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3 16:14:03老魚兒

公平、正義真的是普世價值嗎?

 

人生是一趟奇妙的學習之旅,單純善良與順從是我的本性,相信「人性本善」與「禮義廉恥」之倫理道德、「人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人皆可以成佛」等價值觀是後天教育所賜。學習生物遺傳的知識,使我瞭解到男人與女人性別的差異是XY染色體之異,而男女力氣大小與皮膚粗細之別是受性別荷爾蒙影響,大學時讀到染色體異常及內分泌失調使人犯罪時,讓我對罪犯充滿了同情與不捨、、,就是帶著這樣單純的思想踏入了多元多變的社會。

 

在職場中見識到諸多不公不義、馬屁文化、官僚氣息及各方人性黑暗面後,我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態從公,我以『』能化解所有人的仇恨出發,也享受著「施比受更有福」的成就感與人相處。當然我也受到了不少友人的佈施,包含了情與物資的實質助力,我總想著「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就這樣一個簡單的信念,在人來人往間,結交了不少好友。漸漸的,對年輕時所接受的一些想法有了執疑,如「公平、正義真的是普世價值嗎?」、「人性真的本善嗎?」、、。

 

在傷心挫折與失望痛苦中,我愈發覺得生命真的是神賜的恩典。近日移民在外的好友,紛紛回國,見面時,毫無忌諱的談論我們的前半生與所見所聞。就如同姑姑晚年時曾對我訴說:『我的四個孩子,原來就就像一個手掌的四隻手指,同心協力;没想到婚後受到枕邊人的影響,分崩離析,我好傷心!』。多年前,高中好友回國時,就已道出她母親與我姑媽相同感受的話。這讓我想起了曹丕逼曹植寫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祖先曾告誡:「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現實生活卻往往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為何本是同根生的兄妹不能相讓一二?是純受枕邊人的影響呢?還是有些人的本性就是如此?枕邊人只不過是藉口?

 

好友的親戚從醫,生前以六個子女的名義分別購入了不同地點的房產,臨終前交待唯一的女兒處理遺產,由於全家均移居於國外,女兒回台後,除了老家外把不同地點的房產一一處理所得現金平分予六位子女,其中的一位兄弟欠了一大筆債於兄弟間,這位主持公平正義的妹妹,自作主張的把該給其中這位兄長的金錢分別交給了債主兄弟,解決了兄弟間的債務問題。公平吧!下場是,親兄妹之間不相往來了???因為既得利益者不滿已在手的利益被剝奪,未拿到錢的兄弟認為他的錢該由他自己作主,怎可不經他手逕交予其他兄長?為了父母遺留的錢,兄弟鬩於牆,老死不相往來!

 

 

另外一個案例是父母未立遺囑,家中有七位子女,兄妹分散在美、歐、亞(台灣),父母的現金及不動產分置台灣及加拿大,其實房產不過二棟而已,但是兄弟姐妹意見不一,國外的現金(他父親為避稅,以他兄為名存下的現金,大哥不願交出),與房產只能透過律師幫忙處理。未料,這位外國律師參與了家人意見的戰爭,姐妹間因兄弟的貪念,從確立遺產管理人的爭議為始,我的這位朋友是家中老二,在國外妹妹們一致的意見下,成了國內外遺產管理人。他的弟弟在父親辭世後,先下手為強,立即把自己在加拿大的房產處理掉,直接搬入父親房屋內,朋友認為如果弟弟願意以較市價便宜的方式逕為購置,所得之現金與父母所留現金兄妹平分即可,然而在歐洲的妹妹及國外律師咸認為她不可以賤賣共同資產圖利其中一人,排行前面的四位兄姐主張下面三位弟妹未曾支援家中經濟行為,就不該分享遺產,鬧的家人間要透過律師傳話,這位朋友很生氣說,就讓父母的資產全化為律師費算了,以後她也不要和其中的某些兄妹來往了。 

 

 

聽罷,我只能深深的嘆息,唉!究竟人性為善?抑惡?身邊多起真實的例子,讓我終於明白公平、正義不真的是普世價值,人的貪念才是不爭的人性。而我不過被洗了腦聽話的乖孩子!尤其在我看了「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後,對峇里島上接受別人支助圖帝母親,竟再啟貪念,深掘軟土,想取得更多之支助時,我更相信了「貪、瞋、痴、慢、疑」是人性中難斷的五毒!只是每個人被毒害的對象不同罷了,讓我更感恩身在貧困與單純洗腦的過程中,洗去了金錢與名利的誘惑!不斷失去健康的過程中,我再悟出「」的重要性,人的心決定了他的人生,心快樂,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心是永恒身會成住壞空 

 

 

感謝神總是在適當的時機,教我認識人性與神性,也感謝在「唯心論」與「唯物論」的人群中,唯心論者與我為友,使我踽踽獨行的人生路上不寂寞,唯物論者自以為是的攻訐,是神考驗我『忍辱』的功課,開啟我『智慧』之必要!當我在中古市場上流連,不小心聽到業者間的對話,他們最喜歡不肖子孫了,因為不肖子孫賤賣父母的珍藏,才使他們享有利潤。妹妹聽了對我說「姐,老了我們一起擺攤,把我們深愛把玩的物品賣給喜歡的人,不要被不肖子孫賤賣」,我笑答:「好呀,就讓我們相互為鄰照應小攤,作為晚年的娛樂」時,我更開心的感覺到人生的確是一趟奇幻之旅,學習永遠有享不盡的樂趣,讓我們好好享受『難得人身』與『難得人生』!

mk 2010-12-08 17:12:56

余篤信佛教六道輪迴因果之說,每個人都是投胎再來之人,往世之習性業因如同DNA一樣仍會帶在身上,俟機而萌發,但由於和這一世父母的因緣關係而出生於某一個家庭,因此性善、性惡之說都會因人而失之偏頗,此乃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的習性使然,其中的關連性牽扯萬端太複雜,除佛陀外,十地以上之等覺菩薩可能都很難講得清楚。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非引自某部經中之所言,因此未必正確。

版主回應
但您可知道,六道輪迴己成主流價值 2010-12-09 15: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