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00:00:00阿文

◎張芳綺_002-1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2-1
△給芳綺-002-1 (85)1996.09.15.日 12:00:00
△給芳綺-002-2 (85)1996.09.16.一 12:40:38
▼給阿文‥002  (89)2000.05.13.六
 

△給芳綺-002-1

芳綺‥
  芳綺!芳綺!芳綺!芳綺!芳綺!
  (幹嘛呀!? 叫魂啊!?)
  芳綺有沒有答‥「有」呢?
 
  阿文記得‥剛上小學一年級時,阿母總是交待‥「老師若叫著你的名,你著愛大聲嘩‥『有』!」 (著愛‥就要。 嘩‥喊。)
  大概很多媽媽,都有這麼交待孩子,所以‥很多小朋友,聽到老師在叫名字,都會很大聲的喊‥「有!」
  原來「潘文良」三個字,湊在一塊,成了一個「詞」,本是沒什麼意義、沒什麼價值的,但是,因為有一個人,拿它當作「名字」,於是‥「潘文良」三個字,也就有了意義、 有了作用、有了價值‥
「潘文良,就是『我』的代表;潘文良就是代表『我』——
 潘文良,因為『我』,而有了意義、有了作用、有了價值。」
 
  阿文小時候,剛學會寫「潘文良」三個字,有一天,跟阿母到「下港」(雲林口湖鄉.椬梧)的外婆家去……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就帶著阿文到處去玩,後來,竟然跑到「荒草碧連天」的「墓仔埔」去玩「捉迷藏」;阿文東躲西藏的,躲到一塊墓碑前,只見墓碑斜了一邊,被蕪草掩蓋了,隱約的,看到一個「潘」字,好奇心嘛!就把蕪草給撥開,歪著頭一看——上面寫著‥
    
潘公文良之墓
  阿文還真是驚訝啊!還伸著手指,「描」了半天,「確定無誤」呢!回去(外婆家)之後,便拉著阿母,叫問道‥「阿母!阿母!啊我著抑未死,為啥麼著有墓仔咧?」
  阿公冷不防地,伸手巴了阿文一下頭——
  阿文退了幾步,跌坐在地上,抓著腦袋,抬頭只見——
  阿公嚼著檳榔,張著「血盆大口」,叫道‥「戇囡仔哩咧!呣知影生,你抑知影死!?」

 
  阿文之所以會那麼問,只因為還沒搞清楚‥
「潘文良這個姓名,不是只有『我』可以用而已——別人也可以用啊!
 不是只有我,可以叫作〈潘文良〉——別人也可以叫作〈潘文良〉啊!
 〈潘文良〉雖然代表「我」,但是‥也有可能代表『別人』啊!
 世界上,不只是我叫〈潘文良〉,而是有很多人,
 都會跟我『同姓同名又同字』的,叫作〈潘文良〉啊!」
  阿文當時,所擁有的「認知、經驗」是‥墳墓裡頭有棺材,棺材裡頭有死人‥死的人,才會裝進棺材~埋在墳墓裡——墓碑上的名字,則是「代表」那個「死人」。
  阿文好容易地,才「認識」了‥「『潘文良』這三個字,就是代表我——潘文良就是『我』。」
  哪裡還知道‥「世界上,還會有人,跟我『同姓同名又同字』的,叫作〈潘文良〉呢?」
  看到墓碑上的‥「潘公文良之墓」,還以為是「自己」的墳墓呢! 不免感到「莫名其妙」的,自問‥〔我都還沒死,為什麼就有墳墓了呢?〕
 
  阿文當兵時,連上竟然有二個〈潘文良〉,阿文這個〈潘文良〉在第二排,另一個〈潘文良〉在第一排。 剛開始時,連長「點名」,點到第一排的〈潘文良〉時,阿文太緊張了嘛!也就會跟著喊‥「有!」 而點到阿文這個〈潘文良〉時,第一排那個〈潘文良〉,竟也又跟著喊‥「有!」
  鬧了幾次「笑話」之後——
  連長忍不住的叫道‥「你們兩個〈潘文良〉!搞清楚,誰是誰好不好?一個在第一排、一個在第二排,還會搞錯啊!? 下次誰再搞錯,就罰伏地挺身五十下!」
  彼此這才「搞清楚」‥哪一個〈潘文良〉是「自己」。
  想想,也真是有夠好笑的。
  後來,星期日,親人來「會客」。
  班長一叫‥「潘文良會客!」
  兩個〈潘文良〉,全都跑出去了。(沒會客的,要待在「寢室」裡,不能亂跑。)
  另一個〈潘文良〉,每次都有人來會客……可真是讓阿文「羨慕」啊!不過,靠著同是「潘文良」的關係,也跟著混到「會客室」去(總比待在寢室好),跟那個〈潘文良〉的親人聊天、吃東西,還真覺得自己,是在「騙吃騙喝」呢!
 
  阿文退伍之後,到郵局去辦理儲金薄。
  郵局小姐看了「證件」之後,竟然站了起來,把阿文「打量」了一番,開口問道‥「請問‥潘文良,是你本人嗎?」
  阿文還真是「莫名其妙」呢!(還差點跑去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不是「變相」了——不然,她怎麼會問這種問題?)趕緊點頭叫道‥「是啊!是啊!是我本人,沒錯啊……有身分證的耶!」
  她看了看身分證,又看了看阿文之後,才「恍然大悟」地,點頭道‥「哦!我還以為是『舊莊國小』,那個〈潘文良〉老師呢!怎麼多久沒見,竟然變成你這個樣子!? 況且,他早有存薄了,怎麼還會來辦?」

  (註‥舊莊國小那個〈潘文良〉,跟阿文當兵時,另一個〈潘文良〉,不是同一個人。)
 
  講個「笑話」好了!

   ◎代名詞         ⊕潘文良 改作

  父親問牛仔道‥「兒子啊!你今天,在學校,老師教了些什麼呢?」
  牛仔答道‥「老師教我們什麼是『代名詞』。」
  父親問道‥「那什麼是『代名詞』呢?」
  牛仔答道‥「就是『我、你、他』呀!」
  父親又問道‥「那是什麼意思呢?」
  牛仔答道‥「我們老師說‥『我,是你的老師;你,是我的學生;他,就是你的同學!』」
  父親搖頭道‥「不對!不對!『我,是你的爸爸;你,是我的兒子;他,是你的哥哥!』」
  牛仔點了點頭‥「喔!」了一聲,覺得爸爸,說的也有理。
  第二天——
  老師問牛仔道‥「昨天,我教的『代名詞』,你還記得嗎?」
  牛仔答道‥「記得啊!就是『我、你、他』嘛!」
  老師又問道‥「什麼意思呢?」
  牛仔叫道‥「我,是你的爸爸;你,是我的兒子;他,是你的哥哥!」

 
  人往往在於「認知」之後,便「執著於心」,有些認知,總是「先入為主」,要想「改變」,還不是很容易呢!
  〈牛仔〉就是「認知」不夠、「智慧」不足,才會這麼的「鬧笑話」。
  若無開放的心胸,去「接收」一切知識;若無求知的意念,去「思考」所得的知識,也就不能「見諦悟理」、也就不會「增長智慧」,而時常「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乃至於「執非為是、執邪為正」。
  阿文小時候,在被人家,取了個〈蚊子〉的外號之後,總是很生氣,因為「痴迷」故,還真把「蚊子」,當成是自己呢! 於是有了‥「蚊子就是我——我就是蚊子」的認知——〔我怎麼會是「蚊子」呢? 把我當蚊子,太可惡了!真是「侮辱」我啊!〕
  要是有「智慧」的話,當知‥「蚊子是蚊子、我是我——我的外號叫〈蚊子〉,只是外號叫〈蚊子〉,而非真的是蚊子啊!」
  因為「痴迷」、因為「在乎」、因為「執著」,所以‥「〈蚊子〉之於〈阿文〉,也就產生了意義、產生了作用、產生了價值」——
「為了外號叫〈蚊子〉而生氣,不正是承認‥『我真的就是蚊子』了嗎?」
  事實上‥「我是我、蚊子是蚊子」,就算是外號叫〈蚊子〉,也不等於是蚊子
——也不會真的變成蚊子啊!
  為了外號叫〈蚊子〉而生氣,那真是‥「自討苦吃」啊!
 
  後來,阿文為了不當「蚊子」,便跟人家說‥
「嘿!你們以後,不要叫我〈阿文〉,改叫我〈阿良〉吧!」
  結果‥人家在後頭叫〈阿良〉,叫了半天,〈阿良〉也不理人家——
因為‥〈阿文〉當了十幾年〈阿文〉,突然改名叫〈阿良〉,一時就會「忘了我是誰‥忘了現在叫〈阿良〉,不叫〈阿文〉」——
  〈阿良〉因還未「執著」故,所以對〈阿文〉來說,還沒產生什麼「意義」、什麼「作用」、什麼「價值」,所以‥人家在叫〈阿良〉,還以為人家是在叫「別人」呢!
  後來,班上有個三八阿花,竟把〈阿良〉,取了個外號叫〈娘子〉,每次叫,就把尾音拖得長長的,教人起雞皮疙瘩。
  〈阿良〉聽了,可真是氣得要命——還真當自己就變成「女生」了呢!
  後來想想,便跟人家說‥「你們還是叫我〈阿文〉吧!不要再叫我〈阿良〉了——當『蚊子』,總比當『娘子』好……」
  結果‥沒人叫〈阿文〉,也沒人叫〈阿良〉——男生叫〈蚊子〉、女生叫〈娘子〉……可真是氣煞〈潘文良〉了!
  後來,還被封了個‥〈蚊子娘娘〉的「頭銜」,一看到〈潘文良〉,就叫著‥「叩見蚊子娘娘!」
  〈潘文良〉就被人家「鬥」得氣得「勃勃跳」的,追著人家打、追著人家罵。
  後來想開了‥〔〈蚊子娘娘〉是蚊子娘娘、我是我,外號叫〈蚊子娘娘〉,又不是真的蚊子娘娘,若我生氣的話,不正是承認‥我真的就是蚊子娘娘嗎?〕
  「不在乎、不執著」,也就「解脫」了,人家再來「叩見蚊子娘娘」時,〈蚊子娘娘〉就把手一擺——叫道‥「免禮!平身……」如是「一念之差」,也就「離苦得樂」了,別人也就「沒轍」了——想要玩「鬥人」的遊戲,老是鬥不起來,真是沒意思——久而久之,〈蚊子娘娘〉,也就「無疾而終」了。
  (一般總會叫名字「尾字」,〈文良〉當會叫〈阿良〉,但因阿文的舅舅,姓名為〈紀慶龍〉,臺語「良、龍」同音同調,人家說‥「名字不犯上。」故不叫〈阿良〉,而叫〈阿文〉。)
 
  阿文有偈道‥
「言藥病未癒、說死人不亡,名字無作用,世人何執著?
 曰火不燒舌、話水不解渴,名字若執著,徒受苦折磨。」
「屎字有何臭?臭是那東西!換千百花名,臭氣仍撲鼻。」

  「字」是人創的、「名」是人取的,這是方便人的「認知」,因人「執著」故,一切「名、字、詞、句、文章、語言」,才有了「意義」、有了「作用」、有了「價值」。
  有人忌諱「四」,這個數字,說‥「『四』的音像『死』的音——不吉利。」
  這是人的痴迷與執著,其實‥「四是四、死是死」,只有「痴迷」與「執著」的「笨蛋」,才會把「四」跟「死」,畫上「等號」——於是‥醫院沒有「四樓」、病床沒有「四號」……房子不要住在「四號」、車牌不要「四四四號」……
  阿文還不禁要笑道‥
「那『十』的音,不也跟『死』的音,相近嗎?
 大家怎麼就不會忌諱、不會認為不吉利呢?
 不然,我們不要把『四』這個字的音,唸成『肆』好了,
 就改唸成『旺』,或是『棒』、或是『讚』,不就好了嗎?
 如是‥一~二~三~旺!二~二~三~棒!三~二~三~讚!
 這不就好了嗎?
 明明是『四樓』,卻要當它是『五樓』,真是‥『自欺欺人』啊!」
  譬如「屎」字,屎不過是屎這樣「東西」的代表(代名詞)罷了!
「屎字」不會臭,臭的是那「東西」嘛!
  要是有人說‥「我去屎礐放屎,結果‥跋落去屎礐仔底!」
  恐怕‥就會有人搧著鼻子,叫道‥「噯喲……好臭喔!好髒喔!」
也有人會認為‥「講這麼『不文雅』的字(詞),真是個沒水準的『粗人』!」
  世上,就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笨蛋」,因「痴迷」故、因「執著」故,把「字」跟字所代表的「東西」,畫上等號,然後「製造」一大堆「憂悲惱苦」。
  「屎礐」就「屎礐」,還以為它「不文雅、沒氣質、沒水準」,而改稱為「廁所」;廁所還不夠文雅、不夠氣質、不夠水準,又改稱為「洗手間」;洗手間還不夠文雅、不夠氣質、不夠水準,又改稱為「化粧室」‥果然是夠文雅、夠氣質、夠水準的了,結果呢?
要是在「殯儀館」講‥「我要上『化粧室』!」 那可就「糗大了」!
因為‥「化粧室」在「殯儀館」,是代表‥給死人「面子」的地方。
  只有那些痴迷又執著的「笨蛋」,才會把「文字」跟「文雅、不文雅;氣質、沒氣質;水準、沒水準」,給畫上等號呀!
  要是聽人在罵「王八蛋、神經病、瘋子、變態、笨豬」,或是聽了什麼「三字經」的「髒話」的話,就氣得「暴跳如蝦」——承認自己是「王八蛋、神經病、瘋子、變態、笨豬」,想想,也真是好笑。
  竟然有人,連說「爽」字,都會覺得「粗俗」,而「不堪入耳」呢! 真真是好笑啊!(有個老師,就教學生,不能講「爽」字。)
 
  阿文給「屎尿」,取了個「外號」叫〈五香糕、人身茶〉——
五香糕、人身茶,夠……「詩情畫意」了吧!?
  阿文要是叫‥
「五香糕!五香糕!有誰要吃五香糕?
 人身茶!五香糕!有誰要喝人身茶?」
  要是有人叫著‥「我要吃五香糕、喝人身茶!」
  那可就鬧笑話了!他要知道什麼是「五香糕、人身茶」之後,阿文不被揍得扁扁,變成相片的話,那可真是‥「阿彌陀佛」啊!
  (為何將屎,取名叫〈五香糕〉呢? 因為人吃下「五味」雜陳的東西之後,居然產生「臭嘛嘛」的大便,所以取名叫〈五香糕〉——五種香味,混合而成的「糕」。 把「紅、藍、黃」三原色,混合之後,居然是變成「黑色」;所以‥把「臊、焦、香、腥、腐」等,五種香氣味混合,變成「臭」氣,也不為過啦!
為何將尿,取名為〈人身茶〉呢? 人身茶者,尿也!經由「人身」,所產生的「茶」。尿液色澤,恰如「人蔘茶」,故以諧音,名之「人身茶」。)
 
  一扯,又扯個沒完沒了,還是「言歸正傳」吧!
  「芳綺!」
  當別人這麼叫時,因為‥芳綺自從「認知‥芳綺」這兩個字的「含義」時,便已將「芳綺」這兩字,「執為己有」了,所以‥芳綺知道‥「有人再叫〈芳綺〉,那就是在叫『我』。」
  芳綺縱使不答「有」,也會把頭轉過去看一看‥「是誰在叫我?」
  不過‥要是芳綺「心不在焉」的話,任人叫得多大聲、叫了多少遍,也會沒聽見的。
  試問‥要是有人,也同樣叫作〈芳綺〉(《普門雜誌》,就有個編輯,叫〈宋芳綺〉的),或是叫〈方奇〉好了——
  有一天——
  芳綺要是走在路上,突然聽到——
  有人在叫‥「方奇……」
  那麼‥芳綺想必也會「以為」是在叫自己,而轉頭去看一看的。
 
  阿文扯了這麼一大篇,到底要說些什麼啊?
  是為了芳綺的「生辰八字」啦!
  試問‥這世上,有沒有人,跟芳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同分」而生的呢?
  一定有的啦!
  那麼‥要是有人拿芳綺的「生辰八字」——「做法」的話……「應該」所有跟芳綺「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同分同」生的人,全都會「中邪」才對呀! 為什麼就只會〈芳綺〉,會中邪呢? 因為‥
芳綺心裡「痴迷、執著、在乎」故,把「生辰八字」,當作是「自己」——
自己心裡有鬼,是故與鬼感通、共鳴、相應,於是‥也就「撞鬼、中邪」了。
  譬如說‥要是有人在叫〈芳綺〉,或是叫〈方奇〉,芳綺認為是在叫自己,於是就產生「共鳴」,而轉頭去看,予以「相應」;要是芳綺「心不在焉」,或是「存心不理」的話,那麼‥任人叫得再大聲、叫得再多次,芳綺也就不會產生「共鳴」,而予以「相應」了。
  一切符咒、蠱毒、魔法,之所以會「生效」,蓋因「當事人——痴迷、執著、在乎」故,才會與符咒、蠱毒、魔法,發生共鳴而相應。
  「要是用『咒語』,想要『咒人』,如果人家『沒聽見』(不收受)的話,咒語,就不能傷害人家,反而會傷害唸咒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惡念起,便生惱害——惱害自己,亦惱害他人;然而,要是他人,不予「共鳴~相應」的話,那他就只有自己惱害自己,而惱害不到別人了。
  阿文有這麼個體體‥罵人的人,總是越罵越生氣,因為‥自己的耳朵,離自己的嘴巴最近,自己是「第一個」聽到,要是有人理他,予以「共鳴~相應」,也跟著對罵,那就要「吵架」了;要是別人不理他,那他不就是在「自己罵自己」嗎?
  什麼是「共鳴」呢?
  一者、同一振動數的兩個發聲體相對,其一個發聲時,另一個,也因振動,而自然發聲,就叫作「共鳴」。
  二者、一個人,顯出某種情緒,激起他人,同樣的情緒,乃至引起聲氣相應的言論與行動,就叫作「共鳴」。
 
  什麼是「相應」呢?
  一者、就是「互相呼應」。 就像「採茶姑娘」,在那裡「對唱山歌」一樣,這裡唱過去、那裡唱過來,就叫作「相應」。
  二者、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譬如‥
此時有飲食故,彼時有屎尿;此時無飲食故,彼時無屎尿;
此有「殺、盜、淫、妄」等惡行生,故彼有「警察、法院、監獄」生;
此「殺、盜、淫、妄」等惡行已滅;故彼「警察、法院、監獄」,則亦隨滅。
(沒人犯罪,就不需要警察、法院、監獄。)
  「共鳴~相應」者,簡單的說‥就是受「影響」——
影就是「影像」,水裡映景的「倒影」,或是太陽照射物體,物體所產生的「黑影」‥有物體就「有影」、無物體就「無影」;而會產生影像的,或是水、或是鏡、或是地——
心不在焉,有看沒就見,就是把「有影當無影」;心裡恐懼,看到草繩當作蛇,就是把‥「無影當有影」。
響就是「回響」,像山谷的「回音」一樣,人家叫什麼,山谷就「回音」什麼。
  當然‥「影響」者,有好的影響、有壞的影響啦! 此但言「不良影響」。
  什麼人,可以不受「影響」呢?
  一者、有「定力」的人,不會受影響。 鼓打了,就會咚咚的叫;打石頭,石頭就不會咚咚叫——石頭比鼓,有定力多了。 小草一拔就起來了、大樹拔也拔不動——大樹比小草,有定力多了。
  二者、「心無罣礙」的人,不會受影響。
  阿文小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太陽有沒有『影子』?」
結論是‥「一切物體,都有影子,而太陽是『發光體』,所以‥沒有影子。」
而一切物體,如‥「水、鏡、地」等,都會「著影」,只有「虛空」,不會著影‥「彩筆繪虛空,虛空無所著」。原來‥心境光明、清淨的人,也就能「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不受影響。
 
  所以說‥一個人,要是心裡「有鬼」,老是「鬼話連篇」、老是「鬼行妖道」,那麼‥便與鬼趣「共鳴~相應」,久而久之,就算自己不去找鬼,鬼也會找上門來的。
  要是心裡想喝酒,便會跟「酒類」共鳴~相應——定力不夠,忍不住,受不了酒的吸引,也就去喝酒了。
  要是心裡想賭博,便會跟「賭類」共鳴~相應——有人「三缺一」來找時,定力不夠,忍不住,受不了別人的鼓惑,也就跟著去賭了。
  要是心裡有淫念,便會跟「淫類」共鳴~相應——不知不覺的,就走到花街柳巷去了;定力不夠,忍不住,受不了女人的勾引、誘惑,也就跟著去嫖了。
 
  人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當知‥
「有因有緣,方有果有報;無因無緣,則無果無報。
 福樂現前,有因、有緣之共鳴~相應,方有此果此報。
 禍厄現前,有因、有緣之共鳴~相應,方有此果此報。」

  福樂、禍厄等,果報現前,有其不可缺少的條件——
條件符合,才會發生;條件不符合,就不會發生。 譬如‥
有恩要報,就得要找到恩人,才能向他報恩;
有仇要報,也得找到仇人,才能向他報仇;
有債要還,也要找到債主,才能還他債;
有債要討,也要找到欠債的人,才能向他討債。
  也就是說‥
恩一定要與恩,共鳴~相應,才能報恩;
仇一定要與仇,共鳴~相應,才能報仇;
債權人,一定要與債務人,共鳴~相應,才能還債、討債——
若恩仇與恩仇,未能共鳴的話,也就不會相應;無論如何‥未能共鳴的恩仇,便無法相應,而使果報現前。
  譬如‥阿文小時候,被父親打了,便躲進「菅芒叢」裡去……半天也不出來,任人找半天、叫半天,也不理會‥不共鳴、不相應,別人怎麼找也找不到。
  人生不論過去、現在、未來,所做的一切惡行,都可歸納成‥「殺生、盜竊、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恨、痴迷‥十惡業」,若是現在,自己猶不能‥「捨離~滅盡」這「十惡業」的話,猶不斷的,在繼續幹這十惡業的話,就正好是在與過去的惡業共鳴~相應——譬如‥過去殺人放火,常結惡緣,現在也在殺人放火;心有殺念,就像把「箭靶」,背在自己身上一樣,也就成為一切仇家的「目標」了。
  所謂「物以類聚」,這是生物的現象;「同類相應」(或稱之為「界相應」),而呼朋引伴,成群結黨——
花草樹木,就是「植物類」;鳥獸蟲魚,就是「動物類」;
金玉煤石,就是「礦物類」;氫氧氦氖,就是「氣體類」……
不論人、事、物,都各有其類——
黃種人是一類、白種人是一類、黑種人是一類;
為士的是一類、務農的是一類、做工的是一類、從商的是一類……
各類有其「界」,而不致混亂‥
當歌星、當影星,就成了「演藝界」;當作家、當畫家,就成了「文藝界」;
做生意、做貿易,就是「商業界」;柔道、國術,就是「武術界」……
  所謂‥「臭味相投——志同道合。」
好人也因彼此「臭味相投——志同道合」,而同聚一起,打拚、奮鬥,開創事業;
壞人也因彼此「臭味相投——志同道合」,而成群結隊,為非作歹、行兇幹壞。
  是故‥「善與善類共鳴~相應;惡與惡類共鳴~相應」——
「殺生的人,與殺生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盜竊的人,與盜竊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邪淫的人,與邪淫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妄言的人,與妄言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惡口的人,與惡口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兩舌的人,與兩舌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綺語的人,與綺語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貪欲的人,與貪欲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瞋恨的人,與瞋恨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痴迷的人,與痴迷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喝酒的人,與喝酒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賭賻的人,與賭博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抽煙的人,與抽煙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吸毒的人,與吸毒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
  要是「志不同」,也就「道不同」,而「不相為謀」‥
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不再當老師,也就不用再吸粉筆灰、改作業;
不再上班,也就不用再朝九晚五的擠公車、趕時間;
不再生病當病人,也就不用再上醫院、看醫生~吃藥打針;
不再當壞蛋,也就不用再過刀光劍影、拳打腳踢、躲躲藏藏、偷雞摸狗、殺人放火的生活……
  是故‥人當「從善如流」,以「心善、口善、身善」故,自與一切「善類」共鳴~相應;若是「合污同流」的話,以「心惡、口惡、身惡」故,便與一切「惡類」共鳴~相應。
 
  要再說得明白的話——
什麼樣的魚,會上鉤呢? 答案是‥「貪吃」的魚,才會上鉤。
什麼樣的人,會被「金光黨」騙了呢? 答案是‥貪心的人,才會上當。
什麼樣的牛,才鬥得起來呢? 答案是‥愛生氣的牛,才鬥得起來。
什麼樣的人,才會氣死呢? 答案是‥心多瞋恨,不能忍辱的人,才會氣死。
  有道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實際上‥不管誰釣魚,都只能釣到‥「願意上鉤」的魚;當然,沒有魚「願意」上鉤的,只有那些饑腸轆轆,或者是見到魚餌,就垂涎三尺的,那些「貪吃」的魚,才會一時心迷智散,而去吃餌,而不知餌中有鉤,才會因而上鉤。
  而那些「金光黨」,慣用的手段,就是「扮豬吃虎、引君入甕」,只有那些心存貪念,想要佔人家便宜的人,才會一時心迷智散,不知爾中有詐,莫名其妙的,就被人給騙了。
  那些鬥牛場上的「野牛」,就是容易發「牛脾氣」,禁不起人家,揮兩下紅布塊,就氣得勃勃跳的,想要「鬥人」,結果下場呢? 通常都是「死得很難看」。像是「水牛」,或者是「黃牛」,牠們的「修養」,就比那些「野牛」,要來得好些,永遠都是刻苦耐勞、任勞任怨的耕田、拉車,不過,壽命倒是很長。
  像「三國」時代的〈王朗、周瑜〉,顯然是「修養」不足、「定力」不夠,所以會被〈諸葛亮〉,三兩句話,就給「氣得吐血而死」;而〈司馬懿〉,其「定力」就很好,任憑諸葛亮怎麼罵,他也笑嘻嘻的,而「不為所動」,諸葛亮,也就拿他「沒轍」了。
 
  原來‥「眼、耳、鼻、舌、身、意」,在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相對」時,有所「共鳴」,才會有所「相應」,而有‥「看、聽、嗅、嘗、感、思」,之「身行、口行、意行」——
有「共鳴~相應」,那麼‥彼此之間,才會有意義、有作用、有價值、有目的;
若無「共鳴~相應」,那彼此之間,便無意義、無價值、無目的。
  了解這些現象之後,就須「自我要求——自我成長」,以期有好的「修養」、強的「定力」,使自己有「智慧」,能夠明辨是非善惡,才能「離惡從善」——
知是善的,才與以共鳴~相應;知是惡的,則有定力,而不為所動、不受影響——如是,方能「趨吉避凶」也!
  什麼是最好的「護身符」呢? 不是香火袋、不是金鐲玉珮、不是水晶唸珠、、不是八卦符令、不是刀槍、不是保鑣、不是警察、不是誦經持咒、不是祈神拜佛……不是「靠外在的一切人事物」,而是「靠自己」——
自己才能夠「及時」的救自己啊!
靠一切外在的人事物,每每都會「來不及」啊!
譬如‥迷失山中,不知、不會、不肯「自救」,而傻呼呼的等人來救的話,恐怕‥等到別人找到了,早已一命嗚呼了。
  自己,有什麼能力,能夠自救呢?
  靠自己所擁有的‥「智慧、定力、慈心」,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從自己心中,散發出來的力量——
不用求諸鬼神、不用請佛菩薩、不用靠經章符咒……不用假借他力——
要用隨時都有,這才是最好的護身符、最好的保鑣啊!
 
  古德所謂‥「三達德者‥智者不惑、仁者無敵、勇者不懼。」
  阿文看來‥
「智仁勇是一體的‥
 智者不但不惑,亦無敵、不懼;
 仁者不但無敵,亦不惑、不懼;
 勇者不但不懼,亦不惑、無敵也!」

  說來,這「境界」好像「很高、很遠」,令人難以達到似的,然而‥雖高、雖遠,要想「不惑、不懼、無敵」的話,也只有念茲在茲,精勤方便地學習——自我要求、自我成長啦!
  阿文思之‥
〔智者即是有「智慧」、仁者即是有「慈心」、勇者即是有「定力」——
 佛有「戒、定、慧‥三無漏學」,
 即是能夠教人,脫離「人生世間」的一切恐怖、惱苦的法寶。
 「持戒」,則不為惡業;不為惡業,則不生惱害,即是在長養「慈心」。
 「禪定」,即是在教人鍛鍊「定力」。
 「智慧」,即是在教人廣學多聞、多思考、多觀照——增長「智慧」。
 有慈心,則待人對物,慈悲喜捨,而不生惱害——自他受益,就不會有敵人。
 有定力,則「泰山崩於前」,亦不為所動,冷靜沉著,哪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有智慧,則不為事物所迷惑,想得透、看得破,不起貪欲,也就不會被騙。〕

 
  「禪定、智慧」,或許不能很快成就,而「持戒」,則是當下所能做的事——
之所以「持戒」,即是教人「斷惡向善——發心做善人、願意做善人」,以「不貪、不瞋」故,不為諸惡、「不惱害」眾生故,而長養「慈心」。
(一般人,以為「持戒」很苦,不知「持戒」,才能讓人「離苦」,
 常人只因「喜貪世欲」,故不肯發心向善;
 就像「法律」一樣,本是為使人們,活得更美好的,而常人卻為了「方便」,
 卻不喜歡守法。)
  「慈心」成就,則能夠‥趨吉避凶、離苦得樂!
  《雜阿含經.一二五五經》(佛光版‥九九九經)中,佛說‥
「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若有諸惡鬼,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間便。」
 
  《雜阿含經.一二五三經》(佛光版‥九九七經)中,佛說‥
「譬如‥士夫晨朝,以三百釜食,惠施眾生;日中、日暮,亦復如是。
 第二士夫,時節須臾,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乃至搆牛乳頃,
 比先士夫,惠施功德,所不能及,百分、千分、巨億萬分、算數譬類,
 不得為比,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雜阿含經.一二五四經》(佛光版‥九九八經)中,佛說‥
「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當知是家,易為盜賊,之所劫奪。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數數,下至如搆牛乳頃,
 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當知是人,易為諸惡鬼神所欺。
 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為盜賊,數數劫奪。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數數、下至搆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不為諸惡鬼神所欺。
 是故‥諸比丘,常當隨時、數數、下至如搆牛乳頃,修習慈心。」

 
【數數】,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常常」的意思。
【搆牛乳頃】者,搆牛乳,就是「擠牛乳」,像擠牛乳一樣短的時間。
 
  如經文所說‥「能自內心,發出慈心,縱使如擠牛乳,一樣短的時間,就會比一天到晚,忙著作慈善事業、佈施的功德,還要大得無法比較。」
(是故‥慈善事業、佈施,當以「慈心」為要,而非只求功德,或是圖報。)
  然而‥設若「害心」多於「慈心」,那就會像‥家中男少女多一樣,容易招惹盜賊劫奪,而為諸惡鬼神所欺;要是「慈心」多於「害心」,那就會像‥家中男多女少一樣,不容易招惹盜賊劫奪,而不為諸惡鬼神所欺。
 
  佛住世時,〈提婆達多〉,常伺方便,而欲害佛。
  有一回,提婆達多,謆動〈阿闍世王〉,以五百隻醉象,欲踏殺佛——
  五百醉象,鳴鼻而前,唐突牆壁、樹木摧折;行人驚怖,一城戰慄。
  五百羅漢,飛在空中。
  獨有阿難,在佛邊住,恍惚不覺,入佛腋下。
  佛語阿難‥「汝向三聞無苦,如何不信,猶作此懼?」
  醉象齊頭,徑前趣佛。
  佛見象來,入「慈心三昧」,而說偈言……
  醉象聞偈,屈膝伏地,不敢舉頭;酒醉尋解,垂淚悔過,以鼻佈地,抱世尊足,須臾三反,上下觀佛,右繞三匝,卻行而去。

 
  《雜阿含經.一二二二經》(佛光版‥一一○九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過去世時,天、阿修羅,對陣鬥戰。阿修羅勝,諸天不如。
 時,天帝釋,軍壞退散,極生恐怖,乘車北馳,還歸天宮。
 須彌山下,道逕叢林,林下有金翅鳥巢,多有金翅鳥子。
 爾時,帝釋恐車馬過,踐殺鳥子,告御者言‥『可回車還,勿殺鳥子!』
 御者白王‥『阿修羅軍,後來逐人,若回還者,為彼所困。』
 帝釋告言‥『寧當回還,為阿修羅殺,不以軍眾,蹈殺眾生!』
 於道,御者轉乘南向。
 阿修羅軍,遙見帝釋,轉乘而還,謂為戰策,即還退走;
 眾大恐怖,壞陣流散,歸阿修羅宮。」
  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羅軍;亦常讚嘆,慈心功德。彼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當修慈心,亦應讚嘆‥慈心功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一二五五經》(佛光版‥九九九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匕手劍,其刃廣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劍,令其摧碎。』諸比丘!彼健士夫,當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劍,令摧碎否?」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手劍,其刃廣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下至搆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若有諸惡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間便,正可反自傷耳!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數數、下至如搆牛乳頃,修習慈心!」

 
  如是世尊,以慈心故,令五百醉象退卻;而天帝釋,僅是一念慈心,不忍傷害小鳥生命,即能以此慈心退敵——慈心,真是最佳的「護身符」啊!不但可趨吉避凶、免除橫禍,也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劍,不論是諸惡鬼神,或是什麼惡咒、惡人、惡獸,欲伺求其短而攻擊,不能得其瞬間之便,哪怕是種種困厄、苦難,以慈心故,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是故‥學佛之人,當時時修習慈心,哪怕是每天,只有如擠牛乳一樣短的時間,都會有其不可思議的利益的。
 
  《雜阿含經.一二五六經》(佛光版‥一○○○經)‥
  爾時,世尊以爪抄土,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我爪上土多,為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不可為比。」
  佛告諸比丘‥「如是!眾生能數數、下至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諸眾生,不能數數、下至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 是故‥諸比丘!當常數數,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眾生不知、不識、不解「慈心」的妙用,故不知、不會、不肯修習慈心,於一切眾生,常生「惱害」,是故‥一切橫禍、災厄、凶難,不能免除、不能躲避;多所罣礙、多所恐怖、多所憂悲惱苦、多所愁煩啼哭。
  今既已知、已解,故當‥「隨憶、隨覺、隨觀」,修習多修習「慈心」;即使不能常常修習,而於每天,只發一下下慈心,遍於一切眾生,如擠牛乳一樣短的時間,都會有其無窮利益的。
  所謂‥「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就是‥於一切眾生,「不念舊惡、不瞋惡人‥等念怨親」。
  「慈心」,並不是「高深難懂、難行」的,只是一般人,不親佛法、不聞聖教,所以‥不知如何下手罷了!
  「慈心」,就是「慈、悲、喜、捨」的心,來自於「不忍眾生受苦」,而「願予一切眾生樂」——「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自己想要「離苦得樂」,是故「眾生」,也想要「離苦得樂」。
  而眾生之所以‥「憂悲惱苦、愁煩啼哭」,皆來自於‥「殺生、盜竊、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恨、痴迷」等「十惡業」之惱害——由於自己,不喜被十惡業惱害、恐懼被十惡業惱害,故亦不忍眾生,被十惡業惱害;故自不願為十惡業,亦願眾生,不為十惡業——「悲心」油然而生,願自己與一切眾生,皆能離此惱害之苦,而得無惱害之樂——這種慈心,往往如擠牛乳一樣,彈指之間,便消失無息了——
  「修習慈心」,則是提醒自己‥「隨憶、隨覺、隨觀」,而使慈心,能夠相續不斷——若無害心出現,則常保不失,時時與「慈心界」共鳴~相應,則一切「害心界」,無機可趁;若有一念害心起,便剎那滅盡慈心,而與「害心界」,共鳴~相應,便令一切「害心界」,有機可趁。
  是故‥修習「慈心」,當依「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如是‥才能成就慈心,教令慈心,遍及十方。
  所以說‥「一切凶禍苦厄——唯慈心是護!」
  常人不親佛法、不聞聖教,故不知以「慈心」來護身,不知故,也只好拚命地「求諸外力」幫忙‥請保鑣、求鬼神、看風水、算命、卜卦、改運、誦經、持咒、畫符……與一切「不善類」共鳴~相應,久而久之,反而落入「諸惡鬼神、諸惡人、諸惡咒」的掌握中,嘗受種種憂悲惱苦、愁煩啼哭。
  …………
 
  一扯又沒完沒了,還是趕緊作一下「總結」吧!
  俗話說‥「串驚串著。」(越害怕,越遇到。)
  所以說‥「若一直『在乎、害怕、擔心』,被人『下蠱、放符、施咒』的人,便會與下蠱、放符、施咒的人,彼此招引,而共鳴~相應,彼此之間,才會有意義、有作用、有價值、有目的之關係。」
  譬如‥想招「計程車」的人,就會與想載客人的計程車司機,共鳴~相應,等著待著,就會看到計程車,而舉手招呼;而計程車司機看到客人招呼,就會停下來載客人。 若是不想搭計程車,則任他計程車滿街跑,亦不干己事也!
 
  《心經》中,所謂‥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阿文有偈道‥
「人生世間裡,因我方有義;貪瞋不滅盡,惱苦難脫離。」
  人因心中,有貪、有瞋、有痴故,「執我、執我所」,因而一切義成(譬如‥金玉之於自己,本無所意義,因喜貪故,而使金玉,有了意義、有了作用、有了價值;男女之間,本無意義,但因自心喜貪,而使彼此,有了意義、有了作用、有了價值——人生世間,一切人、事、物,亦復如是‥因有我故,一切義成),而多所「罣礙」,患得患失,便多恐怖;心多恐怖故,常是「顛倒夢想」,草繩當作蛇、芭蕉作魅影、欲苦以為樂、行惡不知恥……如是‥哪能臻得寂滅、解脫、清淨、自在、安樂的「涅槃」境界呢?
  此中有無限法味,當思、當解、當行,修習多修習,自能獲益無窮——受用不盡!
  現在,芳綺了解了,可以「放心、寬心、安心」了吧!?
 
                  阿文
                    (85)1996.09.15.日 12:00:00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4.17.三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2-1。1996.09.01.日 00:35:25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79337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3/3e05-01.htm
■標籤:#名字 #意義 #作用 #價值 #認知 #學校 #改變 #外號 #共鳴 #相應 #修養 #定力 #智慧 #放心 #安心

上一篇:◎張芳綺_001-2

下一篇:◎張芳綺_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