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詩--那年四季
一夜秋冷
風拂月清香過
今夏別離
人去樓空悲切
恰似冬逝
如冰霜凍心結
又待春來
見綠添暖花開
作品二:
一夜秋
冷風拂月清香過
今夏別
離人去樓空悲切
恰似冬
逝如冰霜凍心結
又待春
來見綠添暖花開
人看自己的詩,難免有些遺漏的觀點角度存在。我看自己的詩,也難免會如此。就好像Ge也給我的詩一些不錯的觀點角度那樣,我也盡本分地將我所感覺到的分享出來。
上文如果說得太直接,希望Ge別覺得冒犯喔!這只是我的觀察角度,說不定其他人又會有不同角度也說不定。
我不是有名的詩人。寫出有問題的詩也是正常。
當然要常常審視自己。以便以后出現更佳的作品。
所以,泊樓有什么話盡管說就是了。
我要的就是你的角度。:)
晚安 2007-08-31 04:19:18
詩名【四季】。先天上我認為讀者會預期本詩是在描寫一年四季的景色與感覺。看了本詩之後,才知道描寫的主要是「心情」。
在我看來,本詩企圖將兩組相同的文字,因為不同的斷句排列方式,而造成不同的語意解讀。
但在我看來,這實驗有四處失誤,若能修正,這樣的實驗應當仍有可為:
1.四季的排列沒有按照時間順序,秋後退接夏,後又跳冬接春,這樣的安排使得情緒的起承轉合喪失一種順序性。
2.兩節四季的部分,只有「冬」會因為斷句的不同而產生句意上的改變。其他秋夏春三組,斷句改變後,其實整句大意不變。然而,即使冬的部分成功改變了句意,在情感狀態上其實仍是沒改變的。
3.形式的節奏難以讓人習慣。第一節「四六言」,第二節「三七言」這樣的跳躍,增加讀者閱讀的困難。
“六言”在中文詩當中,本就不討喜,因為六言經常讀起來不是很順,遠不如四、五、七言。因而到了唐以後,中文詩逐漸定型成完全以五七言為主。這並非沒有道理的。
4.夏的部分,寫的是別離。違反了一般人對“夏”這個字眼的感覺。﹝但秋春冬三組的內容情緒則大致符合一般人的季節感覺﹞。
通常來說,夏天應該是艷陽高照、盛放、熱情如火的感覺。但此處寫離別,反而比較像是秋天的心情。
這可能是因為作者你在現實生活中曾於夏天感受到離別,因而想以此詩來作紀念。
但假如是如此,則本詩就不必定名為「四季」,而不妨改名為「那年四季」之類的,將春夏秋冬四個字當成僅僅是時間上的意義,而不假借這四個字來承載心情感覺。且秋春冬三季也可如同夏那樣,分別寫一些具體些的事件。
而假如僅僅是想寫「離別之情」經歷過一整年的感覺的話,則既然離別是在夏天發生,那也不妨將夏放在最首。
但假如我是你,我會將前一年春天尚未離別前的愉快,放在第一組,之後依序夏的離別→秋的思念→冬的孤寂。
總之,時間順序最好能與情感順序的起承轉合完全配合,這樣才能產生和諧性。我不清楚本詩是否與你門口寫的那個台灣朋友有關,但假如是的話,則不妨寫每一個季節多寫個一二行,如此比較可能寫出更多的有意境的作品。
共勉之!
以下附一首當年寫的「格律淡詩」。
【詩】陌 2003-02
陌生的山頭
盤旋陌生的霧
霧濕輕沾微風
渲漫冉冉
在松針間梳過
陌生的山谷
盤旋陌生的河
河聲輕訴低鳴
來去潺潺
在石礫間滑過
陌生的旅程
盤旋陌生的詩
旅人足跡依稀
步履沉沉
在夢土間踏過
陌生的路人
盤旋陌生的臉
詩人無聲依舊
嘴角默默
在眼神間錯過
寫詩的時候,是以現在的時節為起點。而后加上了回憶的開始,為感情鋪墊,再自我解脫。這是事實上的排序方式,不過現在看,果然按時間順序來表達更為的確切。只是這樣比較難修改。
我暫時的書寫能力還不至于在詩中放入太多技巧。所以感情上自然而然的互相趨近。
不過有一點我沒有表明,就是這是兩首不相關的詩。他們之間除了字相同之外,其他沒有關聯。只是一種技巧的嘗試,沒有想過寫成一首詩。沒有仔細標注是我的疏忽了吧。
夏是我最無聊的季節,也是我最無法描述的季節。因為我擅長與描寫有感情的世界,所以就像你的猜測一樣,是一種紀念。來替代對悶熱的描寫。
門口寫的是千朔。我說的離別是指我的畢業。
其實本詩最難寫的不是格律抒情,而是6言至7言的轉換無誤。當初看了你寫的二言突發興起,決定寫六言。而后寫完第一句之后又發現可以略加修改轉換為七言。于是就成就了整篇詩文,不過看來由于只是游戲之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就像你說的那些。所以就加上了實驗的標題,表示未曾畢業,屬于beta版的作品。:)
這種寫法實在是自作孽了*.(,過于考慮轉換后意思的平白無誤,結果忘記了詩根本的文字表達。只能說,要等日后表達更為精進的時候,才適合寫這類“文字游戲”。
感謝不辭辛苦泊樓的點評。讓我明白了應該回歸詩的本質。不要太專注那些華麗的外裝。 2007-08-29 23:37:18
在我最初寫詩的第二第三年,我曾與一位詩人長期通信。他給了我不少有價值的意見。當時他提出的一些審美觀點,有的我很難理解與接受。不過,隨著時間經過,寫詩的日子漸長之後,發現當初他提供的觀點有不少獲得我自身的印證。
這樣的印證過程,或許就是「審美觀」的一種培養過程。審美觀自然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是會有時代性與相對的局部客觀。
當代寫詩的詩人們,彼此集體也或多或少形成了一種集體的審美觀。而這樣的審美觀,有時卻正好會與詩的初學者自身之意見相衝突。
我從自身的經驗當中就發覺,當初最困擾我的所謂「分行的散文/真正的詩」之有關詩定義的問題,其實本質上就是屬於關於詩的「審美觀」上之衝突焦點問題。
也因此,在我實驗性地寫作之時,我要求自己不只是在形式上去實驗,連一首詩內在的“感覺”也要去實驗。
在這樣的寫詩實驗當中,很多技巧會無師自通,例如各種音樂性的詩。儘管那樣的技巧可能早已被知名的詩人所寫過,但由自身發現出來,與刻意模仿他人技巧的深度就完全不同。自身在探索中所發現的,原來才是真正屬於該技巧的精髓。
現在我再回頭看當初與我通信的那詩人的詩,我就更清楚地明白了,他也有屬於他詩藝上的限制,與多年來無法突破的瓶頸。難怪他一直要去強調說:他不是天才型的詩人。
其實依我看,他之所以未能突破瓶頸,其實還是因為他太在意要寫出「好詩」的緣故了。因為他也算小有名氣。就難免有了束縛。
而今天的網路詩世代,如我們,有一非常珍貴的資產,就是我們沒有既定的名氣上的束縛。因此提供我們詩藝歷練的空間反而非常廣闊,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審美觀還沒有培養起來之前,人們不了解,便批判,厭惡,說其無知。可是接觸多了,有了藝術常識以后,就開始改成經典,佳作。可即使如此,還是會有人無法形成審美觀,而是抱著之前的想法,稱其糟粕。而有時候,這種審美觀也可能是上層社會的價值形成。作為一種禮儀而不是美而成。所以到底是美還是其他,個人的觀點是不同的,看到的世界也是屬于自己認識的那個世界。
但是,我們會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中學習到真正的審美觀。比如我在二言詩的習作中認識到了比起技巧還是文意更為重要。詩作的韻律等,也在慢慢寫作中被培養出來。這些都不是外界所能夠立刻教會的。別人的觀點等,雖然虛心接受,但是大家的寫作方向,文筆運用之間的差異,使得彼此的“審美觀”有百千樣。有時候你說了要注意語句順序等,而我可能自豪的是多樣文體。
但是,成功的詩人不是寫給自己的虛榮心,而是要滿足大眾的審美觀。所以只有在彼此不斷的交流中,才會發現自己審美觀中的不足,在日后的寫作中更為精進。形成自己獨特卻又能被大眾接受的審美觀。
非常喜歡你的最后一段。正因為我們彼此沒有尊卑等級,才能夠如此坦然的交換彼此的“審美觀”。讓詩的美,變得更為的美。:) 2007-09-09 2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