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08:00:00Tinkle

從「無恥」課綱談文白之爭背後含義

最近戰火燒得很廣的「無恥」課綱,源自於北一女國文教師針對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表示,文言文不但能提升語文能力,還包含高度的生命哲學,竟然有對語言教育完全無知的人說文言文是「黨國遺毒」,邏輯令人匪夷所思,因此怒罵:「108課綱刪掉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就不必再知道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新聞:108課綱刪減文言文 《廉恥》也沒了!北一女老師怒轟:無恥的課綱

這一言論引發正反兩方的激辯,不只學者,一堆政治人物、作家甚至莫名其妙的藝人都跑出來發表言論---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沒錯,但我不懂為何那位老師被出征得最嚴重。

長年以來的文白之爭,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但總是有人用極端的觀點與方式去看待,例如:

1.學文言文以後又沒有用到,又何必學?

這個我很久以前就說過,「有沒有用」及「用不用得到」,是視個人選擇及生命歷程而異。就像我的英數不好,我也不會說學英文、學數學沒用呀!再者,難道說我認為我以後不會用到數學、英文,我就可以理所當然的不用學嗎?那乾脆從國小一年級就選修好了。所謂基礎教育是所有人必學的,無論國英數理等各科知識,打好基礎後,再去選擇深造,我們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這樣,不知為何針對只文言文,國文課也沒有全部都在上文言文呀!

難怪有人說,那些反文言文的人,是自己沒有學不好(能力不好)又沒有找到其價值(無知),所以才會這樣偏頗;也有人說,應該要砍的是數學,至少一半以上的內容,一般大眾可能一生用不到一次。

雖然我的英數也不好,但我知道它們的價值,只要佔比不要太過誇張,自然也沒什麼好反的。

2.又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文學,也沒有人人都要當作家,何必要讀?

這更好笑了,來照樣造句一下:又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數學/英文/理化/電腦程式,也沒有人人都要當數學家/去外商或當翻譯/科學家/工程師,何必要讀?

這句話基本上是句廢話,既沒有意義也無用處,照那樣說,大家什麼都不用讀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每個科目,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通才。

 

3.背古文有何用?我們平常又不會用到。

不少人聽到「文言文」就直接和背誦劃上等號,這是非常無知狹隘的。「背誦」只是一個基礎,是用來記憶,先記住了,接下來還要「消化」、「融合」、「運用」,所有的科目皆是如此,哪一科不用背?英文也要背單字、數理也要背公式、背元素表等等(若我覺得這些對我無用我可以不要背嗎?教育部可以刪掉嗎?所以一直針對文言文真的很奇怪),如果只是「背誦」那當然是無用的啊!因為根本沒有進一步去消化、融合自己感想再產生新的事物方法,最終去運用。一如「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知識要「運用」出來才是力量但我們不會因此認為「沒運用出來的知識」=「不需要」

4.被刪又不代表不能教不能讀,老師可以運用自行選讀教材呀!

某作家說,108課綱從不會「刪掉」某篇文章,只會「推薦」十五篇經典選文,至於要不要選這十五篇,是書商的自由。(新聞:顧炎武廉恥不在選文裡 國文師批新課綱「無恥」 108課綱是無恥課綱!北一女老師砲轟10分鐘:刪文言文是去中國化…作家反問「國文課變道德課」?),這樣的人一定不懂這個道理(沒學過商業心理學吧):我們去便利商店,看到架上擺的商品,它們一定都是經過篩選,才決定哪個商品放在上方、哪個商品放下方,因為人的慣性大多會看上方,所以上面一定放熱門商品,或是櫃檯邊總是放促銷商品或小型商品,這都是有考量的

同理,教育部的選文,就是「貨架上方」的熱門商品,雖然說也可以去找下方的商品,但一般人除了心裡有特定要找的商品,不然大多是看上方商品來挑選,很少人會蹲下來看下方商品。試問出版社會優先選教育部推薦的文單,還是那些被刪掉的經典文學?若還要老師另外教,老師們除了教課本上的文章外,還有這些時間嗎?(老師們趕課都來不及了)

所以那位北一女老師說:「教育部選了必讀古文十五篇,雖然課綱從來沒有說要刪掉什麼,可是這十五篇既然是教育部選的必讀古文,書商要通過審核會揣摩上意…也就是課綱所謂的大原則,如果不這麼做,官方的審查就不會通過,一審再審會耽誤書商賺錢。因此源頭不在書商,應該要問源頭的課綱委員如何審核。」的確是有道理的。

 

5.以前讀文言文的政客奸商一堆人也沒有廉恥,又不是讀《廉恥》就有廉恥。

(新聞:108課綱無「廉恥」陳沂:政客學過還不是不知恥 有差嗎?

試問:馬路上一堆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難道就代表我們也不用學交通規則嗎?那還考什麼駕照?就廢掉不要考啦!

同樣的,防災演習也一樣,事情發生也是一堆人慌亂無措,所以也不用學啦!什麼訓練也不用花時間做啦!

那我們也不用讀名人傳記啦,又不是讀愛迪生、賈伯斯就會像愛迪生、賈伯斯一樣。----不就是「不懂」、「不會」、「做不到」才要一直講、一直教不是嗎?有人說生活中的身教言教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不幸的身邊大人邊都沒有身教言教,那學校也不教,孩子難道不會將「沒道德」視為理所當然?或久而久之被洗腦麻痺了?(新聞:108課綱刪文變戰道德?一個小女孩畫作奪冠啟示戳破台灣文化問題:唯一有廉恥是沒讀顧炎武文章的她

比如我們在課堂上教孩子「說好話」(不傷害他人的話,是同理心教育的一環),孩子在課堂上聽懂了,回到家面對家長一些不良言行,他會回饋說「我跟阿嬤(說了不好聽的話時)講說『你沒有說好話』」,表示孩子已能明辨什麼是對的,即使接觸到不好的言行,也能辨別而不去有樣學樣,反而會加以糾正。

當然我們會告訴孩子更委婉的表達,也是一種「說好話」:「因為阿嬤沒有像你一樣來上老師的課,所以你要像老師教你一樣教她,而不是一味指責她。」甚至進一步示範:「你也可以直接說:『阿嬤,我知道你對我這樣說是為我好,但我希望你可不可以溫柔一點點,剛剛聽到那樣的話,我有點傷心/難過……』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

相反的,若是照某些人那樣講,自家父母長輩也沒廉恥、修養也不好,所以就不用教不用學了,是嗎?就是因為不是人人都能學好,也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好的模範,所以才更要放到課堂上來教。如果人人從家庭教育就能學好做好,世界早就變得更美好了,老師也不會這麼辛苦。


我竊自猜想,會不會有一種可能:顧炎武的《廉恥》中有提到「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那些人才要把它刪掉,讓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以上個人猜測,不然我也不瞭解《廉恥》是礙到誰了、又為什麼一定得刪它。)

 

以上是從一個大範圍前提來講,但這次的「無恥」課綱卻是針對「經典被刪」(文言文佔比沒有改變,只是刪的是經典)來探討,所以我不懂為什麼一堆人沒有「對症下藥」,而是講一堆我上述說的「大前提」,然後又扯什麼學文言文沒有用,我倒覺得這就是「閱讀及邏輯能力欠佳」體現,那些人真的國文不太好哇!

 

李家同說:「(我)背不出《岳陽樓記》的全文,但十分欣賞最後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非常精彩的文句。岳陽樓記被刪實在令我吃驚。」

(新聞:108課綱刪《岳陽樓記》 李家同震驚籲教育部:應解釋原因

 

我看到新聞的當下直覺:難道沒別的可刪嗎?還是有更值得讀的文言文作品?非得刪這些?(新聞:108課綱刪《廉恥》卻留這3篇古文 學生不解:連老師都在嘴

課綱內容會依年代調整很正常,但我看不到一定要被刪的理由,而且這些是現在年輕學子正缺的東西(EX.廉恥),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當然,不是說刪了《廉恥》就無法教學生廉恥,但教育部也沒補上相似的替代方案呀!

就如李家同所言,我雖然也記不得《廉恥》的全文,至少第一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我還是記得的。它開頭就把個人的道德(禮義廉恥),一下就拉到國家,這麼大的對比,令人印象深刻。

我不是讀中文系的,但我所學的基底還是中文(中國文史+台灣文學);而且就因為不是人人讀中文系,所以那些基底還是要保留一些讓大家共讀。

 

除此之外,這背後藏有幾個疑點值得去深思:

疑點一:為何國外沒有這麼嚴重的文白之爭?說完全沒有政治因素很難令人信服

自古以來文史不分家,文學應從「分歧後」去區分,而不是往前追溯硬要切開。不可否認的,台灣以前是沒有歷史的,所有的歷史是從中國移民(民間)及統治(官方)之後才有的記載,若要說「台灣文學」,也只能找到近代,而且大多還是閩、客人士所寫(自明清至民國皆有),那這樣要怎麼分?是中國文學還是台灣文學?

因此有人就說「台灣文學也是中國(中華)文化的延伸發展」,所以根本不用這樣分,因為我們目前的文化,大多還是傳承自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不等於現今之中國,那為什麼說「去中國化」?中華文化又不是中國獨有的,任何華人地區都有呀!我覺得這是有心人士特意搞分裂,真的沒有意義。

看看美國,他們會「去英國化」嗎?他們還是一樣使用英文、讀古典文學。

客觀來說,文言文、現代文,各有優美之處,一如現代劇和古裝劇一樣,會有人只看現代劇、不看古裝劇嗎?看不看的標準,大多是劇情、演員等元素,從來不是古今之分。就像唐詩三百首,現代文學能有那樣的水準與數目嗎?或許有,但很少;不過現代文學表達出思維與意境,也不是古詩詞完全有的,所以才要均衡,不應偏廢其一。

 

疑點二:教育部的目標和做法是否有一致?學生思辨能力和生活中實踐真的有達到成效嗎?

根據新聞報導:「教育部提到,108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中實踐。針對108課綱國語文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的知識能力,教材編選著重多元取材……」

多元教材沒問題,但「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中實踐」的前提,得先餵養他基礎,不然一個什麼都還不懂不知的人,你要他去自我思辨什麼?我得先懂ABC,我才能去學單字,之後才能再瞭解文法、什麼是優美文句(不是只懂單字文法就能寫,還得強化美感之類的其他基底),去讀寫出英文文章,不是嗎?如果我連ABC都不懂,是寫得出什麼文章!

而且說真的,就目前教育的成果,還真看不出哪裡有「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中實踐」,會被洗腦的愚民反而愈來愈多,對自己未來人生茫茫然的學子也是愈來愈多,讀到高中還不知道自己興趣是什麼,連大學選科系也不知道要選什麼,那種人又能做到選賢與能嗎?然後還說投票權下放到18歲,根本本末倒置,明明素養不到那個程度,硬要讓小孩開大車,結果只會更慘

教育部的說法我看不出來,別說國高中生,現在有思辨能力的大學生比例又有多少?


再者,雖說多元選材,但就文言文的選材上看,也沒有很「多元」呀,沒有隋朝元朝、先秦比例太少(許多成語典故來由大多是春秋戰國等先秦時期,後續以降,尤其明清能被稱為經典的文學較少,台灣相關題材的更少,我認為應斟酌將後面兩項各拿掉一篇,補到前面兩項才是),選《聊齋誌異》真的莫名其妙,還不如選《世說新語》比較貼近生活也比較有意思(一樣是故事類型相較的話),《聊齋誌異》不是不好,而是在眾多經典之下,它比較像是補充教材。怎麼經典的被刪,反而次要的拱上檯面

國文課不只是學習寫作技巧與美感,還有作者的人格與人生經歷,這也形成重要的生命教育、品格教育---文學不只是有優美文字,更是活生生的人所產出的思想與精神!說白了,講的就是生活!生活包括了外在物質(柴米油鹽、生老病死等等)和內在精神(喜怒哀樂、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等),它是全面性的。所以讀文學會感動、看電影會感動,是因為有「人」的情感勾動人心,這是其他科目(英、數、理等等)大多沒有的(應該沒有人算數學算到感動的吧)。

 

總結:其實大多數的人只想要「針對為何刪除《廉恥》、《岳陽樓記》等經典文學」,請教育部給一個答案罷了,沒有說不可刪,但一定有刪的理由,只是我們都不知道,無論是家長、學生、一般民眾以及第一線的老師們。且「去中國化」的因素不應存在其中,更不需拿此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