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美感的建立 20241212
緣起: 在Facebook上看到友人(蔡)政翰的母親利用海邊漂流木,經過巧思而有一系列創作。
本文沒有引用該系列的圖,但此一系列的網路上展示,讓我對創作,美感有點想法。
就把這幾段的紀錄放在一起。
-
寫漂流木成為有不同生命的藝術品 (20241007)
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在孩童時期,一開始執筆畫畫時總是用著簡單又雜亂的線條表達,而大人們觀察到他們試圖表示出所見所指。
即使是簡單的線條,甚至都不甚完整,作為父母還是會解釋出蘋果,貓狗,房子,一家人。等到年歲漸長,增加更多對於具象物體的觀察就會開始面臨"不太像","可以畫像一點嗎"的建議與評論,想像力會被推開,對吧?
於是真實世界到成為圖紙上,或黏土雕塑,甚至於言語描述就朝著具象(顏色,明暗,比例大小)與抽象(能表達出意指何事何物)二者的交替呈現方式,也就是上面的孩提時期之後,逐漸有更多形式化加入的過程中,由一條不同程度的光譜範圍涵蓋。
抽象(abstract)這個詞在中文表達上常常被誤解為困難艱澀不易懂,其實正好相反,抽象是在重新表達過程的不斷(或不同)簡化(但不等同於簡單)而保留或呈現主要的特徵。
這就是政翰母親在漂流木一系列作品所呈現的意念上的重新創作,她所看到的不只是奇形怪狀的木頭,她重新賦予這些漂流木人臉,身形,衣著的眾象(此處因為作品直觀可見是人形為主題,別有"眾相"的意趣),卻又與一塊木頭開始的雕刻不同,也許世界上各地的面具主題不同。
在那些打磨,構成,各種自我賦予的比例下的創作,又巧又樸,而作品就在與觀賞者的對話之中,揉合著自然物與創作者的精神。
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有創作者自已賦予的名字(命名就是抽象的指向,連結創作者的意想)。
𧫴以最直接的印象反思作品想說的是什麼。這不是全然天分而是生活中累積觀察,技巧種種養分後對作品賦予的生命力。
(大推!)
-
再記系列二三四 從意識到美感的連接與建立
觀賞是先觀後賞。
觀察是一種最初為直覺,接續是腦的意識作用。 人的大腦有一種模式化的反應,換句話說,每個人看到同樣一件事,腦子裡引發的反應卻不盡相同,依漂流木系列而言,每一件作品的模式都有所不同,有人臉為焦點,有身形作為表達,有保留原始漂流木的質地,做最小的原材耗損,那麼,觀看者看到甚麼? 是原始天成還是經過巧手重製(置)而呈現的平衡對稱,或者不平衡,不同方向比例的延拓,拉伸或塌縮。
這是觀賞的幾個階段。
首先是對作品的對話,這需要各種感官的作用。
然後是對作者的對話,需要透過作者的詮釋以及其他創作背景相關的認識。
然後是給觀賞者的對話,在觀賞者腦的應對,
再來是一種整體的統合,稱之為美感,觀賞經驗,印象。
我們知道了創作者是無師自通,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素人,用你我可能也容易學會的技巧,去面對手中的原料。 我們知道了作者對於每一件作品創作時的想法,於是你開始想像那每一寸年輪被刨除被保留的過程的取捨。
然後,前面的階段會引發腦子裡意識開始發展,就像一道一道門,開或不開,通向意識中深層四通八達的網路結構,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觸發微小電流,繼而引發一連串的更新,於是,賞,是分析,是一個印記,是一種與過去經驗的比對,也可能是瞬間的衝擊,打破原有的想法。
當然,也有可能,甚麼都是感而未動。
天生就會看,取決於你的開始觀看。
-
漂流木系列五之後,暫時的小結 (20241018)
在不同的時間點對同一件物在感受上的應答,常常會有一些新的看法,這就是"美感"的形塑進路。用在人,事,或說就是觀點的養成,長一點時間累積下就是一套史觀,立場。
而互換位置時,人事物出現一種被我們認定的"風格"。
簡單一點來說: 我們不必然會有identical (完全一致)的看法,因為我們會有不同的表述方法(representation),從感官(看,聽,氣味,觸覺。。)的直觀,加上我們大腦記憶區裡的網譜結構的變化,我們能夠應用的語言更豐富多元,因而產生不同的看法。(不見得是更多,也可能是少卻更深刻)
想像一下,從熟悉的作品,看(或聽)出不一樣的觀點的經驗,而這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多層次的往復對話,以下是語言的例子:
你了解我
你了解我了解你
你了解我了解你了解我
對漂流木系列的小結是類似這樣的問答:
是什麼(what when where who )
為什麼 (why)
那如何 (how)
---- 這不就是我們每每面對線條,顏色,材料的(作品)組成時產生的疑問,好奇以迄有階段性答案的一種模式嗎?
這個可能像是甚麼,這個應該不是那樣,原來可以如何。。。
漂流木系列的每一件作品都在說著其unique(獨特性),-而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觀賞經驗,卻是我們從具象抽象之間,自然人為之間不斷有繼續對話的可能。
作者,作品,觀賞者形成連結關係,前面說的大腦記憶區裡的網譜結構,不是一個實體的膠合,也不是固定不變,它具有彈性,它存在於每一次你試圖多發現(或者未發現,已發現)的起心動念。
階段性的小結: 這漂流木系列 hits me,它們打開了我的新視界。
4. 再補充關於美感的建立 (20241206)
甚麼是感應。觀賞。
感,對應到 觀
應,對應到 賞
有位朋友問了一個問題,他的女兒覺得某某前輩畫家的畫好像在技法上沒甚麼,為什麼有很大的名聲。 我答以一則是這位前輩畫家的時代,有一定的影響力,二則是看畫最好有機會跟畫家談,不然也要跟畫家的作品對談(這是一般人觀賞作品的必要),其他的(評論,敘述)就算了,只是一種參考。為什麼呢? 因為看作品(化作或者其他類型的藝術品,創作)實際上是藉別人作品培養自己美感的"擴張與統整",而不是表象,直觀上的美或不美,像或不像,甚至於各種新奇想法,表現技法的欣賞,以及前述了解作家本人(與其創作背景)都是在豐富自己這方的美感經驗的養成。
舉一個小的例子,世界上有那麼多歸類為抽象形式(畫派)的畫家,為什麼深刻在人印象中的卻會是畢卡索,布拉克,米羅,達利這些人。除了是開山祖師的影響還包括一種馬太效應* ----- 不管參與的推廣者有多少,光環名聲始終會掛在少數人的名字下,因為比較容易記住,比如說畢卡索的(立體派)的人物臉部"變臉"風格(一張臉可以抽象化,分解成不同部件,然後重新組合),相同類型的創作不知凡幾,然而只要你看過畢卡索的原作,在大腦裡的印象是可以跨越時間以及空間限制,鑄成你個人美感的模子。
而我們對藝術品的評價會隨著自己美感的變化而一直不同,或者,我們會始終記得其中最初以及最佩服的感動。亦即,大凡創作者與其作品都會是你美感的感知探測試驗,至於那些難理解的評論或者高深的理論(比如什麼後現代)最好都排在最後再來連連看就好,文字能懂代表相通,文字不懂也無所謂,藝術的美感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變化。
這樣再回來看漂流木系列作品的樸,巧,比例,素材的質地,創作者減去而成形(另一種創作是增加而成形),實則就是感應與觀賞,美感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