前面的兩種說法都是對的,它既是真實案件改編,也是純屬虛構。
《迷霧劇場》,這是目前國產懸疑劇類的金字廠牌了,就我目前看過的《迷霧》劇,印象基本都還不錯,縱然有部分拉垮劇目會拖低總體的觀感,但是大部分都還算得上是水平中上,而且每年總會有一到兩部精品出產,作為一個網絡平台製作的劇場來看,它又是首開網劇的懸疑劇場,並且相當當打,整體水平來看,就我個人觀感比友商的《X劇場》以及另一個友商的《白夜劇場》都要略好一些——當然,我說的是劇場的水平,像X劇場的《漫長的季節》或者白夜劇場的《邊水往事》和《微暗之火》同樣也是封神之作,如果以單劇比對,友商的單劇也有絕對拿得出手的作品,這是題外。
回到這部劇,首先,它真的算得上是開局即王炸。現在很多劇我都看不下去,大部分原因是展開太慢,沒能在開局就直接把我吸引住,像老婆推薦了無數次的《長安十二時辰》,我看前兩集看了無數次,每次總是昏昏欲睡不知道他們在乾嘛,於是打開了無數次之後我總沒辦法看下去,最終不了了之就僅僅看了兩集,至今不敢再點開。
這部劇一上來,就是某小區居民樓的廁所堵住了,然後一頓清通發現了很多腐爛的肉,然後出來一個人的手指頭,於是居民報了警,故事就此展開。作為懸疑劇類的愛好者,看到這樣一個開頭,很容易就被它盯在了屏幕前,然後就這樣,一集一集地看下來了。
開局即是王炸,確實非虛。
寫這篇文章之前讀過一篇劇評,那篇文章抓住的線是趙今麥飾演的甄珍,從邏輯上去分析甄珍這個人物在逃出高層大廈之後的幾番作為不符合常理,然後我看評論區有人說因為原著小說里也有這一段,有人說因為她受了大折磨以及大驚嚇後理性失常所以做出來的事情有悖常理……所有的這一切,在我看來,其實都掩蓋不了這部劇集在邏輯上偏弱的詬病,甚至看完全劇之後,在僅僅只是在網上蒐羅一些它的官方海報和劇照,隨處可見就是在痛批這部劇的邏輯硬傷的文章,我都沒去讀,我怕影響我寫這部劇的最初觀感會被帶偏。
我其實也不喜歡甄珍,尤其是在她當了警察之後的劇情,看到她我總覺得有點違和。但是怎麼說呢,喜歡這部劇的人大多數是喜歡懸疑劇集的,而既然喜歡懸疑劇集的小夥伴大多數就會喜歡推理破案,而喜歡推理懸疑的小夥伴,大多時候就都是喜歡嚴謹縝密的邏輯,所以這注定了這部劇會被詬病——愛之深則責之切,喜歡嚴謹縝密邏輯的小夥伴是大概率無法接受那種被當成小白帶著走的推進,並且是以一種相當拙劣漏洞百出的邏輯帶著走,所以罵聲一片,這倒是可以預知的。但是我看某豆上的評分甚至不足6分,這似乎,也有點矯枉過正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我對於邏輯上的強迫症似乎開始漸漸丟棄了,不僅那種百密一疏的邏輯漏洞能夠接受,甚至那些漏洞百出的我也同樣可以接受,只要它把故事講得引人入勝,講得精彩,我似乎越來越願意被劇情帶著走。也可能是因為我全盤接受了它的講述方式,所以我一點違和的感覺都沒有,一路往下看,一路快樂,則可。
我已經放棄了大部分的尖銳,慢慢地變得沒有稜角,所以看劇成了純粹地享樂,挺好。當然,我會有我的喜好,所以我會不喜歡警察後的甄珍,看過的那篇劇評里關於甄珍的逃跑那種違背常理的加戲我也同樣十分反感,但是如果說,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僅僅只是享樂。
小時候讀聖人書,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時候覺得,志於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似乎是人生每個階段都要去努力的方向,但是中華文化似乎就是這樣浸淫著我們長大,十五似乎也志於學,可能未立,可能大惑,但是漸漸的似乎也都在不由自主地朝那個方向在靠攏,以前覺得知天命,耳順,不逾矩似乎是不可達到的聖人境,但是就當前的這種狀態,我感覺似乎也不無可能。
聖人為什麼為聖人,因為他說的許多事情,都會慢慢地被驗證。我經歷過鋒芒畢露的張狂,張牙舞爪的癲狂,曾經是身披鎧甲,曾經也是手持長矛,發著最尖銳的叫囂,頂著最強硬的稜角——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似乎慢慢地都被我捨棄了,許是懶惰了,許是圓滑了,許是懦弱了——總之,我似乎漸漸喜歡上現在這種平和的狀態,可以有喜好,但是不再尖銳,亦不批鬥。於是就我現在的這種狀態,我感覺,也許到了五十,我是不是真的就可以知天命了,到了六十就完全耳順,到了七十是不是真的可以達到從心所欲且不逾矩。
這種狀態,看電影,看劇,只要能讓我看進去的,其感受比以前尖銳時,也許就要好得多了,因為我多在享樂,無腦接受,任它帶著我前行,這樣的快樂,更加純粹。
比如說,為什麼甄珍逃出了大夏之後站在外牆上引起了小區住戶的注意並且已經報了警,那麼她是不是只需要站在那裡等待救援即可;又或者她既然爬進了鄰居家的窗戶並且用鄰居家的電話報了警,110報警電話了讓她躲起來注意安全,她只需要躲在鄰居家裡在不開那個防盜門,虐殺四人組自顧不睱根本不會來這邊抓她,同樣也可以順利獲救,只需要她呆著……但是她還是打開了鄰居家的防盜門自己走出去並且被再度抓住了……所有的這一切在我看來,確實是強行降智強行加戲,但是這又如何呢。
就算這是強行降智加戲,但是也無法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就有像她這樣的人,在那個當下她就本能地那樣做,這在以前我也許也會同樣覺得這樣愚不可及,但是在現在,我既願意承認這是強行降智加戲,同時也願意相信這個世界就真的會有人像甄珍那樣做,這二者,其實並不衝突,因為我越來越接受這個世界的多元,世界為什麼精彩,就是因為它有各種迥異的存在,彼此似乎不相容,卻又同時共存在這世界里。想通了這一點,我對所有事物的接受度,其實大了許多。
就任重飾演的石畢被捕之後交待,他們流串多省,總共殺了一十八人。誘人,捉人,囚禁,折磨虐待,把對方的錢全部拿到手之後,殺人,放血,分屍,棄屍,再把房子收拾乾淨,離開,重新選擇作案對象,再度做案——到了後來,一切也許都成了流程化一樣的標準了。
人性之惡,到底能惡到什麼程度。他們選擇的作案對象都是那些頭牌的邊緣婦女,因為她們往往是場子里最能賺錢的人,並且因為身份特殊,所以她們大多會遠離他鄉在別的城市工作生活,並且因為圈子複雜並且流動性大,所以她們的失蹤往往比許多普通人失蹤引起的波瀾更小。不能不說,這樣的作案對象定位精准,且頗有考究。
王千源飾演的殺人狂魔鄧立鋼的第一次殺人,是意外;最初的肉聯廠二人組石畢的第一次殺人,則是衝動。而如鄧立鋼的供詞所說,如果在當年被抓住,也就是一死刑,能活了這麼多年,享受了這麼多年,殺了那麼多人,其實是賺了——人性之惡在於,他對那些邊緣女的虐殺與肢解,沒有讓他有半點悔恨或者憐憫,所有死在他刀下的亡魂,在他眼前,也許連小動物都不如。
這部劇的肉聯廠四人組太出彩了,人人有性格,個個有故事,相比之下好人組郭京飛飾演的彭兆林和甄珍,就顯得暗淡許多。所以這部劇,其實可以滿足多種影迷,如果喜歡邏輯可以去挑它的種種毛病,甚至我看到有評論說它絕對是年度BUG之王;而像我這種,可以無腦接受它的牽引的,可以有更多享樂。
說它能像之前的《沈默的真相》或者《隱秘的角度》那樣封神可能很難,但是說它不足6/10分,我確實有點意外,至少,它貢獻給我們一個相當炸裂的故事,並且塑造了幾個相當出彩且飽滿的角色,光王千源、任重和王佳佳的表演,至少打個七分一點都不為過。也許,現在的影迷是不是也開始有潔癖了,無法封神即下地獄嗎?
以上。2025-01-25 19:41:05;農歷臘月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