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 15:39:13annewu

中庸.第六章 舜其章白話註釋

章文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語譯】知同智。邇,近也。邇言:平民百姓間的說話方式。

孔子讚嘆舜:「舜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舜既愛好學習發問,又隨時隨地的向人請教,同時喜歡審慎的去體會察覺那些,在人民之間流通,最簡單平凡的話語。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對於善惡,分別掌握手中;但面對實際狀況發生時,把握善惡,運用大智慧來做出適合當時的中庸之用,取其中道施行於人民,這就是聖人舜之所以成為聖人的道理吧!」

【分享】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便成了現代人必須努力思考及盡力實行的重要人生功課。但如果在掌握人生之前,可以掌握我們的嘴,或許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想要掌握嘴的出入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啊,因為衝動比較容易,而限制意念實是很難;當怒氣上來時,這意念便反應著,此時我一定要罵回去。聖賢們努力掌握自己,讓世人不要因他的言行而受傷害,所以時時約束自身。因此孔子才會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這好學不單指學問,而是待人處事與培德修持。

學識,有時需要天分;也有因勤學而獲得,但這外求的知識是有限的,因為每個專業都有它的領域限制,並非是高知識者就無所不知;但智慧越高者,就容易運用智慧去解決許多疑難雜症,這是培德修持所累積的,很難以短日的勤學就可以獲得的智慧。

文字的領悟,每個人悟得的都不盡相同,所以依賴知識所釋義出來的,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而經過智慧所演義的,總是那麼的讓人意猶未盡,欲罷不能;這便是佛經所闡意的,悟者頻頻點頭,心有戚戚焉。所以學習聖賢者,應內德與外功並肩同行;一邊學習知識,一邊修持自身,相信總有一天會如同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所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如此的學習,便距離聖賢之路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