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22:50:24moon

低調謙和的普立茲得獎建築師:格蘭‧穆卡特建築展



在奮戰後的一個偶然的午候,天氣正難得在多日陰雨的天候後放晴,此刻待在麥當勞裡,望著窗外的車流行人與天光及建築,那份氣息正一點一滴地叫人平息地享受片刻的輕鬆與寧靜,而這天的午候原計有手機公司安排的旅遊座談分享會,望著窗外的好天氣,不知為何地心中油然興起何不趁著難得的好天光,就到處走走訪訪吧,於是一個人隨興興起的踏訪就這樣開始,從華山藝文特區漫行後到北美館,而就在這不預期的偶然裡,在北美館的展覽中遇見了格蘭‧穆卡特的建築展,而幸運的是那一天是第一天的開展

 

在觀覽了北美館樓上層的所有展覽後,至地下層展覽區,恰巧是此展覽的開始,現任的館長也是建築人,做開場白時提到:格蘭‧穆卡特是建築界較鮮為人知的普立茲建築得獎人,其作品雖較屬地域性建築(澳洲),但其建築是深為感動人,他就是被感動者其一

 

而我也就在這樣的引言下,開始藉由展覽去學習觀摩那份認真建築人的作品、心血及其心路歷程的分享,還有聆聽其心中對建築的思索與價值的引導

 

展覽以大幅圖片、模型剖面、手繪圖稿、電腦動畫還有資料檔於電腦中供其探究,與去年同是普立茲建築得獎羅傑斯建築師建築展相較下規模較小,連觀摩人潮也較少,想來實在有些可惜,不過展覽小而美,倒也挺符合格蘭‧穆卡特地域性建築師的風格,因其事務所規模較小,且堅持在不了解當地環境下不輕易接該地的建築案下,故建築作品便是以考量基地與環境下所量身定作的當地建築,還記得在當天的相關演講中有這麼描訴讓我印象深刻:格蘭‧穆卡特去知名事務所面試,環視該辦公室四面皆以大面玻璃為牆時,不禁問建築師,夏天時很熱怎辦呢?建築師回答他:不用擔心我們有空調,而格蘭‧穆卡特想這不是我要的答案,而後從其建築作品中的主要共通特質可發現,讓自然環境與建築物成良好對話關係,成了格蘭‧穆卡特的建築主要精神之一,讓人想起中華建築源流注重的冬暖夏涼的建築方位設計考量,而與自然和諧共築是近年來新興議題,卻也是早存於古老年代的建築觀中

 

建築在歷經現代主義革命後至今,科技發展與社會理想乃至現今的批判及疑慮,建築該何去何從?或許仍是一個不斷探求的哉問?是發展當代建築?還是地域建築?如同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角力,不過有一個是我追問不止的問題是:什麼才是台灣的當代建築?如何發展台灣的地域建築?

 

雖心中尚未有十足確定的解答,不過呢?對於地域建築有興趣者,不容錯過普立茲得主格蘭‧穆卡特建築展

 

展覽簡介:(摘自北美館網頁) http://www.tfam.museum/TFAM_Exhibition/exhibitionDetail.aspx?PMN=1&ExhibitionId=402&PMId=402

 

展期 :2011/03/19 - 2011/06/12
地點:地下樓D

200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格蘭‧穆卡特在當代建築師中,以重視生態、細部工法、人本思想獨樹一格。自1960年開業以來一直維持一人工作的形式,且堅持以手工繪圖。穆卡特主張建築本身要能和大自然對話,強調生態的永續發展。

 

本展透過穆卡特的手繪稿、建築模型、照片、動畫、紀錄片、文字敘述等媒介,介紹穆卡特的建築特色及工作理念。本展展出重點為其私人住宅建案,包括鮑伊德藝術中心、辛普森-李住宅、瑪麗‧肖特住宅及麥格尼住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