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 13:39:52jean

分水嶺1〉留給內在 自由百分比

(107.10.5-18)
《這輩子,你想做什麽?》《我每天都想離職》
沈澱了一段時間,
讀了《這輩子,你想做什麽?》一則則别人的經歷,終其一生夢想與現實中跌撞。
寫了的利與弊,也為自己的選擇做分析。
「暫時留下」,似乎是現有較理想的選擇,也意謂工作自由還要等等。
不是消極讓生活空轉。
在《我每天都想離職》一書,提醒著
未來能打工的,選擇有限,除了體力,亦不想惡性循環,輕易跳到另一個不快樂的領域,現在也許是自己最後一個正職職場歲月了
現在累積的能量,現金流的規劃,都是為離開而做準備。
36年的職場歲月,想留些時間給自己。
J 説,生活簡單的我們,物慾不高,負擔現在也小些,生活過得去就好。
我試算我現有的年收入,想著有什麼方式可以取代和其影響。
他大筆一砍,要我用月入一萬五去思考,怎樣可以達成就好,
不用我打工,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造另一條最低現金流
是和 J 商討在退休後的結論。
在自己現在還有收入,還有能力累積本金。
理財,是現階段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學習的路。
在《我每天都想離職》,提前規劃一二十年後,財務、健康、退休後生活安排,亦建議學習歐美人做退休準備及心理建設。
讓孩子為他獨立生活負責,三明治時代的我們,為自己留下養老錢,
只需承上照顧父母,自己自在亦不麻煩子女。
和 J 悠閒、幸福到處走,牽手過生活。

PS.坡.布朗森《這輩子,你想做什麼?》54個所分享故事,利弊寫在分析表中
餘只摘錄〈一個平凡的人〉仁波切的故事54-1
『認知恐懼的存在?是恐懼貧窮.孤獨.被拒?
然後用常識處理它,不要讓恐懼感染擴散,通常70%的情緒能量都浪費在害怕某事發生,其實90%都不會發生,轉移用在其他情緒,恐懼感自然痊癒』
P18,印度,泰和,仁波切(法王)六世前,反抗家族統治的暴政,出家為僧,終其一生,建立13座佛寺,變成泰和地區最偉大的精神領袖。
p20,藏文的「我」指的是身體,感覺,知覺,意念,意識。
意識一直在輪迴,其他的並沒有,但內在層次無法獨自而存在,因此並沒有比外在才來的重要,「我」我是五者的結合。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要變成一個覺悟的人,達到心的永恆狀態。
 
P24,有一次仁波切在僧院說法時,描述恐懼感,如何拉扯我們的後腿,阻礙我們進步,「恐懼感就像我們情感上的一個傷口」,他說治療恐懼感就像治療手上的割傷一樣,它就會感染,可是如果你照顧它,給他一段時間,那麼它就會自動痊癒,治療恐懼也是一樣,首先要認識它的存在,到底是恐懼什麼?是恐懼貧窮,孤獨還是被拒?然後再用常識處理。不要讓恐懼感感染擴散。通常我們70%的情緒能量都耗费在害怕某件事發生(其實90%都不會發生。)把能量用在其他情緒上,恐懼感就會自然痊癒。


摘錄網路《我每天都想離職!》
*學習歐美做退休準備及心理建設
民丹島的老紳士
老先生來自美國,一輩子都在美國廣告公司上班,直到兩年前才退休。從去年起,他開始自己到世界各地旅行。五年前太太過世後,只留下他一個人。因為子女都還在美國,所以他一年會有三個月時間待在美國,其他時間就幾乎都在海外,一個人在世界各地居住
身上一點都看不到獨居老人流露出的孤寂感。
已經很習慣自己生活的老先生每天都悠閒地在度假村裡的餐廳吃飯、散步、偶爾看點書,想和其他人交流時,就會參加度假村舉辦的各種運動、娛樂活動,或是到酒吧點杯飲料和大家閒聊。過了一陣子之後,我更發現,和他一樣長期投宿的老夫婦和老人滿多的,所以老先生很容易就找到人聊天、交到朋友,一點都不無聊。他說他的悠閒生活大概到今年秋天就會結束,在那之後,他想回美國展開新事業,目前正在規畫中。
其實像這樣悠閒幸福享受人生的歐美人士很常見,每次到國外出差或旅行時,看到手牽著手快樂旅行的老夫婦,我也好想要像他們一樣變老。
*我們國家的父母多半會負擔小孩出生開始到大學畢業的所有花費,甚至在子女結婚時還會幫忙準備結婚、買房費用,存好的錢又一次在子女身上被榨得一乾二淨,近年來「長頸鹿族」(大學畢業後已經到了獨立的年紀,卻還是依靠父母過活)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然而我們都知道,美國早已經建立下一代長大成人後便自己賺錢、不該用學費或結婚為由向父母索討的文化。在這樣的文化下,美國老年階層退休後的所得中,子女所支援的費用僅占家庭所得的百分之一.六,而大部分所得都倚靠公家機關提供的年金或個人財產所得,以及勞務所得等等,從子女身上取得的支援微乎其微。
要想想,現在是個自己的職業和成功與否都無法順自己或父母心意的時代,一直把錢投資在子女身上,也無法保證可以回收,更不難想見未來很可能只會需要一直付出下去。
*除了創業以外,也有許多人在離職以後,基於對未來的不安及維持家計的需求而選擇繼續找工作。滿遺憾的是,能從事的工作多半是警衛、計程車司機、貨車駕駛等,多為單純使用勞力的工作。
 
*雖然離職後還能有固定收入是很不錯的事,但因為這些工作無論是誰都能勝任,大部分的非正職員工都不能享有完整的福利,甚至無法保障可以工作多久,於是時常陷入求職焦慮中,也因為不是熟練的勞工,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上手。
 
歐美國家對退休的態度就和我們不同,他們把退休生活當作實現自我及完成個人夢想的機會,花很多時間慢慢籌畫。我們國內的職場人也該是時候轉念,把離職和老年生活當成自我實現的時間了!我真的很希望三十、四十多歲的上班族不要因為準備不足,而飽嘗創業失敗的滋味,或在不熟悉的事上蹉跎歲月,過了好久才開始為自己著想。
*我每天都想離職!」不再只能是說說,5招教你養成隨時可瀟灑閃退的工作體質
培養最正面的在職心態,最強大的離職優勢
1
第四次產業革命,會對我們的職業帶來甚麼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洪流已然席捲全世界,社會正全面邁向自動化,絕大部分人力將被機械取代。同一時間,百歲時代來臨,中老年也過起斜槓人生,現在的韓國上班族在離開職場後,還有四五十年以上的時光要過,並且不免受到第四次產業革命影響,面臨職種與工作內容的劇烈改變。如果身處這樣的時代,卻對未來毫無準備,只顧著上班,那將來會如何呢?能夠滿足於現在的職場生活嗎?
2
離開公司前要知道的事
先不論工作可以讓我們賺取旅遊和投資個人事業所需的經費,在公司內與許多人一起相處能幫助自己成長、累積各種寶貴經驗,不僅如此,上班也能獲得豐富的培訓機會,以及只有在公司組織內才能體會、學習到的各種事物。決定離職的時間點後,會開始對「不知道還可以上班多久」的擔憂蕩然無存,也更加珍惜和同事相處的時光。
離職前要慢慢準備的東西也比想像中還要多。一想到要做好心理準備、建立幸福的家庭關係、規畫退休後的業餘工作、維持健康、保有自己的興趣等等,反而覺得接下來的十年比想像中還要短,自然就比先前還要珍惜上班的每一天。
3
學習歐美做退休準備及心理建設
歐美國家對退休的態度就和我們不同,他們把退休生活當作實現自我及完成個人夢想的機會,花很多時間慢慢籌畫。我們國內的職場人也該是時候轉念,把離職和老年生活當成自我實現的時間了!
4
現在就來發想十年後要做的事
當然人生不會那麼簡單,能有機會遇到一個能讓你少奮鬥20年的另一半,女人要當自強請靠自己最重要。既然現實是如此,大部分的離職者都選擇在退休後開始挑戰創業。一輩子埋首在職場的結果是把創業視為人生中的新挑戰,只是毫無準備就貿然創業,成功機率又能有多高呢?請開始嘗試把離開職場後的「無所事事可怕人生」改造成能夠自我實現的幸福時光。
5
提前規畫二十年後要用的錢
現今還沒有任何人真正活過所謂的「百歲時代」,但這卻是現代職場人即將面臨的時代。當我們在五、六十歲退休時,往後的人生可能還長達四五十年,而除了屆齡退休,現在也越來越多人在三四十歲時就離開公司、開始找尋自己的職場新道路,因此我們也不得不重視起離職後的新人生。
退休後真的需要用的錢有多少?現金流是退休後財務規畫的重點!
在超低利率時代下,為了避開退休後的收入空窗期吧,請學習如何「管錢」。
一說到離職和退休準備,一般來說,韓國人會最先考慮財務問題。那是當然的,畢竟老年生活若沒有錢,每天光是操心溫飽就夠了,哪有心情關照其他事呢?更何況現代人退休之後還要活三四十年,為這漫長的老年生活做準備,就是現實生活中最急迫的任務,也是必須滿足的條件。更別說我國的社福水準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惡劣許多,不難理解為何職場人的腦袋裡總是盤算著怎麼準備退休後的資金以及新的理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