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12:40:18meimei

你下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為什麼你現在不能做下下一份工作?缺什麼?

摘自:《矽谷阿雅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作者:鄭雅慈

精確瞄準要找的工作


好啦,現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長什麼樣子,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來談談那你想要而且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好比打一場仗,上一章,你看看外面的軍情如何,這一章則是決定你要攻打哪裡,而且分析了解為什麼你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打贏這場戰!
 
你的職涯願景是什麼?
 
我的學妹劉穎璐是個從寧夏到紐約工作的優秀女孩,她問我:「我現在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做行銷,想跳槽,一個是紐約新式餐廳的行銷經理,一個是在洛杉磯的電商公司做異業結盟,哪個好?」跟穎璐一樣,很多人問我,「我有兩個工作機會,該接受哪個?」這時候我會問他:「你下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為什麼你現在不能做下下一份工作?缺什麼?」穎璐說,她希望下下份工作到大科技公司做行銷,而現在不能做這樣的工作,是因為自己過去在行銷上是個「通才」,什麼都會一點,但沒有一樣專精。我問:「那妳覺得這兩個機會,有哪個可以讓妳在某個行銷渠道上特別專精嗎?哪份工作可以給妳缺的東西?」她搖搖頭說:「都沒有」。「那妳想去哪家?」我問。她笑了笑說:「都不要!」
 
大多的時候,沒有「好」或「不好」的工作,而是看你的未來職涯願景是什麼,哪個比較能幫助你離願景近一些。
 
多年前,我在希爾斯百貨擔任行銷經理,我的願景是「要進矽谷科技巨頭,帶領產品管理團隊,做全球數位產品。」這幾年來,我從希爾斯百貨加入目標百貨,我首次正式帶領產品管理團隊;當我從目標百貨加入麥當勞帶領外送app,我第一次做全球數位產品;從麥當勞到eBay,我首次在科技公司服務;從eBay 到臉書;我進入科技巨頭。當然,在這過程中,並不是那麼有規劃性地一步步往願景走,但大方向上,我有個願景,當有離願景更接近的機會時,我把握當下。


假如沒有大願景?願景一直改變?那也沒問題!就先想想「下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而大部分的人幾年後「下下一份」工作的目標就會改變,因為你學到了新的東西、時代改變,但沒關係!比如說,我西北大學碩士剛畢業的時候,我的職涯目標是有一天要到美國主流媒體CNN 等做行銷,我還一度到位在美國亞特蘭大的CNN 總部參訪,甚至一一打電話給他們的高層主管尋求見面機會,有一天,我在新聞上看到他們新召聘了數位長,我打電話到他辦公室,沒想到他真的接起電話,可能是第一天上任,他也不知道誰重要、誰不重要,他當天就見了我,我們坐在CNN 中庭的板凳上,他一度還以為我是廠商,問我公司賣什麼產品,後來才瞭解我想到CNN 工作。後來去了美國雜誌社做行銷後,我發現行銷的趨勢是大數據行銷,而零售電商用大數據行銷遠多於媒體;接觸大數據行銷之後,我發現大數據在app 領域應用更廣;到了app 做產品管理,發現app 做最好的就是科技公司。因為學到了新的東西,我的願景不斷修正,但凡是總得有起頭,如果我沒有一開始想在媒體集團做行銷,也不會一路領我到在科技公司做app 的這條路。


你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亞洲中小企業多,因此員工有時候一個人當三個人用,涉獵廣但淺。也因此,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常會發現很多專業都有相關,履歷上寫「我找的工作是:A、B、C 都可以!」,但老美招募經理一看到履歷,哇!設計師、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專案管理、產品經理通包,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人什麼都會,就是什麼都不太會!」,馬上就被刷掉了。就好像你到家一小餐廳,餐廳菜單上有比薩、越南河粉、炸雞、炒飯、上海菜、墨西哥薄餅、小籠包,你大概覺得很不妙。因此我建議,了解不同專業,但只選一個,做為自己主要的定位和求職的目標
 
在想願景的過程中,不妨做一些關於職稱的研究。雖然你不需要把職稱放在職涯願景裡,但你可以作為參考,確定自己要找的職稱真的適合自己。以下是常見的美國軟體科技公司組織架構圖。
 
哪種企業文化適不適合你?
 
企業文化大概是找工作中最難知道、又最重要的一件事了。比如說,有的公司特別重視交情,要做什麼案子得先跟其他部門同事喝咖啡、套關係,也因此待得久的人、在總部工作的人特別吃香;相反的,有的公司很實際、重效率,同事坐下來也不問好,立刻開始開會,感覺很沒人情味。有的公司喜歡從挖角外部空降主管;有的公司喜歡內部升遷,越早進去越吃香。有的公司是血汗工廠、壓力大、工時長,但是公司競爭力大、很快看到產品有成就感、財務表現好;有的公司很輕鬆,但是整體很緩慢,感覺沒能充分發揮、學不到很多東西。
 

有的公司以工程師掛帥,所有重要決策以工程師意見為主;有的公司喜歡商業背景幹部,MBA 說話最大聲;有的公司以營運為重,店頭經理和物流最重要;也有公司高度業績導向,業務說了算!有的公司重視員工競爭,每個人要遊說其他人支持自己的點子;也有公司鼓勵合作,做什麼都要彼此照面、各單位開心。有的公司步調快、駭客精神,求快不求好;也有公司以品質為重,能規模化的高品質產品才能上市。有的公司喜歡長遠計畫;有的則是以每季毛利為最重要指標。有的公司喜歡高品質、數據精細的簡報;有的公司喜歡先做再說、測試市場搶快。有公司好多部門做同一類產品,競爭看哪個團隊成功;有公司高度透明,但一個部門做東西,其他部門就只能等、不能動

《矽谷阿雅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作者:鄭雅慈