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16:52:05布魯斯

我怎樣選擇科系?(回顧高中時刻)



 

 

最近是申請入學的時刻,許多高中生都在寫自傳、申請OO系動機。但同時也聽到很多人(家長、老師)說:「高中生哪裡會知道自己要幹嗎?」「多元入學都靠錢,有人製作備審資料才會上。」

我想,會這樣說的人,可能自己在少年時都不想這個問題。因為自己沒想過,所以真的無法想像「高中生」如何思考前途,怎樣為自己未來負責。但,這真是小看年輕人了。

一個對自己未來有想法,願意去摸索的高中生,絕對可以寫出、說出很好的「動機」。因為你從高一,甚至從國中、國小,就在思索「我要做什麼」「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當然會有不少想法。而我們的教育,不也該鼓勵孩子,從小就在思考、摸索這些?人生是自己要過,為什麼不想呢?

1988年我在考大學的時候,好希望當時就有書審與口試,可以對口試老師們傾訴我多麼想讀法律系啊。(現在每次口試申請人,也都好羨慕他們)

當年,我只填了七個志願,而在我的聯考分數,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我會進入東吳法律(只是會到「司法實務組」或「比較法學組」就不知道了)。為什麼選擇法律?

一、  興趣(扣除法)

二、  兼具知識與實用

三、  早已有認識

 

從興趣來說,第一類組的「文法商」裡面,我首先剔除「商」。因為覺得自己的個性不是「逐利之人」,甚至有一點士大夫「不談錢」的頭巾氣。要我去做生意是做不來的,要我去研究怎樣賺錢,也是沒啥興趣的。

而「文」呢?其實我最想讀的是「歷史系」(這是高中導師、歷史老師黃淑梅的影響),對「哲學系」也很有興趣。但我還是很現實,認為「興趣」與「就讀科系專業」應該分開來。盡量在自己興趣容忍範圍內,找個實用一點的科系,才是可行的。

那就到了法政領域。拜高中打了幾年辯論賽,以及經常在重慶南路等各地書店讀免費書的累積,「社會學」、「政治學」與「法律學」的書籍文獻看了不少(多半不是教科書,但胡適李敖余英時金耀基等等雜書很愛讀)。相比之下,我覺得法律是比較無趣,深度不夠的一種學問(李鴻禧老師的兩本鉅作我是努力啃過的)。但,這個科系比較「實用」:作為一種「學問」,各個領域都很有趣;且法律系與證照或「專門職業」有連結。當年我們都為「洛城法網」中的律師風采而風靡(雖然我早就聽學長們說,台灣的律師不是那樣的),又知道林肯、丹諾等律師可以自己開業去賺錢兼維護正義。或許還是個好職業。這是未來飯碗的問題。

說實在,我覺得許多來申請商學院與法學院的學生,都應該大大方方地說「因為這個科系比較實用,謀職機會多」,然後再說自己有興趣。只說「維護正義」、「保護弱勢」……說實在蠻假的。

而我能對這些學科、科系有一點了解,奠基於我高中開始(或更早)就一直在想:我適合走哪一條路?那個科系是能讓我好好發揮的?

我的國中、高中求學生涯挫折不少。國中考高中,重考了一年;高中在師大附中又讀了四年。我一直很清楚自己的「浪漫」性格:如果是我不喜歡的,毫無興趣的領域,除非有人逼著讀,要不然總是讀不好,容易分心做別的事。但若喜歡、有興趣的書籍或工作,我可以焚膏繼晷、披星戴月,在所不惜。(後來在大學更證明了這點)既然我是這樣個性的人,就比那些能夠「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同儕,更需要摸索「興趣」「性向」是什麼。與其在商學院當個平庸的學生,不如在有興趣的法律領域讀得無法自拔。

剛上高一時,我也跟大多數男生一樣,覺得聰明人當然要讀自然組社會組都在背誦,多白痴啊。而且我本來還被納入生物資優學生的培訓名單(雖然後來被刷掉了),所以覺得讀個第三類組也是正常的。不過後來投入辯論賽,開始接觸社會科學、法學、哲學的一些粗淺知識。就覺得非常著迷原來人文社會學科不是「背」科(至少在將來大學時,就不是了)。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知識,多麼美好啊(都要填寫標準答案計算結果的知識,多無趣啊)。所以就在填「選組」的那一刻,選了社會組。我知道,高中時的社會組是要背誦一堆東西,但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這些則是「學」。

接下來,附中美好的日子,讓我繼續打辯論、讀課外書,加上黃淑梅老師的歷史課總是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來刺激我。而且附中語言社與其他活動,會讓我認識許多「學長」。這些大學學長,就讀各種科系。我總是在很多私下聊天的場合,會請問這門學科在大學到底在幹嘛。累積了幾年,對各個學科與院系,以及他們的出路職業,總是多多少少有點印象。

與現在的學生相比,我們當時的資源差太遠了。沒有網際網路,只能靠自己讀書去認識「學科」。沒有各種營隊與輔導課程,更沒有杜鵑花節和包種茶節,只能靠口頭詢問去認識「科系」。實在沒有理由說,現在的孩子無法如同當年的我那樣摸索出自己的方向來。花錢製作精美備審資料?會以資料「精美」程度來判斷的科系,也不值得你去讀啦。

只要你想,你願意為自己將來負責,你就可以。從高一開始摸索、思考、搜尋、研讀,這樣的學生,選擇任何科系,都是有充分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