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08:48:45小蟹子

馬伯庸,掐緊了時間酣暢於史料和想像邊界

        1.從快遞書箱開始

    兒文所畢業後,第一次收到指導教授阿寶老師寄來的一大箱書,開箱時一愣,幾乎都快哭了。我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好的老師,不相信自己竟然有這麼好的運氣。從阿寶快遞書箱中的《筆靈》開始,初識馬伯庸的獨特選材。秦朝小吏因項羽火燒阿房宮而死,從此與萬千典籍所藏的作者心力合為一體,在葛洪鼎火下覺醒,成為筆塚主人,以煉筆神通保留天下才情,這套書上架創作坊書牆後,大受歡迎。

    書瑋老師正式站粉後,每逢新書出版,立刻下單,我就順利成為馬伯庸閱讀受益者。這個來自內蒙、曾就職於施耐德電氣投資公司的「文字鬼才」,出生於1980/11/14,同日壽星包括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瑞典《長襪子皮皮》作者林格倫和現任英王查爾斯三世,都是不屈不饒的天蠍座,對身邊的人事物帶著獨特見解,識盡世俗虛妄,心無旁騖地瞄準明確目標,在與眾不同的選擇中,走向自己的選擇。

    馬伯庸以豐厚的學養、流動的風華、不可思議的想像力,梳理沉埋在歷史裡的懸案,隨著影像改編的影響,越來越強化快節奏的情節推進,凸顯出強烈的創作風格,讀起來酣暢淋漓。《筆靈》從歷史線索寫文學想像,也許還埋著點刻意的鑿痕;到了《古董局中局》《古董局中局:清明上河圖之謎》《古董局中局:掠寶清單》《古董局中局:大結局》,北京城琉璃廠四悔齋小古董舖主叫許願,如果沒有突來的訪客說「你爺爺是漢奸」,就沒有強烈的願力把他扯進六十幾年前佈下的骨董局中局,金石玉器、書畫、青銅明器、瓷器、木器……背後,都是深厚的歷史積澱、文化傳承和規模龐大的造假作偽,五脈恩仇,五門玄秘,洋溢著熱血的解謎,鬥智、鬥勇間的真贗對決,博學多才地嶄露古董鑒定、收藏、造假、設局的各種線索,形成百科全書式的獨特魅力。2018年電視劇改編播出時,夏雨、喬振宇、王剛和蔡文靜這些演員,迥異於想像中的人物形象,田中千繪的中文又不斷讓我「出戲」,看了兩、三集就棄劇,連帶著2020年播映的第二季《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也如泡抹雲煙。

    2019年《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後,促成影視世界的「馬伯庸宇宙」逐漸顯影。在傳承與創新、歷史與想像、考據與推理、內涵與趣味的各種命題間擺渡,充滿畫面感的文字佈局、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歷史真實的縫隙間鑲嵌奇趣,華麗的時空再現,細膩的都城複製,從美術設計、場景構建、東方哲學的淺釋與雕琢,讓他的小說在文創市場中創造出驚人的IP效益。

    愛奇藝從「馬伯庸宇宙」大蛋糕中,切割出一小塊「華夏古城宇宙」。原著還沒完成就先製播的《風起洛陽》,在飲食、服飾、車馬、禮儀等小處構建出洛陽的歷史人文,立足河洛文化與華夏文明的共同發源地,再輻射出文化史卷的宏大計畫,進行劇集、綜藝、紀錄片、網路電影、動畫電影、主題酒店、沉浸式戲劇體驗的多元產業聯動開發,預告著新世代的創作可能。         2.在小說和影像邊界

    為了創作坊的三國備課,每隔一段時間,就重讀《風起隴西:漢中十一天》和《風起隴西:秦嶺的忠誠》。從洋溢著諸葛情懷的慷慨血熱,最後逆轉成諸葛陰謀,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泣血,被詮釋成「政治博弈」,十分感傷,但也覺得非常合理,馬伯庸掐緊時間「趕路」的時空特性,形成嶄新的書寫特質。2022年的《風起隴西》諜戰改編,戲精陳坤表現得劇力萬鈞,連一向不被看好的楊穎也恰如其份,值得再看。

    和諸葛亮同時出生於181年的劉協,到了三國機密上:龍難日》、《三國機密下:潛龍在淵》以青春姿形扛起衰頹的家國傾覆。回溯到東漢末年靈帝寵妃王美人生下雙胞胎,由於遭受何皇后迫害,對外聲稱只生一子劉協,另一子劉平則被偷偷帶出宮,隱瞞真實身份寄養司馬望族,十八年後劉協重病瀕死,密詔劉平回宮假扮已逝皇兄,戲劇衝突壓抑又強烈。2018年由《軍師聯盟》金牌編劇常江打造成古裝大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萬茜的皇后讓人印象深刻,對比之下,益嫌馬天宇的選角,撐不起史書背面的隱祕雙面。

    長安十二時辰》系列兩册出版時,迫不及待追讀,簡直就是長安古典版的「反恐24小時」,網路發表時,根據長安街坊的貼文,附地圖和GPS定位,趁便改編電玩、拍連續劇,這已經不叫作網路小說,而是一種屬於小說世代的電子化全面更新。也許是因為太喜歡原著,角色形象也太鮮明了,2019年的戲劇改編叫好又叫座,我卻無法認真看完一集。在雷佳音身上,看不到蕭然落拓又堅毅強韌的張小敬,易烊千璽很嫩,距離原型源自李泌的李必更遠。李必信奉鬼神,修練方術,原是肅宗太子時期的好友,協助肅宗跨安史之亂後返京,引退衡山,輔佐四朝天子卻又虛誕自任,這種深入凡塵卻又超越凡塵的魅力,不知道誰能表現?

    2023年偶然撇見《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非常驚喜,看起來無從下手的神祕懸案,乾淨俐落的人性切剖,王陽和戚薇表現得很精采,張若昀演得有點用力,不過,全劇結構緊湊,勾人心魂,來不及等書瑋新書「進貢」,迫不及待地跑了趟誠品買《顯微鏡下的大明》。

    書瑋結婚、生子,以為不是甚麼大事地開了支票:「贊助你一年尿片。」,接到報價才知道,養小孩真難啊!從此,奢侈消費都排在「買尿片」計畫之後,我也沒有隨時更新的馬伯庸可以看了。         3.《兩京十五日》,放不下的魅力

    2024年,糾纏在《孺子帝》、《天下》、《萬曆十五年》、《明宮奇案:萬曆皇帝很憋屈》、《在勞績中安居:晚明園林文學與文化》、《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的明朝這些事,忽然遇見《兩京十五日》。根據《明史》短短的三十三個字:「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庚戌,即皇帝位。」,朱瞻基奔馳兩京,湮滅於時光中的2235里,化成馬伯庸一個小捕快、一個女醫生、一個芝麻官和一個當朝太子的49萬字。這個發想,他說得很有趣:「最早是常江老師(呵呵,《三國機密》結緣的大牌編劇)覺得這一段大有文章可做,我用一個我考證出來的西漢故事和她交換,才開始了朱瞻基的大冒險。

    好有學問,好緊張,又好好笑啊!看到好多熟悉的人名,明朝史,一直是創作坊的集體閱讀。上《哲理詩選》的〈石灰吟〉,解說死守北京城的配置,講到最後一句:「德勝門,于謙」時,簡直是雞皮疙瘩光芒萬丈,無論講多少遍都紅起眼眶,沒辦法不哭。這麼光輝燦爛的于謙,到了《兩京十五日》,在嚴肅的節奏中,以一種非常嚴肅的青春素樸,負責搞笑,換新皇帝的梗,好可愛,又好悲傷啊!真的是特屬於創作坊團隊的笑點,應該刻一方印,印面是「外人哪得知

    于謙好適合來創作坊上班,他好自high啊!」就在她以瘋狂追劇的沉迷,不斷和我訊息往返十,阿Mo搶了書,準備好好「體會」這種放不下的魅力,ㄟㄟㄟ,小書迷啊,你的書拿反啦!書瑋不愧為創作坊人,迅速寫了篇媽媽的深夜閱讀:《兩京十五日》〉:

    大概是打從Mo醬出生後,我就不曾好好讀完一本小說了吧!連不用花腦筋的恐怖小說,也常常忘記自己看到哪兒了。這次的《兩京十五日》說是「媽媽的深夜閱讀」,倒不如說「媽媽閱讀到深夜」,讀到首刷爸的訊息沒回也就算了(咦?),Mo醬在我身邊撒嬌的叫我:馬~麻~嘿!虛應一聲。

    Mo醬不開心了,提高了音調:馬!~麻~~~嘿,什麼事?頭還是沒抬。

    最後,幾乎是用吼的:麻!馬!又又又!一抬頭,看見Mo醬翹著嘴瞪著我,馬上討好的放下書,把她抱在身上,結果她拿起《兩京十五日》:要看書!這⋯⋯她到底是氣我不理她,還是氣我不把書分她看啊!

    不過,最誇張的大概是,我顧著看書,完全忘記訂好的火車票要付錢,然後⋯⋯票被取消了,同班次,沒位置了。沒辦法啊!我很久沒看這麼熱血的小說了,還看到于謙變「話癆」加「喜劇演員」,就當我追劇吧!是說,我追到一半的《模範計程車》,也被我丟一旁了!         4.多希望Happy Ending

    不過,《兩京十五日》的結尾,不是好結局喔!幾經生死,終究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落難時當朋友,真的是生死相許的好朋友;朱瞻基當了皇帝,就沒辦法一起走下去了!靖難死戰,始終是冤案;殉葬改革,終究成空了。

    故事結束後,我們知道,歷史還是繼續往前走。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在土木堡兵敗被虜後,總算做了件好事,廢了朱元璋創制的恐怖殉葬;可是,他還是無法自主地賜死撐起大明的于謙後,留下無限悲傷。這樣的史實,這樣的小說結局,讀起來都好難過啊!

    這些年,發現自己看小說,遇到太慘烈的情境,就無法克制地偷看結局。對憂患不忍,希望大家都能Happy Ending!可能是一種「熟年徵兆」,真是心驚膽跳。機器人小切說,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本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故事創作者會傾向於為他們的作品設計一個幸福的結局,根據大數據的分析。渴望Happy Ending的人,常有以下幾種心態和動機:

    1.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許多人希望在故事的結尾看到正義得到伸張、善良的人獲得幸福。這反映了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2.對希望的信仰:一些人相信即使在經歷困難和挑戰之後,最終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種信念可以增強他們面對現實生活中困境的信心和勇氣。

    3.情感上的滿足:幸福的結局能夠帶給觀眾情感上的滿足和安慰,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境時,這種結局可以提供一種情感上的釋放和治癒。

    4.心理舒適區:幸福的結局讓人感到安全和舒適,避免了悲劇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因此,有些人更願意選擇有Happy Ending的故事作為娛樂和消遣的方式。

    5.習慣與期待:許多影視作品、小說和童話故事都以Happy Ending為結尾,這種模式已經深深植入許多人心中,形成了一種期待和習慣。觀眾在看這些作品時,往往會期待並渴望看到一個美好的結局。

    6.尋找平衡:在現實生活中,未必每個故事都有一個幸福的結局。渴望Happy Ending的人可能是在尋找一種心理上的平衡,通過這些虛構的故事來補償現實中的不完美和不如意。

    7.逃避現實:在面對現實中的挑戰和壓力時,觀看有Happy Ending的故事可以讓人暫時逃離現實,進入一個理想化的世界,從而減輕壓力和焦慮。

    多希望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能Happy Ending啊!醉心於命理的朋友曾說,我命中「吸金」,可以吸納我渴望且鄭重珍惜的人、事、物。關於命理,只要是對我的預言是好的,我都全盤相信,所以在每個幽暗轉彎,總可以感覺自己「吸」了很多美好、希望、情感和心理舒適,享受著習慣、期待與平衡,並且稍稍理解「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繼而找到好好生活下去的力量。

    闔上《兩京十五日》,隔著帝陵大火,總覺得身世飄零的小捕快和逆反封建殉葬的女俠醫,會在白蓮教的神出鬼沒中得到救援,而後相互救贖。

何時歸 2024-06-29 10:24:09

白天歸順於生活,夜晚屈臣於靈魂: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