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22:02:20DJ

社交場 – 孫尚綺 『 透明』

補記 2017.8.6

 

『 透明』有幾個主題,分幾個場次演出,無法看每一個主題,趕在最後一天看了下午兩場的演出。雖不是第一次看流動劇場,但第一次在台北美術館看覺得蠻有意思的。演出前自己心裡大概也有個譜,猜想到演出的形式,或許即興,或許演出前就先設定好動作,但這都不影響自己當下看演出的心情。

 

有時舞者會在小小空檔時間加入觀眾群內,一邊看著者其他舞者表演,一邊也環顧觀眾的反應,而我則成為在場所有人的觀眾蠻有趣的,呵,女舞者劉怡君在第一場穿著改良式旗袍(?),蹬著高跟鞋,一開始在二樓階梯玄間仿鶴(?)的肢體及聲音,沿梯邊演出邊下樓,跨過樓梯扶把,走向觀眾的那一段,蠻棒的,令人印象深刻~ 雖不知道這一段的主題 ~ 然而在不明情況下觀賞演出也實在是一種樂趣,隨著自己的感受去想像舞者當下的思維與心情,自己賦予其故事情節。

不過當天兩場演出我的腦海並無產生任何故事情節,就是單純就是觀賞舞者肢體與舞動flow

 

近距離的演出,不僅可以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也可以讓害怕進劇場看演出的觀眾可以多些勇氣,讓表演藝術不再那麼神秘或高攀不得 ~ 當天看到很多觀眾在男女舞者從穿廊一路跳到場內時,都張著大眼,深怕一閃神就錯過精彩,期待每一個movement的神情至今仍在腦海盤旋 ~ 一場演出,比一張電影片還貴,觀眾群數更是無法跟電影迷數媲美,但這幾年看到有願意更多人願意省幾張電影票進劇場看一場舞蹈或戲劇演出,真的蠻開心的 ^0^

 

第一場演出後約莫有2小時空檔,於是先在展間找有關這兩場演出的製作團隊介紹訊息,當看到上面寫著:舞蹈、集體創作時,不自覺會心一笑,有一種 「嗯,蠻誠實」 的感覺,不會是那種不是自己編舞又硬要寫自己編舞 ~ 瞬間突然意識到自己還蠻注重這種製作團隊名單的真實性,呵 ~

 

不是第一次看孫尚綺的作品,回顧從2011屬輩,2012早餐時刻,到這次的『透明』,有些看似詼諧的部分有感受到其某種程度的嚴謹氛圍,不清楚是作品主人特意營造的呢,還是無意識,亦或是自己獨自的感受 ~ 屬輩,早餐時刻,對我來說在某種程度要花些腦力(),心情會有些沈,也或許是這樣,反而更想了解這些作品產生的背景、動機,如何決定表演形式等等細節,或許這就是作品的魅力,進而讓人對下一個作品有種莫名的期待。

 

走出美術館後,想起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x謝東寧策展於2012在台北忠泰廢墟建築學院的「身體平台」-- 陳柏廷的竹藪中,林宜瑾的終、姚尚德的軀殼,現在回想起來還是經典,呵。

 

話說,10/14在松山文創區的台灣設計館內,有一角是在播放2016松菸Lab新主藝入圍者影片,那時剛好是在播林宜瑾對於其作品-彩虹盡頭的訪談,於是就坐下來觀賞。甚少看林宜瑾的作品,但在「終」對她留下深刻印象,真心覺得她一直在默默耕耘,是一位很踏實,努力的創作者 ~ 加油 ~

 

(摘自相關報導)

孫尚綺《透明》在時間流逝中,讓觀眾隨著空氣的擴散,分佈到整個空間場域之中。

《透明》的質地似乎來自觀察,外國男子拿著鈔票的獨白,在開始聚集的人潮不知其所云之後,慢慢消散到一旁,而舞者扭動身體的動作卻宛如奇觀,引來人群集聚凝視,而在美術館中庭玻璃牆的前後,舞者與環境建築互相依靠的動作,讓觀眾彷彿看見了身體與鏡中風景的畫作,綿密而融為一體,似有生命力的活雕塑。而周遭人群的集聚、打卡、拍照、或網路上直播造成「可移植性」(transportability)的效果,在他人電腦、平板或手機中都可以觀看,這不再是過去舊的劇場觀念,而是更開放的可閱讀性。作品暗示了某種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凝視與回望的距離,在群聚效應之中,似乎也回應了策展命題,「社交場」看似喧鬧互動,但若無人靜下心來細細聆聽時,溝通還能成為可能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