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4 20:51:45夏川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今天很生氣 , 因為工作中引發了一些誤會 ,
讓許久沒動怒的我感到氣憤與傷心 ,
晚上當我拿起這本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書裡赫然出現這段話....
沒有人一出生就帶著憤怒 而我們死了的時候靈魂也擺脫憤怒 ,
可是 現在 , 就在這裡 ,你必須先明白你為什麼有那些憤怒 ,
而你又為什麼不再需要有那些感受 , 這樣才能繼續前進 ,
心中頓時湧起了感傷 . 平靜 等複雜的情緒 , 這本書, 真的很棒也很有意思!
書中藉由一個活的很乏味 , 只是托日子的遊樂場維修工作員的83歲老人開始 ,
故事開始散發淡淡的 . 悶悶的的氣息 在一個有海的味道 .
看似歡樂卻讓我聽不見任何聲音的遊樂園 ,
那種消失無聲的感覺 , 有點像我回想起在花蓮海邊小鎮唸書的某段日子 ,
也是枯燥 .乏味 .空洞 ,一切都失去意義也沒了聲音的感覺 ,
只是當然是一小段歲月啦 , 不是所有的回憶都是苦澀煩悶的 ,
但我有那段記憶 , 那時正好是我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寫的挪威森林 ,
整個大學生活很悶 . 很煩躁的年輕歲月 ,
此書剛開始也給我這種感受 , 不過後來慢慢在看下去 ,
愈來愈深入就愈感動 ,
他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分別是他生命中重要而有意義階段的人 ,
因為那些人才讓他變成最終那樣的人 ,
有甜蜜 .眷戀 也有憤怒 . 憂傷 , 陷入自己的角度去詮釋自己的人生 ,
就讓他陷入了某種困境 ,
他等於去回顧生命中的每個階段 , 每個特殊的意義和人物 ,
後來發現人生都是互相交疊有意義的,
有時候某個人的死 , 是為了讓另一個人活下去 , 誰做了什麼事 ,
都會牽引接下來發生的事 ,
所以每個課題都有他重要性與交疊性 , 真的很奇妙 ,
有時有些脈絡可循 , 有時毫無頭緒 ,
只有回到天堂或者在地獄回顧時, 在與別人的人生相互對照 ,
坦然表露心中深藏的話 ,
才有可能完全理解自己到底學到什麼 , 一切將完整 .圓滿 .
充滿意義也充滿寧靜美好的心境.
其實 , 很久以前我也想過 ......幾百年前 , 有個男人在哪裡遇見了一個女人 , 定居了哪裡 , 接著傳了好幾代 ,
後來才有我出現 , 沒有他們 , 也沒有我 , 或是.....幾時年以前也許有個人臨時起意想興起創建一座國小 ,
而後才有現在能讓我進去工作 , 還受了很多氣的我 , 多玄妙哪~~
我相信 , 也很認同人都是來是上學課題的 ,
這才能解釋為什麼我是認識他 , 而不是他 ?
有可能是我先前看過一本書有談到這道理 , 說人來世上認識到的人 ,
都是在天堂時就講好選好的 ,
有人邀請另一個可以讓她很放心的夥伴,
請他來世變成她的丈夫 , 要酗酒 .打老婆 .外遇 ,
然後讓她在那一生中學會如何愛自己的課題 , 然後他們就一起下去接受學習 ,
我很喜歡這樣的說法哪 , 因為它在解釋讓你痛苦的人 ,
其實是來幫你的這觀念 ,
也許這觀念只是別人創造來安慰受苦心靈的話 ,
但我覺得這樣的觀念很美 . 也很良善 ,
更是適合在這樣充滿苦難 .挫折 . 無常的人世間適用 , 那何不就拿來用呢?
與其乾脆放棄 . 等死 .自怨自艾 . 報復比起來 ,
那樣容易寬恕與得到平靜 , 又有什麼不好呢?
而且學完了 , 學會了 , 就可以回去 , 等待下一世重新學習新課題 ,
但原先學的不是消失 , 而是堆疊起來 , 增加了靈魂的厚度和廣度 ,
那那一世更安祥從容 .
書中有個讓我印象很深的是, 那老人在天堂時重新經歷了年輕時的他 ,
他已從83歲腿瘸需要柺杖的老人變回20幾歲年輕的身材 ,
讓他重新享受到可以跑 ,可以跳的滋味 ,
瘸的腿也不再疼痛 ,一切恢復到最開始的美好與輕盈 ,
讓我看了感觸很深 , 因為我的左膝蓋和左腳踝因扭傷次數太多次 ,
舊傷常常會隱隱發痛 ,
我也很久沒感受到我孩提時代那樣可以自在輕鬆的跑跳與衝刺了 ,
那是什麼感覺 ,也久遠到我早已記不起來了 ....
****************************************************************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大意:
一個在遊樂園裡工作的老工人艾迪,退伍後就待在家鄉,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
他曾經想繼續升學,曾經想四處遊歷,然而他怨怪自己在戰爭中殘廢了的腿,怨怪那個性沈默然而暴躁易怒的父親,害得他放棄夢想,困在這個海灘小鎮。
他經常做惡夢,夢到同樣的大火。至親所愛都已過世,他剩下回憶作伴。他的生活,蒼白而無趣。可是,他仍然每天做著維修工作,就算不耐煩也還是會為小朋友做個小玩具。
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
上了天堂後,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人逐一說出自己的故事,說出他們是何時在人間與艾迪相遇,以及艾迪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
艾迪逐漸領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作者以想像作為一種顏色,為你描繪了一種可能的天堂;他也以安靜作為一種語言,訴說出最滔滔不絕的情感。這個故事深刻而有餘韻,它含有一股罕見的魔力,會讓你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人世。
假如你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讀過這本書後你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我們來到人間,是為了與別人相遇。
作 者 介 紹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暢銷全球數百萬冊。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並且在許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裡面有句話蠻引人深思
「你犧牲了某個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你真的失去它,
你只不過是把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
當我們失去了某些東西,其實我們也獲得了某些東西,
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得到了什麼東西,當回首時,
你會發現原來你所獲得的比失去的還珍貴!
讓許久沒動怒的我感到氣憤與傷心 ,
晚上當我拿起這本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書裡赫然出現這段話....
沒有人一出生就帶著憤怒 而我們死了的時候靈魂也擺脫憤怒 ,
可是 現在 , 就在這裡 ,你必須先明白你為什麼有那些憤怒 ,
而你又為什麼不再需要有那些感受 , 這樣才能繼續前進 ,
心中頓時湧起了感傷 . 平靜 等複雜的情緒 , 這本書, 真的很棒也很有意思!
書中藉由一個活的很乏味 , 只是托日子的遊樂場維修工作員的83歲老人開始 ,
故事開始散發淡淡的 . 悶悶的的氣息 在一個有海的味道 .
看似歡樂卻讓我聽不見任何聲音的遊樂園 ,
那種消失無聲的感覺 , 有點像我回想起在花蓮海邊小鎮唸書的某段日子 ,
也是枯燥 .乏味 .空洞 ,一切都失去意義也沒了聲音的感覺 ,
只是當然是一小段歲月啦 , 不是所有的回憶都是苦澀煩悶的 ,
但我有那段記憶 , 那時正好是我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寫的挪威森林 ,
整個大學生活很悶 . 很煩躁的年輕歲月 ,
此書剛開始也給我這種感受 , 不過後來慢慢在看下去 ,
愈來愈深入就愈感動 ,
他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分別是他生命中重要而有意義階段的人 ,
因為那些人才讓他變成最終那樣的人 ,
有甜蜜 .眷戀 也有憤怒 . 憂傷 , 陷入自己的角度去詮釋自己的人生 ,
就讓他陷入了某種困境 ,
他等於去回顧生命中的每個階段 , 每個特殊的意義和人物 ,
後來發現人生都是互相交疊有意義的,
有時候某個人的死 , 是為了讓另一個人活下去 , 誰做了什麼事 ,
都會牽引接下來發生的事 ,
所以每個課題都有他重要性與交疊性 , 真的很奇妙 ,
有時有些脈絡可循 , 有時毫無頭緒 ,
只有回到天堂或者在地獄回顧時, 在與別人的人生相互對照 ,
坦然表露心中深藏的話 ,
才有可能完全理解自己到底學到什麼 , 一切將完整 .圓滿 .
充滿意義也充滿寧靜美好的心境.
其實 , 很久以前我也想過 ......幾百年前 , 有個男人在哪裡遇見了一個女人 , 定居了哪裡 , 接著傳了好幾代 ,
後來才有我出現 , 沒有他們 , 也沒有我 , 或是.....幾時年以前也許有個人臨時起意想興起創建一座國小 ,
而後才有現在能讓我進去工作 , 還受了很多氣的我 , 多玄妙哪~~
我相信 , 也很認同人都是來是上學課題的 ,
這才能解釋為什麼我是認識他 , 而不是他 ?
有可能是我先前看過一本書有談到這道理 , 說人來世上認識到的人 ,
都是在天堂時就講好選好的 ,
有人邀請另一個可以讓她很放心的夥伴,
請他來世變成她的丈夫 , 要酗酒 .打老婆 .外遇 ,
然後讓她在那一生中學會如何愛自己的課題 , 然後他們就一起下去接受學習 ,
我很喜歡這樣的說法哪 , 因為它在解釋讓你痛苦的人 ,
其實是來幫你的這觀念 ,
也許這觀念只是別人創造來安慰受苦心靈的話 ,
但我覺得這樣的觀念很美 . 也很良善 ,
更是適合在這樣充滿苦難 .挫折 . 無常的人世間適用 , 那何不就拿來用呢?
與其乾脆放棄 . 等死 .自怨自艾 . 報復比起來 ,
那樣容易寬恕與得到平靜 , 又有什麼不好呢?
而且學完了 , 學會了 , 就可以回去 , 等待下一世重新學習新課題 ,
但原先學的不是消失 , 而是堆疊起來 , 增加了靈魂的厚度和廣度 ,
那那一世更安祥從容 .
書中有個讓我印象很深的是, 那老人在天堂時重新經歷了年輕時的他 ,
他已從83歲腿瘸需要柺杖的老人變回20幾歲年輕的身材 ,
讓他重新享受到可以跑 ,可以跳的滋味 ,
瘸的腿也不再疼痛 ,一切恢復到最開始的美好與輕盈 ,
讓我看了感觸很深 , 因為我的左膝蓋和左腳踝因扭傷次數太多次 ,
舊傷常常會隱隱發痛 ,
我也很久沒感受到我孩提時代那樣可以自在輕鬆的跑跳與衝刺了 ,
那是什麼感覺 ,也久遠到我早已記不起來了 ....
****************************************************************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大意:
一個在遊樂園裡工作的老工人艾迪,退伍後就待在家鄉,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
他曾經想繼續升學,曾經想四處遊歷,然而他怨怪自己在戰爭中殘廢了的腿,怨怪那個性沈默然而暴躁易怒的父親,害得他放棄夢想,困在這個海灘小鎮。
他經常做惡夢,夢到同樣的大火。至親所愛都已過世,他剩下回憶作伴。他的生活,蒼白而無趣。可是,他仍然每天做著維修工作,就算不耐煩也還是會為小朋友做個小玩具。
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
上了天堂後,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人逐一說出自己的故事,說出他們是何時在人間與艾迪相遇,以及艾迪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
艾迪逐漸領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作者以想像作為一種顏色,為你描繪了一種可能的天堂;他也以安靜作為一種語言,訴說出最滔滔不絕的情感。這個故事深刻而有餘韻,它含有一股罕見的魔力,會讓你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人世。
假如你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讀過這本書後你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我們來到人間,是為了與別人相遇。
作 者 介 紹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暢銷全球數百萬冊。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並且在許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裡面有句話蠻引人深思
「你犧牲了某個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你真的失去它,
你只不過是把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
當我們失去了某些東西,其實我們也獲得了某些東西,
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得到了什麼東西,當回首時,
你會發現原來你所獲得的比失去的還珍貴!
上一篇:阿根廷婆婆..吉本芭娜娜
下一篇:從時間安排看心理安全感
第六個人
2008-02-05 23:45:08
~以文會友囉~^_^ 2008-02-06 11:00:04
哈哈ˇ我有那本書喔~
似多若少,有點共鳴ˋ說不出來的那種感觸
尤其是他去見隊長時,隊長為了全隊的人,而犧牲自己,他的情操很令人感動~
我是被書味吸引而來的訪客
你好...新年快樂0..0
版主回應
你好~~也祝你新年快樂喔!!~以文會友囉~^_^ 2008-02-06 11:00:04
我看過,非常感動
尤其是最後小女孩說的話
不過這本書和『不存在的女兒』一樣,也給我很深的遺憾感‧‧‧
但知道它是本很令人難忘的小說
作者文筆好細緻~但好悲喔~ 2008-02-06 1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