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奇美看英國館藏
英國國家藝廊收藏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荷蘭大師林布蘭到後印象派名家梵谷,許多珍貴的經典原作。
這次來台灣奇美展覽,讓我可以近距離的看到這些大師的作品。彌補英國行的缺憾。
在西方藝術史中,十四世紀起始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展區一共分四區,相較以宗教為中心的中世紀,「文藝復興」代表人們對於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嚮往,藝術審美觀也從原先由神所支配的世界,改為以人本為中心。
文藝復興時期,始於義大利佛羅倫斯,而梅第奇家族功不可沒,大力的贊助,讓藝術家能放心的創作。
而這幅就是義大利的街景,生活化的作品,留下了歷史,特吸是在沒有相機的那個年代,很重要馬扎是威尼斯畫派香提的學生,這幅是描繪宙斯戀上年輕俊美的牧羊人加尼米德,他身黑鷹將他帶回林帕斯山的眾神之家。
細膩而帶有點灰暗的畫面,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這幅是提香的女士肖像作品,他是十六世紀威尼斯最偉大的藝術家。
當時,他完成這幅作品時,在那個年代很少有女性的肖像畫,因為此件作品很珍貴。
這幅畫,我只拍了她的手。
因為覺得畫面中的手很纖細很修長,很美。
拉斐爾的聖母子與施者約翰,神聖的和諧感,是此次必看的重點。布克雷爾的四元素,描繪了安特衛普的市場,其中這一幅是廚房,代表火。
廚房內的僕人正在料理食物。
而這幅則是以豐收的漁獲代表水。馬賽斯是十六世紀早期的劃家,擅長精緻的宗教畫。
「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小小的細節都不放過,臉部微妙的表情,沉思的樣子,好細膩。
這幅作品應該就是大家比較熟悉,而且也常在各大展覽看到的「被蜥蜴咬傷的男孩」,是卡拉瓦喬的作品,是英國國家藝廊最早收藏他的畫作之一。
擅長靜物描繪的卡拉瓦喬,將光線的反射和倒影都清楚的畫出。
沙索費多拉的祈禱的聖母,這個畫家對我來說有點陌生,應該是第一次聽到?
但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幅畫的時候,覺得好像在哪看過。
簡單的用色,樸素的背景,讓人能專注於畫中的主角。
在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風格的流行。
因為商業繁榮、中產階級興起,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包含人物肖像、常民風俗、靜物與風景等。這幅克勞德以古羅馬作品為參考靈感的來源而創作出的作品,讓我連拍了三張。
對古羅馬很好奇的我,站在這張畫前面好一會兒。
生動的表情加以細膩的動作描繪,讓人對義大利的風景更嚮往。
雖然這幅作品,講述的是一個不怎麼開心的故事…在十七世紀,荷蘭有一個專精風景畫的霍伯瑪,他的作品多半不是真實的地方,而是他在工作坊繪製對家鄉周邊景色的感受。
而這幅就是他的作品,構圖是巧妙的展示他內心的和諧與平和。
雖然重點應該是周圍的風景,但我認真的看了圖畫中的三個人
林布蘭的自畫像,他是西洋美術史上重要的畫家之一。
這幅畫是以阿姆斯特丹為背景,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他的時候,想到了威尼斯。
這幅畫是「庭院裡的音樂的」,是霍赫的作品,我之前沒有聽過這個畫家。
簡介上說,他是一個以畫小孩和女性家庭生活而著名的的風俗畫家。
真的威尼斯風景來了!
十八世紀,,英國開始盛行「壯遊」,許多成年貴族子弟遊歷歐洲,特別是來到義大利學習視覺文化,透過接觸古代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來增加藝術內涵.
其中,卡納萊托憑籍著精細描繪威尼斯的風格,受到英國收藏家的喜歡。
上面這幅「卡納雷吉歐區入口」,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這幅也是他的作品之一「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都是美麗的威尼斯水都風情。
克勞德「有漁民的河流」,他是十八世紀法國知名的風景畫家。畫面上的紅衣女孩,亮麗的紅色成功的吸引我的目光。
不然,其實一開始,我看到的是背後那棟圓頂的建築物。
後面就是印象派的畫作了,作品非常豐富,也難怪有一堆人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