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15:22:05dreamer

滋味

冬至,是家的味道。

近日,幾波寒流發威,濕冷氣息十足。夜裡一個人在外,街角的小店,點碗熱騰騰的紅豆湯。餐台上,機器速產的湯圓配料,被一把抓起,在滾燙的湯水裡翻動。入口後,湯圓軟爛無味的口感,吃不到慰藉滿足。那時,才發現,自己的嘴,變刁了。不在家鄉,那是股...失落的味道。

小時候,冬至搓湯圓是家裡的大事。一早,媽媽就將一整大袋,磨完的米漿水,放置在院子的板凳上。在布袋上,壓上大石頭、綁著彈力繩,不時地翻動調整角度,將米漿中的水分擠出來。白天費時的前置作業,晚上才開始搓湯圓。這是關於冬至的回憶。

長大後,一般家庭,冬至大約就是桂冠湯圓。如果要自製湯圓,就到超市買糯米粉。有些需要在冬至,拜拜祭祀的家庭,簡單行事的方法,就是到傳統市場,買些零售的湯圓烹煮。冬至,我們總會在Line上,傳上幾張應景的祝賀圖,但街坊市集中,幫人磨米的機器卻幾乎看不到了。


這幾年,我會安排在冬至前回家,陪媽媽搓湯圓。她從糯米泡水,洗淨、糯米裝袋...很是精神。媽媽年紀大了,載著她,去磨米、晚上幫忙揉製糯米糰。也體驗到,原來搓揉糯米糰,是費勁的真功夫,也影響湯圓是否Q彈好吃。很奇妙的是,米漿水用石頭(重物)壓、或機器脫水,也影響著湯圓的口感。

以前,總是聽媽媽說,自己做的湯圓比較Q,也比較好吃。那時,不能感受體會她想傳達的意思。如果市售的湯圓是80分,自己搓製的湯圓是90分,那...懶惰的我,應當選擇花錢了事。這幾年,終能理解,自己做的湯圓,之所以比較Q、比較好吃,是因為真材實料裡,是手工勁道的溫度,簡單踏實、家的味道。因為家、因為愛與傳承,複雜費時的工序,變得一點也不過時。

搓揉糯米糰的米篩,是外公當年,從嘉義鄉下,轉了好幾趟車,帶來給媽媽的。那個米篩,靜靜躺在歲月裡,喚起媽媽,屬於她冬至的回憶,和對外公的思念。

冬至,繼續磨米、搓湯圓。因為,是家的味道。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