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21:06:19醉 咖 啡

文摘

對句平仄相對(相對即相反)

詩的平仄在本句中用交替辦法,使音樂上變化起伏,而在對句則用平仄相反,即相對的辦法.所謂對句,即詩句以兩句為一聯,律詩一共八句,即共有四聯.
第一聯叫"首聯"(或起聯),第二聯叫"頷聯"(次聯),第三聯叫"頸聯"(或腹聯),第四聯叫"尾聯"(結聯).
詩的每一聯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對句".詩的每聯的出句與對句,平仄是採取相對照的規矩的.例如: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出句)危樓高百尺,是平平平仄仄
(對句)手可摘星辰,是仄仄仄平平
(出句與對句平仄是相對)使聲律產生變化起伏,如果不是這樣,出句與對句的平仄相同,或者雜亂無章,其音律就不會產生那種既有規律而又有起伏的情趣.

3) 上下聯平仄相粘(相粘即相同) (此段至以下,網主按許魂先生原文刪編)

所謂相粘: 即第一聯的對句與第二聯的出句(詩的第二句與第三句)
            第二聯的對句與第三聯的出句(詩的第四句與第五句)
            第三聯的對句與第四聯的出句(詩的第六句與第七句)
七言句的前四字相粘,五言句前兩個字相粘.

用這種前半句平仄相粘連的辦法,使平仄的變化不會單純的重複.既有規律,而又有變化,每一聯既有獨立性,與下一聯又有關連性,既不同但亦有同,因而產生一種既有規律而又有變化的起伏節奏,形成抑揚頓挫的音律.

...............


在藝術上日臻完美的結果.

律詩的對仗,按其修辭方法,是從駢體文繁衍而來的,運用對偶,亦是古文的一種修辭,遠自尚書等古籍已有出現.如"滿招損,謙受益"(尚書);"水流濕,火就燥"(周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食秋菊之落英"(楚辭),至於在漢賦,對偶就更多了.

對仗的要求
對偶句與律詩中的對仗,要求同中有異,對仗的規矩有:

1) 詞性和句式相同
詞性是指詞的類別,古稱門類.要求虛詞對虛詞,實詞對實詞.
例如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這是實詞,如深對淺,重對輕,黑暗對光明,這是虛詞.
所謂句式,是指句子的結構.
例如  春回大地,福降降.春(主語)回(動詞)大地(賓語),福(主語)降(動詞)人間(賓語).
句式是(春)一(回)一(大地)二, 對 (福)一(降)一(人間)二.

詞性的要求,不僅要詞性虛實相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而且名詞還要求小分類相同,例如:
地理類: 山,水,江,河等
時令類: 年,節,朝,夕等
居室類: 樓,房,門,窗等
器物類: 刀,槍,杯,盤等
衣飾類: 衣,帽,鞋,襪等
飲食類: 茶,飯,酒,菜等
文具類: 紙,筆,墨,硯等
文學類: 詩,歌,書,畫等
植物類: 草,木,花,果等
動物類: 鳥,獸,蟲,魚等
形體類: 身,心,手,足等
人事類: 德,才,智,勇等
人倫類: 父,子,兄,弟等

以上只是名詞的一部分,還有許多不同類的詞,如動詞,形容詞,數詞,方位詞,連綿詞,專有名詞,顏色詞,副詞等等.務求符合相對的要求.

.................

4) 對仗的種類

工對: 是指對偶工整,用同一個詞類的字相對,而工對的情況,有分多方面

同屬一個小類的詞相對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青

否定詞相對,如有與無,非與是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雙聲,叠韵詞相對.雙聲,是指聲母相同.叠韵,指韵母相同的連綿詞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蒼茫對蕭瑟,晼晚對依稀.   蒼茫,依稀  屬叠韵.  蕭瑟,晼晚  屬雙聲

借對: 是指借同義或同音的詞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借義,金與石本屬同類,但石榴的石,實際不是石頭的石,這是借用字面的含義)
清江無限好,白鳥不勝閑(清本為清晰,白本為顏色,這是借清與青的同音)

寬對: 凡屬詞性相同的字詞相對仗的,叫做寬對.寬對只要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就可以了.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朋輩與刀叢,文字獄與稻粱謀,只是詞性相同,但小類不同,一般說來,詩歌的對仗,用寬對的較多,至于優劣,那就看內容為主

鄰對:
鵲辭穿綫月,花入曝衣樓(鵲對花,是鳥獸對花木)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塵海對金風,是地理對天文)

流水對: 是指上下聯的文意如流水般,自然而下,不能倒轉.有些是順序關係,有些是因果關係.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是水向東流的順序)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是因果關係,按邏輯關係,是不能倒置的)

扇面對: 又叫隔句對,是一種隔句為對的對仗
高閣逼雲霄,舉頭紅日近.遠山收入畫,回首白雲低(上聯首句與下聯首句相對,上聯末句與下聯末句相對)

錯綜對: 指的是相對仗的詞,位置上有錯綜前後,而不是在相對的位置上.
江海相逢少,東山別處長(逢與別,位置錯開,這是為了照顧原來語氣的需要)

當句對: 指在一句中,自成對仗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複相對,柳暗花明相對.而上下聯又成對仗,山重水複對柳暗花明,疑無路對又一村.)

半對半不對: 這種對仗,指的是對仗有一半是不對仗的.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
巴山楚水與二十三年是不對的,只有後三字淒涼地與棄置身相對.
愁失水與與高秋是不對,只有前四字,豈有蛟龍與更無鷹隼是相對.
這一種對仗,是半對半不對.

,,,,,,,,,,,,,,,,,,

半對半不對: 這種對仗,指的是對仗有一半是不對仗的.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
巴山楚水與二十三年是不對的,只有後三字淒涼地與棄置身相對.
愁失水與與高秋是不對,只有前四字,豈有蛟龍與更無鷹隼是相對.
這一種對仗,是半對半不對.

5) 對仗的避忌

忌合掌
所謂合掌,是指上下兩聯,雖然文字不同,但意思却一樣.像人把兩只手掌合成為一.單純為了文字上的對偶,實際上却沒有對仗那種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相得益彰的作用.
日落關門同歇寢,夜來閉戶各安眠
華夏英雄威宇內,炎黃好漢振神州
上面兩聯,涵義相同,雖文字各異,亦符合平仄格律,但達不到對仗的實際要求,所以要避忌.

忌離心
對仗上下聯,雖然有意義相反的"反對",意義相關或相近的"正對",但其上下聯之間,應有內在的連系,不是把彼此毫無聯的兩句話,按對聯形式地放在一起,犯了這種毛病的,叫離心.
添生兩翼威無敵(虎),嫁得重瞳恨始平(盲女)
七月黄州游赤壁(蘇軾),六朝朱戶伴烏衣(燕子)
上面兩聯,上下聯彼此毫無內在聯系,雖然文字形式結構相同,作為對仗,是犯了離心(或稱脫節)的毛病.當然,寫詩犯此毛病的較少,作為對聯的較多出現,但作為"詩鐘"的分咏,那就應作別論.此種分咏,在對聯一節另行介紹.

對聯

1) 對聯的由來
據說對聯始於後蜀主孟昶,他親自撰寫:"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並要老百在家門前都貼上春聯.此說亦有人認為誤傳,說早在晉代王羲之時已有在門前貼春聯的風俗習慣.
對聯,這種對偶的文字形式,早就出現于上古的文獻之中.後來對偶句出現于詩經,楚辭之上,直至唐代近體詩,以對仗作為一種格律,但都是詩與文中的一種句式,一種修辭修法.而對聯,却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被運用,始于何時,正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從風俗民情的歷史來看,春聯却有一很遠久的神話典故.據說上古時期,古書《淮南子》及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記載上說:黄帝書稱上古之時,兄弟二人,曰"荼",曰"鬱",住度朔山桃樹下,簡百鬼,鬼妄(害)人,授以葦索,執以食虎.于是,縣官以臘月除夕,飾桃人垂葦索虎畫于門,故前事也.
桃山有大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并執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括地志》).
在傳說中的"荼"和"鬱","鬱"和"壘",被後人歸并成為"神荼","鬱壘",二神,明代人許仲琳把它編入封神榜,稱為"桃山二鬼",并賜名為"高明","高覺".
這種習俗,從以桃木繪畫,稱為桃符,後來逐步演變為寫兩句吉祥的偶句,春節時挂貼在門前以求吉祥.

2) 對聯的格律
對聯的格律,與對仗的格律大同小異.要求如下:
   1. 字數相同
   2. 詞性句式結構相同
   3. 平仄相對
   4. 上下聯避免同字
上列的要求,與律詩的對仗是相同,是之謂大同.但也有不同之處:
   1. 字數多少不限
   2. 句式,結構不限
   3. 本句的平仄交替,可以放寬

3) 對聯的類別,大致可分:
   春聯,婚聯,壽聯,格言聯,行業聯,名勝,挽聯

4) 對聯的修辭手法,大致有:
   比喻,比擬,誇張,雙關,對照,排比,連珠,回文,設問,反語,缺字,集引,叠字,拆字,嵌字,同部首,藏典

5) 對聯的風格,大致有:
   豪放,委婉,深沉,諧趣,含蓄,灑脫,諷刺,懇切,豁達,醒覺

6) 對聯的"詩鐘"
詩鐘,據說始于明末,或于清代中葉,這是文人相叙時,以限字限時做對聯的文字雅興.稱之為詩鐘,實際上是限時之意.清人徐兆豐《風月談餘錄》上說:
"構思時以寸香系縷上,綴以錢,下承盂,火焚縷斷,錢落盂響,雖佳亦不錄,故名曰詩鐘."
詩鐘初創于閩,後傳諸四川,江浙等地,逐漸發展到全國.詩鐘體例有二:

寫近體詩當然要講格律,還要認真研究它.但不以此為枷鎖,要跟據今天語言的實際去創造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