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9 02:00:12幻羽

-究竟誰上見真如- *幻羽*題 + ※如何參話頭※ *釋淨慧*法師開示





                參禪悟道無他密  且將一心直參去

                千山萬水萬般語  不離這誰念佛心

                念佛是誰我是誰  究竟誰上見

                               *幻羽*


 

              ※如何參話頭※  *釋淨慧*法師開示

禪宗的公案,有些是直指,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些是借,就是借一個比來說明問題。但不管一種,都離不開我們當下這個心。所以禪宗又名心宗

像馬祖的很多開示,如即心即佛,就是屬於直指。即心即佛這個公案,直指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不二。臨濟祖師的無位,將心與妄想區別開來了,也是屬於直指。

趙州和的很多公案,屬於借。所謂借,就是指東話西,不直接地跟說破,實際上,就是要當下截斷的思路,讓前思後想不得、左顧右盼不得,從而當下轉回頭轉腦。所謂妙悟要窮心路。通過這個借,使的心走入死胡同,不能再往下思考了,好比前面就是一座銅牆鐵壁。比如說: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說:“庭前柏樹子!庭前柏樹子就是一道銅牆鐵壁。你怎麼去理解?祖師西來意與庭前柏樹子有什聯繫?這是給設立一個銅牆鐵壁,堵絕你的意識,使沒有辦法思考。因思考得來的東西,都是比量,或者是非量,而不是現量。見性這個東西,一定是現量見到,而不是比量。比量就是思維,屬於心意識的問題,生滅法。

狗子有無佛性的這個問題,也是個借無非是要幫助放棄意識思維,當下現量直觀自己不生不滅的本性。狗子還有沒有佛性?趙州不直接說即心即佛,他只是給學人一個銅牆鐵壁,斬斷他的思路,所以回答說:無!是斬釘截鐵,讓沒有思考的餘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子沒有佛性?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去起疑情,把自己的整個生命與這個疑情融一體,在每一個當下去切實地參究。這個參究不是讓去思維分別,而是要把當作一個正的問題看著屬於一種現量直觀。

禪宗裏有一千七百則公案,所謂一千七百則葛藤基本上是在唐宋時形成的。像祖師西來意狗子有無佛性如何是學人的本來面目,等等,都是經常被人參究的著名公案。參公案是一種功夫,而不是知解。比如,在參無字公案的時候,不是讓用分別意識去找出的原因,也不是讓去念這個無字,而是讓對這個問題起疑情,提起疑情之後,死死地看。的目的是了讓自己不起妄心,不起分別心,避免禪病,使自己的心心念念不離這個。參公案是直接從自性入手的,是一種離心意識參,這當中有定有慧,有止有觀。

叫離心意識參?我們先來把心意識的含義弄楚。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識。集起就是生滅,因我們這個心是生滅不停的。參公案就是不要在生滅心上用工夫,不要在思量心上工夫,不要在分別心上用工夫,在沒有任何出路的情況下去參,這就叫離心意識參。離了心意識,就能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銅牆鐵壁。

有人問,疑情是不是念頭。這要看起不起分別,若是在疑情上分別,那就是念頭;若不起分別,就不是念頭。什叫念頭?念頭就是的心在不停地活動。疑情,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是要離心意識參,不是一個念頭,而是一念不生,或者說要達到一念不生。念頭則是生滅不停,有來有往的。

參話頭應如何用功?就是要在三心不可得處用功。三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心是生滅不停的,參話頭就是要在這個生滅不停的狀態下用功夫,從中體會那個不生不滅的。了做到這一點,必須把功夫永遠地用在當下,永遠地安住當下,觀照當下,不思量過去,不思量未來,不思量別處。人心好比一潭水,沒有風浪的時候,就非常澈平靜,有風的時候,就波浪起伏,渾濁不。沒有浪的時候,心的活動就停止了。心的活動停止,並不等於是死了,而是靈明自在、了了常知的。

用功的時候,各位不要過多地去動心思維。過多地去思考這個、那個,這些都是妄念,都是心意識的作用。老和屢屢告訴我們:要在心念未起處用工夫(所謂一念無生),要在話頭上用工夫,不要在話尾上用工夫。雖然這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正地把握了這種用功方法,其效果是非常好的。我們要在念頭未起的時候,住這個無字,把這個無字看成是一個銅牆鐵壁,沒有任何空子可鑽,這樣那個心才肯死下來。古人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就是這個意思。

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煩惱少一點,智慧多一點,覺照多一點。也就是要練習怎麼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如何管好自己,而不是去管他人。修行不選擇地方,不論在家出家,是男是女,是年紀輕的還是年紀老的,都可以修,也都必須修。修行更不要等待,不要等到什年齡,什地點,什時間,到處都可以修。何處山不道場,辦公室是道場,家庭是道場,工廠是道場,坐在汽車上是道場,坐在飛機上也是道場,在馬路上行走,還是道場。不用選擇時間和地點,到處都可以修行。

修行要住當下這一念,如果當下這一念不能照顧好,修行就無處落實。因我們的生命是當下的,生命不在過去,不在未來,生命就在我們當下這一瞬間。我們的這一期生命可以活到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但是,即使是活到一百歲,這一百歲,也是由許多的生命點所構成,這許多的生命點也還是由無數個當下所構成。所以,當下就是生命活動的每一瞬間,我們如果能夠抓住生命活動的每一瞬間,讓它清楚明白,醒覺照,修行就有了著落點。修行的一個訣竅,修行的一個根本法門,根本下手處,就是要安住當下。能安住當下,覺照當下,讓每一個當下都是醒的,楚的,我們的生命就開始覺悟了,我們的生命就開始從無邊的煩惱中慢慢地解脫出來。


“釋淨慧”的图片搜索结果


*釋淨慧*法師,祖籍湖北新洲,生於1933年。14歲至武漢三佛寺依止大
剃度出家,法號妙宗,1951年十八歲時到廣東雲門寺受比丘戒,得以親侍中國現代禪門泰斗虛雲老和。因敏悟過人,深受器重。

改革開放,先後任《法音》雜誌主編,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曾任中國佛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會長。法師提倡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宗旨的生活禪,主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夏令營等,使無數學人走進禪、瞭解禪,受用禪的智慧、禪的涼、禪的慈悲、禪的灑脫。

2013420晨六時許,釋淨慧法師在湖北黃梅四祖寺圓寂。

“釋淨慧”的图片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