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4 07:39:02公車青年陳右錚

簡明CYC漫畫史之十二

《漫畫短篇的第二次實戰經驗》
 
 上篇提到我大學期間所訂的「六年漫畫計畫」,第一年就鎩羽而歸,當時有如鴉片戰爭帶給中國很大的影響一樣,使我見識到:想在新人獎競賽中獲得青睞,必須花非常多心思才有可能達成。因此,之後一年內我為了準備東立第八屆新人獎,花了更多的時間來練習畫圖,並繼續吸收更多漫畫知識,甚至已很早就構思下次參賽大略主題及設計角色;當然這些事情也都在顧及課業和社團的前提下來做的,尤其當時我剛轉進夢想中的社會系,雜事還不少;所以,若問我是否為了雪恥而拋棄了一切?答案當然是不至於!

 基於處女作「雷池攻防戰」裡面,我的人物動作顯得生硬,這顯然無法充分表達一部校園漫畫所應該具備的青春活力,因此研究各種人體動作和姿勢,就成為重要的課題;另外,每每回顧「雷池攻防戰」,我總認為男女主角不僅不討喜,也缺乏明確的特色,總之是非常平庸,所以我開始試著以「大家可能認為好看的樣子」為前提來畫,雖然當時練習了快一年,距離一般職業漫畫家的外型標準還頗遙遠,但我已能確定,我的人物會比第一部作品還好看。還有,效果或背景的運用時機及製作方式上,在畫過「雷池攻防戰」之後也列為我學習的重點之一,我找出所有能參考的教學書籍和漫畫,希望從中揣摩出一些方向。就這樣經過一年生聚教訓,終於到了本人計畫的第二年(1998年),我畫了第二部短篇作品「大學生VS小學生」,角逐東立第八屆新人獎,同樣是三十頁完結的短篇故事(以前曾提過,我畫的短篇一律以東立比賽的頁數要求為標準)。

 「大學生VS小學生」是我以大學前兩年服務性社團經驗為靈感,產生的初步結果;它算是我為了高中開始,想用社會工作相關內容來作為漫畫題材的宏願,踏出的第一步;也可說是我用來測試東立出版社對於這類型作品的實驗之作。因此這部作品在我目前所完成的作品中,具有頗為重要的背後意義。

 延續前篇、基於商業機密原則,在此我不擬明說「大學生VS小學生」的劇情,大意其實就是:一個大學生面對調皮搗蛋的小學生,從彼此衝突到變得和睦相處的故事,而這過程中,社團活動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就像我的前作「雷池攻防戰」一樣,這部作品也利用我當時求學時代的背景--大學校園,做為故事進行的舞台,當然內容或角色的是虛構的啦!但我必須承認,有部分的劇中角色互動模式,是由我生活體驗中所汲取出來(這意味著:跟生活體驗不完全相同),盡量讓我說的故事貼近真實;在主角身上的某些想法和反應,也跟真實的我是有幾分相似的,我想這一點是很多漫畫家都贊同的:「畫自己」是一種很好的題材、因為這樣能讓角色傳神而有共鳴力,而當自己覺得共鳴力時往往就能感染到其他人身上。總之,不妨就把這部作品當成我人生中某一段重要寫照吧!

 基於個人學習漫畫過程中深受高橋留美子的影響(詳見之前各篇《簡明CYC漫畫史》之內容),因此我運用了高橋所慣用的精髓之一「諧音諷刺」:主角的名字就叫做「趙顧仁」,擺明生下來就是要付出愛心的;而其中一個令人頭痛的小鬼頭角色,則取名為「曾正凡」,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愛胡鬧、非常煩人的小學男生;第三個角色名字「郝南岱」也是個難纏的小孩子;想出這些名字其實沒花我多少腦力,它並沒有什麼太深奧的典故(事實上幾次投稿經驗也告訴我,太深奧的典故是多餘的,看懂的人幾希),但我總是持續著一個讓自己很累的習慣,就是即使這些漫畫人名玄機沒有幾個人能洞悉,我還是會不斷蒐集國文或歷史上的典故資料,企圖想出更有內涵、更能不露骨地代表某種性格的名字,如果說:漫畫家有現實和理想的掙扎,那我可以告訴各位:光是想人名,我就有說不完的掙扎了。

 「大學生VS小學生」這部作品從大二的學期中就開始準備,到了暑假才開始畫正式的稿子。暑假的時間對我而言是完整的,我每天都可以坐在書桌前花十幾個小時畫著那些圖,沒有必要不會出門,只是我當時高估了自己作畫的速度,仗著有了一年的實戰經驗,認為一個暑假絕對可以畫出一部短篇作品;問題是我並非在暑假第一天就開始畫圖,而等到社團出隊回來,七月十幾日才真正開始畫草稿,而最後的結果證明我的時間安排有問題--這部作品到八月底的截稿期限還沒有真正完成,而我還是硬著頭皮把稿子送出去,結果是非常悲慘的:作品沒有通過初選的考驗,造成第二次的失利。

 檢討失敗原因,首要者應為上一段所說的,作畫實力和速度比不上實際時限。當時我為了彌補第一次參賽時畫面略顯空洞的缺失,在「大學生VS小學生」中刻意將畫面填滿、增加豐富度,在畫鉛筆草稿時我還體會不出那種痛苦,等開始拿沾水筆描線條時才發現這是極大挑戰,當時大概每天只能上兩張墨線,截稿前四五天才把墨線畫完,剩下時間就是貼網點;當時一心想著:既然要豐富,除了線條多之外,網點用量也應該大增,而完全沒有那種調配畫面平衡度的概念,就拼了命貼,然而由於想要貼的區域數量實在過大,我只好請來妹妹幫忙貼路人的網點;其實我妹那時候剛考完聯考、也學用網點沒多久,就被拖下海做這些苦差事,而且我還拿一般的美工刀給她用(想想我真是壞人),所貼出來的細微部分難免就出現了紕漏,但因時間危急,我也無法做太多補救。我妹義務幫忙了三四天,我相信:那算是她一段「苦情」的回憶,從此之後她就再也沒有(應該也是不敢)幫我做任何漫畫相關程序了!我後來對這件事懷著非常大的歉意。

 失敗的第二原因,我認為是跟劇情有關--在劇情中,出現角色似乎太多,導致頁數分配出現大問題。我一開始是描寫趙顧仁和曾正凡兩個人從交惡到友好的過程,但劇情鋪陳近二十頁時,我突然浮現一個想法:把曾正凡這小傢伙被治好後,乾脆再來個更麻煩的角色,帶給趙顧仁更大威脅,以形成劇情高潮,所以才靈機一動冒出了郝南岱;後來想出的劇情確實是夠誇張(趙顧仁飛身一躍,在高空中把墜樓的郝南岱抱住,平安降落),但醞釀情緒太過倉促,算算郝南岱才登場五六頁,故事就結束了,後來我自己畫著畫著都覺得郝南岱這一段過於草率,但因為線條都畫下去了、根本沒時間修改劇本,只好將就著完成。在一些漫畫教學書裡,是有提過短篇漫畫不宜有太多角色的,而某角色又是快到後段突然出現,對這篇故事而言實在是多餘的元素;但我當時仍然無意間犯此大忌,倘若一開始就堅持以趙顧仁跟曾、郝其中一人串完全場,劇情結構就不用被切割,讀者看起來也覺得比較完整。

 失敗原因之三,則有可能是畫面的整體性不足,或造型呈現的問題。在製作本篇時我的技術雖明顯優於上一次參賽,但完稿經驗仍然太少,常常無法掌握畫面的精簡程度,而必須使用過度、不當的方式來填補畫面,我在貼網點或塗黑時都很難控制它的色調比重,造成部分格數給人感覺有點混亂;但另某些格數的經營上我認為已達業界水準,於是造成的結果是:一頁裡的每一格之間就有落差;這樣對專業者眼光而言,畫面構成是缺乏平衡感的;而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則有可能感到每一格畫技有所差異,看起來並非那麼順暢。至於人物造型,雖然我事前是下了一番工夫來琢磨,各角色在每一格裡是不會長相走樣、前後不一;但事後看來,由於我平日練習偏好男性,導致這篇女主角所散發的女性感覺仍然不太足夠,再加上我這劇情原先就不強調女主角的戲份,結果應該是使人對女主角沒什麼認同感。

 不過,往好處看看,在畫出「大學生VS小學生」的過程中,還是讓我的能力進展了不少。例如:工具的使用方面是最為顯著的,由於之前畫「雷池攻防戰」獲得的寶貴經驗,我在這篇使用壓克力尺來描背景線,速度比以前大為提升,讓我更勇於挑戰複雜的背景,例如:台北天文科學館這種必須看照片所畫出的實景、還有形式繁複的大學校園建築等,都是我往昔所懼怕觸及的,藉由此篇努力,我有了突破。而且在網點方面,由於當時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非常龐大而瑣碎的網點工作,這使得我用筆刀來切割網點的速度無形中增快許多,慢慢導致我畫之後的每一篇作品,對於貼網點這個環節都能有很大的信心。

 另外就是在劇情分格分鏡的安排上,基於前面所述的重大劇情缺失,我開始思考分格分鏡的重要性,我記得很清楚:當我畫著趙顧仁飛身抱住郝南岱的那一幕,我深深感覺到那個格子好小,根本沒辦法表現這種高處墜落的視覺張力,包含飛身的開始到結束那段過程,竟然是在一頁之中的七格來完成!之後回想起來,都自覺這樣的高潮點根本不會讓人產生任何緊張的感覺,但當時受限於頁數不足,也只能在可行範圍內盡量調大,些微幾公釐的調整當然無濟於事;或許一開始某些格數如果刪除或縮小,後面的高潮點的就有足夠的位置來經營。

 直到現在我還相信,「大學生VS小學生」這個題材並沒有什麼不適當的地方,而是如何表現的問題,我未來該做的就是提高劇情強度、增加畫面的魅力和魄力。如果一味想著:什麼樣的題材會受歡迎、哪種外型身份的角色才能大賣,台灣的少年漫畫可能永遠就停在現在的模式--校園、鬼怪、武俠、戰鬥;看著日本的動漫畫、甚至戲劇所觸及題材範圍之廣,我始終心有戚戚焉,之後我還會繼續為畫出「大學生VS小學生」的動機而努力,也就是高中時被「相聚一刻」感動的那種初衷。



(待續)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