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00:00:00阿文

◎高耐素_001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高耐素_001
▼給阿文‥001  (85)1996.02.15.四
△給耐素-001  (85)1996.02.25.日 18:10:23
 

▼給阿文‥001

阿文先生‥
  您好!有幸在「親密大對決」,聽到您的許多智慧之語,更深刻體會到‥
佛教的「包容力」;雖有心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不動怒」,望能像佛陀一樣的,平和教育眾生,但,畢竟是凡夫……
  更努力的,在尋找善知識的影響,故希望‥能有一份您的「著作目錄」,謝謝您!
  在此,向您拜個早年‥
阿彌陀佛!
法喜充滿!
新年快樂!
                  高耐素
                    (85)1996.02.15.四
 
 ※附上三十元回郵。
 
■阿文校註
 高耐素 漢聲廣播電台「親密大對決」節目之聽友、慈濟之會員。
 

△給耐素-001

耐素‥
  一時還真不知道,要如何稱呼呢!
  〈耐素〉這個名字,蠻特別的,給阿文有種「耐於素常——甘於淡泊」之感。
  看到信上的「您」字,不由得,有許多的感觸呢!
  「您」字,若不是「禮貌」上的稱呼,當是一種「尊敬」的稱呼——
「禮貌」或可裝模作樣一番,所謂‥「應對進退」者也!
但是「尊敬」,則應是衷心的信服、發自內心的景仰,否則‥也就不異是在「演戲」,只落為一種「應酬」,乃至是一種「奉承」罷!
  通常,「您」字,總是用於「長輩」的,而不用於「平輩」,更不可能用於「晚輩」——可見常人,可以「尊敬」長輩,而不能尊敬平輩,更不可能尊敬晚輩。
  然而‥若是把「您」字,用於「平輩」,或是「晚輩」,那也還真是「怪怪」的呢!平輩或晚輩,還真是‥「擔當不起」呀!
  對於「平輩、晚輩」,無法用「您」稱呼,想是因為‥平輩、晚輩,難以叫自己信服、叫自己景仰、叫自己尊敬故;蓋平輩的德性、修養、學識、功用、份量,跟自己是不相上下,而晚輩的德性、修養、學識、功用、份量,則遠差於自己,故對於平輩、晚輩,要叫自己「信服」,難矣!更別說是心生「景仰」,而「尊敬」他了。
 
  其實‥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認知,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世間」的「主角」,別人都是「配角」——而「我」,是無可取代的,每一個人都是‥「唯我獨尊」的,要想「以客為尊」,那真是在「自欺欺人」。
  有「我」在故,便有「我慢」;有「我慢」故,要「認同」別人,也就不容易呀!更別說是「信服」,而生「景仰、尊敬」了!
  「我慢(傲慢)」越高,就越「瞧不起」別人——要讓「我」尊敬,總要有讓「我」尊敬的「條件」‥長輩「至少——年長」於我(而不論他的德性、修養、學識、功用、份量、職位),所以‥「尊敬長輩」,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而平輩、晚輩,少有「過我」之處,是故,要叫「我」尊敬,那真是「門都沒有」呢!
  對於長輩,能夠「尊敬」,而對於平輩、晚輩,要叫人「尊敬」——也難;
但是,至少也要能夠「尊重」——然而,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是得不到別人「尊重」的,如是‥得不到別人尊重,也就學不到尊重別人。
 
  回想成長過程,當自己還是個「小孩」時,總是受著「大人」的「權威壓迫」
——「囡仔人,有耳無喙」,只有聽話的分,沒有說話的分,要想表達意見都難。
  小孩是謂「幼稚」,幼稚難免無知,無知難免犯錯,而大人的處理態度,總是在伸張大人的權威,常是一種‥「批判性」的,總是生氣、總是打罵、總是處罰;要是過分的,就好像非得把孩子‥「置之死地——打入地獄」,才肯罷休。
  生氣、打罵、處罰,只不過是在「反應、處置」,孩子的「過錯」,而未能進一步的,去「了解」過錯背後,形成的原因、動機——像那些罪犯,抓到之後,判刑~入獄,就算是「解決」了,卻從未加以「心理輔導」;結果‥關出來之後,還是一犯再犯,如是「治標不治本」,譬如‥樹木只去枝葉,而不除根本,不免「春風吹又生」也!
  生氣、打罵、處罰,只是大人們,「威權」的展現;小孩感受到的,只是大人在‥「大欺小、強凌弱」罷了!
  生氣、打罵、處罰,通常也是一種「恨」的展現,在大人權威的壓迫下,小孩感受到的,就只有大人的「恨」,於是‥小孩心裡,也產生「恨」,只因為「小」、只因為能力不夠,而拿大人「沒辦法」,然而心中,「報復」的念頭,是難以扼止的,只要「有機會」,他就要搞點怪、使點壞、做點歹,用以報復大人,來發洩心裡的恨——此恨不經「疏導」,則「日積月累」,終至「此恨綿綿無絕期」也!
 
  小孩長大了、有能力了,他的「報復」行動,就愈加強烈——
翹課、離家、鬼混、學壞、吸毒……說穿了,那都是在「報復大人」——
把大人「氣得要死」,那他就可以得到報復時,發洩怨恨的快感。
  而人之所以為非作歹、行兇幹壞,起因多是因為「恨」(與「貪」)啊!
犯罪的行為,是一種「報復」的行為,是在發洩「恨」啊!
  恨是一種「毀傷性」的,以「置之死地」為終結。 (看「武俠片」裡,「報仇雪恨」,則常是‥「殺光他全家、殺得雞犬不留」為終結。)
  小孩受到大人權威的壓迫,便恨不得大人死,要是可能的話,他真會殺死大人的,只是‥〔怎麼能夠殺死自己的父母呢?〕 小孩對於自己,有「想要父母死」的念頭,會感到羞愧、罪惡、恐懼,又怕這種「想要父母死」的念頭,被大人知道了,大人會「報復」,如是又「恨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想要父母死」的念頭
——心中的恨,難以扼止,既恨別人,又恨自己,不免時而「暴發」一下,做出一些毀傷性的行為(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他物),來發洩心中的恨,結果‥得到的,是大人更加的生氣、打罵、處罰,如是也就‥「惡性循環——互相折磨」。
  可悲的是‥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學到,對於「過錯」,應有的處理態度;也沒有學到,對於過錯,良好的處理方法——
於是,面對(別人的)過錯,最直接的反應,便是「生氣」;
最快速的處置方法,便是「打罵」(有點「理性」的,便是用「處罰」的方式,但處罰,也常是「感情用事」的多)——
而生氣、打罵、處罰,或可解決孩子的過錯(壓抑、隱藏,使其一時不再犯),
但卻不能消除孩子,心中的怨恨啊!
 
  如何教導孩子呢? 想來,也不過是「尊重」二字罷了! 可悲的是‥
人的成長過程,很少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故‥也就很少會去尊重別人;
而人的學習過程,很少學到,要如何去尊重別人,所以‥也就不知道,要如何去尊重別人。
  於是‥要「尊重別人」,說來,還真是難呢!(說來容易——做來難!)
  人既是以自己的知見,活在自己的人生世間,便常是「自以為是」(我是他非)的,於是‥誰也看不起誰、誰也不服誰——誰怕誰!? 於是‥
處處要展現自己的權威、事事要展現自己的威權,哪裡還想到要尊重別人呢?
別人算哪棵蔥呢?
  當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受到輕視、受到排斥,無不心生怨恨,想要保護自己的權威(尊嚴、面子),於是‥就跟人「吵架」(爭辯),乃至「打架」——
更甚者,乃至則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小孩的智力、能力小,是故,只有挨罵、挨打的分。
 長大些,便會頂嘴、回手;長成後,殺了父母,都有可能的。)

 
  不知尊重別人、不會尊重別人、不能尊重別人、不肯尊重別人,自然也就‥
得不到別人尊重——而「欲得人尊重,首先要自重」。
(你不尊重別人,而別人能尊重你,那是別人「修養好」、那是你「幸運」。)
  若是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也會被別人看輕的。
  自己的修為,要是不好,那還有什麼「條件」,能夠讓別人尊重的呢?
  對於別人,我們常是‥「期望過多、要求太高」,總「認為」別人‥「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卻不知、不會、不能、不肯「反求諸己、自我要求」。
 
  前一陣子,有則新聞‥
  一和尚,到酒巴喝酒,跟人發生衝突,被人打了,很不甘心,回去告訴徒弟。
  徒弟聽了,很生氣,師徒便一起,到酒巴去——報復……

  朋友看了,也很是生氣,大叫‥「和尚怎麼能去喝酒呢?還跟人家打架……」
  阿文笑道‥「和尚也是人啊!他的行為,是一個人(凡人)的行為,而不是一個和尚(修行者)的行為啊!」
 
  警察要罷工、老師要罷課,很多人,都「看不慣」,便大叫道‥
「警察是人民的保姆,怎麼可以罷工? 老師為人師表,怎麼可以罷課?」
  「我那麼愛你,你怎麼可以,在外面養小老婆呢?」
  「我把你當作,最好的朋友,你怎麼可以出賣呢?」
  「我那麼相信你,你怎麼能夠,那麼狠心騙我呢?」
  …………
  看來,我們都期望別人、要求別人,能夠「十全十美」——
好使我們能夠「信服」他、使我們能夠「尊敬」他。
  可惜!「十全十美」的,就不會當「人」了——是人,總是會有所缺失。
  於是‥當別人,不如我們的「期望」,我們便會「失望」;失望的同時,也就將別人給「否定」了,也就看不起他、再也不尊敬他。
  小孩心目中的父母,原本都是「高高在上」的,長越大,越是發現父母,真是「遜斃了」;老師,本來也是很「偉大」的,可是‥看多了之後,發現老師,也‥「不過如此爾爾」;歷史上的「偉人、英雄」,要是「追究」的話,也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了! (要是戴上「墨鏡」,那麼‥一切所見,都會「黯然失色」。)
 
  「小孩子,怎麼可以這麼不聽話呢?」
  「我要你讀『建國中學』,你怎麼可以給我去讀『復興美工』呢?」
  「孩子啊!我要你比我強!」
  …………
  看看自己,對於別人的「要求」,是何其之高呀? 要是別人,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自己就氣得要命。
 
  阿文有偈道‥「對人勿過望,過望恐失算;要求別太高,太高怕生患。」
  俗話說‥「仙人拍鼓有時錯,骹步踏差啥人無? 人非聖賢,孰人無過?」
  對於別人「期望」過甚,那麼‥就無法包容別人的過錯——
不能原諒別人,也就常用‥「別人的過錯」,來「折磨自己」——
自己氣得半死,於事何濟?於人何益?
  自己因為‥「別人的過錯而生氣」,又將‥「自己因別人的過錯,而有的怨氣」,發洩到別人身上去;別人便會因為‥受這怨氣,也跟著心生怨氣,而要報復…… 於是就‥「惡性循環——互相折磨」。
 
  小孩數學考了九十八分,拿給父母看,心裡樂得要命。
  父母卻叫道‥「你怎麼這麼不小心!? 這題這麼簡單,你也會算錯!? 要是沒有錯,你不就一百分了嗎?」
  小孩這時,就像是從雲端,摔倒谷底一樣——粉身碎骨。
  對於別人的要求太高,只會造成「壓力」;有壓力(作用力),就會有「反作用力」,壓力不堪負荷,不免就要發生災變的——
就像「電力公司」一樣,負載過重,就會跳機;一跳機,停電,大家就遭殃。
  真的是古哲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呀!
 
  期望別人、要求別人,乃至想要「操控」別人,說穿了,也不過是希望別人,能夠「順我的意」罷了! 偏偏人皆以「自我」為中心,人人各有自己的知見,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想去順別人的意——而希望別人,來順自己的意。
(布袋戲裡,那個〈藏鏡人〉,他的口頭禪是‥「順吾生、逆吾亡!」
 蓋人「順我者,欲其生;逆我者,欲其死」也!
 也難怪小孩,要是「不聽話」,大人就會「恨不得他死」似的打罵——
 以打罵,來展現自己、維護自己,不可侵犯的權威、尊嚴——
 卻一再再的,蹧蹋了小孩的尊嚴啊!)

  只是‥別人即使達到我們的期望、達到我們的要求,對於我們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 別人「十全十美」了,是「別人十全十美」,又不是「自己十全十美」,對自己,有什麼「用處」呢?
  就像希望別人肚子飽,別人的肚子飽了,而自己的肚子沒飽——
別人肚子飽,是別人肚子飽,對於自己的肚子,又有什麼好處呢?
  就像期望別人、要求別人,考試第一名,別人即使考第一名,也是別人第一名,又不是自己第一名,對自己,又有什麼用處呢?
  看來,期望別人、要求別人,還不如‥「期望自己、要求自己」——
好使自己,能夠「讓人信服」;使自己,能夠「讓人尊重」。
  若自己沒有讓人信服、讓人尊重的條件,別人又憑什麼,要來信服、要來尊重自己呢?
  阿文說來說去,簡而言之、言而總之,還真的是‥
「反求諸己‥君子自重——好自為之」
啊!
 
  期望別人,應該怎樣;要求別人,應該怎樣,可想而知,實在是很難的,何況是想要改變別人、操控別人呢? 別想去期望別人、要求別人、改變別人、操控別人,那是「不可能」的事啊!
  也只有‥「期望自己、要求自己、改變自己、操控自己」——
自己做到了、自己做好了,「或許」因此,才能夠去「影響」一下別人,讓別人當模範呢!
  若是自己做到了、做好了,那麼即使「不去教」,別人看了,心服口服,相信也會「自己學」的。
  想想自己,又何曾「信服」過,哪個‥「說得到,做不到、做不好」的人呢?
自己既不信服那些‥「說得到,做不到、做不好」的人,那自己要是‥「說得到,做不到、做不好」的話,有誰會信服呢?
  《大學》之道‥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若不能「獨善其身」的話,別說想要「兼善天下」,就是想「教好子女」(相夫教子),那都是很難的事呢!
 
  阿文有詩道‥「世間諸事物‥想到是學徒、說到是功夫、做到是師傅。」
  人們對「徒弟」,總是難以信服,而對「功夫」呢!又懶得「自己學習」,只有信服、尊敬於「師傅」——師傅若是「名不符實」的話(說得到、做不到),便會捨之而去——令尋高明。
  所以說‥自己要是不努力的,去做個「名符其實」的師傅,那就莫怪‥別人不信服、不尊敬了啊!
  所以說‥「望人不如望己、求人不如求己——自修最重要啊!」
 
  說實在的,以一個「學子」來說,修行最好的態度,當是‥
「一切眾生,盡在說法‥萬物皆我師——
 無論何人、何事、何地、何物,
 都是自己『學習』的對象,都可以從中『取法』‥
 善者為用、惡者為鑑;善者為範、惡者為戒,
 這才是學子,應有的態度啊!」

  阿文有偈道‥
「是人有優缺,行者取為鑑‥善則作模範、惡的當禁戒。」
「萬物皆我師,見聞且靜思,善解得妙智,益用利人事。」
「趣是會人樂、道為悟者用,事物盡可法,逢則應自得。」
「見聞善思惟,知識成智慧,苦惱盡可解,所學無白費。」

  阿文想來‥
〔若想找到一個「十全十美」的「師傅」,自己能夠「信服」,
 才把他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那真是‥無人可為師了!
 蓋人專喜歡看別人缺點,還能「雞蛋裡挑出骨頭」(欲加之罪,不患無詞)呢!
 就算是福慧圓滿的「佛陀在世」,也會有人「批評」(毀謗)佛陀的——
 君不聞,基督教徒說‥「釋迦牟尼佛,是魔鬼的化身」乎?
 是故‥自己眼前所見,無一「完人」也!
 所以說‥別想找到「完人」,讓自己能夠信服的,才把他當作學習對象。
・學子欲修行,當對別人的缺點,「見如實、知如真」;
 而對別人的優點,也當「見如實、知如真」‥
 對別人的優、缺點,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取其長——補己短」,
 而對於他的缺點,則是「取其短——為己戒」——
 大可不必因為別人不是「完人」,有所缺點,
 就瞧不起他、不信服他、不尊重他——
 否則‥對自己,無異是一種「損失」!
 因為‥別人縱有缺點,也會有優點的,
 若因別人有缺點,而否定別人,那也就沒能學習,他的優點了。
・人們常常是到處去找「名師」,
 找一個能令自己信服、令自己尊敬的「完人」,
 才肯「心甘情願」的向他學習。
 殊不知‥萬物皆為師!(萬物皆能為我師!)
 到處去找名師,那真是費精神、費力又費時啊!
 而且,恐怕一輩子,也找不到一個「完人」呢!〕
・肚子要飽,要自己吃,別人替不得、師父替不得——佛菩薩也替不得啊!
 「修行」是自己的事——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得。
 能夠了解這些之後,那就別再期望別人、要求別人了——「自修」吧!
・想想自己,又何嘗成為,別人期望的樣子呢?
 又何嘗達到,別人的要求呢?
 又何嘗被人改變呢?
 「改變」是「自己要改變」的,自己不想改變,誰又改變得了呢?
 故知‥「期望別人,只會叫自己失望;要求別人,那真是自己奢求」啊!
 還是期望自己、要求自己——比較快。〕

 
  阿文有偈道‥
「順逆增喜厭~喜厭長貪瞋~貪瞋孳苦惱~苦惱住生死。
 不知貪與瞋,愚痴復轉盛,苦惱不能脫,生死常沉淪。」
「六根與六塵、六識悉不紊,諸界見如實,受想知如真;
 順逆好修行、喜厭莫著心,貪瞋當出離,解脫樂清淨。」

  「六根、六塵、六識」,便是「十八界」,人生世間,不離這十八界——
  所謂六根,便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所謂六塵,便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所謂六識,便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人心散亂故,常是‥眼不知所見為何、耳不知所聞為何、鼻不知所嗅為何、舌不知所嘗為何、身不知所觸為何、意不知所思為何——
不知自己在做什麼、不知自己在說什麼、不知自己在想什麼——
不知故,也就時常犯錯為過、惹是生非,造作諸惡業,而多受苦惱。
  行者便是學習「專心」,心不散亂故,則‥眼知所見為何、聞知所聞為何、鼻知所嗅為何、舌知所嘗為何、身知所碰為何、意知所思為何——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知故,也就能防錯免過、行是止非,造作諸善業,而長受福樂。
  行者能專心故,身心安定,「諸界見如實、受想知如真」——
  「見如實」者,便是對於眼之所見,如實不虛‥
好色知是好色、壞色知是壞色、不好不壞色知是不好不壞色;
美色知是美色、醜色知是醜色、不美不醜色知是不美不醜色——
不把好色看成壞色、不把壞色看成好色、不把美色看成醜色、不把醜色看成壞色。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美就是美、醜就是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若是「故意、有意」,
把好的看成壞的、壞的看成好的、美的看成醜的、醜的看成美的,
那便是在「自欺欺人」;
若是「無意」,不能所見如實,那便是「愚痴」,愚痴才不知道,自己所見為何。
(其實‥「色」本身並無「好、壞、不好不壞;美、醜、不美不醜」,
 但經「比較、分別」之後,則有「好、壞、不好不壞;美、醜、不美不醜」。)

  「知如真」者,便是於「眼見色生識」時,對於自己的「感受、想法」,要了知如真不假——
順知是順、逆知是逆、不順不逆知是不順不逆;
喜知是喜、厭知是厭、不喜不厭知是不喜不厭;
貪知是貪、瞋知是瞋、不貪不瞋知是不貪不瞋。
順就是順、逆就是逆、不順不逆就是不順不逆;
喜就是喜、厭就是厭、不喜不厭就是不喜不厭;
貪就是貪、瞋就是瞋、不貪不瞋就是不貪不瞋。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是「故意、有意」‥
將順作逆、將逆作順;將喜作厭、將厭作喜;將瞋作貪、將貪作瞋,
那就是「自欺欺人」;
若是「無意」,不能所知如真,那便是「愚痴」,愚痴才不知道,自己的感受為何、想法為何。
 
  其它的‥「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思」,亦復如是‥
聞如實、知如真;嗅如實、知如真;嘗如實、知好真;
觸如實、知如真;思如實、知如真——
悅音知是悅音、噪音知是噪音、不悅不噪音知是不悅不噪音;
香氣知是香氣、臭氣知是臭氣、不香不臭氣知是不香不臭氣;
甘味知是甘味、苦味知是苦味、不甘不苦味知是不甘不苦味;
細觸知是細觸、粗觸知是粗觸、不細不粗觸知是不細不粗觸;
善法知是善法、惡法知是惡法、不善不惡法知是不善不惡法——
順知是順、逆知是逆、不順不逆知是不順不逆;
喜知是喜、厭知是厭、不喜不厭知是不喜不厭;
貪知是貪、瞋知是瞋、不貪不瞋知是不貪不瞋——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自欺欺人。
  「見如實、知如真」,便能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方才能夠,徹底的解決問題,否則,譬如‥連自己的「敵人」,都不知道在哪裡,又如何能夠克敵致勝呢?
  先哲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
  譬如‥冷知是冷,冷了,穿衣服就是了,要是冷不知是冷,不知道要穿衣服,難保不會感冒的;熱知是熱,熱了,脫衣服就是了,要是熱不知是熱,不知道要脫衣服,恐怕就熱得悶出病來、中暑了。
 
  人因善於「分別計度」故,眼前境界,則有順境、有逆境、有不順不逆境——順則喜、喜則貪,貪則欲取,以為我有;
逆則厭、厭則瞋,瞋則排斥,以離我所;
不順不逆則不喜不厭,不喜不厭又覺枯燥乏味、無聊、不刺激,而寂寞難耐。
  眼見一美女,看來真是順眼,順眼則心即生喜,喜則生貪愛,有貪愛故,便想把她,據為已有,於是‥花言巧語、百般追求,把她弄到手、娶回家。
  眼前一惡少,看來真是刺眼,刺眼則心即生厭,厭則生瞋恚,有瞋恚故,便想把他剷除,於是‥惡言粗語、拳打腳踢,動口動手的,把他給攆走。
  人有「貪瞋痴」故,造作種種罪業,而受種種苦惱,苦惱纏縛故,常住生死。
  「貪瞋」從何來? 貪瞋從「喜厭」而來!
  「喜厭」從何來? 喜厭從「順逆」而來!
  「順逆」從何來? 順逆從「分別」而來!
  故謂‥「順逆增喜厭~喜厭長貪瞋~貪瞋孳苦惱~苦惱住生死。」
 
  阿文這麼體會道‥
分別並非不好,愚痴的人,才不會分別,若不能分別善惡,則不能行善止惡。
分別之後,則有順、逆、不順不逆,順逆也還沒什麼好壞;
然而,有順逆,便生喜厭,喜厭則有些許苦惱,而且,也多是「自己」苦惱而已!
然而,喜厭卻能增長貪瞋;貪瞋則生惱害,惱害自己,亦惱害他人——
因貪愛、瞋恨故,則有殺生、盜竊、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酒毒等,
種種惡行產生,行惡之故,得受苦報也!
 
  能夠「見如實、知如真」,則對於「順、逆、不順不逆;喜、厭、不喜不厭;貪、瞋、不貪不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順逆好修行、喜厭莫著心,貪瞋當出離,解脫樂清淨。」 (𠇺‥得。)
「順」當了知、當注意‥順者莫喜,小心「得意忘形」,平平路行𠇺跋跋倒。
「逆」當了知、當注意‥逆者莫厭,小心「火上加油」,則小不忍而亂大謀。
  順逆未了知、未注意,則生喜厭,那麼‥
「喜」當了知、當注意‥喜莫生貪,否則「樂不思蜀」,則國破家亡悔不及。
「厭」當了知、當注意‥厭莫生瞋,否則「不可收拾」,到時就損失慘重了。
  喜厭未了知、未注意,則生貪瞋‥
「貪瞋」當了知、當注意、當制止,否則‥
心起惱害,殺、盜、淫、妄、酒,一切惡行,隨之而作;
有諸惡作,則有諸惡報,苦惱難止息也!
  當知「順逆」,皆是個人「分別計度」所產生的——
  自己看得順眼,他人未必看得順眼;他人看得順眼,自己未必看得順眼。
而有些事物,此時看不順眼,彼時或許看得順眼;此處看得順眼、彼處或許就看不順眼,譬如‥下雨天——
要是必需出門,便會覺得雨很討厭,要是不用出門,雨就不會那麼討厭了。
要是跟愛人,即使沒有共撐著傘,而走在雨中,也會覺得雨很可愛。
  譬如‥塞車的時候,要是有女朋友,陪在一旁聊天,恐怕還希望‥「時光就此停留」呢!哪會覺得,塞車討厭呢?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碰觸、意思法」,皆因自己分別計度故,而有所「順逆」;順逆正好「修行」,人要不知順逆,若無知無覺,豈不異於木人? 對於「順逆」,能夠「見如實、知如真」,方能行順止逆,譬如開車,能知前面路況為何,有坑有洞,還是單行道、還是「此路不通」,方能避開坑洞,防止災禍,否則‥一股腦兒,只管「向前衝」,搞不清楚路況,紅燈也要闖,難保不會發生車禍的。
  而「喜厭」者,亦當「見如實、知如真」,要是不知喜厭為何,若無知無覺,豈不異於石像耶? 當知喜厭,也是個人之喜厭‥
我喜未必他喜、我厭未必他厭;他喜未必我喜、他厭未必我厭。
有的人,沒有辣椒、蒜頭,還吃不下飯呢!
有的人,叫他吃辣椒、蒜頭,則馬上搖頭擺手。
當知‥個人有個人的喜厭,自己所喜厭者,不必也不能強求別人,同自己一樣喜厭,強求的話,就會惱害自己,也惱害別人——
先生喜歡吃辣椒、蒜頭,太太不喜歡吃辣椒、蒜頭;
先生不必要太太也吃椒椒、蒜頭。
太太自己不喜歡吃辣椒、蒜頭,自己不去吃辣椒、蒜頭就好;
太太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吃辣椒、蒜頭,而禁止先生吃辣椒、蒜頭——
喜厭當「不著於心」,要知道‥喜厭是會改變的,此時、此處之喜厭,未必是彼時、彼處之喜厭;彼此喜厭,有所不一,互相包容,也就「相安無事」,
若是「固執」的話,也只有徒增苦惱而已!
  對於「貪瞋」,更是要「見如實、知如真」,才能夠「止貪制瞋——除痴」,若不能了知貪瞋,則不能知痴,若無知無覺,豈不異於布偶耶? 當知‥貪瞋痴,是罪惡苦惱之根源,若不制止,則常行惡業、常受苦惱,而不能了生脫死——
於貪時知貪、於瞋時知瞋、於不貪不瞋時知不貪不瞋,
有貪、有瞋,則知有痴(無痴則不貪、不瞋;有痴方有貪、有瞋),
有貪、有瞋、有痴,則作如是觀想‥
〔我於生死中流轉,苦惱每牽纏,皆因有貪、有瞋、有痴故,
 我今既知有貪、有瞋、有痴,當思出離,能出離故,方不造作惡業;
 不造作惡業故,方能不受苦惱;無苦惱故,方能了生脫死——
 故我當於出離貪瞋痴處,以求解脫!〕

 
  人並非如同「無知無覺」的「木人、石像、布偶」,人皆「有知有覺」,皆能分別計度,只因「愚痴」故,不能「善護諸念」,不能「見如實、知如真」。
  世人因痴故,不能了知貪瞋之患,故不捨貪瞋也!
看到好看的,生喜生貪,便不忍暫離,看得‥「近視眼、目睭脫窗」。
吃到好吃的,生喜生貪,便吃無厭足,於是‥就吃得肥肥胖胖,才想減肥。
孩子不聽話,生厭生瞋,便氣得半死,於是‥打罵一頓,發洩後,才覺得後悔。
  「眼、耳、鼻、舌、身、意」,於「色、聲、香、味、觸、法」,
順則生喜、生貪,貪無厭足,孜孜營營,勞勞碌碌,偏偏多是‥「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苦也!既得者,又無常、易變,偏偏多是「愛常別離」;
愛別離——苦也! 逆則生厭、生瞋,一見就討厭,再見更傷心,
於是‥吵吵鬧鬧、打打殺殺;偏偏冤家路窄,「怨憎常會」;怨憎會——苦也!
  人都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欲離苦,就得離「貪瞋痴」,能離貪瞋痴,也就得樂了!
  阿文故為偈道‥
「苦惱難息止,但省貪瞋痴‥厭離而滅盡,解脫在即時。」
  貪瞋痴,成就諸惡法,當知厭患~當知出離~當知滅盡貪瞋痴——
不貪、不瞋、不痴,則解脫苦惱的纏縛,自由自在也!
 
  人於貪瞋時,之所以不能制止,蓋因心念散亂故;心念散亂,則身心不安定;不安定則動盪不已! 心不安定,境界現前,則惶恐慌張、不知所措,於是‥
見不如實、知不如真;貪不知是貪、瞋不知是貪,惡念惡行,於是‥種諸惡因——待到惡果臨頭,才叫道‥「哪會按爾?」而「悔不當初」。
  每個念頭,都有每個念頭的「生~住~異~滅」,皆當「見如實、知如真」‥念生時知是念生~念住時知是念住~念異時知是念異~念滅時知是念滅——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是才能如佛陀所教‥
「心起善念時,令增、令長;心起惡念時,令斷、令止。」
如是「除惡向善」也!
 
  佛家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菩薩善護諸念,念念見如實、知如真,如是‥
「未生惡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
如是斷惡因,自不受惡果。
  而凡夫.不善護諸念,不生惡念,卻生惡念;已生惡念,不斷惡念,於是‥惡念起時,則身惡行、口惡語,種下惡因,待到嘗受惡果,才「悔不當初」。
  所以‥平時要多修習,使心安定、不散亂;當境界現前時,才能夠沉著應變,「見如實、知如真」,而予以「破解」。
 
      *      *      *      *
 
  關於如何‥「使心安定」呢? 佛陀有一「數息觀」,可作修習。
於每日臨睡前,諸事已畢,則靜坐數息,將「意念」置於「鼻頭」,觀想「出息、入息、止息」(呼氣為出息、吸氣為入息;呼氣止時、吸氣止時,便是止息)
如是「出息、入息、止息——見如實、知如真」——
出息知是出息、入息知是入息、止息知是止息——
出息長短,知出息長短;入息長短,知入息長短;止息長短,知止息長短——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是‥心中或數出息、或數入息——
由一數至十,再由十數至一,數得清楚、數得明白,則能入於定境。
(不要將意念,置於「丹田」什麼的,那不是佛陀的「數息觀」;
 若繫念於丹田,易為生理,所產生的種種現象所迷惑,難保不會走火入魔矣!
 繫念於「鼻、息、鼻識」,方有助於「止定」的修習。)

  初因心多散亂,數著數著,就不知數到哪去了,沒關係!修習多修習,久而久之,則能數得清楚、數得明白。
  以阿文的「實驗」,則作如是數息‥
「一、二、三~二、二、三~三、二、三~四、二、三~五、二、三~
 六、二、三~七、二、三~八、二、三~九、二、三~十、二、三。」
  如是「三息一數」,數得清楚,繼而以「五息一數」‥
「一、二、三、四、五~二、二、三、四、五……十、二、三、四、五。」
  如是數得清楚,繼而「七息一數」,乃至「十息一數」‥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如是,能夠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則「功夫」漸增矣!
  若「十息一數」,不能數得清楚,則退回「七息一數」,再數不清楚,則退回「五息一數」,若還數不清楚,就再以「三息一數」,數得清楚了,再進而「五息一數」。
  其實,要以幾息為一數,全隨個人高興,要「四息一數、六息一數、八息一數」,也未嘗不可,只要數得清楚、觀得明白,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要數「十一、十二、十三……」十一以上,因「二位數」為「二念」,不好與息配合。
  再者,「數數」只是在幫助「觀息」,數數好能將紛飛的念頭——制心一處;若觀息已熟練,入息、出息、止息,已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則於入定功夫,「更上一層樓」,可不必再數數,而專心觀想「出息、入息、止息‥鼻、息、鼻識」即可。
  如是「數息觀」,修習多修習,初只於睡前做,後再加睡醒時亦做,修習多修習;然後,有空就做、想到就做、要做就做;然後,坐著可以做、躺著可以做、站著也可以做、走著也可以做;閉著眼睛可以做、睜著眼睛也能做——
習以為常,熟能生巧——
那麼‥境界現前時,才能馬上醒覺,默默數息,數個十下,入於「定境」,則不為境界所動矣!
  平常若不多修習,境界一來,則為境所轉,哪能「見如實、知如真」呢?
  所謂‥「如如不動」者,「如是境界、如是境界,不為所動」也!
  怎能「不為所動」呢? 因心「安定」也!
  「身心能安定,內外則和平」也!
  …………
  千言萬語,總歸一句‥「反求諸己,好自為之!好——自為之」也!
  末祝‥
和樂安康!
                  阿文
                    (85)1996.02.25.日 18:10:23
 
■附錄:阿文(潘文良)的著作
◇菩提品:學佛心語、小菩薩。
◇勵益品:歲月的話~阿文說、時光中的遺蹟、草根嚼、寂靈書齋靜思語錄。
◇自在品:童年故事、夢的故事。
  目前,就這八本書。
  「三重.重新路.文海書局」,或有「頂淵出版社」的書,可至該書局參看。
  關於《阿文開講》(附「圖書目錄」)的小冊子,快則三月會出,慢則四月才出,故現在無法寄,真是抱歉! 到時,必當寄上。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9.26.四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高耐素_001。1996.02.25.日 18:10:23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840629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5/5a06.htm
■標籤:#智慧 #體會 #包容 #教育 #佛陀 #平和 #感觸 #禮貌 #尊敬 #長輩 #信服 #尊重 #權威 #疏導 #解脫

上一篇:◎隱名氏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