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3 竹山12~甘泉井&石頭公
乾隆53年(1788年),林爽文敗退,由集集轉往小半天。福康安奉命進剿,相傳大營就安在頂埔,此井即為駐兵所鑿;光緒元年(1875年),吳光亮總兵開發八通關中路時閱兵過此,飲而甘之,遂以『甘泉』名井,並鳩工修築,環井以石。古井直徑三尺,深四尺,終年不涸,水質清澈,為當地民眾重要水源。
古井至今尚存,泉源仍盛,上加半圓形水泥蓋,附近居民用來抽取灌溉田園。九二一大地震後,井荒廢於漫草中,為保存歷史價值,在地主同意下由熱心義工加以整理,以保存文化資產,見證歷史。
甘泉井位在社寮頂埔的山溝裡,當地人稱為後溝坑。正確位置在社寮國小左側小路進去,順路右轉直走,過頂埔橋即可見山壁指示,大約位置在頂溝巷38~39號民宅斜對面,但沿途指標示非常不清楚,若不是非常非常地注意找,正常人根本很難發覺所在之處。
當日我開車循指示前往探查,在田間小路繞了二大圈都找不到古井,真怕車子開到小路盡頭【巴庫】不出來,你知道其中有幾段小路有多『小』嗎?車子行經該路段不要說會車啦,連會人都會A到!而且指示牌說什麼
甘泉井是康熙「十全武功」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駐兵取用之泉,是吳光亮為「開山撫番」開闢八通關古道,在起點社寮支線古道上飲用的甘泉,也是日本時期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之泉。這口井見證了台灣歷史兩件大事,所以「甘泉井」的維護及保存,實有其歷史傳承之意義。
建築保存範圍:甘泉井
創建年代:約清乾隆末年
竣工年代:不祥
興建者:福康安部將杜、賴兩姓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山崇里第二鄰頂溝巷38-39號民宅對面
甘泉井收在《臺灣文獻叢刊》的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沙連堡》記載:“在縣東四十餘里社寮頂埔前福中堂駐兵大營邊。泉清而甘,大旱不涸。前臺灣總鎮吳光亮閱兵過此,飲而甘之,遂為鳩工修築,四面皆環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第152頁)
言下之意,該井早在乾隆末年就已存在,而頂埔是福康安駐軍所在,所以倪贊元說在大營邊,只是他並沒說是駐軍開鑿的哩!
古井不遠處之石砌土地公年代不可考,據推測應該與古井年代相當,是該鄰飲水思源的保護神。但若以同樣鵝卵石堆砌的形制來推測,那它的年代應該在光緒初,只是實際的年代真的不可考。
在台灣常看到三塊石頭(三粒石)壘成的石棚。在石棚內,有的是空的,有的上面會貼張紙,有時會放個石頭,有時會放神像。這應該有歷時性的關係,也就是先是空無一物,後來再貼紙,之後再放上象徵物,所謂象徵物,就是石主或神像之類的事物,但又不能等同視之。
如果是土地公、大樹公的話,可能先是空的,再貼紙,最後置上象徵物。如果是石頭公的話,又分兩種,一種是巨石型的,那它的歷時過程也如前述,可能會在巨石前壘石棚,後來在棚內置入象徵物;另一種是怪石,也就是人形石,那它就先有象徵物再加石棚。
甘泉井旁的石頭公,是一塊人形的石頭,應屬後者,先有石再有棚。或許在修砌甘泉井時,有人認為這個石頭形制特別,置於井邊加以供奉吧?這個石棚,受制於材料,壘不出三粒石的形制,卻想壘出那個樣子,所以旁邊壘上許多大小鵝卵石加固,也很特別。這個石頭公雖然文獻不足,年代、性質、作用都變得不可考,但它的存在,對了解低階神祇和自然崇拜也有一定的幫助。
這個景點我去年也有去呢!我是在去紫南宮拜拜回來時經過集山路某國中旁的路標有這個,路旁的指示也滿精確的,雖然山路有點可怕‧‧‧不過這裡環境真的頗棒的~~石頭公好特別
真用心.............連這麼難找的地方都找到了
讚~~~~!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