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07:46:20土伯
羌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
古代羌族對中國歷史發展和民族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歷史傳說時期共工壅防百川,神農教民耕織,從炎黃到夏禹,到華夏族的形成,都與古羌族密不可分。賈逵《週語》註說:“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覽》說:“神農氏姜姓。”姜即羌。《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譙周《蜀本紀》說:“禹本汶山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廣柔在今羌族地區。《水經註·沫水》廣柔縣條:“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今羌族聚居的茂縣、理縣、汶川、北川縣皆有禹跡及記載,尤以北川縣禹里鄉的大禹遺跡、記載、傳說等更為完整。學術界多數認為,根據傳說和歷史記載,北川禹穴當為禹所生地。著名歷史學家徐中舒說:“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據由漢至晉五百年間長期流傳的羌族傳說,我們沒有理由再說夏不是羌。”(徐中舒:《我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所以,古代羌族對締造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的貢獻是昭然史籍的。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廣大地區,遷徙到中原地區的羌族大多華夏化。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代羌族的活動中心。殷商時期,古羌族有“北羌”、“馬羌”等眾多部落,過著居無定處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從事農業生產
羌族是
殷商王朝的“方國”。商王朝中也有羌族首領擔任官職,武丁時期就有羌可、羌立作商王朝的祭祀官。(《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年版,第27頁。)《詩經·商頌》:“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歌頌了殷王朝的強盛,同時也反映了羌族與殷王朝的密切關係。週人與羌人關係更加密切。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說:“姬週當是姜姓的一個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兩支。”傳說姬姓周的始祖“棄”的母親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應是互為婚姻的兩大集團。週與姜、羌聯盟是武王滅商的重要條件。周朝立國以後,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區,如分封在今山東的齊國,(《史記·齊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許昌、南陽一帶的申、呂、許都是姜姓國。週時進入中原的這部分姜姓羌人,歷西周之世,已基本上與華夏人相融合,成為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平王東遷以後,一些以羌人為主體的羌戎大量遷入中原地區。《後漢書·西羌傳》:“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據著名史學家蒙文通先生考證,晉國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壯大起來的,晉國因和戎而稱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晉人之中。春秋戰國時期,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文獻記載了這部分羌人由射獵進到田畜的傳說。《後漢書·西羌傳》說秦厲公時羌人無弋爰劍被俘,逃回後教羌民"田畜"。此後羌族進一步發展和分化。《後漢書·西羌傳》說:“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跡,兵臨謂首,滅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旄牛種,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從河湟流域向西南遷徙的諸羌與當地原居民逐漸融合而發展為今天藏緬語族諸民族。春秋時的義渠羌部落建立了義渠國,其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後為秦所滅。漢代,羌人分佈很廣,從地域劃分,有東羌和西羌兩大類。進入中原的東羌人已基本上與漢族融合,未進入中原的羌人大部分分佈在今甘、青河湟地區,已進入奴隸制社會。此時,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 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魯藏布江流域有發羌、唐犛等羌人部落。漢代居住在西南地區的羌人,有犛牛羌、白馬羌、參狼羌、青衣羌和冉(馬尨)羌等眾多部落。
犛牛羌分佈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清溪鎮,轄四縣:犛牛縣(郡治)、嚴道縣(今榮經縣)、青衣縣(今蘆山縣)、徙縣(今天全縣)。犛牛羌也稱越嶲羌。漢越嶲郡在安寧河、金沙江以至雅礱江流域,都是羌人聚居地。犛牛羌以西,今甘孜州東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白馬羌主要在今四川綿陽地區西北部和甘肅武都地區南部,這些地區屬蜀郡北部都尉和廣漢屬國都尉,故又稱廣漢羌。冉馬尨部落分佈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
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長建後秦政權,列於“五胡十六國”之中。這時期,隴西有岩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游有鄧至羌。
從東漢到西晉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漢族之中。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項羌、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羌、附國等羌人部落。上述諸羌多數被吐蕃所融合。
活動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党項羌,在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公元1227年為蒙古所滅。宋代以後,北方地區的羌人與漢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遷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區的西山諸羌,一部分融合於藏族,一部分成為今日羌族的來源之一。
古代羌人分佈極廣,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佈的重要地區。史前時期傳說時代的大禹便出生於這一帶,其後的有文字以來的史籍均載這一地區為羌人所居,這些便是冉馬尨為主的羌人。這部分羌人逐漸融合了從川、甘、青等地各個不同時代遷來川西北的鄧至、岩昌、白馬、白狗、党項等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為其他民族後又遷入該地的吐蕃等少數民族和秦漢以來遷入的部分漢族而形成了現今的羌族。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徵羌,在羌族地區設置湔氐道,統轄今松、茂、汶、理、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羌族地區設汶川郡。秦漢之際,岷江上游羌區完成了從原始公社末期向階級社會的過渡。羌漢人民交流進一步加強,促進了羌區的發展。
唐時,唐王朝在今松、茂、汶、理、黑水、馬爾康一帶設置了松、茂、當、悉、靜、拓、恭、保、維、乾、霸、翼、真等正州和一些羈縻州,大多以當地羌人為刺史。
宋代沿襲唐制。設茂州、威州各轄兩縣、十幾個羈縻州。元代設茂州,轄汶山、汶川兩縣,開始推行土司製度。明代建立了衛所,進一步推行土司製度。土司製度的建立,發展了封建領主經濟,也進一步加強了羌區和漢區的經濟文化聯繫,推動了羌區的發展。清朝自乾隆至道光,羌族地區改土歸流,實現了封建地主經濟,解放了生產力,真正加強了與漢區的各方面交流,推動了發展。這時期羌區的集鎮手工業、商業繁榮起來,漢、羌商戶雲集茂州等地,興旺發達。
1838年後,法、英帝國主義勢力開始進入羌族地區,進行文化侵略活動。民國初年,四川軍閥在羌區設置“屯殖督辦公署”;1935年在羌族地區設立“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具有革命傳統的羌族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統治和剝削、壓迫,進行了長期英勇的革命鬥爭。1842年鴉片戰爭中,羌族士兵開赴浙江寧波前線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1860年,羌、漢、回、藏等人民響應太平天國革命運動,舉行起義,佔領了松潘、疊溪等城鎮,堅持鬥爭達6年之久。1911年,茂縣、汶川縣的羌、漢人民舉行反清起義,佔領了威州城,結束了清王朝在羌區的統治,支援了四川人民的反清鬥爭。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黨的領導和 影響下,羌族人民同漢族人民一道投入了革命運動。1935年,紅軍四方面軍長征經過羌族地區,建立了革命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運動。羌族人民踴躍參加紅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還有上萬名民工為紅軍提供後勤保障。他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奮鬥,流血犧牲,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50年1月羌族地區獲得了解放,結束了民族壓迫的歷史,開始了民族平等的新時代。
羌族在整個石器時代,手工業是很高明的。其最
出色的工藝是琢玉。他們藉犀利的石英塊制的刀錐,製成骨紡輪、球串等裝飾品。又利用紡輪相互帶動,加快了琢磨的速度,把石英、瑪瑙等堅石琢磨成刀、斧、圭、璧等使人愛悅的器具;作為商品,與附近農業部落兌換糧食及其它物資。琢玉的沙,最初只用打碎的石英沙。後來淘取比石英沙更硬更細的"金剛沙"(與金和石英沙伴生的,硬度更高的黑色礦質細淘沙)。於是他們琢磨的玉器更形精美,成了華夏人最喜愛的商品。其成功的時間,約在距今五千年以前。華夏人有個傳說:"蚩尤以金(銅)為兵,黃帝以玉為兵,黃帝戰勝蚩尤"(《太白陰經》文。蒙文通雲:"其說出於'胡非子'")。這是一個可靠的歷史傳說。蚩尤是我國最先發明冶銅為兵器的。(其說在《管子·地員篇》。)但還不是青銅器,其銳利不能抵禦石英磨製的玉兵器(石英兵器)。但中原並不出玉。黃帝居地接近羌族,故有玉兵,因得以戰勝蚩尤。這是可以理解的。玉兵器在我國保存很久,如宋代還有"玉斧"等。黃帝購用的玉兵器中,可能也有黃金塊。它是最好的投擊武器(如前述)。在黃帝時,羌族雖無熔鑄黃金的能力,卻已知其性能,並能夠把黃金塊錘打成圓球,砸出一個淺柄,穿孔繫繩,作為"流星錘"使用的(古代的錘皆無直柄,只有繩繫,投出又可收回,故可納入袖中)。其時華人金玉不分(說在《泛談我國的黃金》),故談玉兵,也會包括有金球和其他原生礦石。
華夏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後,玉兵器被淘汰了,象徵玉兵的圭、琰(皆具尖銳的鋒端),還作為天子諸侯必須執持的"禮器"。閱千餘年,玉器仍是中華人 所最尊貴的器物。但自入周代後,華夏已經有自己的琢玉工師,和玉的代用品了("次玉",大多是美白的石灰石)。周代把這種琢玉的工匠,稱為"追師"(見《周禮·天官》),以"追"為治玉之稱(《詩·大雅》:"追琢其章") 。《大雅·韓奕》雲:"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周宣王因韓侯娶" 汾王之甥",以北國追族與貊族之地賜之,使為一方之伯。可以設想:這個追族,即羌族以治玉為專業的工人,因華人好玉而入居華夏,子孫蕃衍,遂為追族(其所居地在山西大同附近。說詳《周詩新詮》) 。追字製作時,本無治玉之義,因羌語治玉為堆追之音,故譯作追字,又通"堆"。貊與追,皆北狄之類,實羌族別支。可知羌族不但為華夏古代真玉(石英石)的供給者,也是玉工的傳授者。
羌族游牧於高原草甸,無一定居處,故擴
散性強,適於商業的發展。可以設想羌族馴養羊牛既成,已有女性中心氏族組織時,便各命其男子,帶著剩餘牲畜,逐水草而移轉擴散,逐漸佔有整個康青藏高原的頂部草原,形成若干的氏族部落。由於生產發展的不一致,由於內部交換的發展,進而有了外部交易。待四周農業部落形成以後,農牧交換也顯示出需要。這時,羌族苦於農業發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遂利用牧業的優勢,發展商業,通過水上交通,把自己多餘的畜產品如羊毛、毛皮、牛毛、牛皮、乾肉、乳酪(乾酪)、乳油(酥油)等,與玉器、黃金、食鹽、藥材等土產,紮成牛皮包裹,用犛牛、犏牛、山羊、驢、馬馱載,沿途放牧,在猛犬護衛下,露宿野餐,緩緩前進到農業社會的市場,換回糧食和工藝品。這種經商方式,是羌族在其社會發展進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由於商業交換的方便,發展農業的努力便成為不必要,因而文化發展也就停滯不前,結果"吐蕃文化"所代替。然而,吐蕃統一大高原後,因為對外交通的不便,仍只能使用這種商業方式互通有無,爭取生存。即在吐蕃崩潰後,各地區政權和喇嘛寺也仍然一樣。直到西藏解放,公路大通時,才結束了這樣的經營方式。這種經營方式,可以稱"羌式商業"。它在亞歐之間的內陸草原地區,擅利有數千年之久。近世研究世界史的人很少注意到它,更極少有人知道這種商業是由羌族所 創造的。
【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
男子腳裹毛製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著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后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為“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艷麗,雍容華貴。
【建築】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牆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築手藝高超,砌牆時不繪圖、不弔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樑,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為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於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為大窗戶。傳統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於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製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火塘里的火種,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的住房多為高數十丈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往往群碉林立,極為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係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餘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築除居住外,還作為防衛作戰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禦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閒置不用。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築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邛籠”為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築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解放後,這些碉樓已無防御之功能了,因此,現在羌區農村已無新建的4層以上的碉房邛籠。現今居於城鎮和鄰近漢區的羌族民居已多為羌漢合璧或為現代建築,特別是近20年來,羌族古城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縣城已建成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山高谷深,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人行通道,雖然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但全境內各地數道相通。由於境內江河縱橫,水係發達,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為鋼繩了。建溜索,兩岸立柱,竹索係於木柱、樹根或巨石,橫跨江面,長約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時用麻繩將人身捆在硬木製的半圓形溜筒上,順著竹索懸空溜過河去,觀者驚心怵目。溜索分平索與陡索兩種。平索依兩岸水平安裝,與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動引繩牽著溜筒過渡;陡索則由兩索交叉安裝,一來一往,一頭高一頭低,便於迅速溜渡。挑橋又名懸臂木橋,羌區有上百座。兩岸用圓木縱橫排列層層疊壓,以縱層逐層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橋面鋪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橋與棧道同,主要建在傍岩上,無橋基、無橋墩,沿崖鑿孔,將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過人畜。人行其上仰視不見崖頂,腳下則絕壁千仞,谷底江水奔騰。石橋,用亂石建築成的石拱橋和平橋。現今羌區留存的石拱橋多為唐代、明代建成,分單孔和三孔橋。最著名的是茂縣土門三元橋等,堪稱又一奇觀,已成為國家保護文物。
解放後羌區交通巨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婚姻家庭】
羌族的婚姻制度為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婚姻由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盛行入贅,還有指腹為婚、訂娃娃親、篼篼親等。其他還有姑舅表優先婚,新娘婚後一年內返居娘家、兄死弟納其嫂、弟死兄娶弟婦等遺俗。解放後,特別是現在,婚姻方面的一些落後習俗已得到改變從正式訂婚到結婚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首先要辦開口酒席。男方請介紹人到女方家正式提親,如女方家同意,由其家長開口,定某日辦開口酒席。屆時,由男方在女方家辦席,未婚婿拜見岳父母。其次辦斟訂酒。開口酒過後一段時間,男方又到女方家辦一次席,並送去部分禮。再次辦大訂酒。男方在女方家宴請女方所有家族和該寨每戶一人,交清聘禮,商訂和宣布婚期。最後是擇吉日成婚。婚禮舉行三天,第一天由女方家辦女花夜,進行送親和慶賀,此日,男方要派出迎親隊伍若干到女方家參加慶祝活動。第二天由迎親隊伍率領,女方親朋、鄰里送親到男方家,男方要大宴賓客做正席,是夜飲咂酒、跳沙朗舞、唱酒歌,通宵達旦。第三天做謝客酒,送新娘回娘家,叫回門。此後新娘擇吉日再返夫家居住。由於履行這些程序,花費較多。現今青年男女一般經父母同意後,辦好結婚證外出旅遊結婚,回家後以兩壇咂酒招待親朋正式宣布結婚,婚事新辦已蔚然成風。
歷史上羌族長時期保留著父子連名制,多見於秦漢史籍和唐宋,此後則多以寨名加人名命之。同寨的人一般都是由一個由流傳幾代的家族、家支構成,現在雖有幾個家族同寨,但看得出除由於特殊原因遷入外,均大多為同宗族分支。因此即使現在已冠以不同的漢姓,但均認同為是同宗不同姓,視為內部。羌族最早使用漢姓約在唐代。明清以來便普遍改用漢姓、漢名,同時保留寨名加人名的羌名,離開羌區正式上學、登記等用漢姓、漢名,在本區域則用羌名。贅婿必須隨妻改姓,而將其本姓附在妻姓之後,並在中間加一個吉利字成為他的姓名。其子女也隨母姓,但允許多子女中的次子女有一個姓父姓,表示兩姓皆有宗祧。這類同胞兄弟即有了不同的姓氏,這也是同寨中不同姓氏增加的直接原因,五代以後即成為同宗不同姓的分支。
羌族小孩出生後命名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一般由"釋比"命名,也多由父母或祖父母命名。多在嬰兒滿月時正式舉行命名儀式,現在稱為喝滿月酒。屆時父母要宴請八方親朋,來賓皆持厚禮並在儀式上致吉祥頌詞和祝福等,同時也宣布正式接納被命名的小成員於社會,相當於到戶口登記機關登記了戶口。
【喪葬習俗】
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喪葬習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岩葬、水葬幾種。火葬是其傳統葬俗,每個家族或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墳場,用石砌圍圈,往往有碑記載姓氏與開始設立墳場年月。目前仍盛行火葬。60歲以上正常病故,認為是壽終歸天,要唱喪歌,舉行火葬。也有遵老人遺囑是否選擇火葬的。兇死或傳染病死者則必須火葬。嬰兒死後裝小木棺置於岩洞為岩葬。也有的死嬰裝棺放入河水中飄走稱為水葬。
土葬是羌族較為古老的一種葬法,這從戰國以來的岷江上游石棺土葬墓群的發掘中足以證明。清朝以來土葬更為普遍,各個家族有自己的墓地,流行漢區傳來的木棺土葬。
葬儀特別隆重的叫“大葬”。大葬最早是對民族、家族有過重大貢獻的人舉行的一種最高規格葬儀。近世以來,殷實之家都辦“大葬”。大葬一般歷時三至九天,先由“釋比”做幾天法事,最後一天,客人才參加。屆時由一名有威望的“釋比”,身披牛皮鎧甲,右手執刀,左肩挎槍,槍頭掛一牛舌,帶頭歌舞,歌詞內容是讚頌祖先功績;緊跟著八名“ 釋士 ”,頭戴面具,右手搖手皮鼓,左手擺銅鈴;跟著還有八名較親的家族成員,也都戴面具,敲羊皮鼓;後面一百人以至更多人右手持刀,左肩挎槍,槍纏彩色飄帶,排成一字長蛇陣,邊唱邊舞。先到火墳場轉三圈,將飄帶撒於墳地敬獻祖先。然後到壩子轉圈歌舞,有時扮演對陣戰鬥。最後,所有參加大葬禮的其他人也要到火墳繞場三圈,以示悼念。規模一般少至數百多則千人以上,皆攜酒、糧食、牛、羊、豬等肉類為禮,喪家設大宴款待。這種喪葬習俗花費甚大,
為了羌寨的萬代幸福,必須保護好所有森林,嚴格砍伐神林。如有誰違反規定,亂砍樹木,就會受到神靈懲罰,像這只被吊的狗(雞、草人)一樣。接著,每戶男丁依次走向被弔之狗(雞、草人),一邊對其狠狠吐唾、棒打,一邊說自家擁護封山,如果違反,願受懲罰。有的地方則每人用槍射擊一次狗或雞、草人表誓。還有些地方,每生一個孩子時,就在一棵樹上拴一繩子作為標誌,將此樹視同孩子加以保護。
羌族有諸多成文的鄉規民約和不成文的習慣法。那些以維護私有製為核心,以維護階級統治為本質的習慣法和條文已在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但以維護人權,平等互利,團結友愛,反對暴力欺壓等等具有進步意義的習慣法仍延續至今,起著道德規範作用。
羌族還有許多禁忌。生孩子一般忌客三至七天,生男孩在屋門掛副枷單,生女孩則掛個背兜,表示忌客入內。家有病人,門上掛一紅紙條,表示忌客。大牲畜產仔,也忌客入。
產婦未滿月不准去河邊、井邊,不准進別家房門,更不准去神塔、神龕、廟宇等有神靈的地方。喪偶不滿兩年不准再婚,不准跨過火塘或腳踩鐵三足架,不能吐唾於火塘。驚蟄不動土,春分不上山。逢戊日不動土、不上山、不干重活等。這些禁忌有的帶有迷信色彩,有些不利於生產和健康。現已基本上改掉了落後習俗,形成了文明、現代的生活習慣。
【文化藝術】
羌族的文化藝術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民歌與民間故事的內容廣泛,語言生動。民歌分苦歌、頌歌、情歌、山歌、酒歌、喜慶歌等多種。傳說故事如《開天闢地》、《羌戈大戰》、《日夜想紅軍》等都是珍貴的文學、歷史資料。舞蹈以羌族鍋莊“跳沙朗”最流行 ,傳統的祭祀風俗舞“跳盔甲”極富濃郁的民俗風格。歌舞時還常常以羌笛——一種古老的六聲湛雙管豎笛,以及小鑼、手鈴、嗩吶、羊皮鼓等樂器伴奏。羌族還以獨特精湛的建築藝術著稱於世,這些建築包括碉樓(古稱邛籠)、索橋、棧道以及掘井、築堰等。民間工藝美術則以挑花、刺繡和編織毪子、地毯最為出色。早在明清時代,刺繡已在羌族地區盛行,後來桃花技藝也為羌族婦女喜愛。其針法除挑花外,還有納花、纖花、鍊子和平繡等。圖案的題材多取決於自然物。挑繡圖案的內容多為吉祥如意。
【宗教信仰】
解放前,羌族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信仰喇嘛教外,其餘普遍信仰萬物有靈,在屋頂上供奉白石以為天神。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