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14:58:32tpc

鹿苑長春

成長的真正滋味(鹿苑長春/推薦序)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鹿苑長春》(The Yearling) 於一九三八年出版,隔年就榮獲普利茲小說獎(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至今依舊像八十年前問世時那樣引人注目。作者以描繪原野鄉間景色之美來鋪陳並襯托樸實粗野的智慧,使得故事趣味倍增。故事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八〇年代動物繁多、植物叢生的中佛羅里達州偏僻鄉野,那時南北戰爭剛剛結束不久。作者勞林斯(Marjorie Kinnan Rawlings)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半開化空間,墾荒者生活在「弱肉強食,不殺就餓」的世界裡,日日為三餐不停努力,周遭的所有大小動物都可變成食物,但也得面對一些較為凶惡動物的侵襲與反撲。天然生成的野生植物和人類自行栽種的植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食材,難怪書中的裘弟一家人一直在尋找各種可以果腹的食物。其實他們每日面對的覓食工作同樣會困住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然而這家人卻認命認真的與腳踏的土地共生共存,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

  如何在荒野中存活?

  整篇故事強調的是裘弟和他的父母。潘尼充分了解荒野的生活方式,深信「生活是美好的──非常美好,但並不安逸」。他追求的是「林中的平靜與孤獨」。他仁慈文雅,對孩子有些放任。相對的,他的妻子奧菈是個講求實際、比較嚴苛的人。多次的孩子夭折後,她淡然接受命運。細讀全文,不難發現作者並非書寫傳奇,而是刻畫生命,認為生命永遠可以承擔另一次的細察和考驗。

  擊敗一群餓狼、在沼澤中與鱷魚角力、與小熊喧鬧嬉戲、用剛剛殺死的母鹿身上的肝來解被響尾蛇咬傷之毒,這些全是裘弟一家人生活在佛羅里達長滿灌木林地的一天工作。然而「經常屏息瞪眼觀察鳥獸花木、風雨日月的自然奇蹟」的裘弟,並不滿足於這種驚駭的生活困境,以及與父母一起的安逸舒適的家居日子。為了減輕寂寞孤獨,他想要一隻能與他分享寧靜沉思時刻和玉米麵包的寵物。他如願了,得到一隻未滿一歲、喚作「旗兒」的活潑小鹿。然而一年的生命教育、嬉戲作樂的日子、令人痛心的艱難抉擇也隨著旗兒長成而來。旗兒持續吃掉一家人冬季的主食玉米時,裘弟便被迫必須在家人與寵物之間做重要的抉擇。後來甚至離家出走,裘弟體會飢餓、孤獨和恐懼的滋味。他歷經艱辛,接受不同程度的考驗。儘管裘弟的父親希望保護他免於鄉間生活的困苦,裘弟發現成長不像他想像中那樣簡單:「活著,不是為了過去的悲傷,而是為了未來的焦慮。」他返家後,便開始學習承擔。

  旗兒提供不同的生活里程碑給裘弟,促使他慢慢邁向成人之路。但是人只有完成每日的生活義務是不夠的。人有時候還必須努力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期待。這本書的後半部舉例說明了犧牲如何牽動著痛苦,不論大小都不例外,因為真愛有時候確實會傷人。但裘弟唯有經過這種痛苦和熬煉,才能從少年蛻變為成人。......

疫情擴散至今,不斷有傳聞,寵物也可能傳染武漢肺炎,甚至和人類相互傳染.
爸爸已不止一次告誡,別養狗了!
但我跟他說,你孫子也可能會傳染瘟疫,那你會棄養他們嗎?

對於我們而言,小五和小七已經是無法割捨的家人了!
不離不棄應該是養他們時的初衷吧!
如果真的怎麼樣,我可以接受為了解除他們的痛苦的安樂死.
但我無法接受因為人類的貪生怕死,而棄養他們!

隨著疫情不斷地擴散,11的遠行仍然在進行中...
"我曾經想要你覺得生命是安逸的,看見你跟這個世界對抗,真覺得心疼,我總是不想讓你受傷,能保護你多久就保護多久。"
裘弟的父親曾對他這麼說過~
但我的孩子已經成年了,他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
我只希望他們能平安,尤其是11的女友,為愛相隨.現在我其實希望女孩先不用陪11去,讓11自己去闖蕩.遇到這場瘟疫,我怕11無法保護好所愛.
但決定權在他們自己,除了祝福,也只能祈禱了~

上一篇:鼠年元宵

下一篇: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