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星光大道
利用聖誕假期看了《亞洲星光大道》。算是這個假期的一點收獲吧。
我欣賞參賽者的誠意和努力﹐及評判們對歌唱專業的執著和扶腋後輩的精神。在這個講求走精面的世代顯得難能可貴。歌唱節目的質素主要取决於參賽者和評判的質素。《星》的參賽者的水平可能未及內地和台灣。我覺得這比較不適當﹐香港為彈丸之地﹐如何與云云的台灣和內地人口比拼? 在人口比例上﹐一個城市能有多少機會勝過整個國家?
我喜歡周國豐講解歌曲的掌故﹐如作曲的背景和歌詞的意境。我們的父母都成長於貧乏的年代﹐憑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鮮有生於世家大戶﹐自幼受藝術薰陶。其他評判的評語也令我的眼界大開眼界。一直以來﹐我聽歌只求輕鬆﹐不懂分辨何謂好﹐何謂不好。提升觀眾的欣賞品味是改變現時樂壇頹風的最有效辦法。
我感到節目是用心的制作。有幾幕確實令人感動﹐如古卓文和肥媽的真情流露。對某些歌唱節目的煽情手法不太能接受﹐因為我們都要顧及參賽者的感受。真情與煽情的分別是真假之別。參賽者的眼淚是真的情難自控﹐還是由制作部門的刻意安排和煽動氣氛呢?
收視重要﹐賽果反映參賽者的實力也重要。有時候演唱水平相差很遠(純粹個人感覺)﹐但分數出奇地接近﹐是為了營造緊張氣氛嗎?
有兩點建議。
1) 我想不到為參賽者起綽號如「中大歌神」﹑「冠軍王」」﹑「靚聲女王」有何宣傳效果? 賽果一天未定﹐始終不知鹿死誰手﹐綽號過早為參賽者定型﹐增添了無謂的壓力﹐影響歌唱表現。
2) 我相信優質的電視節目不但能夠提高觀眾的欣賞品味﹐更可以發揮社會作用。 《星》給人的印象是只供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參與﹐其實可以吸納不同背景的參賽者: 年長人士﹑少數族裔﹑新移民﹑吸毒青年﹑失業人士﹑殘疾者等等。只要是唱得之人﹐有何不可? 既讓少數群體有機會實現夢想﹐獲得一直渴求的認同和肯定﹐又能夠喚起大眾對他們的關注﹔效果勝過由官員帶領高喊「和諧社會」的口號。
《星》是夢工場。希望出現多些選秀比賽﹐讓不同才能的人士一展所長。我深深感到﹐在香港現有的社會體制中﹐一個在事業上無父母或世叔伯護蔭的年輕人﹐愈來愈難有出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