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13:04:22幻羽

【 南 海 風 雲 】

                           【 南 海 風 雲 】


印尼總統維多多今年一月到納土納群群島的海軍基地視察。印尼指中國多次派出海警船隻護衛漁船在印尼專屬經濟區捕魚,中國則指其南海主權與納土納海域部分重疊。(美聯社資料圖片)

                *印尼去信聯合國 反駁中國擁南海主權立場*

           撰文: 眾新聞記者 | 發佈日期: 2020-05-31.05:20  

印尼早前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引用2016年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就南海仲裁案的裁決,反駁中國以九段線歷史權利主張其擁有南海主權的立場。 

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報道,印尼本月26日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出一項照會,有關報道提及當中內容。印尼在照會指,印尼2010年7月曾向聯合國提出通知照會,如今再重申當時立場。 

照會指出,印尼並非南海主權爭議一方。印尼2010年對南海主權爭議的立場,獲得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決的確認。照會表示,印尼重申,以九段線主張南海歷史權利,明顯缺乏國際法基礎,違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這點獲得南海仲裁案裁決確認(Indonesia reiterates that the 9-dash line map implying historic rights claim clearly lacks international legal basis and is tantamount to upset UNCLOS 1982)。 

南海仲裁案指的是荷蘭海牙國際仲裁法院,2016年就菲律賓控訴中國的九段線主張違反國際海洋法公約的宣判,裁定菲律賓勝訴。印尼在照會指出,印尼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一再呼籲各界遵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印尼不會被任何違反國際法的主張束縛。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的姐妹網站BenarNews報道,馬來西亞在2019年12月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提案,要求允許馬來西亞將北部海域的大陸棚延伸至自領海基線200海里(約370公里)以外,以確保其在南海的主權。 

BenarNews報道指,馬來西亞提案後,中國致函聯合國抗議,宣稱是唯一擁有南海主權的國家,南海主權的依據不只是自然地貌,而是歷史性權利。對於中國的主張,菲律賓與越南向聯合國提出抗議。印尼在照會提到,中國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間就馬來西亞的提案、以及就菲律賓、越南對中國的抗議,都提出通知照會。對此,印尼重申對南海的主張。 

華府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AMTI)主任波林(Gregory Poling)接受BenarNews及Rappler訪問指出,這是首次有東盟國家公開支持南海仲裁案裁決,菲律賓及東盟尋求整合對南海的立場,印尼今次的做法「立下重要基石」。波林稱,印尼官員已就此推動了4年,如今看來,似乎是推動的一方,勝過印尼內部在政治上畏懼中國的一方。 

印尼與中國因位於南海的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護漁問題陷入緊張,印尼指中國多次派遣海警船隻護衛漁船在印尼專屬經濟區捕魚,中國則指其南海主權與印尼納土納海域部分重疊,中國漁民的捕魚活動完全合法和合情合理,印尼稱中國的主張不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美軍航空母艦及兩棲攻擊艦聯同海軍陸戰隊,過去幾天在南海舉行聯合作戰演習。美國海軍在菲律賓外海,不斷傳出炮火轟鳴聲音。拉姆滾體導彈((RIM-116 Rolling Airframe Missile)一發接一發從美國海軍「日耳曼城號」(USS Germantown)登陸艦的前部發射。美國海軍在官方的Twitter上載多張有關今次演習的照片,並稱美軍「隨時準備」。

南海爭端

南海爭端指南中國海周邊的幾個國家因為對於該海域的部分島嶼的主權歸屬、海域劃分和相關海洋權利的聲索產生重疊從而發生的衝突。涉及該爭端的國家及地區有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越南。 

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包括南沙群島(見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後來有關位於印尼和馬來西亞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也被歸類進該爭端範圍中。各個國家出於自身利益,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張擁有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包括島嶼附近的專屬經濟區和捕撈地帶。由於懷疑南中國海的油氣蘊藏十分豐富,當事國也紛紛加入爭奪行列。其他一些爭奪該地區主權的理由有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控制等。 

香格里拉對話是相關國家為解決該地區爭端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平臺。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則是各國間為協調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平臺。 

2013年,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控告中國的九段線主張和海洋執法活動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相繼介入,令南海爭議由地區提升至國際層面。

《美國之音》報道,美國海軍在南中國海舉行大型多平台聯合演習。這是以「美利堅號」(USS America)兩棲攻擊艦為平台的遠征打擊群,在西太平洋演練的一部分。參加的還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及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軍。過去幾天,「美利堅號」遠征打擊群與「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戰鬥群,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軍,在南中國海進行了三天的聯合作戰演習。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西菲律賓海,是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海域面積有3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南海海域牽涉到許多周邊國家的利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區。中國於2012年設立海南省三沙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名稱沿革

周朝時稱南海(包括今東海南海(楚即立國於南海境內,江漢之間(今宜昌))即南國,以北為北海(今渤海)東海(今黃海)即北國),秦西楚(秦漢之間朝代)因之,漢朝、南北朝時稱其為漲海、沸海,清朝滅亡後逐漸改稱南海,並延續至今。 

十六世紀時,葡萄牙水手把它稱為中國海,後來稱為南中國海。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的使用的名稱為「南中國海(南海)」。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印尼、韓國、日本等從國際上通用的英文名稱「South China Sea」稱之為南中國海(韓語:남중국해/南中國海 Nam Jungguk Hae;馬來語:Laut China Selatan;印尼語:Laut Tiongkok Selatan;日語:南シナ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漢字標記為「南支那海」))。 

2011年南海主權爭議升級後,菲律賓政府開始使用「西菲律賓海」的名稱。而越南則基於地理位置將該海域稱之為東海。

南海範圍

在國際水文局的定義中,南海為東北—西南走向,其南部邊界在南緯3度,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南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北邊至中國大陸,東北至台灣本島,東至菲律賓群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整個南海幾乎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其形狀近似菱形,從四周呈階梯狀向中部加深。 

南海為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平均水深約為1,212米,最深處為中部的深海平原,達5,567米左右。

南海地處低緯度地域,屬於熱帶深海。南海海水錶層水溫較高從25℃到28℃左右,年溫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米。流入南海主要河流有 珠江、紅河、湄公河(中國境內水域稱瀾滄江)。

南海分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單元。大陸棚以西南部最寬,北部陸架寬約285公里,東、西部陸架最窄,呂宋島以西,島架寬僅5公尺;大陸坡呈階梯狀下降,主要的南海諸島都在其大陸坡上,東、西部陸坡較陡,並有許多切割峽谷。

古南海在台灣-巴拉望島(palawan)以東,與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大洋相鄰。在巴拉望島(palawan)與海南島之間(今南海)為歐亞大陸的陸殼。3000-3300萬年左右,也就是始新世的末期,隨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一個擠出-逃逸的扇形構造,華北-華南地塊被向東擠出,印支地塊被向東南方向擠出,二者之間大致以紅河斷裂帶為界。兩者之間的速度和角度差,將巴拉望島和海南島之間的陸殼撕裂,地函物質上涌,形成南海洋中脊。南海洋盆的裂開活動至約1500萬年前終止。南海洋盆在3300-1500萬年間裂開了大約600-700公里。

南海有超過200個無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由北向南依次是:東沙群島 、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納土納群島 、阿南巴斯群島。其中位於納土納群島的大納土納島為南海最大島嶼。

由於南海屬於熱帶海洋,適於珊瑚繁殖,海底高台處形成珊瑚島,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均為珊瑚島嶼;水產主要為海龜、海參、金槍魚、銀紋笛鯛、鯊魚、龍蝦、梭子魚、墨魚和魷魚等各種熱帶海產。南海的金絲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這種巢就是珍貴的滋補品燕窩。2018年有報導稱南海每年魚穫可達1,600萬噸。 

能源

南海海底石油與天然氣可燃冰蘊藏豐富,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二百億噸。其中,中方較早期開發的有位於鶯歌海(海南島以南南海水域)的崖城13-1油氣田,由中國海洋石油及BP合營,向中海油及香港中華電力供應油氣。而越南亦有在南海西部水域建造鑽油台,早期與前蘇聯合作,後期則主要與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等外資合作。南中國海的一項天然氣項目於2014年首次投產。

戰略地位爭端

南海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為半島和島礁。

中國南海爭端包括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後來有關位於印尼和馬來西亞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也被歸類進該爭端範圍中。

各個國家出於,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張擁有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包括島嶼附近的專屬經濟區和捕撈地帶。由於懷疑南中國海的油氣蘊藏十分豐富,當事國也紛紛加入爭奪行列。其他一些爭奪該地區主權的理由有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控制等。 

香格里拉對話是相關國家為解決該地區爭端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平臺。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則是各國間為協調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平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

本質上中國大陸以國民政府遷台前確立的十一段線區域為依據表示繼承,在相關島嶼保持和維護了早期民國時期建立的紀念碑和標示物。 1958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關於領海的聲明。同年9月14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政府主席范文同在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照會中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國承認和贊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關於規定中國領海的聲明,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尊重這一決定」。

1974年,與越南共和國(南越)爆發西沙海戰,控制了西沙群島,行政上劃歸廣東省管轄。1988年,與越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在赤瓜礁海戰,控制了赤瓜礁等七個南沙島礁。1997年重申「南海」九段線(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提出的「十一段線」)及其內之所有島礁之主權。 

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對於南海加強爭議的策略,201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海南省三沙市(意為西沙、中沙、南沙),行政機關駐紮在永興島,管轄南海各島嶼,但實際上僅實際控制其中部分島嶼。同時開始大規模填海造陸,南薰礁、赤瓜礁、華陽礁、東門礁、永暑礁、安達礁等擴建島嶼形成機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本質認為從歷史觀點看該地全部島嶼與大量水下沉船遺跡證明中國歷史上漫長的歲月在當地活動,所有島礁都已經被發現,廣東與海南島一代漁民從民間活動認知到歷史諸多典故,都與南海有密切關聯,1279年郭守敬提案「四海測驗」的詳細紀錄就有南海諸多島嶼,選定的27個緯度測量點之一就有黃岩島是鐵證事實,而其他國家民族的活動證據弱點在於沒有中國的詳細記載甚至不可考,明朝時期則將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統稱為萬里長沙,清朝時期稱為千里石塘,潭門鎮漁民在該海域捕魚歷史悠久,有祖傳的600年《更路薄》作為證據記載著西沙和南沙絕大部分島礁的位置以及島礁之間的作業路線。 

但南亞一代諸多原住民的海上活動從常理推論也有涉及南海,因此鄧小平時代就提出主權屬我、共同開發、擱置爭議的觀點,主張核心思想為中國既然能提出較高強度歷史證據,其他周邊國只有推論證據,那「歷史權力」無疑將全部或至少大部分以中方定義為主,且潛在觀點為兩場南海戰役的勝利也應該是戰勝者說了算。但本著不以武力霸權為第一選擇的態度,願意與諸國用雙邊協商方式談判解決爭議,主張中方歷史權力但不全盤否定周邊國也有部分歷史權力的理論,爭議解決前可以共同開發南海資源。 

中華民國立場

1946年10月5日,法國Chevreud號侵入並登陸南沙群島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石碑,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提出抗議,並與法方決定於該月及翌年1月4日進行談判,但因越南戰爭緊張,法國自動放棄談判。1946年10月,中國國民政府決定派出「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四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並有內政及陸海空各部代表隨往視察,會同海軍在廣州出發,前往西沙、南沙進駐接收,當時美國並未表示意見,甚至派軍艦護航接收行動,之後長達30多年間美國民間販售的地圖上都將南海大量島嶼標註為中國領土。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  2002年起的東協南海聲明,中華民國政府並未參與《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拒絕承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2015年後南海爭端較劇烈,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採取堅持十一段線與固有疆域立場,並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中將太平島定義為礁石的說法抗議,馬英九總統於2016年登島宣示主權。 

東協國家立場

2002年為南海周邊各方國家之主權聲明:  各方重申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其它公認的國際法原則作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基本准則。 各方承諾根據上述原則,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探討建立信任的途徑。 各方重申尊重並承諾,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公認的國際法原則所規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及飛越自由。 有關各方承諾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克制,不採取使爭議復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在和平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之前,有關各方承諾本著合作與諒解的精神,努力尋求各種途徑建立相互信任 有關各方願通過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關問題繼續進行磋商和對話,包括對遵守本宣言問題舉行定期磋商,以增進睦鄰友好關係和提高透明度,創造和諧、相互理解與合作,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間爭議。 各方承諾尊重本宣言的條款並採取與宣言相一致的行動。

各方鼓勵其他國家尊重本宣言所包含的原則。 有關各方重申制定南海行為准則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和平與穩定,並同意在各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朝最終達成該目標而努力。 大致上東協諸國採取中美兩邊平衡獲利的做法,因為許多國家在南海其實沒有爭議領土也沒有太大利益,2016年2月16日美國與東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結論宣言並沒有如美國媒體的預期出現譴責中國的文字,甚至沒有提到任何南海字眼,表明多數國家認為與中國的商貿關係將在未來佔有巨大利益,沒有動機站在任一方,而實質上沒有表態則對北京立場有利,因為表示菲律賓和越南將單獨面對中國的財力與軍力在南海博弈屈居下風。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陸架地圖上將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和海域標在馬來西亞境內。70年代以前沒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領導人講話提及本國領土範圍包括南沙群島。 

2019年11月3日在泰國曼谷出席第35屆東協峰會後於記者會上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表示會議共識,「南海問題不在東協,問題是和中國交惡的西方國家,想拿這事情挑撥東協國家和中國對抗,就因為他們與中國交惡,也要東協和中方敵對而萬一有戰爭時又是東協受苦,西方國家在旁邊得利。」同時表示目前中方和東協已經達成協商處理爭端不使用武力的共識,不知西方國家持續的『鬧場』最終想達成什麼結果,馬哈迪表明「中國是武力很強大的國家,東協各國不會去做那些註定要失敗的戰爭,更不會跟中國這最大貿易國敵對喪失自身經濟。而馬來西亞自身與中國為鄰國兩千年卻無戰爭,有充足的相處經驗不需要誰來當教師,馬國甚至有數百年作為中國朝貢國存在,這已經表明我們的外交是靈活務實主義的。」可視為徹底拒絕了西方在南海問題的定義。 

 

菲律賓

美國與西班牙1898年簽訂的巴黎條約和1900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曾明確規定了菲律賓的領土範圍,但並未包括南沙群島。 1953年菲律賓憲法、1951年菲美軍事同盟條約等也對此作了進一步確認。1955年在馬尼拉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地區航空會議通過的第24號決議,要求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加強氣象觀測,會上沒有任何一個代表對此提出異議或保留。70年代以前沒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領導人講話提及本國領土範圍包括南沙群島。 

菲律賓為美國的聯盟關係,對於《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表面依然採支持立場,但單方動作較頻繁與劇烈表示出抗衡中國大陸的立場,早在1956年3月1日,菲律賓民間創辦的菲律賓海事學院校長托馬斯·克洛馬為首帶領40人組成探險隊,從馬尼拉出發前往南沙群島海域探險,並登上了北子礁、南子礁、中業島、南鑰島、西月島、太平島、敦謙沙洲、鴻庥島、南威島等9個主要島嶼。其聲索的當時這些島為無人島,自己首先發現的立場,在國際普遍不承認。但其地理位置讓菲律賓依然有南海相關國的身分能參與相關事務的發言與爭議。 

2012年發生黃岩島主權問題,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於9月12日頒布第29號行政命令,正式將南海命名為「西菲律賓海」。此行政命令已於2012年9月5日簽訂完成。其立場與美國親近,支持美軍等域外國家參與南海爭端,避免自己孤軍奮戰的策略。然而杜特蒂總統上台後採取了全面相反的態度,認為與中國大陸交好是菲經濟改善的唯一希望,同時對西方指責其反毒政策的態度感到憤恨,將戰爭邊緣的南海問題突然降格成「漁業糾紛」。其訪華與習近平會商後,雙方態度大幅降溫,菲漁船也能回到黃岩島捕魚,菲律賓達成了不再挑戰中國主權的立場,一切態勢回歸爭議前原點。 

2016年中旬杜特蒂總統上台後推行親中路線,政策出現大幅調整,表示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他說「你還要我開戰?我們只有兩架飛機,美國給的,沒有其他武器。」他還說美國給的這兩架飛機,其機翼下沒裝導彈和火箭,「在我們面前的是三千架解放軍的戰機。」同時他拒絕以後再與美軍舉辦聯合軍事演習,杜特蒂說,跟美國一起演習,「我們就會完美?甚麼完美?是完美的送死機會。」

2018年中旬中美貿易戰升溫後美國再次挑動南海,杜特蒂再次聲明「向中國在南海硬碰硬,等於是下令要我的軍警集體去自殺,你認為他們會聽我命令嗎,所以只有兩種結局就是我們國家遭大難,不然就是軍警叛變把我推翻」如果自己是將軍,上級命令他與他下屬去南海送死,「那我會跟他說去你的(fuck you),為什麼我要這做?」同時表示他在第一次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已經當面表達過,菲律賓是濱臨國在南海也有權益,而且既有開挖石油的區域將繼續,已經適當維持過自己一方立場,他不明白一些國內親美派要求所謂的強硬是想做到怎樣。

訪中期間,杜特蒂力求中國對菲律賓的經濟援助,「現在我們經濟拮据,我們需要人們來幫助我們發展,貫徹所有的領域。我覺得,有了中國的幫助,菲律賓可以在內陸的現代生活方面取得發展。」他說:「菲律賓在經濟上唯一的希望,實話實說,那就是中國。」甚至誇張地說若中國不助菲律賓,「我們也會進步,但是可能需要一千年之久。」「如果發生了戰爭,堅持一片水域的所有權還有甚麼用呢?這並不能帶來繁榮,而是愚蠢。」 

2019年7月9日杜特蒂重語批美,認為美國若想與中國開戰別只會搞一些「隱晦小動作與口頭遊戲」,請美國「先把第七艦隊全部調集,且先開第一槍,到時美菲防衛條約他一定啟動跟著美國一起送死」數天前並指責美國慫恿菲律賓對抗中國,是把菲律賓人當「誘餌」。同時話鋒一轉向菲內部親美派首腦,前政府的外交部長、大法官、監察官三人喊話,鼓勵他們進入政府重新任職並給予他們外交特使身分,要他們前往斡旋讓美國與中國開戰,而且開打後這三人第一波上戰場,全體菲律賓人跟在你們後面,調侃這三人凡事只敢說不敢做。

越南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確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書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但其後認為其以歷史的及大陸棚的理論而擁有南中國海全部及其內之島嶼,其歷史的理由是法國於1930年曾表示擁有全部斯普拉特利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越南目前控制了大部份南沙島礁,並宣稱對於在1974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戰中所被中國占領的西沙群島擁有主權。  越南媒體網站(vietnamnet.vn)2012年9月12日報導,越南教育部和胡志明共青團日前簽署「2012-2013學年度合作計劃備忘錄」,將加強提供學生南海(越稱東海)有關訊息。

2014年5月26日,越南政府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表示大約40艘中國漁船在越南專屬經濟區內包圍了越南多艘漁船,並撞沉一隻越南漁船。越南外交部抗議中國船隻衝撞越南船隻,並在現場使用水炮,造成越方人員受傷,重申中國鑽井平台勘探位置是在越南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範圍內。越南媒體表示,與中國發生衝突的越南漁船「DNa90152」來自峴港,在「越南專屬經濟區」內遭到40艘中國漁船包圍,中國漁船「11209」號船突然撞向有10名船員的越方漁船,越南漁船隨後沉沒,附近的越南漁船救起了10名船員。

越南經濟較大程度依賴南海的石油井,所以其態度強弱與油價有相關聯度,同時越南經濟與中國大陸有較大連動,兩邊人口往來也密切,同時都是意識形態相近的共產黨執政,在國際事務上有所互依,因此形成一種多格局利害平衡的博弈。 

美國立場

美國戰後一直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1960年12月21日,美軍加州29工兵營去信中華民國國防部,要求前往南海北子礁景洪島、南威島測量。有學者稱「1956年美軍雷納德上將寫信給當年的民國副總統陳誠,希望台灣能放棄主權,不過陳誠不從。」 直至2010年後重返亞太戰略逐漸啟動,美國才認為南海大量島礁都是礁石,中國與其他國家都沒有主權資格,而歷史海域權力必須以協商解決,並傾向由某個國際機構來仲裁,同時認為南海大比例是無主權國際海域有航行自由反對軍事化。2015年後開始派遣一些軍艦進入中方控制的島嶼12海浬內示威,然而美軍為了降低衝突可能性,雷達關閉武器也加外罩,符合國際無害通過領海的規定,平安通過。   

美國P-8A海神偵察機在南海拍攝的J-11起飛攔截 中國認為美國是遙遠的域外國也不簽署海洋法公約,所以對於南海事務沒有任何發言權和角色,軍艦活動是侵略領海。2016年2月中旬,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美聯社記者質疑美國遠程派軍艦去南海是否也是南海軍事化的肇因者,未獲得政府正面回答。 

2017年中國農曆新年前夕,美國川普政府國務卿與白宮發言人表態,聲稱南海所有島嶼是「國際領土」必須阻止中國佔領,隨後中共中央罕見表態採取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接受美國媒體全英語訪談表明,南海上沒有所謂國際領土只有中國領土,且美國不是南海周邊國對所有主權爭議基本上沒有說話資格,隨後央視相關節目與報導表明立場國際法與外交慣例上根本沒有「國際領土」一詞,中方不證實不否認,是不知何人在這幾天新創,領土一詞本質帶有主權性質如何冠上國際,實為荒謬的外行人講外行話。

2018年5月23日美國國防部正式聲明今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會將原有邀請的中國去除,理由是中國在南海爭議上的軍事擴張造成區域局勢不穩。對此中國表示此舉無助中美關係,並仍堅持認為南海為中國領土他們的作為美國無權說三道四。5月27日,美軍希金斯號驅逐艦與安提頓號巡洋艦駛入西沙群島邊界執行航行自由任務,令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表示不滿。6月1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管麥肯錫(Kenneth McKenzie)在被記者問及美國若要「毀掉」(blow apart)中國在南海的人造島,究竟具備多少戰力時,回答道:「我只能告訴各位,美軍在西太平洋奪下小島的經驗豐富。」

 日本立場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諸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南沙群島。 《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包括了南沙群島。日本投降後,時任國民黨海軍海防第二艦隊司令的林遵率「太平」、「中業」兩艦接收南沙群島,將南沙主島以所乘軍艦艦名改為「太平島」,並在島上樹立刻有「太平島」字樣的紀念碑。隨後接收人員又到中業島、西月島、南威島,分別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並立碑為證。1952年的《中日和約》中,日本放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全部主權。 

日本1952年由外務大臣岡崎勝男親筆推薦的《標準世界地圖集》、以及1962年由外務大臣大平正芳推薦出版的《世界新地圖集》以及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鑑》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但安倍晉三上台後採行在東海與南海採取強硬的做法以抗衡中國崛起,但距離遙遠的域外國家身分,使其在南海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多發言權,大致上跟從美國的航行自由理論,認為南海事務對日本航運與石油通道有關聯,所以有權發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