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多事之秋
十月二十一日,魁北克省Saint-Jean-sur-Richelieu,今年25歲的Martin Couture-Rouleau在一處停車場等候了兩個小時,見到二名軍人(其中一名著制服)出現,立刻開車撞擊並逃逸,最終被緊追不捨的警方擊斃,兩名軍人中Patrice Vincent當場死亡,另一人受傷。
十月二十二日,首都渥太華市中心,Michael Zehaf-Bibeau在國家戰爭紀念碑前開槍射殺儀隊衛兵Nathan Cirillo後,劫車轉往咫尺之外的國會山莊,從正門進入穿堂,遭糾儀長Kevin Vickers擊斃,總理、反對黨領袖立即被轉移至安全地點,國會議員和其餘人員就地躲藏。
十月二十三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加拿大領事館與德國、比利時外館前後收到含有成分不明的黃色粉末的可疑包裹,館內人員疏散。
我這個學期開車上下班,總是一邊在高速公路上馳騁一邊聽加拿大國家廣播電台CBC專播放音樂的第二頻道Radio 2,不像一般流行音樂頻道重複播放排行榜上的歌令人厭膩,在CBC Radio 2常常能聽到銷量不高、曲調卻令人回味再三的歌曲,我尤其喜歡聽主持人們分享音樂家的小故事或者新近發表的有趣研究,三不五時轉述給修習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學生當作案例示範。CBC Radio 2雖然不是新聞台,也有整點新聞播報當日頭條和氣象預報,作為加拿大廣電媒體龍頭,CBC新聞的製作水準自然是很嚴謹的了。
那天中午,我就是在整點新聞聽到了那發生在首都的驚人消息,整整五分鐘只有一個身在國會山莊、躲在地下室的女記者低聲現場連線,警察正在攻堅,背景砰砰槍響不斷,下午再看新聞,歹徒已經被擊斃。回家時我繼續聽CBC Radio 2,男主持人的嗓音凝重,說:「很多國人或許在問:『這個國家是否正在改變呢?』」他播放了貝多芬的七號交響曲,那淒婉的第一樂章在這艱難的時刻聆聽再安慰不過了。那些晚上的新聞說,喪生的衛兵Nathan Cirillo結婚未久、有個新生兒和兩隻寵愛的狼狗,相片中那英挺的臉孔和開朗的笑容就像和我們平日在街頭錯身而過的青年,失去他就像失去一個相識的友人,國家戰爭紀念碑已經排了長長人龍獻花,很多人拭淚,有一個瘦瘦的中年男性對著鏡頭哽咽:「我討厭暴力,我不明白這種事為什麼發生?」
那些天每一家新聞台都很認真地做出了翔實的報導,CBC找到了槍擊案發生時人在當場的護士Margaret Lerhe ,她說衛兵一倒下,路過的人們馬上聚集,其中正有四位醫護人員:「我們馬上依照專業分工,唯一的意念就是救人。」他們施行心肺復甦術、止血、量脈搏,有一位婦人沒有醫療背景,卻也在旁不停柔聲鼓勵呼吸已經停止的衛兵:「救護車要來了,加油,加油!」這臨時組成的五人小組不顧自身安危全力救助,成為加拿大人的英雄,Margaret Lerhe卻說不敢承受:「Nathan Cirillo才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焦點。」她只是很憤怒某些路人的行為:「生死關頭居然在拍照,他的家人會看到那些相片的!」
我在Facebook上的朋友很多是大學的同學或同僚,對權力儆醒、批判,當媒體從Michael Zehaf-Bibeau的網路發言、宗教活動和友人訪談發現恐怖主義傾向,他們警告:「犯人的動機尚未調查清楚,不能妄自揣測!」當右翼的總理哈珀重申外交軍事政策將更強硬,更多人開罵:「別掉進國族主義的陷阱!」當哈珀宣布對入境旅客和移民將更加嚴格審查,罵聲更轟隆不絕:「這是種族歧視的復辟嗎?」還有人談起政治陰謀論,就像九一一事件後小布希總統聲望大漲:「哈珀這下子解散國會舉行大選,一定大獲全勝!」執政的保守黨次日推出國會安檢措施改革計劃,這理所當然的反應也飽受兩大反對黨自由黨和新民主黨以及大眾非難:「過度安檢將犧牲加拿大國民接近為己喉舌的國會的基本自由!」
選舉都把票投給保守黨的我在工作場所和Facebook安安靜靜一句話也不敢吭,果然,第二天的院會上,哈珀發表演講後走出座位,和兩位反對黨領袖深深擁抱,全體議員起立向捍衛議場安全的糾儀長鼓掌致謝。越看媒體報導、越聽社群網站眾聲喧嘩,我越慶幸生活在加拿大,這些聲音是理性的、同情的,眼界是恢宏的、國際的,以如此的胸懷和視野辯論,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寬容的社會價值依舊有千千萬萬的人盡全力珍惜,這個一向以和平自豪的國家在多事之秋依舊能堅強屹立。加拿大是否正在改變呢?我只知道,這個世界確實不同了,衝突日起,強者霸凌、弱者反噬,很多人站在邊緣要不歇斯底里、要不意志消沉,卻也有很多人神智清醒,呼籲著讓良知和悲憫來力挽狂瀾。
上一篇:向Trooper說抱歉2: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