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貳玖▎主題喃喃-誰是臥底
(圖網)
花生詢問必有事發生 !!
喃喃主題 - 誰是臥底
是從捉鬼遊戲蛻變而來的,是一種語言表述能力,知識面與想像力的遊戲,
是在現實聚會生活上時,也常玩的一種團遊,也能說是一種桌遊,現在APP上也有。
誰是臥底這個遊戲它的玩法和其他經典的社交推理遊戲,
有著相似的結構,
例如,它與 "狼人殺"和 "殺手"等推理遊戲有相似之處,
這些遊戲的共同特點,
都是讓玩家們在有限的線索下推理出其他人的身份。
不過,誰是臥底的遊戲設計相對簡單且節奏快速,
主要透過語言描述來區分臥底與平民,
而不像狼人殺和殺手那樣依賴複雜的角色功能和規則。
遊戲的核心在於玩家如何利用描述的方式來隱藏身份,
並且能否推理出隱藏的臥底。
挑戰玩家的觀察力,邏輯推理與想像力,
和人際敏感度,並且強調了語言表達力。
下面就開始喃喃啦!
憑藉一兩句話,識破臥底的偽裝嗎?還是你能巧妙融入,讓自己成功存活到最後?
這是一場沒有聲音、只有文字的對決!
你的每一個字都是線索,卻也可能成為別人懷疑的理由。
你能成功找出臥底,還是會被誤認而遭到淘汰呢?
遊戲概念:
這是語言邏輯推理遊戲,
所有玩家會收到一個詞語,
大部分人拿到的都是相同的詞,
但少數幾位臥底的詞語略有不同!
1.用一句話描述你的詞語,但不能直接說出詞本身。
2.從其他人的回答中,找出可疑的臥底。
3.透過投票,淘汰臥底,直到獲勝!
遊戲規則:
1.分配詞語
主辦人給每位玩家一個詞語。
多數玩家的詞語相同,
但少數玩家(臥底)會拿到一個相似但不同的詞。
2.依序描述
每個人輪流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詞語,
但不能太明顯,以免臥底猜出正確詞語!
臥底則要根據其他玩家的描述,
努力融入其中,不讓自己被發現!
3.投票淘汰
描述結束後,大家開始猜或推測誰最可疑,
並投票淘汰票數最高的人。
勝利條件:
1.平民獲勝:當臥底都被淘汰,剩下的玩家都是平民。
2.臥底獲勝:當遊戲剩下最後兩人,其中一人是臥底,
則臥底成功存活!
(關於勝利條件因為不是像現實上可以面對面用口語訴說,
所以主辦可以看是有投到一個臥底或是兩個以上,
皆可判斷平民獲勝,因為如果是文字版,要投到臥底都淘汰,
那你的有可能會很多篇,所以按照人數與臥底數,
去思考要怎樣的比例!)
主辦統整方向
1.開放報名,確認參加人數,以設定合適的臥底數量。
2.參加者抽取身分,主辦可以做兩張牌,你自己知道牌後的身分,
然後讓參加者,用悄悄話方式選取牌,設定一個抽取牌的時間,
截止後,主辦依照參加者所選的牌卡,悄悄話回覆參加者的身分,
並且告知詞語與表述順序(這可以依照報名順序)。
3.多數玩家的詞語相同,但少數玩家(臥底)會拿到一個相似但不同的詞。
4.公開告知臥底有幾人,但不說出參加者名字。
5.開始輪流表述,每個人輪流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詞語,
但不能太明顯,以免臥底猜出正確詞語!而混入其中。
6.遊戲將在預定回合數結束後,由主辦人公布身份,計算分數,決定勝負!
7.平民陣營獲勝:
若成功淘汰大部分臥底,且臥底人數未能超過平民。
臥底陣營獲勝:
若回合結束時,臥底仍存活,且能與平民勢均力敵。
然後文字版一個最大的問題是,
平民與臥底的比例,
因為不知參加者有多少,所以臥底的數量,
主辦要自己衡量,除非主辦自己設定臥底,
不用抽籤方式,不然抽籤方式的話,
有個風險比例就是,有可能不是平民太多,
就是臥底太多,這就主辦要再去思考一下。
再者勝利條件也能再思考。
因為投票的環節,如果要一輪一輪制的,
那你的篇章有可能會很多,除非大家一次就淘汰臥底,
所以如果要一輪決勝負,那就是,
平民勝利條件:
若被淘汰的是「臥底」,則平民直接獲勝!
若被淘汰的是普通玩家,
但投票數顯示「大部分人」選中了臥底,
則平民仍可勝利(例:前3名得票者中,臥底至少有1人)。
臥底勝利條件:
若被淘汰的是平民,
而臥底幾乎沒被懷疑(得票極低),則臥底勝利!
若投票結果分散,
沒有一個明顯的可疑者,則臥底也算勝利。
做個比喻:
如果有 30人參加:
臥底數量:5名臥底(難度適中,臥底需要一定的策略來隱藏身份)
6名臥底(較高難度,臥底需要更巧妙地融入並混淆視聽)
投票只有一次的設定:
描述環節
每位玩家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詞語。
每位玩家有機會發表描述,
臥底則要依照其他玩家的描述,巧妙掩飾自己的身份。
投票環節(一次投票,選出最可疑對象)
每位玩家投票選出一名最可疑的對象(不能投自己)。
投票結束後,票數最多的人被淘汰,並公開其身份。
勝利條件:
平民勝利:若被淘汰的是臥底,則平民勝利。
若被淘汰的是普通玩家,但最終的投票結果顯示大部分人選中了臥底,則平民仍算獲勝。
臥底勝利:若被淘汰的是普通玩家,
並且臥底成功隱藏自己身份(投票數少、未被指認),
則臥底獲勝。
若投票結果分散且沒有一致選擇的明顯可疑對象,
則臥底勝利。
這樣的特點在於:
單輪決勝負,節奏更快,不需要拖延過多時間。
臥底要在一次投票中巧妙隱藏自己的身份,挑戰更高。
平民如果誤投普通玩家,會導致遊戲變得更不利,需謹慎選擇。
但是缺點也在於:
投票若只有一輪,只投一次票 會讓遊戲變得偏向「猜測運氣」,
臥底人數多,能互相幫助 → 他們可以統一戰線,混淆視聽。
只有一次投票 → 可能會變成「亂槍打鳥」,
導致平民自己互相投票,臥底存活率高。
如果你希望遊戲不拖太長,
但又不想讓平民太難贏,
可以考慮以下調整規則:(只是建議)
方法 1:減少臥底人數
推薦比例:
20人 → 臥底 3-4人
25人 → 臥底 4-5人
30人 → 臥底 5人(最多不要超過6人)
因為,
臥底人數太多,平民不容易抓到。
臥底太少,容易被抓,遊戲變簡單。
下面說明增加「白板玩家」
白板玩家 = 這些人拿到的是「空白詞」,
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形容。
這樣不只有臥底在描述模糊,
白板玩家也會亂說話,增加遊戲難度,
讓平民不容易馬上鎖定臥底。
建議比例:
20人 → 3臥底 + 2白板
25人 → 4臥底 + 3白板
30人 → 5臥底 + 3-4白板
但是加入白板勝利條件就可能要更改一下。
「如果投出的不是臥底,
但該臥底詞彙已經被平民猜到(或部分臥底表現太明顯),
則平民仍然勝利。」
這樣即使平民只投一次,也有較高的勝率!
若平民淘汰的不是臥底,
但成功推理出臥底的詞 → 平民勝利!
若臥底撐過投票且沒有暴露 → 臥底勝利!
那投票方式可以改為悄悄話
玩家私訊主辦人投票,減少臥底影響票數。
而如果玩家都把票投給白板玩家(而不是臥底),
白板被淘汰 → 臥底存活 → 臥底勝利!
白板玩家通常講話最模糊,容易被懷疑,但他們不是臥底,
如果大家都投給白板,等於幫助臥底存活,臥底就贏了,
但是這樣遊戲可能變成不好玩,
平民挫折感高,這樣的話,平民幾乎很難贏,
因為臥底會利用這一點,
讓大家一直懷疑白板,結果真正的臥底毫髮無傷。
如果主辦希望只有一次投票,
但又不希望「白板變成替死鬼」,可以考慮..
白板被淘汰後,遊戲繼續(不立即結束)
如果大家投掉的只是白板玩家,平民還有一次「終極選擇權」!
那規則可能也要改..
(有三種)
1.若最終投票結果是白板玩家被淘汰,
主辦人可以宣布「這位玩家是白板」,但遊戲不立即結束。
由所有存活玩家再進行最後一次討論投票,
選出最可能的臥底(這一次不投票,直接公布結果)。
如果平民有成功猜出臥底的詞,
則平民獲勝,否則臥底勝利。
這樣優點是,
避免「白板替死」讓臥底輕鬆贏。
讓玩家有額外的思考機會,而不只是投錯就結束。
2.白板若被淘汰,算「流局」(平民和臥底皆無勝利)
如果大家只投白板,遊戲就算平局,沒人贏。
優點: 讓玩家知道「不能亂投白板」,會更謹慎推理。
缺點: 這種結局對玩家來說可能有點失落,
但主辦能再建議搭配其他規則。
3.讓白板有「免死機會」
在遊戲開始時,
主辦人告知大家:白板玩家如果在投票時被淘汰,
他可以獲得「免死機會」一次。
如果白板被投票淘汰,他可以在被公布身份之前,
選擇「公開自己的身份」,這樣當輪投票無效,
所有人再進行一次投票(此時白板不能再被投票)。
這樣可以避免大家濫投白板,
增加遊戲的變數與公平性。
下面說說關於詞語,
可以分成幾類:
1. 食物類:水果/蔬菜/飲料/零食/餐點
2. 動物類:野生動物 / 寵物 / 海洋動物 / 昆蟲
3. 物品類:文具 / 家具 / 電子產品 / 交通工具
4. 地點類:國家 / 城市 / 地標 / 自然景點
5. 顏色類:基本顏色 / 混合顏色 / 自然顏色
6. 事物類:天氣 / 節日 / 時間 / 季節
7. 節目類:電影 / 電視劇 / 書籍
8. 形容詞類:情感 / 狀態 / 特徵
9. 主辦可自想
下面給幾個範例
1.食物類:
平民的詞語:蘋果
描述:"是紅色的,還可以做成甜點。"
臥底的詞語:草莓
描述:"外面紅紅的,裡面白白的。"
2. 動物類:
平民的詞語:狗
描述:"忠實的朋友,喜歡跑步和玩球,通常非常聽話。"
臥底的詞語:動物
描述:"家養生物,通常會互動,也有許多不同的品種。"
3. 物品類:
平民的詞語:鋼筆
描述:"這是一種非常正式的書寫工具,通常用來寫字,有些還有很精緻的設計。"
臥底的詞語:文具
描述:"這是一種書寫工具,大家在學校或者辦公室常常會使用,有很多不同的種類。"
4. 地點類:
平民的詞語:巴黎
描述:"浪漫的氛圍,有些人向往的旅行地。"
臥底的詞語:城市
描述:"這個地方有很多名勝古跡,並且擁有獨特的文化和建築風格,是許多人喜歡的目的地。"
5. 顏色類:
平民的詞語:紅色
描述:"象徵著熱情與愛情,常見節日裝飾中。"
臥底的詞語:顏色
描述:"視覺元素,通常具有強烈的情感聯繫,有時候與節日有關。"
6. 事物類:
平民的詞語:晴天
描述:"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讓人感覺心情愉快。"
臥底的詞語:天氣
描述:"這是大自然的變化,影響我們的穿著和活動,可能會帶來雨、風或陽光。"
7. 節目類:
平民的詞語:科幻片
描述:"這類電影通常以未來或外太空為背景,充滿高科技、冒險情節。
臥底的詞語:電影
描述:"這是一種影像藝術形式,涵蓋各種題材,從愛情到動作再到冒險,各式各樣都有。"
8. 形容詞類:
平民的詞語:快樂
描述:"我感到非常開心,心情愉快,彷彿所有的壓力都消失了,充滿正能量。"
臥底的詞語:情感
描述:"這是一種內心的感受,常常隨著外界的事物變化而改變,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平民與臥底如何在描述同一個詞語時,
運用不同的技巧來隱藏或表現自己的身份。
臥底會避免使用具體細節,
試圖讓自己的描述看起來像是泛指,從而混淆其他玩家。
希望範例能幫助你理解遊戲中的策略!
下面模擬一場「孫悟空 vs 西遊記」的誰是臥底遊戲。
假設有 10 位玩家,其中2 位是臥底。
遊戲設定
平民詞語:西遊記
臥底詞語:孫悟空
玩家發言模擬
(所有玩家依序描述自己的詞語,但不能直接說出詞!)
第一輪發言
玩家 A:「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玩家 B:「主角很厲害,能上天入地。」
玩家 C:「這個作品影響了很多後代的創作。」
玩家 D(臥底):「這個角色有很明顯的標誌性裝扮。」
玩家 E:「這部作品有很多角色,不只有一個人。」
玩家 F(臥底):「這個角色從石頭裡蹦出來。」
玩家 G:「這個故事裡有四個主要人物。」
玩家 H:「一路向西。」
玩家 I:「裡面有神仙,也有妖怪。」
玩家 J:「是影視作品。」
推理討論(誰可能是臥底?)
疑點分析
玩家 D:「這個角色有標誌性裝扮。」
「西遊記」是個整體故事,不該只講某個角色的裝扮!
這可能是臥底,
因為只有「孫悟空」有特別裝扮(緊箍咒、虎皮裙)。
玩家 F:「這個角色從石頭裡蹦出來。」
「西遊記」是整個故事,取經團隊四人都很重要,但只有孫悟空是石頭蹦出的!
這發言太具體,容易暴露臥底身份。
投票環節
所有玩家投票,結果如下:
玩家 D:4 票 ❌(淘汰)
玩家 F:3 票 ❌(淘汰)
平民勝利!
因為成功淘汰所有臥底!
總歸一句:
參與者只要明白
1.抽角色記得自己的角色是平民還是臥底或是白板(有加入這角色的話)
2.記得自己的詞語且描述但是不要太明顯(平民)
而臥底觀察他人發言,再做描述且隱藏身分。
3.投票
而主辦就是主持人也是法官的角色
1.規劃清楚
2.比例考量
3.控場互動順暢
4.宣布勝利是哪一方
而抽到白板的玩家
什麼詞語你都不知道,所以就當個傻白甜即可,
或是也能觀察大家的詞語描述,自行猜測而去描述,
或是作亂吧!
平民要盡可能幫助平民,
而臥底也能看看誰是你的夥伴,
但是每個人的角色是甚麼,
都是所有人互相不知道的!
大概整體就是這樣了,剩下就讓主辦自行吸收了,
但是看到這,真的有看懂嗎?
我自己寫都寫到有點打結耶!
所以你說,主題寫文簡單多了,主辦為何要這樣如此對你自己呢?!
可是還好不是劇本殺跟狼人殺,誰是臥底,還算是玩得起來,
所以有問題再問吧!不然選擇主題模式吧,哈!
本來想來首無間道,
但是我腦子裡面一直出現李克勤的紅日,
所以,就分享哥哥版紅日吧!
放假了!放假了!YA!
嘿,
晚安!
上一篇:文字趴之李廚食堂 - 第五話
下一篇:文字趴之廢
是你的足跡又走過了我的空白。三樓,抱歉。還是無法貼文。許,有一天會又見大家。
時而好時而壞
但是應該都會好的
許,又見uni 2025-04-17 20:10:52
https://youtu.be/UBmLSS8P2ME?si=Lidm6ckNLKd3kfKS
咪遞俾三樓
晚安 2025-04-08 00: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