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07:12:26hungrybb_hk

《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08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機緣品第七〉

原文: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淺譯:

「世人外迷著相」:世界上的人,在外邊迷,就著到相上。

「內迷著空」:內裏迷,就著到空上。

「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若能夠在相上,就把相離開;在空上,也把空離開。也就是不著於空,不落於有。

「即是內外不迷」:這就叫內外不迷。不迷,就是不要你執著;你不執著,就沒有迷了。

「若悟此法,一念心開」:你要是明白這種的妙法,在一念之間,心就開悟。

「是為開佛知見」:就叫開佛知見。什麼又是佛?什麼又是開佛知見?

「佛,猶覺也」:佛,就是一個覺。

「分為四門」:分有四種的門。

「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就是開你覺的知見,指示你覺的知見,叫你自己悟你自己覺的知見,叫你自己入你自己覺的知見。

「若聞開示,便能悟入」:你若聽聞這部經的道理,你就能悟入,就能明白。

「即覺知見」:這就是覺的知見。

「本來真性而得出現」:你自己本有真如的自性,就現出來了。

「汝慎勿錯解經意」:你切記不要誤解經的意思。

「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你見其他的人,都這樣說:開示悟入是開佛的知見。

「我輩無分」:與我們沒有交涉,沒有關係。

「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你要是這樣說,就是謗《妙法蓮華經》,譭本師釋迦牟尼佛。你就是譭謗經典,譭謗佛法。

為什麼說他是謗佛呢?因為佛已經開了佛的知見,不須要再開。

所以說「彼既是佛」:彼,釋迦牟尼佛,既然成佛了。

「已具知見」:已經有佛之知見。

「何用更開」:怎麼還要更開佛的知見?

「汝今當信」:所以現在你應該深信。

「佛知見者,只汝自心」:佛的知見就是你自己心裏的知見。

「更無別佛」:所謂開佛知見,就是你的心本來是佛。你開你本來佛的知見,本來沒有其他的佛。

「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因為一切的眾生,自己把自己的光明遮蓋住。什麼遮蓋自己的光明了呢?

「貪愛塵境」:因為你有貪心,有愛心。貪,就是貪塵,愛,就是愛塵。貪,是貪的不清淨;愛,是愛的不清淨。有這種貪愛的不清淨境界。

「外緣內擾」:你向外就去攀緣。

我們現在聽經聽到這裏,應該覺悟囉!也應該開悟囉!不要向外攀緣!你向外攀緣,就有內擾;你若沒有外緣,就沒有內擾;沒有內擾,你就清淨安樂。

所以你外邊不單單攀這種種的緣,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六識;裏邊也就不安靜。不安靜,裏邊也就造反;裏邊自己的心裏不安樂,就有種種的麻煩生出來。

「甘受驅馳」:所以你的心就為形役;心本來是主人翁,現在給身體做奴隸,甘為身體來驅馳。

「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甘受驅馳,所以就令其他的佛、其他的世尊,很辛苦地就從定中起來。

「種種苦口,勸令寢息」:用種種的方便法,種種的苦口婆心,勸令你停止攀緣,停止妄想。

「莫向外求」:不要向外去馳求。

「與佛無二」:你若不向外馳求,就和佛一樣,沒有二個。

「故云」:所以在經上才說。

「開佛知見」:你開佛知見,就和佛是一樣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55_six-7-9(1)-tc.jpg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浅译:

「世人外迷着相」:世界上的人,在外边迷,就着到相上。

「内迷着空」:内里迷,就着到空上。

「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若能够在相上,就把相离开;在空上,也把空离开。也就是不着于空,不落于有。

「即是内外不迷」:这就叫内外不迷。不迷,就是不要你执着;你不执着,就没有迷了。

「若悟此法,一念心开」:你要是明白这种的妙法,在一念之间,心就开悟。

「是为开佛知见」:就叫开佛知见。什么又是佛?什么又是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佛,就是一个觉。

「分为四门」:分有四种的门。

「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就是开你觉的知见,指示你觉的知见,叫你自己悟你自己觉的知见,叫你自己入你自己觉的知见。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你若听闻这部经的道理,你就能悟入,就能明白。

「即觉知见」:这就是觉的知见。

「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你自己本有真如的自性,就现出来了。

「汝慎勿错解经意」:你切记不要误解经的意思。

「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你见其他的人,都这样说:开示悟入是开佛的知见。

「我辈无分」:与我们没有交涉,没有关系。

「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你要是这样说,就是谤《妙法莲华经》,毁本师释迦牟尼佛。你就是毁谤经典,毁谤佛法。

为什么说他是谤佛呢?因为佛已经开了佛的知见,不须要再开。

所以说「彼既是佛」:彼,释迦牟尼佛,既然成佛了。

「已具知见」:已经有佛之知见。

「何用更开」:怎么还要更开佛的知见?

「汝今当信」:所以现在你应该深信。

「佛知见者,只汝自心」:佛的知见就是你自己心里的知见。

「更无别佛」:所谓开佛知见,就是你的心本来是佛。你开你本来佛的知见,本来没有其他的佛。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因为一切的众生,自己把自己的光明遮盖住。什么遮盖自己的光明了呢?

「贪爱尘境」:因为你有贪心,有爱心。贪,就是贪尘,爱,就是爱尘。贪,是贪的不清净;爱,是爱的不清净。有这种贪爱的不清净境界。

「外缘内扰」:你向外就去攀缘。

我们现在听经听到这里,应该觉悟啰!也应该开悟啰!不要向外攀缘!你向外攀缘,就有内扰;你若没有外缘,就没有内扰;没有内扰,你就清净安乐。

所以你外边不单单攀这种种的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尘、六识;里边也就不安静。不安静,里边也就造反;里边自己的心里不安乐,就有种种的麻烦生出来。

「甘受驱驰」:所以你的心就为形役;心本来是主人翁,现在给身体做奴隶,甘为身体来驱驰。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甘受驱驰,所以就令其他的佛、其他的世尊,很辛苦地就从定中起来。

「种种苦口,劝令寝息」:用种种的方便法,种种的苦口婆心,劝令你停止攀缘,停止妄想。

「莫向外求」:不要向外去驰求。

「与佛无二」:你若不向外驰求,就和佛一样,没有二个。

「故云」:所以在经上才说。

「开佛知见」:你开佛知见,就和佛是一样的。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55_six-7-9(1)-s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