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追尋真善美的旅程
2008. 12. 23
“用科學方法和團隊精神,製造出品質優良的產品.”
有一本叫 “第四代管理” 的書,以這幾個簡單的概念,相當程度的點出了現代管理工作的精髓。
科學方法講求的是真,團隊精神講求的是善,結合這二者,產出品質優良的成品即為美。因此,現代的管理工作,其實是一種尋求真善美的活動。
所謂品質優良,現在指的不僅是產品在各方面符合有形的規格和標準,也是指能帶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是無法用數字加以分析,也難以用言語予以描述的。
一般而言,左腦較右腦發達的人,感性都較遲鈍,在從事涉及人的管理工作時,常常覺得困難重重,而傷透腦筋。他們常希望不必管人, 即可把工作做好.
以前常有朋友問我, “你似乎是個較感性的人,為何會從事企管這種必須運用理性的工作, 而又做得那麼好?” 這個問題多少反應了這樣的困境。
只是我一直認為,企管工作並非全然是理性的活動。或者可以說,光靠理性,絕無法做好管理的工作,因為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人,事和物還在其次。人本是感性的動物,管理他們而不用感性,我不知其何能耶?
許多身居管理職位者,因為有此錯誤的觀念,不論閱讀過多少管理的書籍,或受過多少相關的訓練,始終成不了優秀 (甚至稱職) 的主管。
民國初年,曾任北京大學
在前一種情況下,人是環境的奴隸,在後者的活動中,人才是自己心靈的主宰,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在管理的工作中,我發現除了 “有所為而為” 的活動外,也有 “無所為而為” 的活動。使用科學方法和講求促進團隊運作的技巧,都是有所為而為的活動。
但是為追求人、事、物的終極完美,所作的活動,在我則是 “無所為而為” 的心靈享受和自由, 這種活動滿足的, 乃馬斯洛所稱 "自我實現" 的需求。依馬斯洛的說法, 人的需求, 到達 "自我實現" 的層次時, 才能獲得心靈的完全自由, 也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沒了這個自由,人絕無法持續的 “有所為而為”,也無法不停的創新或創造。對我而言,生命就是活動,活動愈自由,生命就愈有創造力,而只有對美無止境的追求,能帶給人自由去創新和創造。而缺乏創新和創造力的企業,未見有長壽者.
近年來,美學大師蔣勳先生,堂皇的跨入高科技產業擔任美學顧問 ; 許多企業主持人積極參與,甚至推動企業內外的各種藝文活動等現象,為這個大家原以為是冰冷無情的商業世界,注入了一股暖流,也帶來了一大片色彩繽紛、鳥語花香的有情天地,企業的管理工作,自此將有一番嶄新的風貌。
寫到這裡,我對朱光潛先生的另一段話,有了更深刻的體認,他說 : “ 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學問或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證諸古今中外,許多傑出事業家的風範和成就,此言實為至理。
上一篇:景氣寒冬來襲 CEO該做些甚麼?
下一篇:大前研一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