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2 01:14:41公車青年陳右錚

電視冠軍--豐富精采的日本文化縮影(中)

(承上篇)

 「電視冠軍」跟其他日本綜藝競賽節目,如:「火焰挑戰者」、「挑戰冠軍王」、「料理東西軍」等,有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在其他的節目裡,我們並不太容易發現參賽者本身的個性,那些參加者在節目中就有如比賽的棋子,每個人都把焦點放在過關、獲勝上,參加者的感言不外乎:「我如果闖過急急棒,一百萬獎金要用來環遊世界!」「餓死了!今天一定要吃到豬排飯」之類的話。這或許正是強調:那最後的獎賞是多麼地誘人,但是,這卻也讓觀眾感受不到這些人為了贏得競賽,真心付出、努力的過程。

 反觀「電視冠軍」,在每一集,我們都可以看到幾位參賽者從開場介紹、初賽、複賽、決賽,途中淘汰或最後拿到冠軍而進入攝影棚接受訪問,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很清楚地瞭解到,這些人在比賽前,平時是怎樣的身份職業,而針對該項比賽,有怎樣恐怖的實力,在節目都會詳加介紹;而在比賽中,面對製作單位的出題,他們用怎樣的邏輯來應戰,怎樣發揮本身的長處,怎樣把比賽主題跟自己曾有的經歷、回憶牽連在一起,這些方面,我們都可以在節目主持人的訪問下,或是旁白講述之下,清楚地瞭解。例如:在一次的「蛋糕師傅王」比賽裡,決賽主題是「愛」,參賽者就開始回憶起當年去法國習藝時,認識了妻子的過程云云,偶爾節目還會特地拍攝一段仿照回憶的短劇,藉以闡述那位參賽者的心境,同時隨著劇情播放著溫馨的音樂,大家彷彿隨著參賽者的思緒、巧手,一起用心體會愛的真諦,這時節目是充滿感性的。

 或者,例如:在「貓通」、「犬通」之類的比賽時,參賽者必定都是本身極為即熱愛貓、狗,本身有豐富的飼養經驗,對其一切習性或對相關之學問皆瞭若指掌,在比賽過程中,觀眾從一些小動作,就可以充分看出來人與動物的情感。又如:在某一屆的「漫畫通」裡,曾經有一次的複賽項目是:看誰先被某部漫畫感動到流淚,即可晉級,我們就在節目裡看到幾個人各自手中拿著一本最愛的漫畫,從面無表情經過幾分鐘變得痛哭流涕,說是想到自己以前童年的遭遇,或因漫畫中闡揚的人道理念,開始熱血澎湃。

 還有「麵包通」、「咖哩通」之類的比賽,這些都不用講:參賽者一定平常就超愛吃那些東西,在開始介紹時,都會一一描述那些人對該事物有多麼狂熱,每天吃好幾個麵包、好幾盤咖哩、並且仔細作筆記等行為,對他們而言都是不足為奇,在比賽過程中,往往都不自覺地就開始訴說本身品嚐的心得。從「布丁通」的比賽中,我們還看到其中有一位參賽者是所謂「布丁之友」會的成員,看她答題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會內推舉的權威,背負著眾人期待來參加比賽,結果也是氣勢十足地獲勝。在「木製玩具通」裡,我們看到很多選手平時是從事教職,經常以木頭作出教具,為小朋友們的學習增添了多少歡樂,當來參加製作木製童玩時,隨著主題的宣布,那種童年之心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感染之下構成一件件充滿巧思的完成品。

 在「電視冠軍」裡面,我們很容易發現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尤其是在面臨競爭、獲勝、失敗的真實一面。「電視冠軍」的參賽者雖然大多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但不代表每個人都能沈著應戰,他們有可能在比賽過程中太過緊張而「出槌」,或因策略失當而差點無法完成作品等,當然這也都屬於參賽者的真實面貌,不過對於居於觀眾角度的我們,有時從中反而可學到一些人生態度。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某一次的「小學生料理王」,四個選手中正好有兩個是親姊妹,姊妹都擅長料理,也都進入了決賽階段。細心的姊姊,做事要求完美,會雕琢各種細節,譬如:把馬鈴薯沿著皮不間斷地削成一長條,炸過後疊起來,當成菜餚的盛器;而處事乾脆的妹妹,則是作風大膽,無論洗菜、炒菜或盤飾都非常迅速,比賽中姊妹還鬥嘴:時間截止前一個多小時就完成的妹妹,嫌姊姊「作太慢」,姊姊則反駁「有足夠時間就要好好地弄」,兩人迥異的處事風格,無分誰好誰壞,卻是一個明顯的對照。最後評選結果是姊姊輸給了妹妹,因為姊姊的作品在精雕細琢下,雖然外觀富有詩情畫意,卻忽略了味道。對我自己而言,看到姊姊的遭遇,實在深有戚戚焉呀!(因為本人也常會像姊姊那樣的方式做事。)當然,看一個綜藝節目到這種地步,是有點嚴肅,不過我竟在那次比賽裡聯想到許多事情。

 還有一個也是看完值得思考的例子,將它拿來當成兒童教材是一點也不奇怪:在上段所提的那次「小學生料理王」裡,有一位五年級男生,以刀工最為拿手,但在途中被淘汰而留下了不甘心的淚;隔年的比賽,六年級的他捲土重來,把刀工練得更上一層樓,連一位華裔的中華料理評審看了都大嘆:「根本已是職業水準!」結果他憑著精湛的技巧硬是獲得冠軍,這也讓我們不禁佩服他臥薪嘗膽的毅力。

 說到參賽者因慌張而導致失誤的例子,據我所看過,最明顯的一次情形莫過於:在某屆的「三分鐘料理王」,看到一位平時是經營民宿的女子,剛開始表現得異常焦急,一邊料理一邊不斷發出尖叫,步驟也隨之錯亂,差點遭到淘汰的命運,不過由於中途一次巧妙地仿製出叉燒拉麵(「三分鐘料理王」之競賽是以假亂真,模仿相似之外型、口感為訴求)反敗為勝,士氣大振,結果令人意外地獲得了冠軍。

 「電視冠軍」賦予參賽者很大的表演空間,導致參賽者個性得以凸顯,在「王」類型(見本文上篇中的第三段之定義)的比賽裡,大家記得的不會只是該比賽主題,而是對於參賽者本身的創意和技術,感到驚嘆不已,無論是吃的、用的、住的、穿的成品均具備原創性及業界水準,選手不只是依循一般準則的工匠,而是整合既有的東西而創造出新的東西。而對於「通」之類的比賽,大家也經常記得那些知識淵博、創下紀錄的高手,甚至抱以尊敬的心情,因為他們執著研究的魅力在比賽中完全彰顯。

 有時候節目甚至扮演了促進親子和諧的媒介,開辦家長和子女共同參與的競賽,例如:「親子四驅車王」。或許,這些家長都不是該項目的專業人士,而那些孩子們更只是一群國小學童,但他們研究參與的精神絲毫不含糊,往往壓箱寶一搬出來就足以豔驚全場。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比賽主題在我們社會裡可能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但在節目裡卻不僅是家長從旁看小孩玩,事實上,家長甚至玩得比小孩還瘋狂。由此可知,「電視冠軍」企畫出這類競賽,能讓家長引導子女從事一些充滿活力、具有正向功能的休閒活動,在競爭中盡情玩樂、學習,抑或在失敗中成長,說偉大一點,已是善盡社會責任的表現。

 正因「電視冠軍」是以參賽者為本位,節目歷年來已出現了好幾個明星人物,例如:「甘味通」池田貴公子,在幾屆拿過冠軍後,成為節目的常任來賓或顧問,他那略帶雅痞的造型和有點臭屁的說話口吻,乍看下感覺有些華而不實,其實他腦中擁有龐大的甜點資料庫。「魚通」宮澤正之,被暱稱為「魚少年」、「魚君」,在本節目取得第一次冠軍時年方十七,所有知識幾乎全憑自修所得,至今他獨特的外貌、聲音仍使人記憶猶新;在連霸好幾次之後,現在已成為評審或顧問的身份。「大食女王」赤阪尊子,則在大食或快食比賽中取得多次優勝,她的韌性特強、拼勁十足,到後來雖因新人輩出,加上本身年齡漸長而實力有所下滑,但已成一個足以代表「大食王」此項目的人物。類似的明星人物還有不少,如:迴轉壽司王的光頭師父沼光吉、模型王的常勝將軍山田卓司等,但其實並非所有項目拿過連霸的冠軍選手,都能持續多年在本節目參賽、曝光,這跟各人處事風格不無關係。

(接下篇)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卡美拉 2007-08-30 13:39:11

勾起我看節目時的回憶
這個節目常常會讓我覺得很感動

不過我也很久沒收看了

關於[魚君]
他也常常參加別的節目
除了是[專業人士]的感覺外似乎也變成藝人了
像[黃金傳說],他跟另一位女生(忘了名字,頭髮有染綠色)搭檔參加[海上只吃釣起來的魚]單元(原名稱我也忘了:P)
他除了對於的認識以外
也對如何料理魚有很深的研究呀~

CYC 2006-11-18 10:51:33

嗯....
這節目果然是奇人輩出
對於那位摺紙冠軍
我也一度懷疑過他的人類身份^^!

而魚君能成為大學助教授一事
雖然由此可知他在魚類方面知識的卓越之處
但也同時證明了
電視冠軍是個具有公信力的電視競賽節目

路人甲 2006-11-17 20:48:26

剛剛又在電視上看到這位魚君,他現在已經是東京海洋大學的客座助教授了!

魚君個人網頁:http://www.sakanak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