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6 21:47:25天南星
我的基調
之0
我的基調,可以這麼說吧,是自然觀察及試圖瞭解宇宙運作的法則。就技術層面而言,後者幾乎可與現代的自然科學劃上等號。在我更年少輕狂之時,比如說,十年前好了,也許我會說我追求的是「真理」,然則自然科學追求的不見得全是所謂的真理,而真理也不是自然科學所能完全攮括的,更不用提「真理」這個字眼本身定義上的困難。所以,關於「瞭解宇宙運作的法則」的追求以後有機會再來聊吧。我想先談談自然觀察。
我想我們可以這麼定義吧,自然觀察是親身對於非人為製作或創造之事物的觀察,可以肉眼或一般人負擔得起之器材輔助。所以去田野裡看草木如何伸展枝葉,鳥的飛行及獸的凝視,是自然觀察,但在博物館裡欣賞一幅畫或比較分析百貨公司裡的衣服鞋子、展場裡的車子不是自然觀察,而去觀看稻田裡穀穗在晨光下的晶瑩剔透,或在屋子一角看蜘蛛如何織網並將捕到的蟲子包裹麻醉,也可算是一種自然觀察;用望遠鏡賞鳥是一種自然觀察,但用電子顯微鏡看花粉細微構造就無法列入自然觀察之列,而坐在家裡翹二郎腿看BBC拍的「植物的秘密生活」,要算自然觀察總是有點勉強。
也許我們可以將自然觀察推得更遠一些:看山的成長,水的切割,潮起潮落,日月星辰的軌跡與生死,只要被觀察的對象不是人工製造的,都可以算是自然觀察(但在有些領域如天文學自有其稱呼,觀測)。觀察的對象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但我想將重心放在生物尤其是植物的觀察上,說來是有些私心,畢竟那是許久以前就選擇並熟悉的領域。即便如此,仍須時時提醒自己,保有一個博物學家的好奇之心。
〈之一 登山〉
雖說自然觀察的範圍很廣,深山峻嶺,潮間海岸,乃至都市公園裡的草皮上,或牆角邊的蜘蛛網裡,皆有自然觀察的素材,而我的選擇卻是登山。低海拔地區長時間受到人為開發的壓力,原始林已十分罕見,要認識台灣真正的自然面貌就得上山。再者,台灣約有4千種原生植物,其中1千多種是特有種,也就是說,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離開台灣就瞧不見他們的,而這些特有種多出現在中高海拔山區,低海拔地區的種類組成大抵與大陸華南,或菲律賓等鄰近地區相似。
當初走入山林為了是多看幾眼學長所言之「奇花異草」,但由於體力上的付出,技術上的要求,遠離人煙的環境,使登山與都市或近郊的自然觀察有若干程度的差異。而在登山的過程中得到的,原比我想像的多更多。
〈之二 自然文學〉
有印象的接觸自然文學應該是大二從徐仁修的《思源啞口歲時記》及《不要和我說再見 台灣》開始,然而比較密集的閱讀卻是到大四之後才開始的,徐如林的《孤鷹行》,陳列的《永遠的山》,陳冠學的《田園之秋》,王家祥的《文明荒野》乃至《四季的聲音》,楊南郡的《尋訪月亮的腳印》,還有《沙郡年記》、《夏日走過山間》。
自然觀察及登山是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內化的過程,在觀察枝頭跳響的鳥兒領會生命的奧秘,在足跡與足跡間的汗水裡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一種微妙難以言喻的體會,而執筆之人幫我說了出來。
坦白說,在大四以前我很少閱讀文學類的書籍,甚至一度以為那是無用的東西(因為有很深的挫折)。自然文學對我而言是一扇窗口,將我從純粹講究知識的習氣拉了出來(不過倒也沒有變成文藝青年)。可惜對文學領悟力不足這個弱點始終依然。
〈之三 攝影及繪畫〉
繪畫對我而言沒什麼好介紹的,我幼稚園時就認清了我沒有繪畫細胞這件事情。即便如此,看到楊恩生等前輩的畫作時,仍不得不讚嘆,這需要投入多少心力,多久的時間積累才能有此等成績呀!
攝影,與其說是「攝影」,不如說是「拍照記錄」會更恰如其份,因為攝影對我而言務在寫實,而非創作,一張能夠清楚表現拉度希氏赤蛙背側摺,或白頷樹蛙的絲襪腿的照片,會比將他們拍得有美感來得更重要。
〈之四 環保節約〉
如果說自然觀察是一個自我學習及內化的過程,那麼親身實踐環保就是一個將自己的感動回饋的過程。在自然觀察的過程中,必定有許多關於生命的領會,會看到環境的變化,開發及破壞對環境的影響。
身處荒野之中,無論是山林或海洋,也許會很自然而然地領會,這是一處不可輕易破壞之處,但在「文明」之中,許多人卻可能過份耗用資源而不覺不妥。但試想今日高樓大廈,仟陌良田之地,在4百年前仍有巨大樟木林立,成群梅花鹿奔跑。我們之所以能夠坐在舒適的冷氣房裡,瀏覽世界上各個角落的資訊,還有各式各樣隨手可得的精製的食物飲料,無一不是犧牲了許多生靈所換來的。當你眼見一隻受困陷阱的山羌而感到心痛之時,是否想過,供養你一個人土地及能源,能過養活十隻梅花鹿,甚至更有勝之?
所有的文明都是依賴荒野而建立起來的,文明與荒野看似互相衝突,但文明需要荒野。過度消耗文明也等於間接殘害荒野。
現在用「環保」這個名詞似乎有點褪流行了,套用一個現在很流行的名詞,節能減碳。不過我認為這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換個動聽一點的詞句來吸引大家的目光罷了。
〈之五 解說教育〉
所有的感動及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分享予他人。親身力行環保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若能更進一步外展,將自己的感動及知識與其它人分享,喚起他人對身邊生命的察覺,瞭解物種逐漸消逝之後,人類勢將遭受的反作用力,那麼就創造了更多實踐的機會。
分享需要熱情與知識。有熱情才有在遭遇挫折之時,勉以前進的動力,有正確的知識才能在遭遇問題時做出適切的判斷與處理。而這些基礎都來自自然觀察,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感動,沒有感動就難有熱情;沒有觀察,書上的知識都是死的,名字只是名字,科屬分類生態區位只是些硬梆梆的專有名詞。
解說的背景需要自身的觀察經驗,但卻是一項需要與其他人密切互動的專業,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一點,那就變成教育了。我作的事情離教育還很遠,不過解說是讓自己持續自然觀察,並瞭解自己不足之處的一個很有用的方式喔。
————
在生態與演化領域裡,自然觀察也十分重要,儘管偏重描述性的博物學年代已遠去,近幾十年越來越倚重數學(主要是統計學)及模型的建立,但仍有相當部分需要建立描述性的基礎,況且在實地田野工作上,對生物特性的瞭解仍是極重要的一環,這都有賴親身的觀察。
另一個基調,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我真要舉起手來鼓掌!
那我附贈安可曲。 2008-08-21 08: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