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 05:17:20雪菲

【老化的悲歌:含飴弄孫只是夢】+【負責打理「孤獨老死」的公司開始出現】



韓國老化悲歌:含飴弄孫只是夢,那些工作到死的退休晚年

談起退休,這大概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但想都不敢想的奢華願望,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勞碌命,退休往往是象徵人生另一段旅程的起點,也正是這個時候,長輩們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含飴弄孫,也環遊世界享受人生,但對於許許多多韓國(Korea)老年人來說,他們的冀望也許跟此天差地遠。

提到韓國的退休生活,也許大部分人映入眼簾的,是韓劇中溫馨的爺爺、奶奶角色,他們偶爾到鄰居家串串門子、聊聊八卦是非,有時候再使喚一下兒媳婦,這樣看似愜意的生活確實惹人稱羨。

然而,實際走一趟韓國,你會發現一堆早已過退休年齡、甚至古稀之年的老人還在勞動,他們不是不想退休,而是退休後一旦中斷的資源,只是讓他們面對更難以期待的未來。

孤獨案例:80餘歲還在拾荒的金女士

channelnewsasia報導,在去年冬天,隨著城市中的積雪愈加嚴重,金女士還是拖著佝僂的背影,在零度以下的天氣蹣跚跋涉,儘管在這樣的冷冽中,大部分人們都躲在溫暖的室內吹著暖氣,但她還是繞過街頭巷尾,撿拾廢紙和其它可回收的垃圾。

金女士今年已81歲,矮小的身軀窩在回收堆中顯得弱小,她每收集100公斤後會拖到回收站,以每公斤100韓圓的方式變現,意即100公斤才能換到台幣27元。

在亞洲最發達、生活最昂貴的大城市之一裡生活,這樣的金額根本九牛一毛,但對於生活在貧困中的韓國300萬至400萬老年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生活中的必需。

「我工作是因為我需要買藥、我需要買食物,如果太餓了,我會隨便喝點水或吃便宜的白飯充飢,然後再繼續工作…」


韓國65歲以上老人有一半生活在貧困中

韓國的老化問題和貧困悲劇,成了高齡化社會的最大隱憂。根據2016年OECD經濟調查,在韓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幾乎有一半生活在貧困之中。大約1/4的人自己獨自居住,在孤立和沮喪中生活。

雖然目前老年人僅佔今日總人口的13%,但到206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40%,專家撻伐,如果老年人貧困問題繼續被忽視,可能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

這些老年人當年負責將韓國變成亞太地區最強大經濟體,為什麼現在淪落到這樣的命運?

醫藥發達更長壽 自嘆「被遺忘的世代」

韓國從日本(Japan)佔領、南北韓戰爭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等悲劇中復甦,再到今天的技術強國,被世人稱為經濟奇蹟。專家表示,國家的繁榮,「是他們勤奮打拚努力下的果實。」

年輕時代的奮鬥,養成了他們刻苦耐勞的習慣,這使得他們退休後還是持續在工作──你通常會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擔任警衛、老年女性擔任清潔工,以及在大都市建築周圍工作的垃圾回收員。

專家強調,這是一個「被遺忘的世代」命運──那些在困難時期出生,但卻來不及獲得經濟利益果實的人。

「他們所有的汗水和鮮血都流入了這個國家,但現在的年老生活很悲慘,活生生是艱難時期的受害者。」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這一代人中的大多數都處於黃金工作階段,但估計有200萬人被迫失業,就算沒有丟掉工作,這些人也成為韓國企業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年齡歧視受害者──當被更年輕、更便宜的新人取代時,他們被迫提前退休。

然而,基本的養老金福利只在1980年代後期出現,專家強調,每個月的津貼為20萬韓圓(約台幣5500元),這對他們來說根本太少,完全不合生活開銷。

在一個平均壽命超過80歲的國家,許多老年人被迫尋找養活自己的方法,沒有後代的照顧(可能是關係緊繃、財務緊繃、可能是沒有結婚),使得一切更加迫在眉睫。

到頭來,當想要靠政府或靠子女都顯得不切實際,回過頭來,他們還是只能拚命的工作下去。


寧願獨自工作 也不想給孩子負擔

回到故事開頭的金女士,她因為有5個子女,所以領不到政府提供的補助金,可是她寧願獨自工作,也不想給孩子們帶來負擔;每天回到家,她總是覺得腰痠背痛,但她也從沒跟孩子提起過--然而再善解人意,也改變不了生活的孤獨。

這5個孩子結婚後都到了外縣市生活,也各自結婚生子,雖然偶爾會來探望她,但沒多久就各自鳥獸散,因為金女士沒什麼錢負擔房租,所以住很便宜的雅房,髒汙和蟲害非常嚴重,「每到過年孩子們也期待我包大包的紅包,但我只包的出1000韓圓(約台幣27元),孫子們也漸漸跟我不親了。」

她甚至計畫好,要做到自己真正完全不能動的那一天為止,再來把所有積蓄拿到醫院度過餘生──但這一切,她完全沒有讓她的子女知道。

一名年邁的清潔工就說,「看著這些老人度過自己的晚年,大概就知道自己晚年該怎麼過了…」

本文轉載自yahoo新聞2018年09月04日(轉載自遠見雜誌)


熱門留言:

*鉇* 5小時前

所有的窮人,老人,病人日子都不好過。
 

*一切都是天意* 12小時前

在大陸更慘,有的直接被活埋

*天* 16小時前

看著這些老人度過自己的晚年,大概就知道自己晚年該怎麼過了...台灣現在也正發生中...沒好到那去...只是自殺率沒韓國高...

*紳士* 20小時前

越亮麗的國家陰影更是黑暗...


      (負責打理「孤獨老死」的公司開始出現)

日本老化的悲歌:愈來愈多獨居老人,死後幾個月才被發現

清潔人員請鎖匠破門進入這間已經近乎四個月沒有人煙的屋子,首先撲鼻而來的,是早已腐爛的屍臭味和腐敗感,而映入眼簾的,是雜亂不堪的房舍──垃圾堆積、汙垢彌漫、被褥有著沉重的霉味,蒼蠅和蛆都已經在屍體上蠕動──這是現代社會的縮影,也是老化、獨居下,日本正嚴重面臨的哀戚。

「還好這個人是冬天死去,氣候比較冷冽且相對乾燥,如果是在夏天,腐爛後的屍體惡臭會恐怕會令鄰居難以忍受。」負責人藤田彰(Akira Fujita)有感而發地說。

這是一家專門負責打理「孤獨老死」的公司「Next」,「Next」的首要任務,就是替這些孤獨、也未必有人幫忙辦後事的老人,負責屍體清理、遷移、清潔房屋等保險工作,這是日本近兩年來興起的新興產業,而令人詫異的,是孤獨老死的案子一再層出不窮的發生。

他們的家人呢?他們的後代,為什麼都沒有給予長輩最基本的關心與照顧?


一年就有超過3萬人孤獨死亡

Washingtonpost》報導,每個國家都有孤獨老死的狀況發生,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像日本如此嚴重。在國內,有超過14的人口高達65歲以上,預估在2050年,這樣的數據會飆升至40%。

孤獨死亡的數據很難統計,因為日本中央政府並沒有這樣的資料,但過去十年間,各區的區公所顯示類似數據大幅成長。根據東京智庫研究機構的調查,在日本全國,一年就有超過3萬人孤獨死亡。

隨著孤獨老死的人數增加,孤獨死亡的清理行業也在增加,許多公司提供這樣的服務:如果承租戶死在房屋內,保險公司會提供理賠,包含清理公寓和賠償租金的損失,一旦工作完成,公司還會免費請法師,幫忙招魂等善後工作,讓房屋可以再承租出去。

好比說,這間位於東京南部川崎的公寓,房東並沒有買任何相關保險,因此自費支出了2250美元(約7萬元台幣)善後,使小公寓再次出租。


孤獨終老 生命尾聲的難耐

Next」負責人藤田彰說,通常發現住戶有異狀的人,第一個一定是房東,因為住戶可能已經拖欠了好幾個月的租金。在第一現場,記者跟著「全副武裝」進入房間內,那慘不忍睹的臨終面貌,著實是面對生命尾聲的難耐。

畢竟,如果在臨終時有家人陪伴、有個妥善的後事,那此生又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在進入房間、確認發現屍體時,清潔專員的首要工作,就是將屍體移入一個屍袋中,並且抽掉內部的空氣,使味道不要再飄散、避免屍體再度腐化。他們近乎是面無表情地處理這項工作,沒有一絲不悅、更不會面露噁心的模樣。

在這小小、僅有2坪大的居住空間中,充斥著盡是「寂寞」的元素──泡麵、空的咖啡杯、菸灰缸內滿滿的菸蒂、十幾個打火機、過期數個月的報紙、衣衫襤褸的模樣,著實心酸。

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臥室內充滿了大量賭賽馬的下注票劵,這也許是他生前唯一的興趣,甚至可以說是希望。





這位獨居男人的垃圾袋中堆滿了垃圾,水電費單和信用卡帳單被啤酒的汙垢黏在地上動彈不得;浴室、廚房充滿汙垢,專業清潔人員開始用強酸清洗,確保它盡可能回到潔淨的模樣。

在丟掉死者的個人用品與家具後,「Next」公司開始把壁紙、乃至於木製地板都整個刮除,之所以做到如此極致徹底,藤田彰說是為了確保衛生。

他們從事後的調查發現,這名死者名叫宏昭(Hiroaki),今年才剛滿54歲,根本算不上老年的年紀。而他已離婚、獨自居住,擔任系統工程師將近20年。

不過,他的工作屬於一年一聘的性質,這相對的也代表他沒有優渥的福利,在工作證上的照片顯示他平凡的樣貌:充分的灰白頭髮、細線框眼鏡、格子襯衫。

Next」並不知道在這個年代,才54歲的宏昭是怎麼死的,不過他的公寓裡面充滿了處方藥,很有可能是藥物過量或交互穿插著吃藥導致某種副作用。


家庭結構改變 人口老化所致

報導強調,如此日益增長的現象,是日本家庭結構變化的趨使,也許在50年前,還有許許多多三代同堂的家庭,但現在獨居的人愈來愈多,就算有結婚,也未必生孩子。

東京大學生命與死亡研究所的教授一郎(Ichinose)說,「日本傳統家庭的概念已經分崩離析。孤獨的人口總數在增長,當他們沒有任何人的支持,死亡的人數也默默地不斷增加。」

在這樣的狀況下,一旦他們退休、失去了原本生活重心,又剛好喪偶、離婚或未婚,他們更可能極為孤立。

專家強調,「他們的生活關係都與工作有關,所以很難進入當地社區、和鄰居保持往來,特別是如果獨自生活的話,很容易陷入自我疏忽和孤立,沒有人能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愈來愈多獨居老人,死後幾個月才被發現。」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愈加嚴重,東京有關當局已經開始著手獨居老人的調查,並鼓勵、教育,希望人們可以多關心住家附近鄰居的狀況,給對方一些溫暖。

圖:washingtonpost 遠見雜誌-文:魯皓平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