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5 19:08:14 EzDress

時尚猛於虎

     
  • 李黎

 苛政猛於虎,時尚似乎比苛政還厲害:它讓人們心甘情願的順應潮流,或者明知是被裹脅也不敢抱怨反抗。

 我們常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自由世界裡,其實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樣自由。是的,我們有不穿制服的自由:制服是集體的象徵、非人性化的東西,所以我們反對;然而流行、時尚,其實也是類似制服的社會壓力,我們卻迎合服從,並無怨言。記得當年迷你裙當道時,根本不敢穿長到膝蓋以下的裙子;流行尖頭細跟鞋,誰敢甘冒大不諱穿圓頭粗跟鞋?謝天謝地,現在好像沒有那麼嚴格了,在街上可以看到各種長度的裙子和各種高度的鞋子。

 潮流時尚走到極端可以變成可笑甚至可怕的東西,更可怕的是還讓人們相信這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現在看到從前日本女人剃掉眉毛、把牙齒染成黑色覺得不可思議,當時可是貴族女子的特權呢。非洲和泰國有些地方還有從小用許多項圈把脖子拉長的習俗,據說這種人都活不長久。但是最恐怖的還是中國的纏足。我的祖母就是小腳,我小時看到總覺害怕:除了尚算健在的拇趾外,其餘四趾被長年包纏嵌進了蜷曲的腳底,整隻腳變成一個弓形的肉團;那種硬生生的骨折筋斷皮肉萎爛的酷刑弄出來的變形肢體,不僅醜陋而且殘忍,真不知是何等變態心理才會稱之為「三寸金蓮」且認為是美。

 在現今娛樂和時尚界的西風吹拂下,亞洲人的審美觀多偏向西方美;雖然洋人欣賞東方女子的高顴鳳眼,許多女同胞卻以西方的窄臉高鼻雙眼皮大眼睛為美,不符標準還可以動手術。其實在大唐盛世,時尚美的標準是「東風壓倒西風」的:那時在長安城裡有許多「胡姬」,她們是從中亞順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外勞」,在酒吧擔任賣酒斟酒勸酒的工作,所以李白有「風吹柳花滿店香,胡姬壓酒勸客嘗」的詩句。但當時深目隆鼻的胡姬並不被認為美,有位詩人陸嚴夢還用誇張的比喻調侃這種容貌:「眼睛深似湘江水,鼻孔高比華岳山」;以致有時髦女子要動下與今日反其道而行的整容術。

 唐《教坊記》裡就有一則有趣的小故事﹕一位擅長歌舞的顏姓女子,大概有中亞血統,深目雙眼皮;而那時長安城裡的漢人絕大多數還是傳統的杏眼,即所謂「橫波」。顏女士不知是為了時髦還是想看起來像本地人,平日用特殊的化妝術(「料理」)讓人看不出她與眾不同的雙眼皮。有一天發生了傷心事哭得厲害﹐把眼部化妝擦掉了,被女僕看見,大吃一驚說:「女主人的眼睛破了!」(見唐《教坊記》〈眼破〉:「有顏大娘,亦善歌舞。眼重,臉深,有異於眾。能料理之,遂若橫波,雖家人不覺也。嘗因兒死,哀哭拭淚,其婢見面,驚曰:『娘子眼破也!』」)

 顏女士想必還是黑髮黑眼,若是金髮碧眼,像近年在新疆發掘的樓蘭美女那樣,再高明的眼部化妝也瞞不了人了。不過金髮染黑還是比較容易的,不像現在時髦的亞洲青年流行挑染幾撮金髮甚至乾脆滿頭染金,要動用漂白劑。其實東方人老時不但頭髮全白,還會由白轉黃,所以有「黃髮」相對於「垂髫」之說。現在卻是時髦年輕人染黃髮,在街頭從後面看去還以為是洋人──不過也可能是極老的同胞。

 當時尚流行的審美觀當道時──譬如裹小腳,鮮有特立獨行之士敢冒大不諱公然逆流而行。苛政猛於虎,時尚似乎比苛政還厲害:它讓人們心甘情願的順應潮流,或者明知是被裹脅也不敢抱怨反抗。喜瑪拉雅山麓的小國不丹,規定全民在公眾場合都要穿制服;而不丹是全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地方之一,說不定還正是因為不丹人民不必為時尚潮流煩心呢。團體服 工作服

 引用於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