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四)
從獲得的資料,以為全新竹市、縣只有15處的福地,未曾想走啊走地又走出好幾處的「福地」來!
福地即今天我們所說的土地公廟,為新竹地區相當獨特的一種稱呼,據說由早年平埔族人議事、集會、祭祀的「公堂」轉化而來。道卡斯族竹塹社,當年自香山(香山福地)遷徙到新竹市內社教館附近(東瀛福地),被迫又搬往南雅街的舊社(南邨福地),接著越過頭前溪往新社落戶(采田福地),可看到居住在”福地”周圍之先民留下獨特名稱的痕跡。
姜寮福地---王世傑開墾竹塹地區之一復興里的姜寮(署立新竹醫院附近)的由來據稱有三種叫法,一是該地野羌繁多,二是該處有人種植生薑,三是閩南語訛傳成為恭寮(往南越過經國路三民國小周圍的東園里舊名)再者,隆恩圳也流經此前方(有流水經過之處,是土地公廟極重要的神聖寶地,目前此廟的戲棚則是搭在此圳溝上)。
(姜寮福地,新竹市復興里17鄰經國路一段398-1號)
新莊福地---新竹南寮過了搭建在舊港里此浮島(現已被西濱公路竹港大橋的橋墩給釘牢至岩盤,不像以前在海水漲退潮時可上下浮沉一尺多)的舊港大橋,連接竹北的中正西路1892巷子旁,可見一建築古樸的新莊福地。新庄子又叫新庄崙,正式名稱為新庄里,推測為竹北靠海地區較晚開發之區域,新竹肉品市場即在此里。
(新莊福地廟)
白境福地---位於竹北鳳岡大橋旁,保佑白地社區的白境福地宮。此與東邊的采田福地(距離約3公里),南邊的新莊福地(距離約1.5公里),西邊的土寮福地廟(距離約1.5公里)約構成一四角矩形。
(白境福地廟,竹北市長青路一段333巷6號)
土寮福地廟---鄰近西濱公路旁的原名土寮福地廟,目前改名為漁寮福德宮,不見舊名僅在新竹市政府編的”慶祝新竹市升格省轄市25周年精密地圖集”見有「福地」此稱。
(平埔族當年在新竹地區的遷移圖)
(竹港大橋的頭前溪出海口)
(土寮福地廟,新竹市西濱公路往竹北市過竹港大橋祥印公司附近)
像這種舊稱「福地」如今卻改為某某福德宮(廟、祠)的,另外還有水田街150巷光田福德宮的「美田福地福德祠」早前又叫「水田尾土地公」;另外,湳雅街187巷底接近金竹路的舊社新興福德祠,位於當年官道邊的此廟早名「舊社新興福地邨」又稱「竹巷莿桐腳土地公」亦是。
(舊社新興福地)
然而更為有趣的事情是,原本在金雅里稱為「龍山福地福德宮」的土地公,重建後更名「八卦福地」可能是附近有座跨越烏瓦窯圳的八卦橋?
土地公廟,都有自己的祭祀圈規模通常也都不大,相當於買賣的商圈,那麼所供奉的神像,更像似僅幾坪就設百貨店上百坪可開百貨公司,大賣全小賣專的意思一樣。
而經過幾次探查走下來,如今的「福地」名稱更迭,讓人無法一眼即知有無平埔族的確切歷史,大約僅能猜測而已!好比馬來西亞人們所恭奉「嗱督公」的小廟,神像雖是個穿馬來亞民族服飾的長者,不過!也能推斷此廟附近有過華人居住。
當然也希望對此「福地」有研究的專家,可以有更專業的論述發表,業餘人士的興趣只能聽聽就好!就像如下例子,就教行家會是好一些的。
在新竹北門街與水田街接口處的鄭氏家廟旁的水田福德宮,每年農曆七月初一的鬼門開時,同位於北區的城隍廟會舉行「夯枷祈福儀式」,城隍廟的陰陽司公繞境時,駐駕在「北壇驛館」半個月,聽取衆位福德正神彙報陽間民情的「工作報告」,至七月十五才返回城隍廟,陰陽司公駐駕的北壇驛館也就是「水田福德宮」。
(清代台灣有城圍的都市,於南北門的地方,常會設有南壇、北壇,做為大陸來台官吏身故停放處。水田福德宮位於舊城門的北門附近,即為北壇)
配合此中元普渡活動,此儀式也接受信徒報名,依照古禮以頭戴紙枷的方式,隨同陰陽司公遶行街道,以洗清業障、消災解厄來進行「夯枷」儀式。記得有則報導說這「夯枷」是唸做” ㄏㄤ、ㄐㄧㄚ”,經過反覆求證原來是錯誤的!
「夯」(ㄏㄤ)字的意思國語與閩南語有所不同。中國北方華北平原或陝甘河西走廊少見石頭,唯一最多的是泥土,怎樣將泥土拍打堅硬成為建築可用的磚塊或牆體,需要用木槌來給「夯」實。至於閩南語的”大力”合成的「夯」字唸法,則要唸做” giâ “好比:
夯貨、Giâ huè (抬貨)。
冇蟳夯籠Phànn-tsîm giâ láng(不自量力)。
性地夯起來Sìng-tē giâ--khí-lâ(脾氣發作起來)。
無枷夯交椅Bô kê giâ kau-í(比喻自找麻煩)。
風颱過了後,菜價攏夯起來矣Hong-thai kuè liáu-āu, tshài kè lóng giâ--khí-lâi--ah. (颱風過後,菜價都上漲了)。
至於藉遊行進行解罪的「夯枷」則不同於國語形容”自找麻煩’或者閩南語表示”討皮疼”的”Giâ-kê” (夯枷), 枷字此時要唸做外家Guā-ke”的「家」"Ke”因此就叫
"Giâ- ke”的啦!
下一篇:新竹市錦華里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